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智者樂水(散文)

精品 【東籬】智者樂水(散文)


作者:懷才抱器 榜眼,37534.8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46發(fā)表時間:2025-06-15 06:37:05
摘要:北方的游園,不像江南水鄉(xiāng),水文充沛,能夠更多地感受水之趣,但并不是水不能成為風(fēng)景的主題,就讓我們放棄對水的審美。在滄縣的紀園,我特別關(guān)注了其中的“水文”,感受作為智者的紀曉嵐的人生之趣,獲得紀園的游趣。


   在占地面積達5萬平方米的河北滄縣的“紀園”里,有三處有水的地方,引起我的特別注意。水,并非這座紀園吸引眼球的所在。在很多游客的眼中,可能都被視為點綴吧,瞥一眼,再無關(guān)注。
   觀水讀水,幾乎成為古人的文化選擇,想想,就沒有一個有名氣的古人可以舍水而成名的。所以,我也理解了這座紀園建設(shè)者的想法了。紀園的主人紀曉嵐,是清代頗具影響力的文化名人,被譽為“一代文宗”,可能那些介紹性的文字,或刻于石頭,或?qū)懹诩堩?,或看板敘述,都無法深刻表達一個“智者”的形象和內(nèi)涵吧,所以干脆就給紀園留出三處“水風(fēng)景”,讓游者賞讀自悟吧。
   入園左拐,在高墻曲徑的一側(cè),一石刻有“神龜池”三個字。我的第一感覺是,金錢和長壽相比,最好二者兼收,實在要二選一,只能選擇長壽了。畢竟,我們的古人早就說了“錢乃身外之物”。但現(xiàn)實里,道理雖很明確,卻還是難以選擇。
   紀園,在這里保留著一池淺水,可能紀曉嵐當(dāng)年生活的地方就有這么一灣水吧,或許沒有,都無關(guān)緊要了,誰也不會去考證它的有無了。只要有創(chuàng)意的風(fēng)景,符合人物的精神,那就是真實的。
   他的《閱微草堂筆記》里講過鬼魅神龜?shù)墓适拢o“神龜池”的明確記載,且留下迷蹤,讓我思考吧。
   綠草鑲邊,青磚園墻,投影其間,日影悠然,微風(fēng)漣漪,一側(cè)院墻邊的樹木遮了半個池子。水不深,有小而奇的石頭,或探水,或站在池岸。但不見龜影,只能靠想象了?;蛟S這也應(yīng)了古人的“靈龜真隱”的說法。
   紀曉嵐是清代少見的“清官”,他說,拿了那么多的官俸,再加上時不時撰寫個對聯(lián),皇帝還有獎賞,日常開銷有余。據(jù)說,只是遇見好的硯臺,手頭總是拮據(jù),要花大價錢也必須買下。他根本不在乎錢了。所以,留下這“神龜池”,也是一池清水,應(yīng)該是映照了他的清廉,智者眼中心底有一泓清水啊。人有如龜長壽的欲望,不為過。
   紀曉嵐的外號是“紀大煙袋”,煙癮之大,整個清朝無人可比,乃至后世也無人能出其右。我想到“吸煙有害健康”的話,可在他的身上并不應(yīng)驗,他活了82歲,早就超過了“古來稀”。我不是在證明“吸煙無害健康”的觀點。保持心境的清靜,廉潔不貪,應(yīng)該和長壽有關(guān)。古人說“貪欲短壽”,的確是真理,并非因無得而詛咒。曹操曾感嘆“龜雖壽”,人生無常,而紀曉嵐則是真正以“神龜”為壽的人。
   池水雖淺,池容不大,足夠養(yǎng)心了。這不是“智者樂水”的最好注腳嗎?
