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浪花詩語 >> 短篇 >> 作品賞析 >> 【浪花·夢想】無聲的吶喊和抗爭(賞析)

精品 【浪花·夢想】無聲的吶喊和抗爭(賞析) ——讀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作者:吳需榮 舉人,3943.4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954發(fā)表時間:2025-06-08 00:06:16

楊雨老師說過,如果給陸游一個合格的標簽,那一定是“愛國”。這是對的,陸游不僅是南宋時期甚至在中國歷史上都是有名的愛國主義詩人。他一生以未看到朝廷收復(fù)北方失土為最大遺憾,直到自己彌留之際,還希望孩子將未來國家收復(fù)失地的消息告訴九泉之下的自己。他實際上是在告訴天下,自己對收復(fù)失地的信念至死不渝。更是在告訴朝廷,收復(fù)失地是民心所向。
   可惜的是,普通百姓的愛國根本沒什么用,陸游的吶喊根本影響不了統(tǒng)治者的茍安。陸游壯志難酬壯心不已,只能付諸自己的詩歌,這些家國天下的詩是他的特色,也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的瑰寶。在他的詩集中,這首《臨安春雨初霽》是個另類。
   陸游的詩,完全可以說是南宋時代的一首首戰(zhàn)歌,像什么“鐵馬秋風(fēng)”、“塞上長城”等等詞句,在他的詩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陸游是個愛國主義志士,絕非一個小資的生活享樂者。然而,這首詩寫的卻是閑適,很多學(xué)者也認為閑適就是這首詩主題,不過如果細究,陸游絕不是在向別人炫耀自己擁有閑適的生活,而是有著更深的寓意。
   詩的題目是《臨安春雨初霽》,就是說在臨安,下了一場春雨以后,天氣變晴了,這首詩寫的就是天晴以后的場景。全詩是:“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fēng)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比娮钪氖穷i頷兩聯(lián),都是在寫閑適生活,所以似乎詩的主旨就是閑適。
   實際上,陸游寫這首詩的時候是六十二歲,在古代已經(jīng)是妥妥的晚年,基本在同一時段,他寫了那首著名的絕命詩《示兒》。所以,這時候的陸游,內(nèi)心充滿著對國家朝廷的不滿,充滿了對黎民苦難的同情,怎么可能會想到享受生活。而且,他在寫這首詩之前剛剛在家賦閑了很多年,這時才被朝廷啟用,來到了臨安,那么多年的無所事事沒覺著閑適,剛剛工作感到了閑適?說不過去啊。實際,上這首詩是陸游以一種非暴力不合作的態(tài)度,以一種叛逆的態(tài)度在對統(tǒng)治者說“不”,是無聲的吶喊和抗爭。
   首句實際已經(jīng)說明了一切。作為一個老者,早就看透了世間的一切,所以才會發(fā)出人性涼薄的感慨。同樣,作為老者,已經(jīng)不在乎自己的宦海沉浮,不在意個人的功名得失,所以毫不避諱的感慨又是誰讓自己在這個涼薄的時代,到京城任職?這句詩,明擺著在說自己不樂意來做事,而且因為世態(tài)炎涼,做肯定也做不好,自己根本不抱希望。想想,如果你是領(lǐng)導(dǎo),你的下屬是這個工作態(tài)度,你會用他嗎?而陸游這時候當然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愣頭青,他當然知道這樣說會讓領(lǐng)導(dǎo)們不滿,但他還是這樣說了,說明他已經(jīng)不在乎領(lǐng)導(dǎo)的看法了。
