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東籬】牽“腸”掛“肚”(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東籬】牽“腸”掛“肚”(散文)


作者:韓格拉圖 舉人,4692.53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45發(fā)表時間:2025-05-27 05:42:05


   自從聽過歌曲《往日時光》之后,被它優(yōu)美深情的旋律打動的同時,我牢牢記住了其中的一句歌詞:“人生中最美的珍藏,還是那些往日時光,朋友們舉起了啤酒,桌上只有半根香腸……”我牢牢地記住了歌詞中的這半根香腸。
   這歌好像唱的是我們——大學時代,周末晚餐,我們幾個同學圍坐在宿舍的特大八仙桌旁,對著酒瓶,吹著啤酒,侃著天南地北的事情。話題說不完,桌上的菜也吃不完,總會剩下半截哈爾濱紅腸,還有幾粒五香花生米……
   我第一次結識哈爾濱紅腸就是讀大學以后,同學聚餐時吃到的。當年,我們吃的哈爾濱紅腸,就是最普通的那種。一節(jié)骨連著一節(jié)骨,但不會連得太長,有的很像武術器材三節(jié)棍。每節(jié)長約十公分。表皮微皺,色如紅棗。筋道,有咬頭。
   盡管,現(xiàn)在“哈爾濱”三個字已被網(wǎng)友拆開使用,“哈”誰都知道,本就是哈爾濱的簡稱,當然,說“爾濱”那是近兩年的事情,也盡人皆知是指冰城哈爾濱。但哈爾濱紅腸似乎成了固定詞組,即使有點繁瑣,也必須說全稱——哈爾濱紅腸。
   那是一塊閃光的品牌,就像哈爾濱火熱的冰雪,璀璨奪目。
  
   二
   第一根哈爾濱紅腸,到底是哪家廠生產(chǎn)的,這里面有故事,答案并不唯一。
   一說1913年,哈肉聯(lián)(原名哈爾濱肉類聯(lián)合廠)的前身叫“濱江物產(chǎn)英國進出口有限公司”,英商投資,主要收購家禽,屠宰加工。后來,公司引進俄籍大技師愛金賓斯的紅腸加工技術,生產(chǎn)出哈爾濱第一根紅腸。一說1900年,俄國商人伊?亞?秋林在哈爾濱創(chuàng)立秋林洋行,開設秋林灌腸莊,生產(chǎn)出哈爾濱第一根紅腸。哈爾濱紅腸,俄語音譯為“里道斯”,自然“里道斯”就成了哈爾濱紅腸的洋名字,人們也順理成章將“秋林紅腸”和“里道斯紅腸”看成是一家。
   看年代,顯然第一根哈爾濱紅腸應該產(chǎn)自秋林洋行,或者說是后來的秋林公司,現(xiàn)在秋林集團股份的前身,尤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前,是蜚聲全國的百貨大樓。但有意思的是,1957年至1997年四十年間,“里道斯”逐漸銷聲匿跡了,市場上常見的紅腸,大家都公認為是哈肉聯(lián)生產(chǎn)的,所以,在很多哈爾濱市民心目中,這第一根哈爾濱紅腸非哈肉聯(lián)莫屬。我在哈讀書的四年間,從未聽說過“里道斯”。好在從未聽聞過兩家公司兄弟鬩墻,一直是各說各的,到現(xiàn)在,如果去查閱公司的發(fā)展史,都能見到雙方的描述中,有生產(chǎn)了“第一根哈爾濱紅腸”的字樣。這似乎不重要了,畢竟,與歷史相比,我們更看重的是企業(yè)的未來。
   2003年,哈肉聯(lián)被南京雨潤收購,肉聯(lián)生產(chǎn)的哈爾濱紅腸逐漸退下百姓的餐桌。代之以秋林里道斯生產(chǎn)的哈爾濱紅腸歷經(jīng)多年蟄伏后聲名鵲起。這些年,哈肉聯(lián)生產(chǎn)的紅腸重整旗鼓,又閃亮登場,同時,有歷史老字號正陽樓、后起之秀商委、裕昌等生產(chǎn)的哈爾濱紅腸攜風帶雨,同臺競技,真?zhèn)€是柔“腸”縷縷,百轉千回,哈爾濱“紅腸經(jīng)濟”,從此一派繁榮。但因其模樣和口感相近,非專業(yè)美食家,很難區(qū)分。我覺得,索性就這樣說最好,哈爾濱紅腸,哈爾濱生產(chǎn)的。
  
   三
