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東籬】東固人家(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東籬】東固人家(散文)


作者:李湘莉 進士,6279.3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67發(fā)表時間:2025-06-21 06:14:44

【江山·見證】【東籬】東固人家(散文)
   東固,位于贛中南,被陳毅元帥譽為“東井岡”。毛主席曾七上東固,《漁家傲?反第二次大“圍剿》寫的就是東固戰(zhàn)事。在此,我不談東固的革命歷史,不談毛澤東、朱德的舊居,也不談公略亭,不談平民銀行……就談東固人家。
   我去東固時,趕上二月二趕廟會的日子。由于東固全境崇山峻嶺,彎多路窄,加上人多車多,無奈一路上只可做甲蟲蠕動,到達東固時已過午時。我們一行八九人,看著漸漸西沉的太陽,看著戲臺落幕,小販?zhǔn)諗?,心里難免失落,嘆著來晚了。正愁該往哪里去時,有人上前打招呼。原來是吉安某公司經(jīng)理,和我們同行的龍部長有過幾面之緣。他掏出手機,拔了電話,蹲下身子對著電話那頭嘀咕了幾句,然后起身對我們說去“造像館”。你肯定以為我寫錯了,該是“照相館”。沒錯,是“造像館”。對東固“造像”,我早有耳聞,曾經(jīng)在報紙、電視上見過,那栩栩如生的雕刻,令我至今難忘。早在2014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起源可追溯到明代。據(jù)《東溪劉氏族譜》記載,劉氏先祖因雕刻技藝精湛被納入“南京工部匠籍”,成為御用“雕鑾匠”。我不敢相信,我就要見到實體雕物和雕刻的傳承人了。我暗自慶幸,暗自歡喜!
  
   二
   “造像館”是一座兩層磚木老宅。據(jù)主人介紹,那是六七十年代上海知青所建,后返城買下了。老宅木門,木窗,黑瓦覆頂,古樸素雅的樣子。在城里,看多了鋼筋水泥的高樓大廈,也便膩了,陡然到了這里,便覺得新鮮。先是那圈院墻,爬著開得好好的迎春花,一朵朵,一串串,俏眉俏眼的,在清風(fēng)中淺笑。院墻下,擺放著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酒壇、瓦罐、輪胎、木箱子、塑料桶子,里面肆意瘋長著花花草草。同行的朋友聚在一起指著辨認——這是天竺葵,這是風(fēng)信子,這是水仙,這是扶?;?,這是文竹,這是蝴蝶蘭……你一句,我一句,每個人的臉上蕩漾著春光。一只貓蹲在一個木樁上,靜靜看我們一會,伸伸懶腰,跳過墻院去。院墻上掛著犁杖、鐵耙、牛丫、簑衣、戽斗、魚簍……旁邊倉棚里,放著板車、禾桶、磨盤、滾耙、水車……這些,都是淘汰的農(nóng)具,可被拾掇得干干凈凈,利利索索,該放倉棚的放倉棚,該掛墻上的掛墻上??梢哉f,主人將一個消失的農(nóng)耕文化擺在了我們的眼前??梢哉f,這里成了活脫脫的“農(nóng)耕博物館”。這真是幸事??!我想起了我老家的農(nóng)具,一律被堆置在老屋某個墻角,任憑風(fēng)雨侵蝕,估計銹得銹,壞得壞,成了一堆爛渣子。我發(fā)出“嘖嘖”的叫聲,贊賞著主人對待事物的態(tài)度。一個七八歲的小女孩,穿著粉色的裙子,梳著好看的辮子,估計從城里來的,忽閃著眼睛指著問這是什么,那是什么……旁邊的婦人是她母親,蹲下身子指著說,這是打谷機,那是磨盤,那是風(fēng)車……小女孩歡快地跑到風(fēng)車旁,天真無邪地搖了起來。