   站在神龜池邊,我想起“池小能容明月隱,山高不礙鳳凰飛”的句子,心有明月,志存高遠,更不會糾結(jié)生命到何時而止。一碗水、一盆水都可玩出興致趣味,何況一池水,智者可于其間激蕩出生命的音符。
  
   二
   一般地說,名“洗硯池”,可換成“墨池”、“洗筆池”、“澤筆池”等名字,甚至可以喚作“鵝池”,但紀園的這個池子,只能叫“洗硯池”或“墨池”。直到我看了紀曉嵐“九十九硯齋”的實物,就明白,他愛硯成癖,沒有這“洗硯池”是萬萬不可的,他愛硯、藏硯、論硯,他的怪癖居然引領(lǐng)了風(fēng)氣。恰好,乾隆皇帝也是愛硯的角色,甚至兩人見了好的石硯都要暗自較勁爭奪一番??梢哉f,這一對君臣,有著“以器載道,以硯為友”的共同硯墨觀。
   君臣的共同愛好,古今鮮見。一方面看出這位皇帝的可愛,更看出為臣的紀曉嵐率性和調(diào)皮。愛硯的故事和為政無關(guān),卻產(chǎn)生一種和諧的政風(fēng)宮氣。盡管皇帝也把他發(fā)配到“迪化”(今烏魯木齊),但還是念著有“硯友”的緣分,三載后又召回。
   如今這“洗硯池”題字是“墨池清淺”,因為一代嗜墨的“河間才子”紀曉嵐已經(jīng)作古,有誰還敢在他的洗硯池里弄上一滴墨呢。特別喜歡“墨池清淺”四個字,簡直讓人的懷古念人之情,翻江倒海,站得恭恭敬敬,不敢有半點濯污化墨的想法了。
   洗硯池呈不規(guī)則的半圓,面積不大,好像取了一方玉;隨形就勢挖了硯池,真有巧奪天工之妙。站在池邊,投影其中,仿佛自己變成了一粒墨,借借才子的洗硯剩下的墨水,沾點靈感吧。這種融入風(fēng)景的旅游感覺,得之瞬間。
   作為“洗硯池”,可能是中國文化,尤其是書法文化的一個“結(jié)”,一個難解的“結(jié)”,于是,這個“結(jié)”不斷地緊系,又像會生芽散枝的節(jié)骨。不能不感嘆中國文化的魅力。據(jù)我所知,“洗硯池”是王羲之給我們遺留的中華詞匯,我曾經(jīng)到過山東臨沂的“王羲之故居”,那里有書圣幼年學(xué)書留下的洗硯池,墨色沉淀,池水浣洗著陽光,留給我們的是人文傳奇。江西的臨川也有“洗硯池”,文豪曾鞏曾為之作《墨池記》;紹興會稽蕺山下也有王羲之的洗硯池;蘇軾故宅也有“洗硯池”;河南許昌也有鐘繇的“洗硯池”;元代寫《墨梅》的詩人王冕家也有洗硯池,有詩為證:“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蔽蚁?,真的不必去考證哪兒才是真正的王羲之洗硯池,王羲之給我們傳遞的是一種練字成圣的精神,只要是從事書法創(chuàng)作,勤于筆墨的,都有自己的洗硯池。有意思的是,清代政治家、書法家劉墉,老家山東諸城逄戈莊(現(xiàn)屬于高密)也有洗硯池,題字正是劉墉好友紀曉嵐,有“淄水石含密理,小口君贈紀子”字樣佐證。這讓我有些不解,他們是文友,書贈相酬,應(yīng)該是正常的交往,為何這劉墉就沒有給紀曉嵐題一個“洗硯池”的字呢?這種希望對等的想法,讓我到底還是覺得偏狹了。突然想到這大門門楣上的“紀園”兩個字就是劉墉留墨啊。