   事實上,他的這首詩傳唱度很高,后來也傳入了皇宮。他的再次被罷免,很難說有沒有這首詩的影響。當然,陸游之所以表現(xiàn)出來的與高層不合作的態(tài)度,是因為他知道根本無法合作。他終生主戰(zhàn),主張北伐,而朝廷卻是主和,主張茍安,所以他本就不被朝廷所喜。他又是一個率直的人,不會因朝廷的喜好改變自己的志向,甚至連創(chuàng)作都是我行我素,壓根不理睬高層的喜好。他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愛國詩篇,比如“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樣的詩句,就是直接在打朝廷的臉。這樣的人,被朝廷冷落了這么多年,在年老力衰之際不知何故被朝廷重新啟用,他會相信朝廷能夠?qū)崿F(xiàn)他的政治理想嗎?不可能的事,他根本不抱期待,所以才會毫無顧忌的說出世味涼薄,是誰又這么不識時務(wù)的把自己攪進了官場這個臭水溝里。
   在此基礎(chǔ)上理解他的閑適,就會得出他的真意。當然,詩歌寫的是真好,所以被廣為流傳,而傳唱的人所欣賞的可能會是他詩句中表現(xiàn)出來的閑適,盡管并不是他真實的生活態(tài)度。第二句是經(jīng)典名句,我在小樓中聽了一夜的春雨,第二天早上,巷子里傳出了杏花的叫賣聲。首先,小樓深巷,這兩個詞語既是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真實寫照,又暗喻自己大隱隱于市的人世追求。后世的魯迅想必是受這句啟發(fā),才寫出了“躲進小樓成一統(tǒng),管他冬夏與春秋”這樣的詩句。其次,一夜聽春雨,隱隱有孤枕難眠,輾轉(zhuǎn)反側(cè)的意味。春雨,一般是個美好的意向,是生機勃勃的甘霖,杜甫還專門寫過《春夜喜雨》。所以,聽春雨不會引起愁思,不會睡不著覺,不僅杜甫,還有很多唐代詩人寫春雨都不會說一夜聽雨,而是說早上起床一看,花兒如何如何了。只有秋雨,會惹動愁思,讓人輾轉(zhuǎn)難眠。陸游一夜聽春雨,也就是一夜未眠,什么原因?顯然他不是擔(dān)憂個人的榮華,而是感嘆世味的涼薄,感嘆朝廷為了一己私利放棄北方民眾的茍安政策。
   再次,早上賣花。我們現(xiàn)代不會有人拿著一兩枝花在賣,因為我們不再用花插在頭上做裝飾,但在宋朝,這是很流行的文化,無論男女,都以插花為美,所以賣花是正?,F(xiàn)象??梢韵胂筮@個畫面,深巷里面,人來人往,有個小姑娘挎著一籃杏花,沿街叫賣,正是江南的普通生活,又極富詩情畫意。最后,作者寫的是自己聽到了叫賣聲,并不是實寫賣花女,這是和上文連貫的。剛下了一夜春雨,早上已經(jīng)有人叫賣杏花,正好點出了詩題,說明雨過天晴了。那么,政治生態(tài)會不會同樣雨過天晴,朝廷的茍安,是世味的涼薄,也是綿綿的春雨,會不會也能云開日出,能有一個質(zhì)的變化?
   第三句寫早上起床后自己的生活,太閑了。矮紙,是說紙很小,顯然是隨意找來的,不是專門用于寫字的宣紙;斜行,是說自己寫得很隨意,“閑作草”嘛,自己只是休閑,又不是真的在進行書法創(chuàng)作。據(jù)說,草書是書法中最難寫,最花時間的一種字體,陸游就是說自己反正閑,就寫草書。細乳分茶,是茶道的一種。我看過茶道的表演,是極富程式化的,一道道程序下來,花費的時間是很多的,和我們泡杯茶喝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那是品茶,是所謂文人雅士閑極無聊時的享受??傊?,這兩件事,就是說明作者太閑了,寫寫字,烹烹茶,而且怎樣浪費時間怎樣來。還是那句話,我們可以把詩句粗淺的理解為閑適來讀,讀出自己的趣味;也可以更深一步,理解作者借助自己的閑適無聊來表明對統(tǒng)治者進行無言的抗爭。試想下,陸游這是被啟用去工作,他如果真的熱愛工作,哪怕是做樣子給領(lǐng)導(dǎo)看,他都不會表現(xiàn)得這么閑。我們現(xiàn)代人發(fā)個與工作無關(guān)的朋友圈,都要屏蔽掉領(lǐng)導(dǎo),不讓領(lǐng)導(dǎo)看到的,而陸游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宣稱自己閑極無聊,毫不避諱,不就是明擺著與領(lǐng)導(dǎo)對著干嗎?