   風(fēng)車發(fā)出“吱扭扭”的聲音,其實不好聽,而我感覺是那么清麗幽遠,如樂曲不疾不徐,輕輕流淌,我的思緒飛到我目力不及的遠方,那里就是美麗的家鄉(xiāng):村莊,田野,小巷,蔚藍的天空,一條桃花水,村口的土坡上到處是羊奶果叢,秋天里,羊奶果累累的,紅紅的,飽滿成無盡的誘惑……我和村里的伙伴們總是上躥下跳,滿村滿野地奔跑,采野果,網(wǎng)蜻蜓,捉天牛。屋檐下的風(fēng)車是我們更好的玩具。我們握著風(fēng)車把手,搖來搖去,還覺不過癮。同伙新崽主意多,招呼著我們弄來一捧又一捧泥沙。他爬到風(fēng)車頂部,我們交替著把泥沙運進風(fēng)車斗里。盛滿,松開木閂,學(xué)著大人扇稻谷的樣子,搖起了風(fēng)車。泥沙經(jīng)過轉(zhuǎn)動的頁扇,發(fā)“嘩嘩啦啦”“叮叮當(dāng)當(dāng)”的聲音,驚起雀兒從這個場地飛到那個場地。狗兒也跑出,歪著腦袋看著我們。我們好不快活,嬉笑著更加賣力地運泥沙,送泥沙,搖風(fēng)車。伏娥奶奶聽見了,走出門,瞪著雙眼呵斥我們。我們不知她的憤怒從何而來,心里很不服氣地離開。孩子畢竟是孩子,過一會兒功夫,又去運泥沙,搖風(fēng)車。伏娥奶奶再次走出,沒有之前說話刻薄,而是告之我們,小孩子搖風(fēng)車狗會咬腳。我們很是怕狗,張華家的狗咬過我,現(xiàn)在頭發(fā)里還隱藏著一指長的疤痕。我們怕了,雖然不舍,還是放棄了。現(xiàn)在回想,忍不住笑出聲,哪有什么小孩搖風(fēng)車狗會咬腳,完全是伏娥奶奶看我們在風(fēng)車上爬上爬下,怕摔傷,見呵斥沒用,所以編出謊言。多么善意的呵斥,多么溫暖的謊言??!
   哦,當(dāng)我再望向墻上的農(nóng)具時,我感覺它們是一個個窗戶,有可能每個來的人通過它們,都能看見自己的故鄉(xiāng),回顧祖輩或自己曾經(jīng)的生活,或辛酸或溫暖。其實,我有些恍惚,似乎行走在鄉(xiāng)間小道上,厚實寬廣的土地,蔚藍的天空,瓦房,炊煙,質(zhì)樸的農(nóng)民,一點點走進我的視野。
  
   三
   主人劉師傅把我們引進客廳??蛷d裝修簡單,墻體刷著白灰,仰頭是房梁與樓板,仿佛觸手可及,與高檔豪華搭不上邊,但整個客廳從根子底部散發(fā)出的優(yōu)雅與高貴,是無與倫比的,讓人震撼的。絳色的桌椅、條臺、茶幾。茶幾上擺著白底藍花的茶壺、茶杯。書桌上擺著筆筒,硯臺,宣紙,立著筆架,掛著毛筆。硯臺上,墨汁未干,顯然,主人是個書畫愛好者,剛才還在寫字作畫哩。迎面的中堂上懸掛著字畫,鑲著對聯(lián)。再看左右兩面墻,見縫插針般懸掛著字畫,而且裝裱得極好。我去過很多鄉(xiāng)下人家,家里也有掛字畫的,但掛這么多的,實在是少數(shù)。再看內(nèi)容——“繼祖宗一脈真?zhèn)骺饲诳藘€,教子孫兩行正路惟讀惟耕”、“金冊有名雕鑾匠承前啟后櫛風(fēng)沐雨六百年,丹青造像先祖業(yè)不忘初心與時俱進永流傳”……名家字畫相當(dāng)有價值,好多人作為藝術(shù)品收藏滿屋,往往也推波助瀾了腐敗現(xiàn)象。而東固人家顯然不是,我不知道是不是他自己寫的畫的,但我肯定,他懸掛的字畫是不講究什么名家不名家的,只要自己喜歡就可,而字畫的內(nèi)容也明顯是一種教化或信仰。
