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城墻上的馬拉松(散文)

精品 【東籬】城墻上的馬拉松(散文)


作者:黃圣鳳 進士,9540.4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64發(fā)表時間:2025-06-13 06:39:40
摘要:下午就要離開西安了,還有半天的空閑,怎么也得上古城墻看看。在西安城墻上騎自行車,是我由來已久的愿望,可是在安定門售票處購票的時候,工作人員說……

如果只是把城墻當作一個背景,與之留影,我覺得味道不夠強烈,也沒什么故事,看一眼可能很乏味。我始終想這個問題,但西安之旅,讓我無解的問題,一下子有了精彩的過程,皆因一場城墻上的馬拉松,讓我開了眼,縱了情,留下了最美的鏡頭。
  
   一
   下午就要離開西安了,還有半天的空閑,怎么也得上古城墻看看。在西安城墻上騎自行車,是我由來已久的愿望,可是在安定門售票處購票的時候,工作人員說:今天騎不了車啦,城墻上舉行2020國際馬拉松比賽呢!
   哎呀,心頭的遺憾像火苗一樣跳了跳,那就只能在城墻上走走了。
   來得也挺湊巧,跑在馬拉松比賽最前的一個帥小伙,跑在第二的身材窈窕的女子,我們都看到了。他們從南門城樓西側出發(fā),經(jīng)朱雀門、含光門,到我們登臨的安定門的時候,與我們“熱情的大拇指”不期而遇。
   一路給運動員加油,跑在前面的人數(shù)稀疏,我兩只拳頭放在胸前,弓馬步等待運動員的到來,使勁喊“加油,加油!”隨著運動員越來越密集地跑過,大聲呼喊的嗓子已不太給力,便改為小聲喊,伸出大拇指,堅定而有力地,給他們點贊打氣。
   對每一個奔跑而來的人微笑,激情澎湃地獻上“贊”和“加油”。疲累中,他們有的點點頭,有的笑一下,有的回個禮,有的說一聲謝謝!別作聲啊,哪有力氣說話!我在心里叨叨。
   觀賽一個多小時,開始是新鮮,是興奮!從安徽來,第一次看城墻上的馬拉松,心情很振奮。漸漸地,加油變成了一種責任。我相信每一聲助威,都會在運動員疲憊的身體里激起一片浪花,注入一股力量,我們的熱情會點燃運動員的熱情。
  
   二
   平時大街上與陌生人碰面,總是無視而過,但是今天,在一群陌生的馬拉松運動員面前,主動送上熱切的目光,熱情的話語,我想,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友好與交流,一定是一種力量。世界在這一刻變得那么溫馨,那么積極,那么有狀態(tài)!運動員從中感受到的,一定也是超越了一聲“加油”所攜帶的美好支持與人間溫度。
   記得有一首小詩,卞之琳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橋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在城墻上因馬拉松賽事而激動的時候,我無意中也成了別人的“風景”。一位身著紅色運動服的“馬拉松”跑過來,我熱情地點贊。此時,遠在城墻之下的一架單反對準了我們。一個攝影愛好者,在甕城內,自下而上拍照?!皠x那”變成了永恒!
   巍峨的城墻上,一個我,一個素昧平生的她,拇指相對,目光相望。我們目光的相觸可能只有一秒,或零點幾秒,快門在這瞬間摁下;我挑指助威她挑指回禮可能只有一秒,快門在這一秒鐘定格!
   不經(jīng)意的一個瞬間,如此被凝固。
   一種對馬拉松健身的熱情評價,一種對人的尊重與禮貌,寫在我們各自翹起的指端。我和她的身影,疊印在天空,城墻規(guī)律排列的灰磚,像一層一層階梯,直達人性深處,沒有什么華麗,有的是最原始的樸素與熱愛。
   觀賽后,我下到甕城。此時游人不多,高聳的墻,拱形的門洞,婆娑的大樹,忽地讓我感覺到由遠古而來的實沉和厚重,我舉起手機取景,后退,后退,直到后背抵墻。一個聲音傳來:剛才是你在城墻上給人點贊的嗎?說話的是一個壯壯的漢子,單反掛在胸前,年紀大約五十來歲,一副典型的陜西人的憨厚面孔。
   我說,是啊。他說:我把你們拍下來了。呃,是嗎?他說,我本來是想拍運動員,無意之間把你也拍下了。
   我在他的相機鏡頭里看到了自己。我和那個馬拉松運動員最妙的瞬間,抓拍及時,鏡頭干凈,主題鮮明。我不禁驚嘆!
   我說,我想要這張照。我們加了微信,他的微名福蛋蛋,一股濃郁的高原氣息,撲面而來。
   陜西人的好,我感受不止一次。
  
