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云水禪心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云水】進退有節(jié)郭子儀(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云水】進退有節(jié)郭子儀(散文) ——汾陽三杰系列之一


作者:陳亞珍 舉人,5010.92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97發(fā)表時間:2025-05-25 13:05:27
摘要:太陽賦予世界以溫度,每日里升落有致,孜孜不倦反而長久。一個人能審時度世,順應自然,不事功名利祿,反而贏得長久的富足,死而不亡者,謂之壽!精神世界是看不見的無極。持這樣品格的人,天下人沒有與之可爭的。

最初知道郭子儀其人,是晉劇《打金枝》,因其子郭曖在他的壽誕時單身赴宴,成雙成對的兒女上前拜壽,唯皇家駙馬郭曖孤零零一人,受到兄弟們的嘲笑,他因吃酒帶醉,回宮打了皇家女惹下“以下犯上”的禍端,郭子儀將其子綁著前去見皇上,意要其子以國法弄處。結果皇上卻和顏悅色,以家法說事,說:“老親翁莫在意,小夫妻爭吵是常有的,做親翁你一眼睜來一眼閉,年邁人休管他們少年夫妻,莫說是替王傳旨將他斬,你就是動一動孤我也不依。”聽厭了冠冕堂皇的說辭,讀到這些暖心話,皇上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君王,而是和藹可親的父親?;噬喜粌H沒有判其子有罪,還官加三級賞賜了他。顯然,皇上認為金枝不去為翁公拜壽失了家道倫理,丈夫理應以家法教妻,做丈夫就得有綱有法。而且讓郭子儀上殿不必下跪,在殿前穩(wěn)坐金交椅,與君齊肩,共商國事。
   而國母領了萬歲的旨意,勸愛婿:“我養(yǎng)的女兒不成器,駙馬你擔待這一回,人前教子人后教妻,夫妻恩愛有情誼?!必熍畠海骸凹偃缒愀富蕢垩悠?,駙馬不來你依不依,手壓胸膛想情理,你何不將人比自己,你雖是皇家帝王女,嫁到民間是民妻,從此以后要留意,賠情認錯不為低……”
   這唱詞百聽不厭,人間的大美回味無窮。想象著那時候的君臣如此和諧,即便是兒女親家各自對家中子女嚴格管教。國父、國母,理講的絲絲入扣,句句暖心,真正做到為天下人表率,國事家事如江河入海。身為華廈子孫,誰不感到自豪溫暖?文化的厚土就是用來滋養(yǎng)溫潤人心的,無論時代怎樣定位帝王的殘酷無情,但《打金技》讓我對這個皇帝充滿敬畏!假如歷朝歷代都如唐皇帝的風范,天下當是怎樣和樂?曾經以為郭子儀是夸張的人物,皇家的謙和也不過是劇作家的粉飾。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早已說這是古代的等級森嚴,你敬我讓都不過是一種虛假的禮節(jié)須要推倒,講求人人平等。當推陳出新一刀切的概念和觀點覆蓋了文化,其實文化就早已消耗了血肉只剩下了骨架。文化不是用來裝飾,而是如同汁劑滲透在血液當中作為行為的依托。平等不是形式,而是心境。通過皇帝和郭子儀的家事處理,我發(fā)現(xiàn)了古典文化的精髓。君愛臣,臣忠君,父慈子孝,本是雙向和合關系,是君臣父子之禮的秩序,何來等級?觀其歷史是,等級是權力者擷取自己的有力條件,慢慢演變成等級,臣可忠君,但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形成單向效忠,君愛臣只是個說辭,也便成了“利器”。當權力者去除文化的本意,只流于形式,文化就失去了滋潤人心的價值。即便《打金枝》是君臣和合曇花一現(xiàn),但也為后人提供了對文化追本溯源的機會。