   盡管哈爾濱紅腸,生產(chǎn)者眾。但原料配方、工藝流程大同小異,無非是腌(料)、灌(腸)、烘(烤)、煮(制)、熏(煙),區(qū)別在于用油、淀粉及調(diào)味料的不同。無疑,第一道工序是重中之重,即使肉料新鮮,加脂加水過多,都會導致紅腸發(fā)“渣”;腌制時刻及時間掌握不準或超長,不但會加重發(fā)“渣”,還會導致出現(xiàn)酸臭味兒??梢哉f,哈爾濱紅腸的制作功夫,絕大部分都深藏在原料里。腸衣一般為豬牛羊大小腸。肉料以豬肉為主,有時會適當加入瘦牛肉,做成混合餡料。但牛肉腸羊肉腸還沒見過,不知回民兄弟有沒有想法,當然,估計廠家一定想過這件事情。但不知道為什么,至今哈爾濱紅腸不能像市場流行的火腿腸那樣,有牛肉的,還有雞肉的。
   哈爾濱紅腸也可以家庭制作,類似工廠工序,只是熏煙這個步驟,工廠用的果木的木屑(或鋸末)加木棒,有木熏爐和風循環(huán)系統(tǒng)。在自己的家里,只能找到替代方法,麻煩點,要用到鐵鍋、茶葉、橘皮、花生殼、白糖等。這個步驟如果省略,會使紅腸少了“臘腸”味道,沒有了煙熏火燎,吃起來少了點野性,少了些滄桑感。所以,據(jù)我所知,自己在家做紅腸的少之又少,遠不像南方特別是農(nóng)村自制臘腸的數(shù)不勝數(shù)。
   和哈爾濱紅腸齊名的還有松仁小肚。它就像一個個鉛球,實誠,在熟食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是前述提到的哈爾濱正陽樓公司的特產(chǎn)。它的生產(chǎn)工藝和紅腸近似,只是沒有烘烤環(huán)節(jié)。配料上,腸衣用的是豬小肚,其實就是豬膀胱。它比豬腸少而貴。另外,其中的淀粉一般為綠豆淀粉,更講究些,加入比例遠高于紅腸3%的淀粉比,所以,口感稍松弛些。最主要是加入了適量的松仁,使小肚的味道,別具一格。有人提議多加些松仁,結果發(fā)現(xiàn),肉香味被松油味覆蓋了,口感并不如愿。所以,祖輩們遺留的手藝一定是有其道理的,松仁只是“點睛之筆”,少而精,才凸顯其不凡的價值。
   與小肚配料、工藝更近似地還有哈爾濱紅腸的姊妹腸哈爾濱粉腸。顧名思義,淀粉較多,肉質(zhì)細膩,口感軟柔。不需烘烤,也不許熏煙。腸衣乳白,嬌嬌嫩嫩,佐餐下酒,風味獨特。
  
   四
   哈爾濱賣紅腸的地方很多,比如哈爾濱南崗區(qū)、道里區(qū)許多商業(yè)街巷,賣哈爾濱紅腸的店鋪幾乎隨處可見。為防止魚龍混珠,真?zhèn)坞y辨,我每次都特意去秋林公司“里道斯”紅腸銷售點去買,那里的哈爾濱紅腸被公認為正宗。傳統(tǒng)的哈爾濱紅腸,其中總會加入一些肥肉丁,除了能保持濕潤的口感,提升味道,還蘊含著地域文化,東北高寒,需要熱量。但實際上,現(xiàn)在全球都變暖了,人們更講究健康和養(yǎng)生,我是見異思遷了,已經(jīng)喜歡上另一款所謂的兒童腸了,即餡料全部是瘦肉的。當然,傳統(tǒng)的仍然很受歡迎,我眼見一位顧客一共買了二十多斤,買完就給遠方打電話,興奮得眉飛色舞。是的,有時去晚了,排到最后就沒了,看來,這個銷售點真正做到了零庫存。
   哈爾濱香腸,是俄羅斯友人帶來的技藝,但根基在前蘇聯(lián)的立陶宛,其實都是歐洲血統(tǒng),所以,哈爾濱香腸也曾被稱為西班牙腸。我不知道西班牙腸是否就是這樣的味道,我倒是吃過德國和意大利風味的香腸,敦實、香味濃郁。調(diào)味料由黑胡椒領銜。配上啤酒,的確頓生大塊吃肉大口喝酒的感覺。如果再加塊黑面包,一頓吃飽,全天不餓。而哈爾濱香腸,除了擁有歐式香腸特點外,變得更加咸香,更加突出了大蒜的味道,也因此,它有自己的遺憾,一直沒能順利通過南方人的口腔。
   行文至此,細心的讀者會注意到,我改口了。其實,我還是和許多東北鄉(xiāng)親一樣,更習慣叫哈爾濱香腸。在東北人的口語中,我直覺,叫香腸的多一些。簡單直率,就沖著這肉腸的香氣襲人叫起來的。有人說香腸和紅腸不是一回事,配料上有區(qū)別,存在這種可能。我們不去糾結,從字面上講,香腸應該外延更廣泛些,包括了紅腸,但就哈爾濱紅腸而言,叫哈爾濱香腸是一樣的,并無實質(zhì)不同。
  