   右面的一間房里,確切地說是一個櫥窗,是一個展廳,是一個“生命之屋”,是一個“靈魂之屋”。此話怎講?這樣說吧,這間房里擺滿了各種各樣的雕刻品。雕刻之繁雜令人眼花繚亂。慈祥的觀音,提刀的關(guān)公,手持蟠桃的壽星,雙耳低垂的老子,雙手相合的孔子,面壁冥思的達摩,開懷而笑的彌勒佛,舉杯邀明月的李白,奔月的嫦娥、伏虎的羅漢……人物姿式各式各樣,或坐或立,或仰頭或低眉。有的腿上生云,背上有翅,或手舞或足蹈……人物神態(tài)同樣各式各樣,或皺眉,或開懷,或瞪眼,或瞇眼,或莊嚴肅穆,或安祥平和……總之,喜怒哀樂都通過每一個精靈的肢體和每一個精靈的神態(tài)一一表達出來。真?zhèn)€是有著超凡的想像力,精致的雕工。我一件件作品看過去,木雕材質(zhì)有烏木、紅木、檀木、樟木、桃木、梨木、竹木,甚至有樹蔸、樹根。一塊塊不規(guī)則的木頭,一個個千奇百怪的樹蔸,在劉師傅的手上,變成了一件件精致的藝術(shù)品。有人告訴我,在劉師傅眼里,就沒有廢料,你哪怕拿個一指寬的木塊給他,他都能回你一個奮蹄的?;虮寂艿耐?。這個,我信,因為櫥窗里就擺著一指寬偷油的鼠,送福的豬,吐著信子的蛇……更令人震撼的是還有生活場景的木雕。木門洞開。屋檐下,掛著辣椒、玉米、大蒜子。院子里,女人手抱孩兒在喂奶,不遠處趴著狗,蹲著貓,三只五只雞刨著食,男人劈著柴,擦一把汗回頭沖著奶娃的女人笑。另一個,應(yīng)該是女人回娘家的畫面。彎曲的小路,長著花,長著草,男人騎著摩托車,龍頭一頭掛著袋子,袋里塞著蘋果、香蕉和罐頭,一頭掛著魚,掛著雞。后座搭著女人,女人背上背著娃,一手環(huán)抱男人的腰,一手反過去溫著孩兒的小腳??梢哉f,這是集繪畫、雕刻和生活體驗為一體的藝術(shù)作品。它讓我們欣賞了作品,更讓我們想起了世俗中的日子。
   有人告訴我,劉師傅做雕刻,得材料,無需墨斗彈線,也不用打形,直接上斧劈砍,真正做到胸有成竹?!l也沒有想到,在大山深處的東固,讓我們見證了一位這么高深的藝術(shù)家,叫我們怎么不激動?怎么不喜歡?我把敬佩的眼光投給劉師傅,劉師傅回我一個憨憨得笑。
  
   四
   飯時到了,在場院里拉起了大圓桌,擺起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牟恕I焦S炒肉、魚頭?豆腐、清燉土雞、血鴨、臘肉炒黃鱔、油煎薯包、肉丸子、粉蒸排骨……一大桌,一大桌,數(shù)不過來,根本數(shù)不過來。女主人劉師母還在上菜,微笑著說著,不好意思,沒什么菜招待你們。我們幾個相互看看,一時不知說什么好。劉師母忙前忙后,又捧來可樂、雪碧、王老吉,供不會喝酒的女同志飲用。劉師傅從里屋抱出酒壇,直接向碗里倒酒,倒完一圈,酒壇直接放桌旁,動作痛快豪爽。端起大碗敬酒,每敬必三碗,仰脖而盡,碗碗底干。劉師傅不僅一直陪著我們,還從村里叫來人陪,不斷地招呼我們吃飽喝好。個個興致高漲,大塊吃肉,大碗喝酒。這是任何高檔酒店、餐館也難得的融和氣氛。劉師母在廚房忙著,在上菜的工夫也不斷招呼我們夾菜,為我們女同志添上飲料。直到我們放下筷子說吃好了,她仍然要為我們舀一碗土雞湯,然后卻又閃進灶房。我喝完雞湯,也跟去。眼前的景象令我感動:劉師母和兩個未成年的孩子,應(yīng)該是她的孫子孫女,在灶房里圍著一個小桌子吃飯,桌上擺的明顯是中午剩菜。我小時候經(jīng)歷過這種情景在這里呈現(xiàn)著。只要家里有客,小孩子不得上桌吃飯,一定要客人吃罷告辭之后,才得上桌吃些剩菜剩飯。若客人吃得時間實在長,就在廚房隨便吃點。可現(xiàn)在都是什么年代了,我想起了城里的“零零后”,早被重點照顧著,有什么好吃的,他們先吃,有什么好玩的,他們先玩……我的心被猛撞了一下,有某種觸碰的痛感。我拿了大碗,去圓桌盛來雞湯,夾來血鴨、火腿,讓兩個孩子吃。兩個孩子瞅了雞湯,瞅了血鴨,瞅了火腿,又瞅了瞅他們的奶奶,卻不敢下筷。我心里即心疼又敬佩。敬佩他們還留著如此純樸的家風(fēng)。