   三
   去年,我參加六安市委宣傳部組織的“不忘初心——重走長征路”采風活動,沿紅25軍長征路線,安徽、河南、甘肅一路走到陜北。當時陪同我們參觀勞山戰(zhàn)役烈士陵園的延安領導,一個男同志,一個女同志,那么憨厚質樸,他們看人的目光,待人的態(tài)度,與人說話的狀態(tài),都給人以安全、友好、踏實的印象。那時我由衷地發(fā)了點小感慨:我知道為什么中央紅軍最后把落腳點放在陜北了,是因為陜北人民太好了!這句話讓當時隨行的延安電視臺記者非常感動,也非常感慨。她說,講得好,對著鏡頭也給延安人民說說吧!這樣我上了延安電視臺。
   這一次來,又一次感受到陜西人的熱情和友好。
   在王家?guī)X紅色教育基地實地考察。一棵大樹下,一支安塞腰鼓演出隊,大約六七個人。一位老者演唱了《蘭花花》,一位女演員演唱了《東方紅》,正宗的陜北風情,陜北味道。盡管長條椅上觀看的,只有我們一行九人,但是他們一點都沒有放松對藝術的追求,非常認真地給我們演。安塞腰鼓響起來了,“咚咚隆隆”的鼓點叫人情緒昂揚。紅紅的鼓,紅紅的腰帶,白色的衣衫,白色的頭巾,與身后的大樹和大樹梢頭碧藍的天空相映襯,好一幅絢麗熱烈的圖景!每一個動作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充滿力量,晃動的頸肩、扭動的腰、騰起塵土的腳步,無不透出黃土地的雄渾和熱忱。
   我說:跟你們合個影吧!掂起他們敲鼓的小棒,模仿一個舞蹈的姿勢。剛才跳舞的幾個人迅速圍上來,環(huán)繞在周圍,每個人走到恰當?shù)奈恢茫髯宰鞒鑫璧傅脑煨?,一瞬間,一張美好的照片新鮮出爐!他們完全就可以隨意地站那,拍一張“排排站”的照,但他們卻那么配合一個普通游客的要求,真的令人深深感動。
  
   四
   而這張馬拉松的照片,是我與陜西人又一次美好的精神觸碰。
   福蛋蛋說,照片在相機里晚上才能給你,結果下午就給發(fā)來了。過一會,他發(fā)來一個鏈接,他把照片傳到了西安華商傳媒旗下“二三里資訊平臺”,帖子的內容是:
   城墻上“贊”的碰撞:2020年10月24日上午10時25分16秒,來自安徽省六安市的游客黃圣鳳女士,在西安明城墻安定門城墻上觀光時與一女士馬拉松運動員相互“點贊”……愛西安愛運動,如此這般美好瞬間值得收藏。
   哇,時間精確到秒,主題直達馬拉松精神,真是永久的紀念!到西安來,收獲不菲啊。
   又過了不久,福蛋蛋再次發(fā)來信息。這次是一張截圖,顯示在很短的時間內,帖子已經(jīng)有1.2萬多讀者關注閱讀。
   西安城墻上的國際馬拉松賽事,自1993年以來,已經(jīng)舉行過很多次。在城墻上看賽事,于我,還是第一次。高原的雄渾,黃土的厚重,黃河的磅礴,塑造了陜西人民的敦厚和大氣的性格,十三朝建都的西安,皇城的氣象也塑造了陜西人宏偉的格局;長安城幾千年的歷史和1100多年建都歷史,不也是中國文化和中國文明的馬拉松嗎?
   我的點贊,我的加油,是給馬拉松的,是給無數(shù)敦厚質樸的陜西人的,更是給西安這座歷史名城的!
  