   五
   常常想起2012年那年盛夏,我回老家路過哈爾濱。幾個大學同學請我吃飯,在那家叫大豐收的飯店,我領略了東北的菜盤之大,六個菜,六個人競吃不完??梢岳斫鉃闁|北人的豪爽,也可以理解為這是豪爽的浪費。盡管現(xiàn)在東北人也學會了打包,但做起來有困難,有些場合覺得打包就是打臉。我集中火力向那個冷盤進攻,吃了很多片哈爾濱香腸,就著32度的東北小燒,那個香啊,香透了我的一腔衷腸。我因此說了很多思鄉(xiāng)的話,胃口有時比心更想念故鄉(xiāng)。也通過幾個同學之口,打聽到了幾乎所有同學的消息。這一桌同學,如今,再湊齊都很難了。
   不知從哪一年起,我家的冰箱里,一年四季,哈爾濱香腸不斷。有好同學從哈爾濱寄的,每次寄都不招呼,我因此總是覺得過意不去,便回寄以上海的小吃和干貨,表示謝意?,F(xiàn)在購物便利了,前些年,有些購物網(wǎng)站上有賣哈爾濱香腸的了,最近又有了松仁小肚,我不再糾結生產(chǎn)廠家,只要出產(chǎn)自哈爾濱,我的舌尖就予以認可。也許是徇了私情,這私情,就是深埋心底的鄉(xiāng)情。每次家里來客,有它們做當家菜,我的臉頰生輝。
   習慣了有哈爾濱香腸和松仁小肚的日子,它們與我,是家鄉(xiāng)的味道,不吃,就饞的慌,但吃又吃不了多少。有時,切上一盤,吃上幾片,味蕾就舒爽了。又仿佛不僅僅是美味,而是一位老同學,或者老友,時間久了不見,就有些想,見了,不需要說什么,甚至不知道該說些什么,感受到他們周身的氣息,心就妥帖了。
   我常常想,鄉(xiāng)愁在我這一帶人心中到底是什么滋味。父母一代,就是幾畝地,幾間屋,幾縷炊煙,哈爾濱香腸,在他們眼中就是檔次高得已經(jīng)離開了煙火,很難吃上一口。到我這一代,還能去有心思有情調(diào)地追溯哈爾濱香腸的來龍去脈,每次聚會,還唱著“半根香腸”的歌,牽“腸”掛“肚”。鄉(xiāng)愁,從一屋一村,跑到了更遠的一樓一城。如果不是刻意去想,還真沒有意識到。哈爾濱是我更大的鄉(xiāng)愁地,哈爾濱香腸是我最可口的鄉(xiāng)愁……
  

共 352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牽“腸”掛“肚”,這題目很有意思,一語雙關,意蘊雋永,既指作者特別喜歡吃哈爾濱紅腸和松仁小肚,又指作者與同學之間互相牽腸掛肚,讀之動容,深深共鳴?!锻諘r光》中的歌詞,唱出了作者大學時代同學聚餐時的情景。作者第一次結識哈爾濱紅腸就是讀大學以后,同學聚餐時吃到的。第一根哈爾濱紅腸,到底是哪家廠生產(chǎn)的,這里面有故事?!∫徽f源自1913年,哈肉聯(lián)(原名哈爾濱肉類聯(lián)合廠),其前身叫"濱江物產(chǎn)英國進出口有限公司"。一說源自1900年,俄國商人伊·亞·秋林在哈爾濱創(chuàng)立秋林洋行,開設了秋林灌腸莊。盡管哈爾濱紅腸生產(chǎn)者眾,但原料配方、工藝流程大同小異,無非是腌、灌、烘、煮、熏,區(qū)別在于用油、淀粉及調(diào)味料的不同。哈爾濱紅腸也可以家庭制作,類似工廠工序,只是熏煙這個步驟,在家里只能找到替代方法。和哈爾濱紅腸齊名的還有松仁小肚,它的生產(chǎn)工藝和紅腸近似,只是沒有烘烤環(huán)節(jié)。在配料上,最主要是加入了適量的松仁,使小肚的味道,別具一格。作者每次都特意去秋林公司“里道斯”紅腸銷售點買哈爾濱紅腸,味道最正宗。哈爾濱香腸也曾被稱為西班牙腸。作者常常想起2012年那年盛夏,作者回老家路過哈爾濱,幾個大學同學請作者吃飯,難忘哈爾濱香腸的那個香啊,香透了作者的一腔衷腸。作者因此說了很多思鄉(xiāng)的話,胃口有時比心更想念故鄉(xiāng)。作者的冰箱里,總有同學寄來的哈爾濱香腸,滿滿的同學情??!最近又有了松仁小肚,每次家里來客,有它們做當家菜,作者的臉頰生輝。習慣了有哈爾濱香腸和松仁小肚的日子,它們與作者而言,是家鄉(xiāng)的味道。