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端午記憶里的青煙(散文)

精品 【流年】端午記憶里的青煙(散文)


作者:淚珠魚兒 秀才,1142.33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52發(fā)表時間:2025-06-02 14:24:21

今天端午,祈愿一切安康。
   原本計劃端午放三天假,回鄉(xiāng)下鋤草央芝麻,紅薯藤苗扦插已半個月,正與野草齊頭賽跑,俺這個做主人的本想著助它一臂之力,沒想到天氣預報準得出奇,淅瀝瀝的小雨打亂了計劃。
   節(jié)慶總?cè)缫幻骁R子,既映照出此刻的形影,也透顯著過往的印記——端午節(jié)父親在薰桶熏蒼術(shù)燃起的縷縷青煙,在我記憶里彌漫著,經(jīng)年不散。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保懹巍兑颐匚逶姟罚┻@詩句描摹的,正是父親手中那活色生香的舊俗。
   以前老父親在世,艾草與菖蒲總在門楣上搖曳生姿。雄黃酒細細灑遍角落。端午要用的艾草、菖蒲、雄黃和蒼術(shù)都是父親預備。就算我不下鄉(xiāng)過節(jié),家中端午該進行的習俗一樣不落。端午這天早晨,父親習慣于用一個老舊的薰桶,放在廳堂,讓蒼術(shù)在薰桶缽內(nèi)的柴灰里慢燃,這樣薰桶內(nèi)兀自整天靜靜地飄出縷縷青煙。這廳堂內(nèi)煙靄氤氳,似無聲祝禱,年復一年,為陋室驅(qū)除晦暗,為家人護佑平安。
   但自從父親2017年去世后,端午門上掛艾草室內(nèi)薰蒼術(shù)的習俗,漸漸還是被我有意無意中斷了。
   父親去世的第二年,我在鄉(xiāng)下過端午節(jié)。我亦曾掙扎著試圖尋回那舊日門楣的綠意。
   因為我這個人吧,思想還是比較傳統(tǒng),趨于因循守舊一類的吧,骨子里老的傳承都不排斥。端午門上應掛青艾和黃褐菖蒲,還是很看重的。
   可我找遍村頭田畈,沒有割到兩根心儀的青艾,我們村離縣城近,年艾草養(yǎng)生泡腳,甚是火熱。垅畈的野艾都被縣城的人提前割走了。而致于挖菖蒲,我都不知道村子周邊哪里生長有菖蒲。
   記得小時候外出眏牛,向家背口趙門塘和許家背口肖家垅塘以及段家門口長塘內(nèi),就常年長有許多茂盛的菖蒲,這種葉片劍狀的綠色植物,民間是可防疫驅(qū)邪的靈草,是村民有意留著,讓它們在池塘中恣意生長,就為端午節(jié)這一天備用。
   我成家立戶種田時,在那些池塘里卻鮮少見到菖蒲的身影,大約是承包池塘養(yǎng)魚的人給毀掉了。印象中還有更遠的地方,我少年時曾去西北的北山一中讀書,在永忠向家垅和向家畈村之間的港溝里,見到過生長有大片的菖蒲,只是路有些遠,又事過多年,不確定那里現(xiàn)在是否還有菖蒲的身影。
   由于那年一時找不到菖蒲,門上就沒掛了。所以那年過端午節(jié),門上只掛了兩根纖細的艾草,缺了菖蒲。雖說沒掛菖蒲,心里不至于惴惴不安,但內(nèi)心還是告誡自己,明年得提前準備菖蒲,不能臨時抱佛腳。
   然而惰性如藤蔓纏身,我嚴重低估了自己的惰性,第二年過端午節(jié)還是沒提前準備買好菖蒲,自然沒有掛成。
   年復一年,每到端午節(jié),我家大門沒再掛有菖蒲,現(xiàn)在連艾草也沒掛,因為現(xiàn)在的野畈里實在找不到艾草,野生艾草成了十分珍貴的養(yǎng)生仙草。村里人要么上市場購買,要么自己提前在自留地種植一些。而我這個從小生活在農(nóng)村的孩子,腦海中的潛意識里,是沒有去市場購買這些野草的意愿。兒時俯拾皆是的自然饋贈,竟成了塵封于記憶中的標本。
   更有那熏蒼術(shù)的暖意、雄黃酒的芬芳,亦一并沉寂多年。自從廚房遠離了柴禾,走上了電氣化時代,柴火爐灰成了稀罕物。冬天多年不用薰桶烤火,薰桶早散了架,遺忘在雜物間。曾經(jīng)那縷飄散在廳堂里的煙痕,終于隨人遠去,飄散于歲月之風中。
   時代變遷,科學發(fā)達,文化提升,在現(xiàn)代人眼中,灑雄黃酒、熏蒼術(shù)驅(qū)邪避疫,仿若童話。
   農(nóng)耕社會,雞蛋被視作最富營養(yǎng)、最好的待客食品。過節(jié)有吃雞蛋,便是最快樂最幸福的事!
   小時候,端午節(jié)的蛋,最豐富也最有品味。平常見的雞蛋自然少不了,有的人家還有鴨蛋上桌,甚至鵝蛋和鱉蛋。端午節(jié)這天,不但每人有蛋吃,還可以選擇吃咸蛋或淡味的蛋。我們孩子們還可以用彩色的線編成網(wǎng)兜,將蛋吊掛在胸前的紐扣上,留著慢慢吃。
   但如今物質(zhì)豐富了,雞蛋已是司空見慣之物。而更美味的、加有化學添加劑,色香俱佳的食品層出不窮,將小時候美味的土雞蛋秒殺變成寡淡無味。過端午吃雞蛋,在有些人眼里,就不知道落伍了多少年呢。
   以前過節(jié),既有美食,也有娛樂。小時候,每年端午節(jié)吃過中飯,便急急忙忙洗澡,穿上新衣,同村里的小伙伴們成群結(jié)隊,小跑著奔赴縣城,逛南山,去東湖看劃龍船便是最大的主題,端午節(jié)的南山和東湖四周,多是人山人海。觀看龍舟競渡的熱鬧,其聲喧天,其勢動地。而如今東湖龍舟偃旗,竟已近兩代人之久。
   當下安全重于泰山,這個高懸于頭頂?shù)倪_摩之劍,誰也不想讓它落下,誰也擔不起安全這個責任,所以誰也落不下筆,審批在東湖劃龍船的活動。
   一年中,鄉(xiāng)俗里的三大傳統(tǒng)節(jié)日,端午雖貴于居首,如今在這三個節(jié)日中,過的最沒有節(jié)日氣氛的節(jié)日,便是端午節(jié)了。孩子們平素都不在身邊,自然什么主題和活動都沒有,唯剩喂飽肚子大吃一頓。
   但端午節(jié)的粽子還是有的,畢竟五月初五端午的粽葉飄香,每個人都希望“粽”有健康相隨的樸素祈愿?!八臅r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保ɡ盥』抖宋缛钛缛撼继降蒙褡帧罚┤缃竦亩宋绻?jié)雖不復昔年值得回味,但這縷清香與祈愿,終究是血脈里割舍不斷的牽系。
   這祈愿又如微光,終是穿透了青煙消散后的虛空——原來人心中某些東西,縱使儀式凋零、器具散盡,仍如深埋的根脈,在節(jié)日的土壤里悄然生發(fā)。雖無青煙可循,但那份祈平安的執(zhí)念,仍如箬葉裹米,在時代更迭中默默傳遞著暖意。習俗如煙消散,然而潛藏于血脈深處的祝福本能,竟在歲月荒蕪中頑強萌生新芽。