   臨行,依依不舍,購得一只插花竹筒,一尊“奮蹄牛”。從此,竹筒置在案頭,春插茉莉秋插菊,閑來在旁看書寫字,暗香盈鼻。厭了、乏了,看一眼“奮蹄牛”,頓時起了念頭,有了力量。開車要離開,車已開動,劉師傅劉師母出來攔住了車頭,說喝了酒,不可開車,要留我們住下。我解釋說,我沒有喝酒,可以開的。他倆看了看我,確認我沒有喝酒,幾番握手,互加微信,反復(fù)交待開慢點,方放車通行。
   離開東固有一段時日了,可我還是時不時想起東固人家。每每想起,那種親切和溫暖就直抵心窩。明年二月二還去東固,還去東固人家,看“農(nóng)耕博物館”,看“造像”,看劉師傅、劉師母,抱抱那對可愛的孫子孫女。再去,希望劉師母不要再煮一桌子菜,實在太辛苦了,我們不舍,也不忍,就沏一碗清茶,同樣香醇味長,讓我們心清神明。
  

共 413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東固,位于贛中南,被陳毅元帥譽為“東井岡”。毛主席曾七上東固。東固,顯然是一片紅色的土地。其上生活著淳樸善良的東固人家。作者一行去東固,趕上二月二趕廟會的日子。結(jié)果因堵車,到達時已戲臺落幕,小販?zhǔn)諗?,只好轉(zhuǎn)去“造像館”?!霸煜耩^”是一座兩層磚木老宅。圍墻四周,鮮花環(huán)繞。院墻上,掛滿犁杖、鐵耙、魚簍等農(nóng)具,旁邊倉棚里,放著板車、水車等等,儼然一個活脫脫的“農(nóng)耕博物館”。一個小女孩歡快地跑到風(fēng)車旁,搖了起來,“吱扭扭”的聲音,其實不好聽,但卻把作者的思緒,帶回遠方的村莊——小伙伴們上躥下跳,滿村滿野奔跑。屋檐下的風(fēng)車成了大家更好的玩具。學(xué)著大人扇稻谷的樣子,大家用風(fēng)車揚起泥沙。伏娥奶奶聽見后,說小孩子搖風(fēng)車狗會咬腳。她用善意溫暖的謊言制止了一場惡作劇,以免有人摔傷。當(dāng)作者望向墻上的農(nóng)具時,通過它們,自己仿佛看見了故鄉(xiāng),小路、土地、炊煙等等,無不訴說著曾經(jīng)生活的辛酸與溫暖。走進主人劉師傅家的客廳,整個客廳從根子底部散發(fā)出的優(yōu)雅與高貴,無與倫比,讓人震撼。滿屋掛滿的對聯(lián)和字畫,不講究是否出自名家,只在乎品質(zhì)和內(nèi)容。右面的一間房里,確切地說是一個櫥窗,是一個展廳,是一個“生命之屋”,是一個“靈魂之屋”。房間里擺滿了劉師傅的木雕作品,各式人物、動物植物應(yīng)有盡有,尤其那些反映生活場景的木雕,栩栩如生,令人想起世俗中的日子。有人告訴作者,劉師傅做雕刻,無需墨斗彈線,也不用打形,直接上斧劈砍,真正做到胸有成竹。他是大山深處的東固,一位高深的藝術(shù)家。晚飯時,場院里拉起了大圓桌,擺起滿滿當(dāng)當(dāng)?shù)耐敛?。劉師傅和鄉(xiāng)親們?yōu)榇蠹翌l頻敬酒獻茶,場面熱烈而溫馨。而劉師母和她的孫子孫女,卻在灶房間,吃著中午的剩菜,保存著如此純樸的家風(fēng)。這一幕,令作者感慨良多。臨行,購得一只插花竹筒,置于案頭,插花迎四季,一尊“奮蹄?!?,給己增力量。明年二月二還去東固,還去東固人家,看“農(nóng)耕博物館”看“造像”,看劉師傅、劉師母,抱抱那對可愛的孫子孫女。人民,才是大地上生生不息的血脈。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寫了東固大山深處的劉師傅一家文明歡樂幸福祥和的生活,線條細膩,語言鮮活,感悟非凡,是一篇難得的游記佳作。力薦各位,賞讀為快?!緰|籬編輯:韓格拉圖】【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210008】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6-21 06:21:40
