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秋月菊韻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韻】文藝臺的特邀嘉賓(散文)

編輯推薦 【菊韻】文藝臺的特邀嘉賓(散文)


作者:修成國 秀才,1070.78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49發(fā)表時間:2025-06-13 19:46:05

我愛好文學,寫了一些散文、小說、報告文學等作品,不要說更大范圍,在大連文學界也算不上什么著名人物。但那些年我在大連文學界應該算是一個比較活躍的人物,原因主要三條:一條是大連市作協(xié)領導,特別是幾屆大連市作協(xié)主席鄧剛、素素、劉東等都和我有著非常友好的關系。那些年大連市作協(xié)的主席副主席兼秘書長王曉峰也是我的好朋友,作協(xié)的一些活動,譬如一些作品研討會、采風活動等,都不忘了通知我參加。另一條是我也很愿意參加文學界的一些活動,我覺得這里不比官場,沒有官場那些比權論勢,沒有那些裝腔作勢,沒有那些冠冕堂皇,這里充滿著文化文學氣息,也讓人更隨意也更開心一些。與此同時,我也力所能及地幫助作協(xié)做些事情,盡我的一點微薄之力。還有一條就是這里大家都坦誠相處,與人為善,互相尊重,互不傷害,時間長了,大家都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我在大連電視臺文藝臺做節(jié)目,就是文藝臺的節(jié)目主持人找到大連作家協(xié)會,王曉峰推薦我去的。原以為做一次就可以了,誰知道從2001年6月做第一次開始,至2004年1月,斷斷續(xù)續(xù)地做7次。節(jié)目主持人王秀玲女士,是云南昆明人,大學新聞主持專業(yè),人很漂亮年輕,節(jié)目也主持的很棒,一口流利標準話,又很熱情。做節(jié)目之前,我們并不認識,而且做這個節(jié)目并無任何報酬,她只能提供一瓶礦泉水。但她的敬業(yè)精神和熱情態(tài)度,讓你無法拒絕,讓你必須支持她的工作。她主持的節(jié)目叫“15點聊天室”,每次1小時。既有文學性又很生活化。
   記得第一次做節(jié)目是2001年6月28日下午3點鐘。事先電話約好要我談談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的經歷、收獲和感受。當時我的業(yè)余創(chuàng)作已有一些收獲,陸續(xù)出版了《麥黃杏紅》《水綠山青》《鄉(xiāng)情賦》和《蕎麥花開》四部散文集,近100萬字。此前的2000年3月10日《中國國土資源報》副刊編輯徐展女士在該報“咱們的作家”專欄上以《熱愛與恒心——與作家修成國一席談》為題,刊登了我關于文學創(chuàng)作的經歷、體會,此次在電臺做節(jié)目,我便以那次訪談為基礎,談了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當初踏上文學之路的時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態(tài)和情形。在這方面,我主要講了自己是怎么從文革前的一個初中畢業(yè)生,從一個喜歡文學但不怎么懂得文學的青年,經過刻苦讀書,反復習作,不怕熬夜,不怕失敗,終于有所收獲的經歷,這里,我明白無誤地告訴聽眾,文學創(chuàng)作與其他任何事情一樣,99%是心血和汗水,沒有什么捷徑可走,投機取巧更不可能。二是作品是如何關注現實,關注人生的。這里我首先講到自己搞業(yè)余創(chuàng)作的動機,既不是圖名為當作家,也不是圖利為賺稿酬,而是出于對生活的熱愛。我的鄉(xiāng)情散文,主要抒發(fā)對故鄉(xiāng)對父母對那片黑土地的熱愛。我的游記散文,主要是抒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和世界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熱愛。我的那些報告文學和人物傳記,主要是對忠于職守的同行們,對那些有突出成就的寫作對象的佩服和崇敬……我用筆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丑。三是關于新千年里有什么打算?我當時講了因為自己是個業(yè)余作者,從來不苛求自己。但也不排除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堅持繼續(xù)創(chuàng)作下去,同時還要嘗試長篇小說和影視劇本的創(chuàng)作。熱愛也需要恒心。自那以后的多年時間里,我寫了一部電影劇本,一部電視連續(xù)劇,4部長篇小說等,總量已近700萬字,獲得各類文學獎項53項。也算是對當時自己承諾的一種兌現?,F在回頭來看,不論是法律上的承諾,還是心靈上的承諾,不論是對固定對象的承諾,還是對非固定對象的承諾,承諾都是治療懶惰治療懈怠治療荒廢的一劑良藥,承諾都是對人的一種鼓勵一種督促一種鞭策,它常常使人獲得成功。
   在主持人王秀玲看來,第一次節(jié)目做的比較成功,事隔兩個月,2001年9月中旬,她又約請我再做一次節(jié)目,并征求我的意見,談什么好些。我在這以前不久曾就東北二人轉的思想和藝術特色進行了些研究和思考,寫了一篇題為《沃土育花迎春風——論東北地方戲二人轉的思想藝術特色》的論文,并榮獲大連市慶祝建國50周年文藝作品征集活動評論三等獎。于是我建議談談東北二人轉這個話題,尤其是大連這幾年也建立起了二人轉藝術劇場,正在演出之中。王秀玲當即高興地說:“這個太好了,這對大連人還算是個新事物。我本人也正想了解一下東北的二人轉呢?!?月19日下午,我又到電臺的直播間,與她一起做起了關于二人轉的節(jié)目。這次節(jié)目中,共談了四個問題,即廣泛深刻的題材內容、生動豐富的語言藝術、通俗優(yōu)美的曲牌唱腔和靈活多樣的表演形式。在談到曲牌和唱腔時,應王秀玲的要求,我還就幾種主要曲牌唱上幾句。我唱歌五音不全,只能唱個基本味道。以往我認為,下午3點鐘,又非星期天節(jié)假日,人們正忙于上班,不會有很多人聽這樣的節(jié)目,是不是庸人自擾,在那兒瞎忙乎呀,可我的這個想法被事實證明不對了。在我做這個節(jié)目時,竟然打進來好幾個聽眾的電話,有六七十歲的老者,有二十幾歲的年輕姑娘,也有盲人,他們都是喜歡二人轉的,打電話是與主持人和嘉賓交流的。那個盲人還說,他們在一起的有十幾個,特別喜歡二人轉,不能去劇場看二人轉,希望電臺能經常給他們放一些傳統(tǒng)的二人轉曲目,他們可以收聽。王秀玲答應了他們的要求,并當場給他們放了幾分鐘《西廂記》選段。9月19日那天下午,我只談了四個問題中的兩個,時間就到了,王秀玲覺得沒談完挺遺憾的,便不好意思地問我第二天能否接著把余下的內容談完。我說如無特殊情況完全可以,既然大家這么喜歡聽,就接著談吧。于是9月20日下午又做1小時。
   此后,我又于2002年9月21日做了一次“中秋談月”節(jié)目,這次節(jié)目是由一位年輕的女孩李靜代替王秀玲主持的。2003年9月18日做了一次“談香格里拉”的節(jié)目,2003年10月10日做了一次“秋日談秋”的節(jié)目,2004年1月16日做了一次“春節(jié)談年”節(jié)目。這些談話節(jié)目,雖然并非純粹的文學節(jié)目,但有著很濃郁的文化文學色彩,都是聽眾非常喜歡的話題。做這些節(jié)目,雖然是講給別人聽的,但是首先受益的嘉賓自己,因為要給人一瓢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準備的過程,就是再自己學習再研究再提高的過程。