   天下的“洗硯池”之多,簡直成蔚為大觀。真正傳承書法精妙的不是那些各樣的字帖摹本,而是不約而同地看上了“一池墨水”這個概念,或者說是意象,為什么?讀曾鞏的《墨池記》我找到了一個答案,他說“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豈其學(xué)不如彼邪?……況欲深造道德者邪?”是啊,那池墨水,是靠勤學(xué)精修而有顏色,這才是書家以至于其他領(lǐng)域的先鋒人物所崇尚的理念。
   站在紀曉嵐的“洗硯池”邊,我又想到一個問題,為什么紀曉嵐不能自己給自己題一個池名,甚至那些門聯(lián),怎么就沒有留下他自己的呢?當(dāng)然,紀曉嵐很長時間住在北京,老宅也幾經(jīng)變遷,但他最終還是回到了滄縣老宅。乾隆皇帝曾評價他的書法“圓融婉轉(zhuǎn),平和潤麗”,并口稱是賀壽題字的首選之禮??梢哉f,皇帝這么一宣揚,簡直就代表了清書法的主流審美和修養(yǎng)標準。后人有很多猜測,認為紀曉嵐一生低調(diào),不事炫耀張揚。史料無這方面的記載,但僅此也可以給我們一些揣度的理由的?!跋闯幊亍比齻€字,盡管是一種簡單的命名,但足以看出是對主人書法精神的肯定。當(dāng)然后人恢復(fù)紀園的樣貌,并非出自紀家的初衷了。我想到剛剛參觀過的紀曉嵐的“九十九硯齋”,一生嗜硯成癖,作為規(guī)模,超過了古今多少書法家,他更值得擁有一個更具規(guī)模的洗硯池,個人的價值取向,決定了紀曉嵐的洗硯池的格局。
   我默默地為紀園洗硯池留下一聯(lián)——
   千管百硯裝四庫
   半畝一水洗硯池
   筆下千里月,硯洗一池云。形式上的洗池,在紀曉嵐心中也只是一個符號而已,志在匯纂華夏古今文字精華,給歷史留下一個集大成的“四庫”,怎么有閑心照看那一灣洗硯池呢。閑情小趣,為他不取,后人也只能挖空心思為他在歷史上筆墨涂過的痕跡留下紀念。無可厚非,終成一景。
   智者樂水。紀曉嵐堪稱。所以,給他留下一個洗硯池,我覺得他再怎么言辭犀利,也無法否定后人給他的這個紀念物吧?智者樂水洗硯,吾輩臨水洗心,從一池水看文化淵源,洗卻浮華之念,勤奮學(xué)習(xí),也是向成為智者的方向的努力。紀曉嵐于此洗九十九硯,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再洗硯,書寫方式大變,敢問自己敲壞了多少個鍵盤?歷史和名人,都是一面鏡子,做一個真正懂得歷史,能夠和名人對話的游者,才感到入園腳步的沉重,踏園尋訪的意義之大。
  
   三
   能夠稱得上最有規(guī)模的風(fēng)景在紀園西北角的“春帆湖”,不要覺得有個“帆”字,那“載帆”的水面就要很大,海闊才可憑帆舞。其實,春帆湖就像鄉(xiāng)村里的池塘,兩三畝大小而已。其實,這湖是為了裝得下紀曉嵐而開掘吧?紀曉嵐,名昀,字曉嵐,又字春帆。故名。這是一個人的水,一個名人的海。人生莫嫌舞臺不夠大,心可不斷拓展自己的舞臺。從名不見經(jīng)傳的崔爾莊,到清廷皇宮,一路春光,一路揚帆。
   湖中一亭,繞亭仰目,卻找不到亭子的名字,哦,既然有湖名,湖中亭就是“春帆亭”了,再多個名字豈不是多此一“名”?于是恍然。
