
【寧靜】蒸雞蛋羹(散文)
一
我和妻飄洋過海來到美國,終于與分別了將近兩年之久的女兒團聚。在一起的日子里,妻和女兒聊天、逛街、購物、旅游,幾乎形影不離。他們娘倆絮絮叨叨地有說不完的話題。妻更是在一日三餐中盡情揮灑著母愛特長,醬牛肉、燉排骨、紅燒五花肉、包餃子、搟面條、蒸包子……這使冷落在一旁的我十分嫉妒。
“有能耐你把她愛吃的東西這幾天都做了?!蔽依涑盁嶂S地說。
“怎么,嫉妒了?有能耐你也做一樣她喜歡吃的東西?!逼掭p晃著頭得意地說。
這可為難我了。說實在的,我的廚藝真的很差或者說根本沒有廚藝。平常的日子里,都是妻主廚。我偶爾做一頓飯,無非是大米飯加東北大燉菜或簡單的家常炒菜。一旦家里來了客人,都是妻在廚房里刀飛鏟舞,我卻是只管“吃”的主人。
“書到用時方恨少?!爆F(xiàn)在,我又一次感悟到老輩人語言的精妙。
正在廚房低頭做晚飯的妻,似乎看到了我尷尬的表情,說:“要不你給她蒸個雞蛋羹吧!她最愛吃你做的雞蛋羹了。”
我一拍大腿,立馬從椅子上站起來,“這事我怎么忘了?!”立即打開女兒的冰箱一看,里面正好有一盒上午剛剛從超市里買回的雞蛋。
我從冰箱里把雞蛋拿出四枚,又從碗柜里拿出一只白瓷大碗。右手持蛋,輕輕往碗邊一磕,然后將雞蛋拿到碗的上方,兩手輕輕沿著磕出的縫隙將蛋殼掰開,蛋清、蛋黃順著裂開的地方緩緩滴入碗中。這時我發(fā)現(xiàn),國外的雞蛋與國內(nèi)的雞蛋并沒有什么兩樣,一樣的外形,一樣淺紅的蛋殼,一樣鮮嫩的蛋黃,一樣透明粘稠的蛋清。我把四枚雞蛋依次打入碗中,四枚雞蛋就像四顆金黃色的大珍珠整齊地嵌在純凈玉石一般的蛋清里,又像明凈天空里剛剛升起的四只太陽,爭相輝映。我又打開廚柜,拿出一只花瓷小碗,從廚臺的凈水容器里倒出一碗涼水。左手持碗,右手拿著一雙竹筷,一邊慢慢往大碗里持續(xù)地倒入水流,一邊用筷子在大碗里快速地攪動蛋黃、蛋清。
“蒸雞蛋羹不是該用溫水嗎?”妻在一旁提醒著說。
“沒關系,用涼水蒸雞蛋羹是我的拿手絕活?!蔽野谅卣f。
“嗐嗐,說你胖,你還真喘上了。如果今天蒸不好,我看你咋說。”
的確,妻說得是對的,蒸雞蛋羹最好用溫水攪拌。這樣,容易攪拌均勻,省時省力,而且相比用涼水,蒸出的雞蛋羹會很少出現(xiàn)蜂窩、麻面。但千萬不能用熱水,那樣就會提前把雞蛋蛋白燙熟,蒸出的雞蛋羹會有分離水存在,不成形。其實,妻不知道,凈水容器里的水已存儲整整一天,已達到約24攝氏度的室溫,已不是真正的涼水。用這樣的水蒸雞蛋羹,只要水和雞蛋的比例適當,汽蒸時火候和時間控制準確,蒸出的雞蛋羹甚至比溫水更易成形,更滑嫩爽口。
