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流年】情暖打麥場(散文)
“趁晴割麥?zhǔn)赵泣S,熬爐新熟餅餌香”。
又是一年麥?zhǔn)占?,嗅著空氣中誘人的麥香,小時候在姥姥家收麥的情景又浮現(xiàn)于眼前。倏忽幾十年過去,那段泛黃的歲月想起來是如此清晰。
那時沒有機械,過麥全憑人工,對沒有勞力的家庭來說簡直是一道坎兒。姥姥、姥爺快七十歲的人了,屬于五保戶,過麥的艱辛可想而知。故每到麥?zhǔn)?,母親就分外揪心,抓丁一樣將還是孩子的我派去增援。人微力弱,作用有限。
姥姥有兩個女兒,孫輩七人之中,我是最受寵的那位,對老人當(dāng)然也最貼心。能為姥姥解憂,心甘情愿,干起活來自然全力以赴。至于說不出效率,天命所為,畢竟是孩毛伢子,能干出成色才怪。
姥姥、姥爺也強不到哪里去,年老力衰,行動遲緩,動作總是慢半拍的節(jié)奏。尤其是姥姥,常年哮喘,纏著小腳,干不多長時間就要歇息。盡管力有不逮,麥總是要過的,一年的收成,還全憑它吃飯呢。
我至今依稀記得當(dāng)時的場景,畫面盡管慘淡,卻掩飾不住生命的律動。
麥?zhǔn)諘r節(jié),驕陽似火,炙烤得大地冒起白煙,金黃的麥田就如滾熱的蒸籠。蒼穹下,三個嬌弱的身影慢慢蠕動,揮汗的軀體搖晃著,感覺就如在鏊子上跳舞一般。
“哧、哧、哧……”那不甘的刈麥聲若一頭困獸的嘶吼,透著對命運的抗?fàn)帲路鹨磺ぐ旱狞S河大合唱。三人的動作盡管遲緩,卻從未放棄,現(xiàn)實版的龜兔賽跑故事就這樣上演。鐮刀揮舞,步履鏗鏘,倔強的麥子在眼前紛紛倒下,身后留下一片拜服的軀殼。不懈的執(zhí)著,絕不放棄,柔弱的生命就這樣書寫著傳奇。
只是這場面未免有些悲壯。夕陽西下,當(dāng)別人收工回家時,空曠的麥田顯得有些寂寞,祖孫三人的身影愈發(fā)孤單,有氣無力的割麥聲喘息著,像一頭掙扎的老牛。落日的余輝將天際燃成一團(tuán)烈火,黃色的天、黃色的地,還有那黃到倒頭就睡的小麥,看起來是那般單調(diào)乏味,燥得讓人心焦,我莫名地竟想哭泣。
有句歇后語:“羊群過草坡——各顧各的嘴?!边@虎口奪糧的麥?zhǔn)眨總€人都在和時間賽跑,事關(guān)自己一年的收入,誰又會犧牲個人利益來幫襯一無是處的五保老人呢?沒有牲口和運輸工具,打軋農(nóng)具短缺,每走一步都步履維艱。照此節(jié)奏,真不知這麥?zhǔn)杖绾芜M(jìn)行。
還別說,傳說里先人后己的高尚之人還真存在,遠(yuǎn)在天邊近在眼前,他就是鄰居肖舅。其實,肖舅和姥爺并無血緣關(guān)系,但平日里鄰里關(guān)系處得較為融洽。他是個佛系之人,樂善好施,仗義助人,有那么一股俠義之風(fēng)。
不知始于何時,他就和姥爺家合伙過麥。在我印象里,歷年來的打麥場都是兩家合二為一,肖舅就是我們的靠山,出人、出力、出農(nóng)具,所有的一切無私提供,綠燈護(hù)行。
說起來肖舅一家情況也不樂觀,上有老下有小,三個孩子最大的比我還小,算起來只有舅和妗子兩個壯勞力,過麥本就艱辛。但即便如此,他依然不嫌棄姥爺家是累贅。
在農(nóng)村,有“長尾巴秋、短尾巴麥”之說,意思是秋收可以沉住氣地過,而麥?zhǔn)談t必須爭分奪秒。統(tǒng)共就那么幾天,過后麥粒炸芒就會掉到地里造成浪費。逢到刮風(fēng)麥粒搖落,結(jié)局相同。最怕遇到連陰雨天氣,麥粒發(fā)霉變質(zhì),甚至一小時之差就會造成損失。記得有次軋場,突然大雨傾盆,來不及起場的麥子泡在水里,連續(xù)幾天的陰雨,麥粒最后發(fā)了芽,一年的收成近乎泡湯。
正因如此,農(nóng)家人過麥都是急著往前趕,能早一時是一時。兩家合伙,必然有先有后。面對抉擇,肖舅表現(xiàn)出他無私的高風(fēng)亮節(jié),每次軋場都是先將機會讓給姥姥,卻把風(fēng)險留給自己。他全家動員,齊心協(xié)力,等幫姥爺將麥子入庫后,才安心過自己的麥。舍大家顧小家,胳膊肘子朝外拐,肖舅一家就是這么善良。
在我眼里,打麥場可以說是舞臺,走馬燈似的肖舅一家扮演著救世主的角色。他寬仁的胸襟、高尚的人格,還有那急公好義的古道熱腸,為我樹立了學(xué)習(xí)的榜樣。