   走近郭子儀的故居,回想《打金枝》的溫潤。據(jù)說歷史上很多“功高”之人,皆因“蓋主”而不得善終。而郭子儀卻擁有“功高不自居,再造唐室無異心”且有“名震中外,獨著于史”的美譽。而他卻安享和樂,壽終正寢,擁有“人儀德圣”之稱,這不能不讓人驚嘆!于是,我對郭子儀產生了探索之心,當人間失格,道德淪喪,七尺身軀已不再是大丈夫的標式,陰盛陽衰已成常談。瞻望他的生平及塑像,馬蹄的噠噠聲響過耳際,一個雄姿魁偉,仁智集中的形象浮雕般掠過腦海。青年時他以武舉奪魁,授官于左衛(wèi)長上,中年兵戎,官至三品,六十六歲封王,皆因他平定安史之亂,抵御吐蕃入侵,安定邊疆與朝局,維護國家統(tǒng)一,為唐朝延續(xù)了百年的國運,屢建戰(zhàn)功不自傲。郭子儀因平定安史之亂威名震天,虎膽驚世,戰(zhàn)亂后吐蕃軍誤聽郭子儀戰(zhàn)死,趁虛而入,攻陷長安。郭子儀率少許兵力顯身,頓然把吐蕃大軍嚇跑,聲言:若不是聽說郭令公已死,斷不敢冒然入侵。可見他的威名聽之膽寒。
   在人間,戰(zhàn)亂不斷,英雄倍出,人們往往把英雄看作七尺男兒,但我覺得這樣來判斷七尺男兒還有所殘缺。真正男兒本色,不僅僅是馬上英雄虎膽,還應在馬下?lián)碛袦貪櫲缬竦男木?,郭子儀即是如此!人常說伴君如伴虎,歷經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代皇帝卻能安全著陸,代代皇帝都對他如沐春風,如飲甘露,其密訣在道不在術。且說郭子儀的人格力量能去忌心,可泯恩仇,面對賊人可春風化雨。
   據(jù)說在安史之亂爆發(fā)前,同朝做官的李光弼與他不睦,使盡了心機心術與其作對,但郭子儀在軍中朝內日見筑高的威性,只怕有一天與他對壘。戰(zhàn)爭爆發(fā)時,郭子儀力薦李光弼當河東節(jié)度使,還把朔方嫡系軍分出來給李光弼率領去河北平亂。
   李光弼錯把郭子儀其心當惡意,心中產生恐慌,說你怎么對我都可以,但要放過我的家人。郭子儀風輕云淡,態(tài)度和藹,一頓推心置腹,二人把酒交心,握手言歡,共濟國事。李光弼所擔心的事一直沒有發(fā)生。此后兩個人成為大唐中興的帝國雙璧。共同平衡各方勢力,為大唐爭取了穩(wěn)定。海納百川只因江河通暢,打通人心更需大丈夫氣度。你疑我,我信你,可見其心的坦蕩與定力!這是就郭子儀對“仁義”的極致表達。
   另有一太監(jiān)叫魚朝恩,對郭子儀懷恨在心,想板倒郭子儀其力不夠,當面應和背地下黑手,把郭子儀的祖墳刨了以泄憤。世上莫過于殺父之仇,奪妻之恨,挖祖墳之怒。人們?yōu)樗麘崙嵅黄?,都以為郭子儀咽不下這口氣。但郭子儀淺淺一笑,說人譴不如天譴。人們都以為郭子儀功可蓋世,名可遮天,對付一個太監(jiān)還不就是抿個螞蟻?但他以靜治動,并未因坑害而顯出憤慨。魚朝恩請他赴宴,部下要他多帶幾個人去,以免不測。他擺擺手只身一人前去。那時他一定是從容淡定,深入虎穴而不懼的英雄氣概!你害我,我心知肚明而不計。一切都交給蒼天處理是一分明白,一種智慧,一種氣度。胸懷坦蕩的人何懼小人作怪?也許他早已照見人心不古,夯定:天道有輪回,蒼天饒過誰的因果報應,何須自己操持?
   晚年時,他深知帝王忌諱功高震主,他自動交出兵權,功成身退,不勞帝王操心?;始覇査裁促p賜,他說要幾個小妾伴身。人們不禁對他的要求感到索然無味,朝臣立功之后,獲得朝廷賞賜是最快樂的時候,他要什么要不到啊,可他要幾個小妾,人們一定覺得他冥頑不化,愚蠢之極??稍谖铱磥?,大丈夫功成身退,淡然處之,進可退敵,退可守心,心不貪,氣定神閑。他一生有“三不”虎狼見他都得繞行?!安煌九獧啵徊粨肀灾?;不居功自傲。”因而擁有“功自大而人主不疑,位極人臣而眾不嫉”。難怪《打金枝》中的皇帝對他溫情有加,免去君臣之禮,放一把金交椅,穩(wěn)坐殿前的敬重之情。他讓我想到,萬物萬有的無盡之美,完全來自坦蕩的光明之心,當人成為一束光,能把黑暗一點一點逼退,能把猜忌心一點一點化解,能把恩仇一笑了之。
   何為道?所謂生養(yǎng)萬物而不占有,推動發(fā)展而不自恃其功,引導成長而不強行主宰,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種不爭不顯,不居功的品格與境界,不就是圣德嗎?
   何為大丈夫?做事盡誠竭力,做人寬厚仁義,律己嚴格,待人謙恭,用情不問親疏,泛愛無論貧賤的平等之心,我以為就是大丈夫。
   何為君子?古人云:“自夸才能的不會成功。功成不退的就會失敗。聲名顯赫的必定受辱?!憋@然,飲著“汾酒”的甘醇,汾陽王郭子儀讀透了“曲就和全”的真經:不自我表揚的反而能夠顯明,不自以為是的反而能彰顯,不自我夸耀的反而能夠見功,不自我矜持的反而能夠長久。這不就是水的格調,“道”的真諦嗎?