待水和蛋清、蛋黃混合均勻,我從鹽罐里取出少許精鹽,一邊攪拌一邊一點點加入到混合液體里。直至鹽、蛋清、蛋黃完全融合,蛋清已經(jīng)不再能挑成短絲,我停了下來。然后,我用小勺撇掉浮在大碗上面的細細泡沫,把大碗放入盛了很多水的蒸鍋里,蓋上鍋蓋,打開點火開關,汽蒸雞蛋羹開始。
對蒸雞蛋羹來說,相比攪拌工序,汽蒸階段的火溫和時間控制更加重要。火溫不能太急,急了,蒸氣量增大易結成水滴,水滴掉入碗中,會形成麻面;火溫也不能太緩,緩了,蒸氣量不足,雞蛋羹內(nèi)水汽蒸發(fā)不充分不均勻,不完全膨脹,會形成湯水。點火蒸汽持續(xù)時長以八到十分鐘為宜。時間不能太長,長了,雞蛋羹內(nèi)部失水,會形成蜂窩,表面也會有麻坑,俗說“蒸老了”;時間也不能太短,短了,雞蛋羹內(nèi)部水份沒有蒸發(fā)完全,會形成湯水,俗說“蒸輕了”。汽蒸過程中,千萬不能打開鍋蓋。一旦打開鍋蓋,無論“輕”“老”,都成定局,想再蓋鍋繼續(xù)挽救,已是徒勞,無濟于事。
汽鍋開著,我坐回椅子上。慢慢喝著茶水,心情卻像一場考試之后,急切而又不安地等待成績公布。大約過了十分鐘,我感覺汽蒸的時間應該夠了,又稍微猶豫了一下,才十分小心地揭開鍋蓋。
“不錯!”妻已站在我身邊,發(fā)出了稱贊的感嘆聲。
一碗豐盈的黃澄澄的雞蛋羹幾乎完美呈現(xiàn)。表面看,無麻面,無離水,靠碗邊的一圈稍有鼓起,像一池平靜的淡黃色的湖水,晶瑩剔透,整體外觀效果的確不錯。我笑不攏嘴,一邊向妻說“快叫女兒下來趕緊吃吧,涼了就有腥味了”,一邊向雞蛋羹碗里加了一小勺兒陳醋,一小勺兒香油,一小勺兒生抽醬油,又加了一點兒蔥花和蒜沫。
二
幾分鐘后,女兒下樓。
“女兒,快看看你爸今晚給你做了什么?!”妻向女兒大聲喊著。
“哇,雞蛋羹!”女兒喜出望外,看著飯桌上的雞蛋羹興奮地說,“好久沒有吃我爸做的雞蛋羹了?!?br />
是呀,女兒上一次吃我做的雞蛋羹,我已不記得具體時間,大概至少有四、五年了。但她第一次吃我做的雞蛋羹的時間,我卻清楚地記得。
那是一九九八年十二月十三日,星期日,女兒出生后第十一個月。當時,妻的產(chǎn)假已休完,需要返崗上班,她不能像往常那樣按時給女兒喂奶。除了奶粉,女兒也已經(jīng)能喝小米粥,面糊糊之類的東西。于是,妻決定給女兒斷母乳。
“要不我給她蒸個雞蛋羹吧,總吃面糊糊怕營養(yǎng)不足呀!”我向妻建議。
“那自然好,可你會蒸嗎?”