共 243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散文像打開老式收音機,旋鈕調到“文藝頻率”,傳出作協(xié)沙龍的談笑風生。作者用“一瓶礦泉水”的樸素細節(jié)串起七次電臺做客——談創(chuàng)作像嘮家常,唱二人轉不怕跑調,中秋侃月、春節(jié)聊年更把文化節(jié)目做成聽眾的暖心炕頭。文字帶著大連海風的爽利,官場虛套與文學真誠的對比,戳中文藝圈最亮的底色。 把文學研討會變成朋友茶話會,電臺直播間化作街坊曬場。最妙是盲人聽眾點播二人轉的插曲,讓陽春白雪接了地氣,證明好內容自有知音。那些“五音不全卻開腔”的實誠,“承諾鞭策懶惰”的頓悟,都是未經打磨的生活原石。 寫作不為獎杯堆多高,而在用文字焐熱人心。作協(xié)的坦誠、主持人的敬業(yè)、聽眾的電話,拼成比作品更珍貴的文學星空圖——真正的創(chuàng)作,永遠發(fā)生在心與心的電波間?!揪庉嫞簶犯琛?/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樂歌        2025-06-13 19:47:24
  作者修成國先生700萬字著作等身,但散文里毫無炫耀,反而強調"業(yè)余作者"身份,這種低調耕耘的姿態(tài)值得致敬。
人生不只有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
2 樓        文友:修成國        2025-06-15 09:11:12
  在交流中互相學習提高!編輯老師辛苦了!謝謝!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