   這座亭,是清代仿古式樣,該有的裝飾,都有。四角翹檐,黛瓦覆頂,花紋瓦當(dāng)封檐,四根龍脊,流線拋物,每根龍脊上馱著兩個威武的獅子,前邊還有一個人物騎獅的雕塑,來不及讀出這個造型的文化含義,只能作為風(fēng)景從眼前流過。四根亭柱,赭紅顏色,古色古香。進入亭內(nèi),舉目內(nèi)飾,彩云花卉,柳絳桃枝,水墨寫意,蘭草奇花,不一而足,滿滿的中國色彩,盈盈的古風(fēng)畫意。亭下正中,一頭赑屃,舉首臥伏,我在河北正定開元寺見過巨型的赑屃,這是蠵龜?shù)膭e名,就是今人所說的神龜,它是力量強勁的神獸。怎樣解讀這赑屃置于亭內(nèi)的意義呢?我覺得,這是神龜?shù)牧硪粋€作用——鎮(zhèn)水,這是敬畏和祈福。一代名儒,賜福滄縣,化作力量,鎮(zhèn)守一方寶地,完全是寄托了人們的美好心愿。畏水而敬水,多么矛盾,這恰恰是智者的態(tài)度。紀園將水文化納入其間,不僅是為了創(chuàng)造北方的山水田園風(fēng)景,更重要的是表達對山水的深刻理解。
   亭檐橫楣,各有吉語,我逐一記下。
   彌有別趣,遙情高韻,風(fēng)日暄妍,水墨湖光。亭的四面風(fēng)景各異,亭如畫軸,辭文字麗,詩韻流瀉。詩意,永遠是游園的精彩看點。我的這種理解還是很膚淺的,當(dāng)我走出紀園,跟門口售票處的一位老者閑話時,他告訴我,這是他和滄縣紀曉嵐文化研究會的同事們的手筆。原本的紀家園地是沒有這些的,但為了表達紀園文化,就設(shè)計了這些,是根據(jù)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的內(nèi)容提取的,怪我沒有閱讀這部書,只能算是看了個熱鬧吧。
   再次返回,我根據(jù)老者的提示,聯(lián)系紀曉嵐求取功名為官升遷的歷史,對通往春帆亭的水中曲廊有了文化解讀。
   曲廊架在湖面上,廊身和欄桿,是一色的漢白玉,入廊的小徑,怪石路邊,狹窄曲折,陡峭難行,漂在水上的曲廊,斗折蛇行,有九曲之趣。
   紀曉嵐曾自述人生,寫過一句詩“生死書叢不老泉”,他31歲時,取得進士二甲第四名,之前一直在苦讀寒窗。那些堆疊在入口小徑兩側(cè)的怪石,原來是書本的象征,應(yīng)了“書山有路”的文化表達,但書山容易讓人畏懼,只有苦讀的人,才可開辟一條山路。但這條山路不是通往山巔,倒是成了進入江湖的入口,但他又是希望走出江湖,他有句曰“哪堪終老困江湖”,沉浮江湖,可能是很多人的人生樣子,但紀曉嵐入得江湖,又出得江湖,這些經(jīng)歷,的確給我們很多人生啟迪。江湖很深,唯讀書可自由出入。
   智者也不可能不入江湖,江湖也考驗著智者的真?zhèn)?,游弋于江湖,不被江湖之水吞沒,于是才敢說“智者樂水”的話。無疑,紀曉嵐的一生“浮沉宦海如鷗鳥”,但他可以江湖擊水,可以翱翔江湖,足以讓我們獲得人生榜樣的力量。他總結(jié)自己的宦海經(jīng)歷說“君子不黨”,意思是不結(jié)黨營私,更是他的江湖經(jīng)驗之談。入江湖,而不入某幫某派。不能不說,紀曉嵐是深諳水性的“清官”。
   中國哲學(xué)的本源不是宗教,而是山水自然。智者樂水,不僅是一種趣味的表達,更是從水汲取生命哲學(xué)的一種提示和總結(jié)。
   紀園,是一人之園,更是留給后世人的人文情趣的大眾游園。請記住,入園觀水讀水,為自己補上“水文”一課,讓自己成為生命的“智者”吧。
   紀園“水深”。二池一湖,收藏一代智者的人生智慧。
   智者樂水。我非智者,游園時曾臨水掬水,也算獨得一份水文水韻了。
  