共 215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端午節(jié),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所以,過端午節(jié)是頗有講究的,首先要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葉等,因地域不同講究也不同。在作者的老家,端午節(jié)不但吃粽子,門上掛艾葉,還要掛菖蒲,灑雄黃酒,燃燒蒼術(shù)。在作者小的時候,每到端午節(jié),這一切的準備工作都由父親來做。而如今,父母都已去世,這一切都要由作者親自完成了。又到了端午節(jié),作者回到老家,卻怎么也找不到艾草和菖蒲了。原先遍地都是的艾草、菖蒲,如今卻不見了蹤影。作為經(jīng)濟作物,作為仙草,這些野生植物,都被采摘干凈了。文章采用今與昔比的方法,展現(xiàn)了鄉(xiāng)村的變化,意蘊深刻,耐人尋味。佳作,編者推薦閱讀!【編輯:五十玫瑰】【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02001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五十玫瑰        2025-06-02 14:27:16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端午節(jié)懷念父母,懷念兒時的時光。感謝作者的分享,祝福節(jié)日快樂!
五十玫瑰
2 樓        文友:紛飛的雪        2025-06-02 21:05:35
  品文品人、傾聽傾訴,流動的日子多一絲牽掛和思念。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社團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
只是女子,侍奉文字。
3 樓        文友:伊莎貝爾        2025-06-04 16:32:07
  拜讀老師精心創(chuàng)作的《端午記憶里的青煙》深受啟發(fā)感染,老師細膩入微的文筆讓人百讀不厭,滿滿都是快樂豐盈的收獲美感。巧妙的設(shè)計和匠心的編輯讓文章活色生香,拜讀美感滿滿享受不斷,真心敬茶致謝老師,感謝老師精彩美文分享!祝老師安康吉祥,幸福永遠!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