   最后一句,再次表明主旨。素衣,指白色的衣服,借指老百姓,這里是作者自比。這里作者顯然有兩層含義:首先是作者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這個時候,他實際已經(jīng)是朝廷官員,已經(jīng)不是素衣了,但他顯然并不認同這個身份,還是認為自己就是老百姓。因為他明白,自己身份的改變并不是朝廷政策的真正改變,朝廷不會因為啟用自己就開始北伐的準備,自己還是終將一事無成,與其徒勞無功,還不如骨子里不認可這次的啟用。事實上,這也是對朝廷展示自己的態(tài)度:我不會向朝廷投降,改變自己的政治傾向,你用不用我隨便。還有,就是用素白展示自己的高潔。果然,下文就是風(fēng)塵,就是污漬。這是中國文人的修辭手法,不是說自己直接被社會污染了,而是借助蓮花,借助衣服,借助冠帽等等有了污漬說明自己品行受到傷害。作者明確表明,我這次來做官,就像一件干凈的衣服,來受到官場污濁的侵染,所以我終究馬上就要回家的。事實也正如他所料,朝廷不久就又罷免了他,原因當然還是他與朝廷的離心離德。
   這首寫閑適的詩,因閑適而聞名,很多人看到的就是作者小資的生活情調(diào),盡管他實際上有著滿腹的政治牢騷。這就是名家的佳作:我們普通的讀者,可以從作品中讀到自己的感受,能夠有所得有所感,就已經(jīng)足夠。至于這份情感是不是作者的主旨,是不是作者真實的生活態(tài)度,不重要。正像古今詞義的流變,像“無商不奸”,原文是“無商不尖”,是指古代賣米商人在賣米時多送給客人一些米,堆成一個尖頂,本來是夸贊之詞,卻變成了貶義,完全曲解了,但我們也沒認為今義就是錯的??傊懹蔚囊簧?,是愛國的一生,是對北伐政治理想矢志不渝的一生,他為北伐吶喊,為理想的失落彷徨,本詩就是他在彷徨中無聲吶喊的作品。不管是吶喊還是彷徨,陸游還是那個陸游,那個愛國者,他感動不了當朝的統(tǒng)治者,卻感動了千百年后的華夏子女。
   七絕一首,紀念那段難堪的歲月:鐵馬秋風(fēng)終是夢,散關(guān)塞外已成空。遺民忍死無窮淚,怎奈朝廷忘俊雄。

共 329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吳老師的賞析精辟、完美,剖開了《臨安春雨初霽》溫潤釉色下的凜冽筋骨。當世人沉醉于小樓聽雨的閑適,作者卻從六十二歲陸游的茶煙墨痕里,嗅出硝煙氣息——那矮紙斜行的每一筆都是投向茍安朝廷的投槍,分茶的氤氳下沸騰著主戰(zhàn)派的血。最見功力處在于三重叩問,以《示兒》的絕命呼號照見此次復(fù)職的荒誕,用賦閑經(jīng)年的從容反諷被迫閑適的屈辱,更在素衣風(fēng)塵的宣言中讀出土大夫與王朝的決裂。當賣花聲穿透臨安晨霧,我們聽見的竟是遺民淚盡胡塵里的回聲。文末點破經(jīng)典接受史的吊詭:正如“無商不尖”化作“無商不奸”,陸游把政治牢騷煉成詩歌美學(xué),讓后世在詩意中完成對忠魂的朝圣。篇末七絕如金石擲地,將“鐵馬秋風(fēng)”的殘夢釘進歷史暗夜。好文力薦閱讀評鑒,浪花有你精彩紛呈!【浪花詩語編輯:一季闌珊】【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50613000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6-08 00:09:28
  學(xué)習(xí)吳老師賞析,讓愛國主義詩人的精神永遠留存
2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6-15 18:03:02
  祝賀吳老師榮獲精品!期待更多佳作!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