   2025年6月15日原創(chuàng)首發(fā)江山文學(xué)
  

共 462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本文集詩意、哲思、理趣為一體,耐人尋味!河北滄縣的紀園,其主人紀曉嵐,是清代頗具影響力的文化名人。紀園留出三處“水風(fēng)景”,只為讓游者賞讀自悟。第一處是“神龜池”,“神龜池”是一池清水,映照著紀曉嵐為政的清廉。其外號“紀大煙袋”,煙癮之大,整個清朝無人可比。如此放縱吸煙的他卻活了83歲,可見保持心境的清靜,廉潔不貪,應(yīng)該和長壽有關(guān)。池水雖淺,池容不大,足夠養(yǎng)心了。這不是“智者樂水”的最好注腳嗎?第二處是“洗硯池”,他愛硯成癖,乾隆皇帝也是愛硯入骨,甚至兩人見了好的石硯都要暗自較勁爭奪一番??梢哉f,這一對君臣,有著“以器載道,以硯為友”的共同硯墨觀。作者默默地為紀園洗硯池留下一聯(lián)——千管百硯裝四庫,半畝一水洗硯池。智者樂水洗硯,吾輩臨水洗心,從一池水看文化淵源,洗卻浮華之念,勤奮學(xué)習(xí),也是向成為智者的方向努力的表達。第三處是“春帆湖”,紀曉嵐,名昀,字曉嵐,又字春帆。故名。怎樣解讀赑屃置于亭內(nèi)的意義呢?作者覺得,這是神龜?shù)牧硪粋€作用——鎮(zhèn)水,這是敬畏和祈福。畏水而敬水,恰恰是智者的態(tài)度。作者根據(jù)老者的提示,聯(lián)系紀曉嵐求取功名為官升遷的歷史,對通往春帆亭的水中曲廊有了文化解讀。智者也不可能不入江湖,江湖也考驗著智者的真?zhèn)?,游弋于江湖,不被江湖之水吞沒,于是才敢說“智者樂水”的話。無疑,紀曉嵐是深諳水性的“清官”。作者在文末總結(jié):中國哲學(xué)的本源不是宗教,而是山水自然。智者樂水,不僅是一種趣味的表達,更是從水汲取生命哲學(xué)的一種提示和總結(jié)。文末的內(nèi)容直擊主旨,令讀者振聾發(fā)聵,頗受教益。好文,構(gòu)思獨特的游記,作者在行中看,在看中思,穿越古今,縱橫捭闔,獨得深邃的理解與感悟,提煉出紀園“水風(fēng)景”的要義內(nèi)涵精髓,啟迪智慧,濡染情懷?!爸钦邩匪保』实凼侵钦?,紀曉嵐是智者,作者也是智者,悟得此文真諦的讀者朋友都是智者!厚重而曼妙的筆觸,綺麗動人的描寫,璀璨遼闊的遐思,富有情調(diào)的表達,構(gòu)成精妙絕倫的大作!盛贊懷才老師才思敏捷,傾力薦讀!【東籬編輯:羅蓮香】【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150007】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6-15 06:49:32
  該文構(gòu)思獨特,作者在行中看,在看中思,穿越古今,縱橫捭闔,獨得深邃的理解與感悟,提煉出紀園“水風(fēng)景”的要義內(nèi)涵精髓,啟迪智慧,濡染情懷。“智者樂水”,從水中習(xí)得文化、從水中悟得妙趣者方為智者,智者都有慧根!厚重而曼妙的筆觸,綺麗動人的描寫,璀璨遼闊的遐思,富有情調(diào)的表達,構(gòu)成精妙絕倫的大作!感謝懷才老師對東籬的厚愛,創(chuàng)作辛苦,謹祝夏安如意!