  這篇游記,焦點集中在東固一個百姓之家——劉師傅一家。老師沒有泛泛而談,重點潑墨于劉師傅家的老風(fēng)車、擺滿木雕作品的靈魂之屋、一頓臨行前的農(nóng)家飯,通過幾個鏡頭,將東固人家的富于藝術(shù)氣息的生活場景烘托得淋漓盡致,生動立體。跟隨老師走進去,我們也得以一飽眼??诟?。感謝老師對東籬的厚愛,順祝夏日安好,寫作愉快!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1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8:37:47
  深謝韓老師百忙之中抽空編輯拙作。編按精準(zhǔn)、精彩,為小文添光增彩。再謝韓老師傾情呵護鼓勵,湘莉敬茶!遙握問候,謹祝夏祺!
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6-21 06:48:15
  東固真的是圣地,要寫的風(fēng)景太多,毛澤東的影像、朱德的舊居,大名鼎鼎的公略亭,還有那個平民銀行……作者皆不取,把視覺交給“東固人家”,如今的東固,是被這些人家裝飾了。造像館的奇特,那些人家的生活風(fēng)情,東固的藝術(shù)氣息,在作者筆下,風(fēng)采盡出。很想跟隨湘莉,一路走去,看看東固人家,一個也不漏掉,做一本東固影集。民生才是最好的風(fēng)景,這個風(fēng)景觀,成就了美文,觀念和立場,決定了風(fēng)景的價值,也會讓作者的關(guān)注點改變。本文堪稱“奇文共欣賞”。懷才抱器晨讀。謹祝湘莉老師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回復(fù)2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8:42:33
  懷才老師好!知道你最近身體不適,剛做了手術(shù),可還不忘閱讀湘莉的拙作,給湘莉呵護與鼓勵,湘莉難過也難忘!感恩遇見。遙握問候,謹祝早日康復(fù)!
3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6-21 07:06:42
  造像館,第一次聽說。劉師傅家里的老式生產(chǎn)生活用具,他的精雕細琢足可以激起太多人的回憶了,東固這家人,淳樸善良,將中華傳統(tǒng)的文明待客之道描寫得淋漓盡致,很美的文章,點贊點贊,祝老師開心快樂!
回復(fù)3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8:47:53
  草兒老師好!剛才讀你板凳文,那才叫一個好啊,一個小小的板凳卻聚集了那么多精彩的故事。向你學(xué)習(xí)!遙握問候,謹祝夏祺!
4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6-21 08:58:00
  李老師筆下的“造像館”挺誘人的,周圍的環(huán)境春意盎然,舊時農(nóng)耕雜物的擺放就像是一個“博物館”。作者將東固人家的藝術(shù)氣息烘托出來,很美的散文!學(xué)習(xí)了!祝夏安!
