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穿花度柳只為一場遇見(散文)

精品 【東籬】穿花度柳只為一場遇見(散文)


作者:簡柔 秀才,2001.7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11發(fā)表時間:2025-06-10 06:32:14


   宋朝的某個春天,易安聞說雙溪春尚好,想去游玩,終因心情不暢,未能成行,她是怕那葉輕盈的小舟,載不動她的許多愁呀。二十一世紀的某個初春,聞說園博苑春深似海,花海絕美,我定是要去的,只是暫時抽不開身。我沒有許多愁,無須小舟來載,只想借一片花海點燃心情。
   行動付諸于三月的清晨,薄霧微雨,打一把傘。傘,不是戴望舒筆下的油紙傘。那把油紙傘,有著文化的重量,被詩句強力托舉,更適合握在戴望舒筆下那個丁香般的女子手中,適合出現(xiàn)在江南水鄉(xiāng)悠長的雨巷里。
   緩緩地行走在園博苑,在這里快走是不適合的,更不宜奔跑,否則,會驚飛一對正在戀愛的鳥,會驚擾一只小蟲子唱歌,會驚醒一朵花的清夢。提到“緩緩”一詞,無法避開那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這是五代吳越王錢镠寫給回鄉(xiāng)省親的王妃的情話,樸素而家常,輕柔細語中情深意長。從此“陌上花開緩緩歸”千古流傳,有作家定為書名,也被生活節(jié)奏快的都市人視為一種從容閑適的生活狀態(tài),多少人追慕終生而難以抵達,從而又衍生為一種深遠高妙的精神境界。
   繞不開江南園,園博苑有各地風格的園子,特色鮮明。很多人來此,均可觸摸到自己故鄉(xiāng)的痕跡,舒緩一縷鄉(xiāng)愁。江南園雖不是真正的江南,也是一種超凡脫俗的存在,不乏江南元素,融入細膩因子,濃縮了江南小鎮(zhèn)的風情,能安撫江南人對江南的情思綿綿,也令有江南情結(jié)的人們得到慰藉。
   江南風味的房舍橫向、縱向的排列,一間挨著一間,質(zhì)樸而清爽,很民間的風格,都是尋常人家的樣子,從門前經(jīng)過,有想進去串門的欲望。
   大多數(shù)的屋子都上了鎖,無端給人想象——這里曾經(jīng)住著一戶戶人家,他們在這里過著家長里短的日子,演繹過笑與淚,愛與恨,生與死。透過門縫,里面空空,讓人以為是主人搬了家,有一天又會有新的人家搬進來。
   一間房屋開著,很自然地走進,好像走進親戚的家中,我是來做客的。大廳的木制桌椅,房間里的床柜,床上藍底紅花的棉被和白色蚊帳,泛著舊,頗有年代感,卻很干凈,透著溫馨,像我們祖輩小時候的家,又似民國時期江南的一戶普通人家,總之不屬于這個時代,不屬于這個城市。因為這些陳設,房屋有了情感和溫度,仿佛這里有人居住,主人或于廚房忙碌,或于園中摘菜。主人會是誰呢?是一個如妙玉般的女子嗎?她曾享過富貴,后看破紅塵,隱居在此,閑暇時便在窗下刺繡,在水邊彈琴,哼曲。風清月明時,愛坐一葉小舟蕩在荷塘??傊莻€情趣女子,能把素淡時光過成詩畫。其實,我更愿意把房屋的主人想象成一對普通的小夫妻,丈夫是個老實的手藝人,妻子是個賢惠女子,他們在這里安穩(wěn)度日,雖清苦,卻幸福。
  
   二
   我在廊下的木凳上小坐,萌生一種陌生而熟悉的感覺。因為那曲折的回廊在影視劇里曾數(shù)次目睹,在古鎮(zhèn)古村也曾見過,韻味別呈,有打動人心的美,坐在這里,你會把自己當成一個深閨的女子,盼著誰,又等著誰。
   一個又一個小小的荷塘宛若江南園的明眸,在煙雨里含情脈脈。我在荷塘邊的一棵又一棵楊柳下佇立,遙望,縱然前方?jīng)]有汴水流,泗水流,我卻望見了青山隱隱,綠水迢迢。有一個作家說:心的方向,無窮無盡。
   在荷塘的渡口我撫摸著一塊木牌,只為上面抒寫的“荷葉渡”三個字,有著入骨入髓的美,這只是虛擬的渡口,沒有故事,沒有歷史,更沒有千帆過盡,所有的相聚離別不屬于這里。但是望著眼前的白墻黛瓦,小橋流水,感覺又很真實,你以為你就在江南的某個小鎮(zhèn)里,在一個古老的渡口上,等待著一條小船開來,載著你去遠方。
   我在一口井的四周徘徊,仿佛徘徊在自己的少年里,那些少年的往事像一片片云朝我飄來,迷蒙而飄渺,優(yōu)美而夢幻??恐畽谕飶埻瑳]有井水微瀾,只有一井的寂寥和落寞。
