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東籬】紅薯情(散文)
一
端午期間,我們這長期雨水偏少的地方,這次終于沒再繞開,陰雨連綿幾天。雨水雖然不是很大,但雨來了,百姓對雨水以前有過偏心眼的事情早已忘到九霄云外,眉開眼笑地迎接著它。這場雨解了燃眉。
田里地里的嫩苗,趁濕追肥,催苗助長?;奶锢镆残盍怂?,找來耕田機,翻出黑亮的沃土,撒下種谷,播下春天最后的希望。還有,趁著土地潮濕,還沒種下去的黃豆芝麻綠豆等,抓緊種下,不能再往后拖。更緊要的是,此時正是栽紅薯的好時機,土濕,溫度不是很高,這時栽的紅薯藤,娘葉都不會脫落,紅薯秧很快在新的環(huán)境里,茁壯生長。
今年,栽紅薯的人比往年要多。看看這些栽紅薯的人,大都是小時候,逼著吃紅薯長大的人。大家還相互調(diào)侃:小時候吃膩了,看到就頭痛的紅薯,現(xiàn)在居然愛上了,重新回到起點,還是好這口。沒紅薯秧的,到集市里還買了藤來栽。這人啦,對紅薯的情感兜兜轉(zhuǎn)轉(zhuǎn),從厭煩到懷念到再愛,恰似在時光的河流中沉淀過的復雜情愫,一言難盡啊。
二
紅薯,是個大眾化的食物,沒人不知無人不曉,99%的人都吃過。它,沒相貌,沒身材,沒地位,沒幾人會拿正眼瞧它。就這么個名不見經(jīng)傳、丑不拉幾的憨坨苯坨,數(shù)千年來,不知道填了多少人的肚子,養(yǎng)活了多少人,幫人度過了多少難關(guān)。它還是世界公認的第一抗癌食品。從古至今,它不卑不亢,不自棄、不攀比、不詆毀、不邀功。只做自己不求他人。
紅薯種,一般在春分前后,依著紅薯的頭朝上、底朝下的生存法則,將其淺埋在地里,覆蓋育苗。此時溫度較低,用薄膜保溫保濕就可。溫度上升,便要揭開薄膜補水增濕,促進發(fā)芽。一個二三兩重的紅薯,可以陸續(xù)生出好幾個芽,多的有十多個。紅薯越大,生的芽越多越粗壯。世間萬物皆同理,植物和動物的繁殖一樣,娘的身體好、體質(zhì)優(yōu),在娘胎里能得到足夠適合胎兒生長的養(yǎng)分,產(chǎn)出的仔肯定是健壯的。種薯元氣足、精氣神好、土地沃,長出來的藤也會莖葉粗壯。
紅薯,是在藤下長紅薯。一條一米多長的藤,可以剪斷成六七段甚至更多,每段三五寸長,每段栽一個穴。每個短截,有三四個節(jié)點就行,也就是這個長了葉片的節(jié),扎根地下就會自強不息開始長紅薯。每個節(jié),一般能長出好幾個。
一個紅薯種,如果生長條件允許,可以栽幾十個穴。當然,如果保管不當,還沒出種,有的就爛掉了。當然也有在地里爛掉的風險。但一旦長出芽,它就沾上露水瘋長,且一天一個樣。
紅薯,是個低成本高產(chǎn)量的作物,是昔日的救濟糧,今日的健康食。它特別像貧困人家的孩子,好養(yǎng)活。一旦出生,就會有自己的生存辦法,總會在陽光雨露下,慢慢長大。
三
我印象中的第一次栽紅薯,是啟蒙讀書的那一年,在外婆家里。那時外婆他們沒有搬下山,還住在對面很高的北山上。外婆家里大大小小十多口人,都能吃,也從能走路就開始做事。山里的田非常少,也不產(chǎn)優(yōu)質(zhì)糧食,一大家子的口糧常年緊缺。我的小舅小姨老表們,常常在山里到處找野果野草充饑。山里的瘦荒地多,外婆外公利用冬天的閑時光,開了不少的荒山,并燒了很多的火土肥,用來多栽紅薯,解決一大家子的口糧。所以,盡管在那沒飯吃的年代,外婆一大家子,平時總有紅薯填充肚子。
那年端午,我隨著母親給外婆家拜節(jié)。也恰逢雨天,外婆家趁濕栽紅薯。都說“癩蛤蟆也要躲端午”,老輩人說的端午這天,野外的毒大,都要躲著點,盡量別到室外溜達。忙碌的外婆他們也管不了那么多,該干嘛還干嘛,過節(jié)做事兩不耽誤。為了讓孩子們都參與栽紅薯,用“端午做事,百毒不侵,身體倍棒”的話來激勵一眾孩子。午飯后,外婆收拾筷碗的工夫,媽媽已剪來一大抱的紅薯藤,要孩子們都來幫著剪,然后都下田去栽。
石門土家族人栽紅薯秧,是要數(shù)數(shù)的。不是說栽了多少面積(大概是山地不成形,無法丈量面積吧),而是說栽了多少根藤。挖坑的時候邊挖邊數(shù)坑的多少,剪藤的時候也要邊剪邊數(shù)??訑?shù)和藤數(shù)要求基本一致。因此,干活的時候得集中注意力,數(shù)數(shù)時也不能打岔。我學數(shù)數(shù)的啟蒙就是在這里開始的。
四