好文,構思新穎,內(nèi)容豐厚,語言質(zhì)樸而動情,由“腸”“肚”兩種食物串聯(lián)起回不去的大學時光,串聯(lián)起深厚的同學情,串聯(lián)起濃得化不開的鄉(xiāng)愁。文中對哈爾濱紅腸追本溯源,對制作工藝和流程講解詳細。對松仁小肚的制作方法也講解清晰。哈爾濱盛產(chǎn)“腸”“肚”、美味聞名遐邇,作者對家鄉(xiāng)哈爾濱充滿熱愛與自豪。兩道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深情,舌尖上的鄉(xiāng)愁,化作樸實細膩的小字,如貝閃爍,感人至深!盛贊作者筆法精湛,溫暖而富有張力,傾力薦讀!【東籬編輯:羅蓮香】【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5270009】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5-27 05:47:32
  該文很有創(chuàng)意,構思新穎,內(nèi)容豐厚,語言質(zhì)樸而動情,由“腸”“肚”兩種食物串聯(lián)起回不去的大學時光,串聯(lián)起深厚的同學情,串聯(lián)起濃得化不開的鄉(xiāng)愁。作者對盛產(chǎn)“腸”“肚”美味的家鄉(xiāng)哈爾濱充滿熱愛與自豪。品牌的力量,翻卷味蕾的渴望,令作者細訴衷腸!作者為家鄉(xiāng)的哈爾濱紅腸和松仁小肚代言!感佩才思,問候韓格老師,夏祺創(chuàng)豐!
回復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06:23:42
  感謝老師辛苦的編輯!這個小文,想法揣摩好久了,一直沒寫。主要是找不到抓手。哈爾濱紅腸,聞名度較高,也很普通,所以,好寫也難寫。本不想就其工藝制作等等著墨太多,但還是難免。通過這篇文章,我越來越感受到,鄉(xiāng)愁類、游記類文章,寫法上想要有所突破,實在太難了,難以擺脫說明書及流水賬的痕跡。小文直白,難得老師的包容和理解。感謝熱情的鼓勵和精彩解讀,順祝夏日愉快,寫作大豐!
2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5-27 08:14:05
  文題就引流人的口水,不虧為大家,以細膩的文筆書寫生活的香辣及過往的自然凝聚的真情。情感細膩綿長,質(zhì)樸感人。一生,有這樣的同學、有這種味道,有這份真情,足以。問候老師開心常在。
回復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11:40:41
  謝謝老師關注! 談不上大家,只是對這個美食吃了多年,也比較熟悉,且和同學聚會時經(jīng)常吃到,其中確實凝結了我們的一份同學情。文有些平鋪直敘,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順祝寫作大豐!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5-27 08:56:50
  了解,熱愛一個地方,可能很多人就是從那個地方的美食開始的。美食很多,每人自有選擇,正所謂,弱水三千,爾濱一腸。我家每年過年前都要去肉店做一些灌腸,根本不是什么牌子的,土法,五品牌。但這幾年我很少吃,總擔心膽固醇,不敢放肆。不過,我還是喜歡純?nèi)獾募兇饧t肉做的,外出總不忘帶上一根,一般是“得利斯”的。但從未吃過哈爾濱紅腸,下次到超市去找一下,不然看了韓老師的文章也牽腸掛肚的。一根紅腸,有著那么多的歷史,這就是飲食文化。未讀到松仁那個店,我就想松仁放進去加工會更好,看來是要掌握比例的。我相信,人生的美好是需要很多東西支撐的,就像紅腸,勾起大學的美好時光。我上學那陣就憋屈了,只能買一張煙臺烤餅,韓老師有爾濱紅腸,太奢侈了!散文寫得真爽,就像遇見了東北!