   江南園的小花園,只有我一人,此時這個園子只屬于我,我覺得自己好富有,我獨享一園的繁華,一園的春色。園子是別致的,設計的匠心與情懷映照在一廊一亭,一花一草間,像舊時富貴人家的庭園。但一切又都是新的,在時間跨度上不過二十年左右,可是卻那么有韻味,給人以無盡的幽思,能安放都市人一顆懷舊的心,能滿足現(xiàn)代人對古老時代的崇拜。
   實質(zhì)上的新,與意念上的舊,在這里隨時碰撞。若有時間,若有興致,穿上一襲漢服,放下塵世的一切牽絆,在亭里吟幾闕宋詞,在水邊凝望片片荷葉,在石桌上品一杯香茗,在石徑上捧一把落花,你就做了一回古人,也做了一回園子的主人。這樣的休閑時光,是精致,更是清歡。
   總要離開江南園,真是不舍,多么希望其中一間房屬于我,我就住在這里,待六月荷花盛開,我想學蕓娘把茶葉藏在花苞里,次日清晨取出泡茶;我想等待月亮出來,在荷塘漫步,看月色縈繞荷葉間;我想在此等待春去春又歸,秋去秋又回。并非我矯情,而是江南園賦予了我浪漫的情懷,讓我俗氣淡去,詩意升起。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那是梅花的落寞,也是梅花的孤傲。這里的橋是石橋,以豪邁的跨越和優(yōu)美的幅度彰顯時尚和偉岸。橋邊開放的不是梅花,而是簇簇蘆葦,在水邊與風私語,與雨溫存,縱然低垂,也不卑不亢,縱然難敵春花之美,也活得鏗鏘昂揚。一棵高大的樹上,根根枝干托舉著朵朵黃花,仿佛一個人托舉著他的夢想,花朵就是花樹的夢想,每一朵都碩大,每一朵都折射著光芒,黃花充滿豪情,是花中戰(zhàn)士,即使掉落,也不是無聲無息的,而是撲簌簌地落,擲地有聲,那是一朵花對春天的豪言壯語。
   過了一座又一座橋,翠鳥在耳邊鳴叫,仿佛琴音在高山流水間響起。春風似笛音,從四周若有若無地飄來,然后又消失在遠方。雨絲兒千縷萬縷,在天空織就一張綿綿密密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滿園春色,網(wǎng)住了整個春天。
  
   三
   人在海洋島時,已雨住風輕,一大片空曠的土地奔來眼底,土黃的色澤是大地的本色,清新之氣裊裊浮現(xiàn),這樣的味道仿佛來自久遠的時空,攜帶著一種純凈的氣息,讓心靈陷入追憶和懷想。傳說中的花海何處?詢問工作人員,方知花已萎謝,皆悉數(shù)拔去,這片土地即將種上新的花,但后頭一小片毛地黃還在。又是一番錯過,幸好還有毛地黃,花名倒似藥名,只是從未聽聞呢,更不曾見過,這該是怎樣的一種花呢。
   走進毛地黃花海,細細一看,真是一種獨特的花,花口不是向上的,而是左右傾斜,或往下開放,數(shù)朵密密聚集于一根枝上,與喇叭花有三分相似,花姿中等,且大多已凋殘,不算特別好看,卻令人望之親切。今日本不是為它而來,我不顧下雨,不顧路遠,走得雙腿發(fā)酸,穿花度柳,穿橋過海,只為看一場驚艷的花海,有多少人會為一片凋殘的毛地黃而奔赴呢。
   但是得以遇見,就是天大的緣分,若是在毛地黃最好的花期遇見,至多給我眼眸的歡喜,而不會有心靈的觸動?!憧矗恳欢涠季o依枝頭,執(zhí)著,謙和,堅毅,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一片風,一縷雨隨時會讓它們離開枝頭,也要把自己剩余的美獻給小島,獻給自然。
   我能欣賞這片凋殘的毛地黃,和近些年的審美觀有關(guān),也和心境有關(guān)。我覺得萬物都會走向凋殘的境地,葉會黃,花會殘,月會缺,河流會變窄,人會老,誰也無法逆轉(zhuǎn)。凋殘,也是一種美,枯荷、黃葉、殘花有蕭瑟之美,逼仄的河流有楚楚之美,殘月有婉約之美,老人有成熟與智慧之美。有殘缺就擁有過圓滿,花木的鮮艷,河流的豐盈,月亮的渾圓,人的青春年少,就是圓滿的時期。擁有過,就沒有辜負自己的命運,生命走向凋殘是客觀的,自然的存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就是值得敬重的生命現(xiàn)象。所以我認為凋殘并不是頹喪的結(jié)局,而是一種豐富的生存體驗,一種跌宕的人生經(jīng)歷。
