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春山】老張頭和他的三小子(微小說)
小堤上,綠樹成蔭。堤的下沿,是木柵欄圍成的人行步道,沿著人行步道走,可以一路欣賞清澈的河水,與游魚水鳥互動,興致來了,還能登上竹筏,撐了竹竿,體驗一下水上活動。堤的東邊,是一排看起來十分笨拙的木頭房子,有的木頭連皮都沒削掉,小三子說就是要它們的原始?xì)庀ⅲ欢?,進(jìn)到房子里,竟然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有不少城里人來這里租上一間,有的是為了賞景,有的是為了躲人,還有的是為了靜心。
老張頭坐在搖椅上,瞇著眼。這些城里人,可真會……
不,嘿嘿,真正會的是他的小兒子小三子,響應(yīng)政府人才號召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這才幾年?老張頭都在兒子的熏陶下成了有學(xué)問的老農(nóng)民了。
“知道不?我們這里是共享農(nóng)場。啥是共享農(nóng)場不知道啊?你out啦,哈哈?!崩蠌堫^最喜歡給城里人介紹這些,“看到?jīng)]?小房子,躲在小屋成一統(tǒng);小河,泛舟游在碧波上;桃園,可得王母甜蟠桃;生態(tài)園,氧氣滋潤享華年……”
客人們一個一個瞪大眼睛:“大爺是啥學(xué)歷?”
“哈哈哈,小板凳畢業(yè),認(rèn)識幾個字,不過,我家三兒可是985大學(xué)生,”
老張頭從屁股底下摸出一本書來。
“喲呵,《民法典案例集錦》,您還看這個呢?”
“可不是么,學(xué)法懂法不犯法,有法可依咱怕啥?!?br />
“哈哈哈,大爺真牛?!眹^者紛紛豎起大拇指。
說起這個,老張頭嘆了口氣,小三子回來以后大大小小的事可遇上不少啊。
大張承包的桃園有人偷桃,大張追趕時那賊摔倒,碰得頭破血流。
來了兩個年輕警察,先調(diào)解??戳颂遥牖@子,紅丟丟的;又看了人,也是滿頭滿臉紅。
“這半籃子桃,金額也不大……可是這人……”
那賊嗷嗷叫著喊要了命了。
“要不,你們出三百塊錢讓他們?nèi)タ磦伞!?br />
“什么?被偷的反倒要賠錢?這什么道理?”大張一口氣咽不下去,老張頭氣得臉紅脖子粗……
還有那回,有人在網(wǎng)絡(luò)上造謠說是小三兒和一個女職工搞男女關(guān)系。搞得老張頭都沒臉出門……
還有……
一件一件,不都解決了么!連老張頭現(xiàn)在都知道了阻止偷桃賊是正當(dāng)防衛(wèi),網(wǎng)上造謠查出來同樣要受罰,這依法辦事就是好,要不然小三子不急得長一嘴燎泡?
不知道王榔頭家的事怎么樣了,老張頭翻了幾頁書,按照這書上講的,王榔頭家患癌去世的兒子寫的遺囑是真實有效的??墒沁@孩子怎么就把父母出錢買的房子都贈予女友了呢?王榔頭兩口子可是把一輩子的積蓄花干花凈了!雖然說那女娃也不錯,跟著來到農(nóng)村扎了根,又前前后后照顧著,可是,唉!
“喲,悠悠,你這是?”說曹操曹操到,這不就是那女娃么。
“老張伯,我回家一趟?!?br />
“啊,悠悠啊,這回家可別……”
悠悠眼角看上去有些紅:“您放心吧?!?br />
都是和小三子一樣的好孩子啊,老張頭又想起小三子說要回鄉(xiāng)的時候了。
那一天,老張家吵成了一團(tuán),兒子媳婦們嘰嘰喳喳。
老張頭蹲在地上不吭聲,他也不理解小兒子為啥非要回老家來。不過,接電話時,小兒子問他:“爹,讓你離開張家莊,離開土地,你愿意么?”
我愿意么?老張頭問自己,他原本以為他愿意。
老張頭站起來,背著手往外走。
自己家的地頭,站著就是踏實啊。
老張頭順著地壟往里走,時不時彎腰拔幾棵雜草,從這頭走到那頭,鬧騰騰的心就安靜下來了。
小三子從學(xué)?;貋砗?,父子倆站在地頭往四下看,村東頭有了幾個果園,村北地是蔬菜大棚,村西兩道堤,一高一矮,中間夾了一條小河。
“那河,爹在里面游過水?!?br />
“我和哥哥們也游過?!?br />
“撈過魚和螃蟹?!?br />
“還有河蚌。”
“前兩年造紙廠關(guān)停,村里人少拿了不少錢,不過,河里的水又清了?!崩蠌堫^從褲袋里摸出一根煙,放到鼻端聞了聞,又夾到耳朵上。
天空中一陣鳥叫,父子倆同時抬頭,天,真藍(lán),真高,一群大雁掠過,像是在畫布上作畫一般。
可不是么,搖椅上的老張頭瞇了瞇眼睛,小三子后來是怎么說的?
“家鄉(xiāng)就是一塊畫布,怎么畫出絢爛的圖畫,要看拿畫筆的人。”
眼前這一大攤子,就是小三子和他的同學(xué)們在政府支持下作出的美麗圖畫啊。
“爹,榔頭叔家的事解決了。悠悠把賣房款給了榔頭叔一半,另一半都投到生態(tài)園了?!毙∪硬恢缽哪你@了出來,一頭一臉的汗。
“是個好孩子,那要是按照法律?”
“按法律,遺囑真實有效,但是也要考慮父母出資和以后生活的實際問題?!?br />
“嗯嗯,這下可好了,你榔頭叔好歹有個依仗。”
“大爺,擺個pose唄?!庇腥艘o老張頭拍照片。老張頭很自然地拿著《民法典案例集錦》擺了幾個姿勢,看起來已經(jīng)習(xí)慣了。
可不是么,作為一個新時代的老農(nóng)民,他在一些平臺已經(jīng)是個網(wǎng)紅了,小三子還在他的視頻下邊掛了很多農(nóng)產(chǎn)品和游覽的鏈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