   太陽賦予世界以溫度,每日里升落有致,孜孜不倦反而長久。一個人能審時度世,順應自然,不事功名利祿,反而贏得長久的富足,死而不亡者,謂之壽!精神世界是看不見的無極。持這樣品格的人,天下人沒有與之可爭的。大丈夫能屈能伸,磊落光明是他一生的注解。得道者,道也會成全他。這就是汾陽王世代受人尊崇的啟示!

共 299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文章以晉劇《打金枝》為切入點,引出歷史人物郭子儀。郭子儀不計前嫌力薦宿敵李光弼,面對魚朝恩刨祖墳是的坦然豁達,功成名就后只求小妾等,這些細節(jié)生動勾勒出他胸懷坦蕩、仁義寬厚又充滿智慧的形象。不僅如此,作者還把郭子儀的行為與儒、道思想勾連,探討君臣相處之道、道德倫理等文化命題。字里行間滿是對郭子儀的贊美與敬佩之情,欽佩他超越常人的處世智慧和高尚品格。同時,借郭子儀的故事,引導我們重新審視傳統(tǒng)文化中的價值觀,傳遞出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與弘揚之意,讓讀者感受到歷史人物的精神魅力與傳統(tǒng)文化的強大生命力。情感真摯,語言清新流暢,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感謝陳老師的精彩分享,好文推薦共賞。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生活開心!【編輯:夢在何處】【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525001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夢在何處        2025-05-25 13:12:09
  文章構思巧妙,以晉劇《打金枝》這一民間藝術形式為切入點,從戲文中的故事過渡到真實的歷史人物,打破了傳統(tǒng)散文嚴肅刻板的敘述模式,這種虛實結合的開篇防暑,既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又引發(fā)讀者對真實歷史人物的好奇與探所欲,深深吸引讀者閱讀欲望。
夢在何處
回復1 樓        文友:陳亞珍        2025-05-26 10:33:36
  謝謝精彩編語!見解獨到!
2 樓        文友:夢在何處        2025-05-25 13:17:17
  文章選材典型,文物鮮活,精選郭子儀力薦宿敵、坦然面對祖墳被刨、功成索妾等典型事例,生動刻畫了郭子儀心胸寬廣、仁義豁達、睿智通透的形象,讓讀者深切感受到人物的人格魅力。情感真摯,語言優(yōu)美,引人共鳴。再次拜讀欣賞,祝老師開心快樂每一天!
夢在何處
3 樓        文友:老笨熊李春勝        2025-05-25 18:14:01
  對,大丈夫能屈能伸,方顯大度與寬容,《打金枝》的戲劇和文章給了后人精神方面的處世態(tài)度。點贊!
李春勝,教師
回復3 樓        文友:陳亞珍        2025-05-26 10:34:40
  挖掘中華文化,再顯古典人格!
4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26 09:22:11
  郭子儀是仁義智勇的千古典范。郭子儀以武舉入仕,平定安史之亂、抵御吐蕃,屢建奇功卻謙遜自持,成為唐朝中興的砥柱。他不僅在戰(zhàn)場上虎膽驚世,更以仁義之心化解恩怨,重用宿敵李光弼,寬容掘墓之仇的魚朝恩,展現(xiàn)坦蕩胸襟與超凡定力。朝堂之上,他伴君四代而善終,秘訣在于以道事君、以德服人。郭子儀的一生詮釋了“功高不自居,名震無驕心”的處世智慧,其仁義智勇的品格,為后世樹立了跨越時空的精神標桿。文章選材典型,語言表現(xiàn)力強,人物形象立體鮮明,生動感人,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佳作,讓人回味悠長。祝老師文豐筆健,夏日愉快!
淡淡的云彩
回復4 樓        文友:陳亞珍        2025-05-26 10:35:41
  點評精彩!語言干練有力!共勉。
5 樓        文友:淡淡的云彩        2025-05-26 09:25:34
  恭喜陳亞珍老師江山征文收獲一枚鮮亮的紅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是傳統(tǒng)美德方面的優(yōu)秀人物,更值得學習和頌揚。我們陜西秦腔戲也有《打金枝》,家喻戶曉,深受人們喜愛。佳作,再次欣賞學習,期待更多精彩呈現(xiàn),問好老師。
淡淡的云彩
回復5 樓        文友:陳亞珍        2025-05-26 10:36:17
  謝謝紅豆一枚!
6 樓        文友:鄉(xiāng)笛        2025-05-26 17:15:45
  文章構思嚴瑾,觀點鮮明,說服有理,描寫生動,引人入勝,情真意切。好文章,學習了。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