回復(fù)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5 10:57:30
  謝謝羅老師的精彩解讀,羅老師的編按,比懷才的小文精彩,辛苦了!水,在北方的風(fēng)景園林里,是十分稀罕的東西,紀園的三處水風(fēng)景,各有深意,注滿了文化,很多人可能都是一走而過,我是怪癖,去解讀這些水域,感覺收獲滿滿了。我感覺,走進園林,可能會有很多的收獲,很多人看重的是園林的布局特色,我覺得應(yīng)該讀到園林之外的東西,才是深入。人說,云有根,水無根,未必,紀園的水是有根之水,根扎于水。懷才這篇小文,是劍走偏鋒了,關(guān)注三處水域,是想從一個角度解讀紀曉嵐的文化精神,筆力有限,還待提高,謝謝羅老師不吝鼓勵。遠握,問候夏祺,謹祝創(chuàng)豐,期待你的佳作!
2 樓        文友:撇捺人生        2025-06-15 08:08:08
  懷才老師以簡潔的語言、富有哲思的視角、耐人尋味的筆觸,引領(lǐng)讀者如同身臨其境般領(lǐng)略了紀園的亭臺樓閣,回顧了大清才子紀曉嵐愛硯、如水、清廉的智慧人生!懷才老師的游記作品如同為文學(xué)創(chuàng)作者推開了一扇思想的窗戶!值得學(xué)習(xí)!
回復(fù)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5 11:04:50
  謝謝撇捺人生老師給小文精彩留墨。紀園風(fēng)景繁復(fù),內(nèi)容豐盈,一篇文章要寫透,真的不易,于是我選擇不同的視覺,來分解,還要且聽下回分解的,人生到底要給后人留下什么,我想紀曉嵐應(yīng)該是一個典范,財富在人故去之后,一切變成零,而精神以及那些故事,才是不朽的財富。紀曉嵐的智慧,永遠都是人們深思和繼承的。今天讀老師的鞋子的故事,寫得真好,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鞋子,穿好帶一雙鞋子,帶著母親的溫度,行走人生,這是多么美的記憶。遠握,繼續(xù)期待老師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豐!
3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6-15 09:46:20
  由于電視劇的夸張表達,紀曉嵐給觀眾的表面印象就是見認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好漢不吃眼前虧那種會“做人”的人。其實謬矣。他是深諳百姓疾苦,說話綿里藏針,講究溝通策略,用三寸爛之舌同腐朽官宦做堅決斗爭的智者。智者樂水,兩大水池標注了他的真品質(zhì),神龜池像則象征清廉長壽,洗硯池象征博學(xué)多才。老師的解讀,角度新穎別致,入情入理入趣,是一篇難得的深度大作。拜讀學(xué)習(xí),身體健康,夏日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5 11:19:08
  的確,紀曉嵐在電視劇里的形象,屬于圓滑一流的人物,其實,歷史上的紀曉嵐并非是電視劇給我們的感覺,很多事情,因為創(chuàng)作者的觀點和主題的影響,都會改變的。紀曉嵐特別能體會百姓疾苦,盡管他的官三代,但對普通人的態(tài)度,卻不是凌駕。紀曉嵐在官場,始終是一個斗士的形象,尤其在和和珅的關(guān)系中,更是如此。盡管他也因為微妙的泄密,袒護了親家,被發(fā)配烏魯木齊,但未因什么貪腐而被朝廷追究,這是不簡單的。我覺得,洗硯池就是他的最大的財富池,洗筆千管,文思泉涌,這是是智者的樣子。我覺得,建設(shè)者以一湖二池,是來解讀紀曉嵐的人生智慧的,所以命題用了“智者樂水”的古語。走出去看看,方知自己眼界很狹,繼續(xù)行走吧。讀了韓老師的小說,讓我喊出一個“絕”字,寫得真好,故事精彩,捕捉精彩。
4 樓        文友:園外仙子        2025-06-15 13:54:20
  讀老師的散文,讓我真正上了一節(jié)“水文”課,恰是教人在物質(zhì)洪流中守護精神源頭的那泓清泉。