懷才抱器
回復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11:49:18
  感謝老師精彩的解讀!實際上,這兩個美食,流行區(qū)域還是有限的,至今也沒能像有些火腿腸那樣打開全國的市場。我覺得,有兩點限制了它,一是太咸,不符合現(xiàn)在人的養(yǎng)生理論,這可能和東北人口重以及保質(zhì)期上的要求有關;二是濃烈的大蒜氣味,南方人是不習慣的。我知道,起碼上海人是不吃生蔥生蒜的,平時也忌諱大蒜味道,特別是上班時間,他們是不吃大蒜的,包括炒蒜苗之類。但做為東北人出身的我,確實是喜歡,但這兩年相對吃的少了,畢竟屬于腌制品,亞硝酸鹽含量較高。山東的腸應該也好吃,當然,希望老師有機會吃點哈爾濱紅腸,確實,別有風味。買“里道斯”的兒童腸,質(zhì)量更有保證。這文挺難寫,也寫不好,感謝老師熱情鼓勵,夏安,筆??!
4 樓        文友:楓樺        2025-05-27 09:51:57
  哈爾濱的名牌,味道真的好!我們這里很難吃到正宗的紅腸,可是商場里賣的卻是清一色的哈爾濱紅腸!應該佩服商家的模仿能力!盡管是假的,卻也照吃不誤!老師的文章很有風味,仿佛已經(jīng)聞到了那股香氣!好文!
回復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14:12:40
  的確,哈爾濱紅腸假的特別多,外表很難看得出來,即使專業(yè)人員,未必能夠區(qū)分清楚。現(xiàn)在可以在網(wǎng)上買到正宗的哈爾濱香腸,里道斯的比較好。這樣的文,寫起來并不不順手。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夏安,筆?。?
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5-27 10:19:32
  有時候我想,我們的民族工業(yè),發(fā)展到今天,真的是天翻地覆,今非昔比了。我還是喜歡“秋林紅腸”的名字,就是對于今天的一些品牌,用幾個音譯的漢字拼一起,看似高大上,卻難以激情我們的民族自豪感。
懷才抱器
回復5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14:16:46
  是的,當初看到“里道斯”三個字,我覺得很驚訝,當我吃到香腸后才一點點接受。不知道有關人員怎么考慮的,硬要將一些洋名字貼上產(chǎn)品的包裝,就像媒體一直將哈爾濱往東方巴黎、東方莫斯科上貼靠。腸很香,可惜我的文太素淡。謝謝老師熱評!
回復5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14:21:25
  老師的潤色非常好,引申和升華了主題。原文總感覺少點什么,謝謝!
6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5-27 19:22:43
  這個題目就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哈爾濱香腸,松仁小肚,這都是哈爾濱的特產(chǎn),是老師的家鄉(xiāng)菜,是老師情牽夢繞的鄉(xiāng)愁,這是最真摯的牽腸掛肚。很美的文章,學習點贊,祝老師健康快樂!
回復6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7 19:27:25
  是的,我的家鄉(xiāng)菜,不知道老師吃過沒有,那香腸和臘腸比自有特別的風味,和小肚一樣,香味濃郁。網(wǎng)上有賣的,只要從哈爾濱發(fā)貨的,相對比較正宗。這種文不好寫,難免有些陳述枯燥無味。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夏安,筆??!
7 樓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5-28 21:14:29
  題目取得很有創(chuàng)意,文章有新意。文章看完肚子有點餓了,嘴有點饞了。吃過幾回紅腸,滿滿的肥,解饞!視老師創(chuàng)作快樂!
回復7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29 06:04:42
  謝謝老師精彩的解讀!這個文醞釀了一段時間,但苦于找不到抓手,所以,現(xiàn)在才把它寫出來。一種美食,一腔鄉(xiāng)愁。腸很香,文有些素淡。感謝老師熱情的鼓勵,期待老師佳作,順祝夏安,筆??!
8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5-30 09:56:57
  這個標題,實在妙,一語雙關!看似寫香腸,滿紙流淌著回憶,訴不盡的鄉(xiāng)愁,道不盡的懷念!好文,點贊,必須的!遙握問候韓老師,謹祝順精彩紛呈!
回復8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5-30 13:30:28
  感謝老師的精彩解讀!說心里話,我現(xiàn)在有點怵于寫這類文章,內(nèi)容常見,沒有太傳奇的故事,總難免留下說明書的印記。有時,要折騰幾個月才能最終下筆。文還是有些平直。感謝老師的熱情鼓勵,順祝寫作愉快!
共 8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