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長長的紅薯藤為什么要剪成若干個小截。那么短小的藤,最多就一兩片葉,有的還是個光梗,妥妥的光桿司令,沒有根,到地里卻能活,能長出根。它怎么有那么大的能耐?我見過媽媽栽桃樹梨樹,小樹苗都是有根還帶了母土。媽媽說帶了土的樹苗容易成活。也見過媽媽栽菜,像那辣椒、茄子、白菜、青菜等,也都是帶有根的。媽媽扯這些菜苗時非常小心,生怕碰壞了根,如果根沒扯上來會直接丟棄??杉t薯秧,是直接剪下藤,不帶半點土。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便提出了疑問。表哥表姐表弟表妹們也睜著疑問的眼神,在幾個大人身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外婆終于忍不住,說:“因為紅薯賤命唄,藤只要放潮濕土里就會長大,命賤卻好養(yǎng)?!?br />
外公很快接過話:“別小瞧這一小段藤,它的能耐可大了?!敝灰娡夤侨呛诶O的手上拿著一段紅薯藤,輕掰葉片,露出孩童般的眼神,認真地說:“你們看,這個葉片與梗的夾里面是不是有很小很嫩的芽?!蔽覀兏髯允诌叾加屑t薯秧,開始仔細辨認,我發(fā)現(xiàn),還真的是這樣,每個葉片的小夾角里面都有很鮮嫩的小芽。找來光梗,發(fā)現(xiàn)也有,很小很小,需要認真看。接著外公說:“你們再看,這葉片的下方是不是有白白凈凈凸出來的小苞,這個就是紅薯秧的根,有的已經(jīng)很明顯,它們在紅薯種地里到處爬行,遇土就扎根?!蔽覀儙讉€翻看著,果然發(fā)現(xiàn)這些剪過的紅薯藤里,有些是有根的,有的卻沒有。外公又說:“你們等會去栽的時候,要認清倒和順,要將長芽的這頭向上,即使看不出芽,梗有粗細之分,粗的那頭埋地下,就沒錯。只需幾天,芽就會長出來,同時根也會往下生成。慢慢的,芽就成了紅薯藤,根就會長成紅薯。”
我大舅也補充說:“紅薯,就跟咱們山里的娃娃一樣,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只要放土里,它就會長紅薯,紅薯,對大家來說是大功臣?!?br />
外公又接著說:“咱們山里的孩子也很好養(yǎng)活,長期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磨煉,就像這紅薯,有著極強的適應能力,你們長大,無論干嘛都會有出息?!?br />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我琢磨著大家說的話,默不作聲,默默地跟在媽媽身后,隨大家到一塊斜坡地里栽紅薯。地,外公早就挖好了坑,媽媽手把手地教我:先將藤的底端朝下,嫩芽朝上斜靠在坑里,然后用手趴來旁邊的土將其埋好,上面留一個節(jié)在外面。坡地里嘰嘰喳喳,孩子都各有大人帶。只有我那頑皮的大表哥是個花架子,這里那里到處竄,還指手畫腳說這個栽深那個栽淺。說的話比栽的紅薯多很多。一大片貧瘠黃土生坡地,很快成了被綠點綴的熟土。當然,孩子們本來干凈的褲子都已沾滿泥漿。特別是表弟,腳下一滑,一屁股跌坐在眼前的一個小紅薯坑里。正打算癟嘴哭,卻看見他姐姐用沾滿泥巴的手捋頭發(fā),弄得滿頭成了泥巴花臉。他指著姐姐大笑起來,樂得大家都跟著笑……
五
后來,我問外婆,我栽的紅薯苗活了沒,外婆說,長得可好了,水嫩水嫩,像你一樣可愛,秋天還挖了很多。那年,外婆做了很多的紅薯片,還熬了紅薯糖。第二年春節(jié)去拜年,我嘗到了自己的勞動果實,心里別提多美了!還說,放暑假了我還要來幫著栽紅薯。惹得外婆嗔怪:“放暑假,紅薯等不了多久都要挖了。”
后來,我漸漸也認可了外公說的話,山里的孩子到哪里都能適應,輕活重活、臟活累活一肩挑!真像這紅薯,貧瘠之地也能長成果,成好果成大果!
當年在山坡栽紅薯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步入老年。他們也有人經(jīng)常到超市里買紅薯憶舊,也有人聞著烤箱里的紅薯香買來過嘴癮。許多吃著紅薯長大的人愿意為土里土氣的紅薯買單。
小小的紅薯,就這樣隨著時光,一路續(xù)寫著與人們的不解之緣。
繼續(xù)栽紅薯的人,還在稀罕它的味道,在乎它的無公害,需要它的營養(yǎng)來調(diào)理亞健康的身體。我覺得,應該還有一種情節(jié),就是那憨憨的土里土氣的一抹紅里,藏著曾經(jīng)的過往,綁著昔日的難舍愛恨。紅薯一直與人的纏綿糾結(jié),見證了人們從愛到無奈、再到恨又重新回到愛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