“琢磨著弄吧,有啥會不會的。再說,以前我看咱媽做過,很簡單。”我很有自信地說。
于是,我親自下廚,一個雞蛋,一小碗涼水,學著我母親做雞蛋羹的步驟、要領,很快一碗雞蛋羹做熟。然而,我怕雞蛋羹不熟,點火蒸汽時間有些長。雞蛋羹表面麻坑很深,里面也盡是蜂窩,雞蛋羹疆硬堅挺,只能湊合著吃。
我把蒸好的雞蛋羹端到妻和女兒面前。妻看了看我手里的雞蛋羹,先是皺了皺紋,稍后笑著說:“第一次做,已經(jīng)很不錯了!以后惦量著做,就好了。我喂喂孩子,看她愛吃不?”妻說著,一手拿著小勺兒,一手端著盛著雞蛋羹的小碗,嘴唇慢慢靠近小勺兒,輕輕地吹了吹,試探著將小勺伸進女兒的嘴里。沒想到,妻還沒將小勺兒從女兒嘴里完全拿出來,女兒卻將雞蛋羹一下地咽下。妻再喂一口,又一口咽下。妻高興地說:“太好了,這回忌奶后又多了一樣吃的。”說著,妻很快將一碗雞蛋羹給女兒喂完。
從此以后,我?guī)缀趺扛粢粌商炀蜑榕畠赫粢恍⊥腚u蛋羹。雖然,有時蒸“老”了,有時蒸“輕”了,可畢竟比讓女兒只吃小米粥、面糊糊好很多。況且,經(jīng)過一次次地總結、改進,幾次之后,我給女兒做的雞蛋羹已經(jīng)軟硬適合,品相良好。這樣的情況幾乎持續(xù)了半年,直至因我外調(diào)工作,不得不為女兒找了一個臨時保姆結束。
“爸,你也喝呀!”女兒見我愣神兒,大聲地說。
“好,好?!蔽疫吇貞?,邊舀了一小勺兒雞蛋羹放進嘴里細細品嘗。不是“王婆賣瓜,自賣自夸”,口感真不錯,柔柔的,嫩嫩的,滑滑的。若說雞蛋羹像果凍,比果凍更柔軟;若說像果汁飲料,卻比果汁更有嚼勁兒。
女兒一邊一口接一口地喝著雞蛋羹,一邊耐心謙虛地向我請教著做雞蛋羹的步驟、決竊、秘笈。
“真沒有什么秘笈,不是有那句話嗎,‘無他異也,唯手熟爾。’”我得意地說。女兒點點頭,表示贊同的樣子。
“其實,你不知道,你奶奶蒸的雞蛋羹更好吃。”不知怎地,我忽然想起了母親親手蒸的雞蛋羹。
女兒?異地望著我。
妻看看我,又看看女兒,說:“我覺得得用心做,用心用愛做,沒有不好吃的東西?!?br />
我一驚,手不自主地顫抖了一下?!坝眯挠脨邸保疑钌畹乇贿@四個字觸動。妻的話不只化解了此時飯桌上的尷尬,也喚起了我深深的回憶。
三
那是我七、八歲的時候,母親偶爾給一家人做蒸雞蛋羹。
那時物資緊缺,沒有蔬菜大棚,肉類食品幾乎只有過年過節(jié)才能見到。蛋類食品雖然也比較珍貴,但對于每家都能養(yǎng)幾只雞的農(nóng)村人來說,雞蛋是僅有的可以常見的奢侈品。尤其在每年青黃不接的季節(jié),雞蛋更是家家改善伙食的美味珍品。當然,既然是奢侈品,就會限量使用。誰家也不會天天舍得吃雞蛋,誰家也不會奢望一頓飯能把雞蛋吃夠,都是當作高級營養(yǎng)食品調(diào)劑調(diào)劑少油水的腸肚。甚至有的人家,兩三只雞蛋配上幾顆西紅柿或一些碎蘑菇,就能做上一大盆雞蛋湯,供一家六七口人打牙祭。省下的雞蛋,多數(shù)人家拿到集市上換幾個零花錢,補貼家用;也有的攢下來,代替錢物,用于人情往來,待客送禮的。
我家也不例外。母親常做的是雞蛋湯,偶爾會做蒸雞蛋羹,只有家里來客人的時候才會炒一盤雞蛋。