   與這片毛地黃的遇見宛若與婆婆的遇見。從未想過自己會來到這個城市,遇見先生,是多個偶然的疊加,自然遇見婆婆就順理成章了。嫁給先生時,婆婆就像眼前的毛地黃已失去最好的花期。衰老的婆婆從來不覺得自己老了,活得精神抖擻,心態(tài)非常好,自己能做的事從不用小輩幫忙;對孩子沒有任何要求,只要他們過得好就行;在公公面前總是像個小女孩,一個幸福的女人就是可以撒嬌到老,婆婆就是這樣的女人。婆婆沒有讀過書,不會說普通話,我們之間交流不多,所以我們的相處反而更為愉悅。先生是婆婆最疼愛的孩子,對我自是格外關(guān)照和呵護,偶爾來廈門小住,從不干涉我的生活,尊重我一切的生活習慣和興趣愛好,所以和婆婆在一起我覺得很舒服。
   數(shù)日后,毛地黃徹底凋零,那片土地此后又不斷種上別的花,郁金香,雞冠花,油菜花,向日葵,再未見過毛地黃,但是我覺得毛地黃的氣息還在,多年來一直深深地鐫刻在記憶里。
   婆婆也于今年離開了人世,猶如那片永遠消失的毛地黃,情知必然,內(nèi)心萬般不舍,但是婆婆留給我的愛,是永恒的溫暖,明亮著我精神的曠野。
   我不在宋朝里,我在精致的園博苑。
  

共 347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陽春三月,作者來到園博苑。腳步輕輕,只為不驚擾戀愛的鳥,唱歌的蟲,做夢的花?!澳吧匣ㄩ_緩緩歸“。江南園,房舍縱橫,”民“風質(zhì)樸。走進一間房屋,好像走進親戚家中。各種老式家具,訴說著那個時代的生活,讓人不禁產(chǎn)生聯(lián)想——房屋的主人,男的老實聰慧,女的美麗賢淑。粗茶淡飯,安穩(wěn)度日,雖清苦,卻幸福。在廊下的木凳上小坐,但見荷塘脈脈、小橋流水,古井落寞,可安放懷舊的心,想做一回古人。離開江南園,頗多不舍。真想在此等待,春去春又歸,秋去秋又回。蘆葦在橋邊與風私語,黃花對春天說著豪言壯語。雨絲織出綿密的網(wǎng),網(wǎng)住了滿園春色,網(wǎng)住了整個春天。打聽花海在何處,被告知花已萎謝,惟余一片毛地黃。凋殘的毛地黃,展現(xiàn)出蕭索之美。凋殘并非是頹喪,而是一種豐富的生存體驗。與這片毛地黃的遇見宛若與婆婆的遇見。婆婆雖然衰老,但心態(tài)好,通情達理,與人為善,活得精神抖擻。毛地黃徹底凋零后,會種上別的花,但其氣息尚存。婆婆也于今年辭世,猶如那片永遠消失的毛地黃,留給作者的愛,溫暖永恒,照亮自己精神的原野。作者前去園博苑,見花海而未能如愿,只見到一片凋殘的毛地黃,由此作者聯(lián)想到婆婆,雖然衰老,一樣呈現(xiàn)生命之美,成熟之美。描寫細膩,語言溫暖,想象豐富,內(nèi)容豐盈。曠達精美之作,力薦賞讀?!緰|籬編輯:韓格拉圖】【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10001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6-10 06:33:02
  花開花謝,歲月輪回。老師前去觀賞所謂的花海,但很多花都謝了,卻意外遭遇了一片凋殘中的毛地黃。雖然凋殘,仍然呈現(xiàn)出不凡的生命之美,成熟之美。由花及人,老師懷念起已經(jīng)辭世的婆婆,和婆婆相處的日子是那么美好,衰老的婆婆,帶給自己的盡是人生的溫暖。很美的題目,很棒的散文!感謝老師投稿東籬,順祝夏日安好,寫作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1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11:17:37
  非常感謝韓老師精彩編輯。那片毛地黃,見到時,已經(jīng)不鮮艷了,但是依然打動了我,毛地黃的美是樸素的,親切的,讓我想起自己的婆婆,她是最普通的農(nóng)村婦女,年少時家里過得苦,年輕時公公在外地教書,她干著農(nóng)活,還要照顧五個孩子,過得非常艱辛,好在有一個幸福的晚年。老師編輯辛苦了,敬茶。
2 樓        文友:楓樺        2025-06-10 09:01:51
  景物的美麗,讓人觸景生情!毛地黃花海的出現(xiàn),勾起了對婆婆的思念,情感真摯,語言表達豐富!好文!