對肖舅,感恩之余,我更多的是敬佩。毛主席說: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肖舅把照顧姥爺一家當(dāng)成自己的使命,數(shù)十年如一日地一直堅持下來。麥?zhǔn)者^了一季又一季,這充滿親情的故事一直在延續(xù),肖舅一家忙碌的身影成了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線。在我看來,打麥場儼然人生的道場,弘揚的是愛,傳承的是社會正能量。
歲月的麥香穿越了時光,也穿越了血緣,將地緣之鄰兩家人的心融合成一體。彼此相處,我和肖舅的兒子也成了異姓兄弟,白天一起過麥,夜間同榻而眠。
歲月無聲惜細(xì)流,潛滋暗長,愛在萌芽,艱苦的歲月里,我享受著家庭般的溫暖。在我聽來,那“吱吱扭扭”的碌碡聲是一首動聽的民謠,唱響了天,唱響了地,也唱響了我心中的太陽。
仿佛約定俗成,每年的麥?zhǔn)湛偸前凑胀粋€劇本進(jìn)行,不變的麥場、不變的角色,還有那一顆顆不變的慈心,唯一變化的只有姥姥、姥爺那愈發(fā)蒼老的容顏。
父母永遠(yuǎn)是子女的牽掛。每到麥?zhǔn)?,母親就感到特別頭疼,兩頭奔波,身累心更累,既不忍老人辛苦,也不忍繼續(xù)連累肖舅一家。于是,便勸說姥姥別種地了,又不是子女不管,年紀(jì)老了,何苦受這個罪呢?
老兩口都是過日子的人,說實話,真舍不得把地租出去。姥爺村里人均耕地多,土壤又肥沃,種地收入相當(dāng)可觀。再說種小麥平日里也花不多大氣力,也就過麥幾天勞累,咬咬牙就挺過去了。但經(jīng)不住母親勸說,加之也確實上了歲數(shù),一年不如一年,最終還是妥協(xié)。
雖說不種地了,但老人閑不住,每逢過麥仍然去拾麥子。他們村里地多,鄉(xiāng)親們自己地里活都忙不過來,誰還顧得上撿麥子,也就姥爺這樣的閑人有此雅興。
其實,路上的麥子還真不少,運麥子的車來車往,掉落的比比皆是。大家都把精力關(guān)注到大田里,誰也沒閑功夫沾這便宜。如此,就給了姥爺機會,一個麥?zhǔn)障聛恚瑩焓按蜍埖柠溋>褂袛?shù)百斤。
是麥穗就得打軋,肖舅的打麥場就成了免費的午餐。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過麥回到原點,肖舅依然是姥爺?shù)囊揽俊?br />
事過境遷,隨著聯(lián)合收割機的登臺,打麥場走進(jìn)了歷史,姥姥、姥爺也相繼告別了這個世界,那段時光成了永遠(yuǎn)的回憶。而今,肖舅和妗子也到了當(dāng)初姥爺、姥姥的年紀(jì)。流火的季節(jié),空氣中爆燃著麥香,他再也不必為那孤單的老人而操心,可他自己也成了我的牽掛。
感恩肖舅,感恩那段美好的時光。這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愛心無價,肖舅的恩情我永遠(yuǎn)無法報答,只有默默地埋在心里。歲月深處,始終有那么一處溫馨的港灣,無論掀起多大的麥浪,總有一人領(lǐng)我順利歸航。
打麥場是愛的見證,肖舅的形象是一座精神的豐碑,是我人生旅程的路標(biāo)。時光老去,唯愛永恒。歲月的鐘聲伴著收割機的轟鳴,那個打麥場的喧嘩在記憶中回蕩,一句話語堵上心頭:肖舅,我愛你!
感謝老師賜稿流年,期待更多精彩分享,祝創(chuàng)作愉快!
靈魂對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時光變得更豐盈和飽滿。
善待別人的文字,用心品讀,認(rèn)真品評,是品格和品位的彰顯!
我們用真誠和溫暖編織起快樂舒心、優(yōu)雅美麗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學(xué)社團(tuán)精華典藏!
感謝賜稿流年,期待再次來稿,順祝創(chuàng)作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