共 267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作者機緣不淺,盡管沒有在西安古城墻上騎行,卻目睹并參與了一場盛大的馬拉松賽事,多么幸運!跑在最前頭的男女馬拉松運動員,映在了作者的眼眸中,從未最靚麗的風景。豎起大拇指,這是最好的禮贊。作者馬上投入這奔跑的激情中,握緊拳頭,高聲力吼“加油”,用點頭和微笑,給運動員加油助威,作者相信,每一聲吶喊,都會在運動員心中注入激勵的力量。因此,作者有所感慨,人與人可能處于陌生,二熟視無睹,而運動員的身影映進視野,一下子就煥發(fā)了人間的溫度。誰知道,作者在不知不覺中,也成為一個攝影者的風景,被記錄下來。這“剎那”的時間,留住的是尊重和禮儀的美好。當作者走到甕城,被一個漢子叫住,于是有了一段美妙的相遇故事。原來那位攝影人要把作者精彩的瞬間影像送給作者,物歸原主。不管是誰,都是難得的激動啊。不由得讓作者想起兩次走進陜西的經(jīng)歷,都感受到了陜西人民的熱情,尤其是作為一個普通的游者,還得到了和他們合影的機會,留下了對陜西人的良好印象。沒想到,那攝影人很快就發(fā)來了照片鏈接,點開一看,這條“新聞”已經(jīng)被很多人看過兵點贊。陜西是歷史文化古城,起于高原,立于黃土,挽著黃河,是十三朝古都,有著幾千年的歷史,作者不由得感慨,這次古城墻上觀馬拉松,豈止是眼緣,由此也讀出了中國文化的恒久魅力,也明白了,融入城墻上的馬拉松,就是被一種深厚的文化感染所致。這篇散文取景特別,一見就覺得夠新鮮的,在城墻上看馬拉松,多么有趣。尤其是作者也被攝入這場賽事里,成為一個永恒的鏡頭,值得作記。眼前和往事交織,加深了我們對陜西人的認識和理解,文化古城涵養(yǎng)了古城人,這些寫拓展了主題,點面結合,全方位地表現(xiàn)了古城人的熱情。構思精妙,文脈無懈。這篇散文沒有下筆描寫古城風貌,顯然不是主題應該涉及的,取景敘事,皆有分寸。散文的參與感強,那些細節(jié),很豐盈,可以說所遇皆詩意。讀完,感覺陜西人的性格比古城墻還要厚道。這篇散文可讀性好,全文里洋溢著熱情,更有對人性的深刻感悟。作者西安一行,收獲頗豐,好幸運,幸運的是作者有一顆感受美好的心。【東籬編輯:懷才抱器】【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506170002】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3 07:23:49
  把馬拉松放在古城墻上進行,多么新鮮!城墻是跑道,更有很多寓意可以挖掘。作者也融入這場馬拉松賽事,留下了最美最生動的故事和影像。這篇散文,表現(xiàn)角度特別精彩,很多細節(jié)細膩可觸,深情的回憶,帶給我們不一樣的美感。去認識那些陜西人吧,他們是陜西古老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繼承者。感謝作者選擇東籬投稿,給東籬帶來精彩,期待佳作不斷,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回復1 樓        文友:黃圣鳳        2025-06-16 15:23:51
  這是真實的經(jīng)歷
2 樓        文友:佳華        2025-06-13 09:43:37
  這篇文章突出一個“巧”字,想上城墻騎行,正巧碰上馬拉松賽事;為運動員點贊,正巧進入攝影者的鏡頭。構思非常巧妙,文章很有深意。生活中其實“巧”事挺多的,入了文,另有一番奇妙感覺。
回復2 樓        文友:黃圣鳳        2025-06-16 15:24:09
  是的是的,謝謝
3 樓        文友:楓樺        2025-06-13 10:09:13
  我去西安時,也曾來到城墻下,卻沒有登上去。來去匆匆,看了一眼也沒留下什么印象!城墻馬拉松是西安所獨有的!其實也是夠奢侈的,那城墻也是文物啊,聽說馬拉松還一度被叫停,不知道是不是在繼續(xù)辦!老師是到城墻馬拉松,覺得很親切,便隨便聊兩句!祝好!
回復3 樓        文友:黃圣鳳        2025-06-16 15:24:46
  謝謝文友,在文章中見面是緣!
4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6-14 13:54:36
  雖然沒有直接參與馬拉松賽事,但親眼目睹并投入到了加油打氣的拉拉隊行列,也是一種莫大的幸運。很美的文章,學習點贊,祝老師健康快樂!
回復4 樓        文友:黃圣鳳        2025-06-16 15:25:28
  問號文友,這是一段真實的經(jīng)歷,的確很巧。
共 4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