有的時候,我遇見母親做蒸雞蛋羹的時候,便會遠遠站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母親的操作。母親蒸蛋羹是用涼水攪伴,一只小盆中打入四、五枚雞蛋,加入一半左右的土豆淀粉,加水、鹽、蔥花,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待鍋里燉的蔬菜或野菜湯水沸騰,周圍貼上一圈玉米餅,再放入攪拌好的雞蛋小盆。母親蓋上鍋蓋,讓雞蛋羹隨著燉菜、玉米餅一起蒸。很多時候,母親看見我饞貓似的樣子,會微笑地說:“別著急,出去玩幾分種吧,回來雞蛋羹就好了?!?br />
一般情況,母親蒸得雞蛋羹色澤嫩黃,形體飽滿,質(zhì)地堅挺、厚實。也有時,母親會把雞蛋羹蒸“老”些,那是因為為了把鍋里的野菜或蔬菜燉得更爛些,蒸的時間稍長。
雞蛋羹端到桌上,父親先吃第一口。母親說,父親是家里的主勞力,更需要補充營養(yǎng)干體力活兒。父親也總是吃完第一口后停下,笑瞇瞇地看著我和姐姐們輪番上陣。母親總是等到盆里的雞蛋羹將盡的時候,才用小勺兒舀上一小口,算是吃過。有一次,大家已經(jīng)吃完飯離開,母親收拾碗筷回到廚房。碰巧,我從外面跑進來,看見母親用小勺兒在仔細地刮著盆邊的雞蛋羹沫,一下一下地送到嘴里,細細品著。
四
過了幾年,我家的生活條件已經(jīng)好很多。母親不那么刻意攢雞蛋,雞蛋的做法也豐富很多。煮雞蛋,炒雞蛋,腌咸雞蛋,做雞蛋醬,烙雞蛋餅……間或做一兩次蒸雞蛋羹。而這時,母親蒸得雞蛋羹更香甜,更滑嫩,更爽口。
再過幾年,家里已經(jīng)常年不斷蔬菜,魚肉也屢見不鮮,雞蛋已不算菜肴珍品。母親也因身體多疾,不再做飯,家里很少再做蒸雞蛋羹。
后來,我參加工作,常顧飯店酒樓。無論是親友團聚,還是業(yè)務應酬,飯桌上幾乎難得一見蒸雞蛋羹這道菜的。記得,有一次我與幾個高中同學去一家飯店吃飯,在琳瑯滿目的圖片菜單中,我竟發(fā)現(xiàn)有“蒸雞蛋羹”。我喜出望外,毫不猶豫地點下這道菜。好奇地一打聽,原來老板是我的老鄉(xiāng)。雖然,一般飯店菜單里沒有“蒸雞蛋羹”這個菜名,但只要特意提出,飯店廚師都會做,都會隨時上桌。當然,做法差別不大,有的改良成“蝦仁雞蛋羹”、“牛奶雞蛋羹”等,口味有很大差別。至此,我才意識到自母親去世后,這輩子再很難吃到“母親味道”的雞蛋羹。
然而,幾年前的一個冬天,我回到久別的家鄉(xiāng),見到了很久沒有見面的年齡最小的姐姐。姐弟相見,沒有寒暄,沒有客氣,有的仍是那份骨子里的親情??斓匠燥埖臅r候,姐姐說:“該給你做什么好呢?大魚大肉,山珍海味你一定吃了很多。家里的粗糧淡菜不一定能合你的口胃?!蔽艺f:“隨便做吧,沒有關系,吃到天南海北還是家鄉(xiāng)的東西好吃,還是小時候吃過的味道最美?!苯?jīng)我一說,姐姐恍然大悟:“我給你貼玉米餅,蒸雞蛋羹吧!”
過了一會兒,姐姐果然端上一大碗熱氣騰騰的雞蛋羹。顏色,形態(tài)幾乎與母親做的一模一樣。
“你怎么會做蒸雞蛋羹?”我不相信似的地問。
“以前看咱媽做過,后來自己學著做了幾次,就會了。沒有什么,很簡單?!苯憬阋贿呎f著,一邊將盛滿雞蛋羹的大碗向我面前挪了挪。
我輕輕地舀起一口雞蛋羹,慢慢地送入口中細細品嘗。的的確確,就是很多年來都沒有再吃到過的熟悉的“母親味道”的雞蛋羹!
妻曾經(jīng)跟我說過,人的味蕾有記憶,尤其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長大后一輩子都愛吃。我說,人的心靈有感應,曾經(jīng)接受過的愛不但能夠記憶,而且能夠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