回復2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15:20:01
  感謝楓樺老師精彩留言。園博苑每年都會有幾片花海,很驚艷的。毛地黃花海,是低調(diào)的存在,遇見是一種偶然,也是緣分吧。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0 09:08:09
  另一版的大觀園景,景為心使,心隨景搖。我不知,此時能不能穿一襲亮眸的藍色旗袍,將所有的景致都收歸在旗袍的款風里……精彩的郁金香,一地的毛地黃,一個到老還在撒嬌的婆婆,到底一生需要什么,不說,也說了。這篇佳作,將人生閑適多風情的意境推向精致,精致得無法掙脫……太貪心了——多么希望有一間房屬于我,我以為我不會有這樣的心思,但到了園博苑,卻更想把苑的一角給切下來,留給我獨自閑逛,和花草絮語,不必問答,這是自言自語地……簡柔老師的散文極美,創(chuàng)造了柔情該如何,生活應如許的美妙境界。點贊!
懷才抱器
回復3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15:26:24
  懷才老師更貪心,還想切下一角。的確,在園博苑,容易滋生浪漫和情調(diào),讓心變得閑適,消弭塵世的浮躁。選擇雨天和清晨,也是我的貪心,那時除工作人員,幾乎無游人,整個園子似乎是屬于我的,真好呀。穿藍色旗袍是在初夏,去看荷花。人生所求越少,美好就越多。很多的遇見都是美,就像遇見江山東籬。感謝懷才老師精彩留言,感謝點睛之筆。
4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6-10 10:45:58
  簡柔的文筆,有著精致、柔美與夢幻的疊加,有著古典、浪漫與溫馨的交織。進園博苑,作者遇到的是詩,是畫,是江南小橋流水人家,是一人獨處舊室的靜謐和溫婉,是流連在毛地黃的回憶如潮。作者的婆婆溫柔,善解人意,就像毛地黃一樣樸實無華卻暖人心田。流光溢彩的佳作,意境深邃,盛贊才情!
回復4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15:30:22
  園博苑是詩畫般的存在,融合異族情調(diào),民族風情,很精致,很典雅,以江南園最具規(guī)模,清幽與詩意交織,有江南味道,走在這里,神清氣爽,歡迎蓮香老師來廈門游玩。毛地黃也是第一次見到,那種質(zhì)樸的花兒讓人如見親人的感覺。感謝蓮香老師精彩的留言。
5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6-10 11:39:28
  這篇散文美哉!園博苑之行,作者從江南園的懷舊,到毛地黃凋殘引發(fā)對婆婆的聯(lián)想,描寫細膩,想象豐富。溫暖文字中,盡顯生命成熟之美,讓讀者仿若一同經(jīng)歷這場充滿詩意與溫情的心靈之旅 。 問候簡柔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5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15:34:03
  感謝滴善齋老師精彩留言。園博苑的房屋都做出了年代感,滿足現(xiàn)代人的懷舊情結(jié),也滿足了游子對故鄉(xiāng)的絲絲鄉(xiāng)愁,這是園博苑的魅力,也是它的味道。
6 樓        文友:金剛指        2025-06-10 14:04:55
  花開花謝,春去冬來,老師在歲月的時光里觀賞胡梅,盡管花事將謝,但依然收獲成熟之美,一次展開,說人說史,懷念美好。點贊學習,問候老師開心。
回復6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15:36:06
  感謝金鋼指老師精彩留言。與毛地黃花海是一場悅見,此后再也沒有看到,驚鴻一瞥在我的視野里,想起婆婆,就想起了那片花海,雖然不算驚艷,卻入心。
7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6-10 17:34:05
  毛地黃,我不認識這種花,但從老師的筆中可以感受到此花的美,能感受到它的超凡脫俗,就像作者的婆婆,很讓人舒服文筆細膩,語言優(yōu)美,借物喻人,很美的文章,學習了,祝老師開心每一天!
回復7 樓        文友:簡柔        2025-06-10 21:19:51
  感謝紅花老師精彩留言。毛地黃不常見,我也只見過一次,估計不好種吧。歡迎來廈門園博苑玩。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