   當(dāng)我隨作者的文字來到河北滄縣的紀園里,水并非主角。我如游人匆匆掠過那些淺池小湖時,作者卻如考古學(xué)家般俯身凝視,于三處“水文”中掘出了紀曉嵐的生命智慧。這趟游園之旅,遂成了一場與古人靈魂的深度對話。作為讀者的我受益匪淺。
   紀園之水無聲,卻流淌著超越時空的智慧。當(dāng)游人懂得駐足凝視,那些淺池小湖便成了映照歷史與反觀自我的明鏡——于此間,我們終能領(lǐng)悟“智者樂水”的真諦:非為戲水之歡,而是向水學(xué)習(xí)那種深沉流動的生命姿態(tài),在喧囂塵世中為自己辟出一方明澈心境。
回復(fù)4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5 14:37:15
  正如仙子老師說的,智者樂水,并非是戲水之歡,水力學(xué)上的“水文”,也并非水溫水流態(tài)勢水的深淺燈概念。我覺得紀園這座北方的園林,并非是一味地模仿南方園林,設(shè)計一點水元素,而是基于對紀曉嵐人生的一些理解而創(chuàng)建。紀園的水,應(yīng)該和紀曉嵐的人生閱歷,人生觀念聯(lián)系起來看,我覺得這是園林游覽的基本東西。不然,只是為了看看園林樣貌,是膚淺了些。園林還有很多東西供我們欣賞,懷才只是獵取一點而發(fā)揮了。謝謝仙子老師撥冗留墨。非常期待你的詩歌佳作,遠握,問候夏祺,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5 樓        文友:佳華        2025-06-15 15:03:51
  懷才老師可以稱得上行者了,而且不僅是行者,而且是思者,非常難得。河北滄縣,一個不太知名的地方,竟然藏著紀曉嵐的紀園,想想自己真的挺無知,尚不知紀大才子仙鄉(xiāng)何處。老師的文章從水入手,結(jié)合紀曉嵐的人文精神,為我們闡釋示了別具一格的智者樂水。很有內(nèi)涵,很有哲理。
回復(fù)5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5 17:08:31
  但愿一直這樣行走下去,做一個老行者,謝謝佳華老師的精彩留墨,鼓勵之情很美??达L(fēng)景,思考風(fēng)景的內(nèi)涵,更多滴收獲風(fēng)景的深意,才是我看重的旅行。我也是跑到了滄州才知還有一個滄縣,滄縣還是紀昀的老家,一定要去看看。水,在紀園這個北方園林不是看點,但我還是感覺觀水有感,所以就以這個切入點,解讀這位才子的精神和智慧。寫作,讓我們觀察風(fēng)景觀察事物,有了更多的角度啟發(fā),豐富了我們的旅行。佳華老師最近忙完了吧,繼續(xù)期待你的佳作。謝謝佳華老師的精彩留墨。
6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6-15 20:20:20
  智者樂水,文題就引人注目,富含哲理,以紀園的水來做了一篇美文,風(fēng)景、歷史、文化、思想都在老師的筆墨中一一體現(xiàn),美文佳作,學(xué)習(xí)了祝福老師!
回復(fù)6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5 20:22:01
  有思想的風(fēng)景,一定會讓我們得到很多。這次游覽紀園,視覺不同,收獲不一樣。謝謝紅花草老師的留墨,期待你的佳作,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7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17 09:08:02
  寫人敘事的游記散文以此種筆法呈現(xiàn),真?zhèn)€是新穎別致,讓人耳目一新??梢哉f懷才老師真正進入文章“無法”的自由境地了,一般人難以企及!佩服佩服!遙握,問候懷才老師,謹祝一切好!
回復(fù)7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17 09:51:30
  謝謝湘莉老師撥冗給小文留墨。我是覺得,籠統(tǒng)地寫紀園,可能無法細膩地表達出我的理解,只好取一個側(cè)面來寫。紀園我看得仔細,有話可說。遠握,問候夏安。期待湘莉老師的佳作。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