回復(fù)4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8:49:42
  吳老師好!深謝老師百忙之中抽空為小文留評。老師美評是湘莉前進的動力。遙握問安!
5 樓        文友:楓樺        2025-06-21 08:58:35
  東固人家,有如此豐富的地方特色,在老師的筆端熠熠生輝。文筆細膩而優(yōu)美,特別細節(jié)的描寫更是精彩紛呈!細節(jié)決定一切,好文拜讀!
回復(fù)5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8:55:45
  深謝楓樺老師百忙之中抽空為小文留評。這種關(guān)懷與鼓勵湘莉難忘。敬茶!遙握問候,祝夏祺!
6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6-21 09:33:36
  東固人家,太溫暖太美妙!作者對東固的印象刻骨銘心,這里一派田園風(fēng)情,宛然一幅幅流動的畫。古舊的風(fēng)車旋轉(zhuǎn)出童年的回憶,旋轉(zhuǎn)出濃濃的鄉(xiāng)愁。劉師傅不僅打造出“農(nóng)耕博物館”,而創(chuàng)造出精妙絕倫的木雕,其爐火純青的技藝,直讓人驚嘆“高手在民間”!劉師母巧手做出美味佳肴,令人垂涎,那份熱情彰顯無比淳樸的鄉(xiāng)風(fēng)鄉(xiāng)情。好文,筆法輕盈活潑,情韻依依,令人陶醉!盛贊才情,問候莉莉,夏祺!
回復(fù)6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8:58:46
  香香老師好!香香老師的留評總是那么溫暖那么美,湘莉感動不已!感恩遇見!遙握問候,謹祝夏祺!
7 樓        文友:金剛狼        2025-06-21 12:30:16
  老師筆下的小院是一個農(nóng)耕博物館。主任卻有心了,你把那些農(nóng)耕器具整齊收掛擺放,了不得。而且我也從老師的文章里讀到了《核舟記》,不愧是高手在民間。感覺老師不是寫文章,而是實地拍攝,取舍鏡頭獨到,抓住東固人家的龍眼,就閃了幾下,一副人家畫像就栩栩如生。這樣的視覺,這樣的慧眼,為此點贊。問候老師開心快樂每一天,祝夏祺!
回復(fù)7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9:01:54
  金剛老師好!老師給小文這么高的點評,令湘莉汗顏。湘莉權(quán)當(dāng)鼓勵鞭策,繼續(xù)努力,寫出像點話的文。深謝老師呵護!遙握問安!
8 樓        文友:嵐亮        2025-06-21 15:12:07
  東固,是圣地,是好地方。東固人家,是紅軍的老房東,都是好人家。獨劈蹊徑的好散文,不寫人們熟知的,專挑自己發(fā)現(xiàn)的,鮮為人知的,這樣的文字,才顯新奇感。文筆純樸,地方特色濃郁,鄉(xiāng)音如茶香裊升,回味無窮,大贊特贊!
回復(fù)8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9:04:47
  老哥好!深謝老哥百忙之中抽空為拙作留評。老哥美評令湘莉汗顏,湘莉權(quán)當(dāng)鼓勵與呵護。再謝老哥,感恩遇見,遙握問好!
9 樓        文友:森林大地        2025-06-21 16:31:01
  老師看得仔細,描寫得細膩。劉師傅之家,既有雕刻藝術(shù),又有農(nóng)家文化,還有一份純真的熱情,大伙吃上這頓飯很有意義,這就是我們老區(qū)人民的本色。祝老師工作生活愉快!
回復(fù)9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1 19:07:32
  森林老師好!下次你回吉安,我們一起去東固,去劉師傅家里。劉師傅一家一定會熱情招待。他們真是好人,是有情懷的人!遙握問好,祝夏祺!
10 樓        文友:加朋        2025-06-21 19:31:06
  湘莉先生的東固人家讓人流連忘返,一直有一種溫暖、親切的情感在心頭縈繞。一對樸實、精干、敦厚、純樸的農(nóng)家夫婦躍然而立,既讓人肅然起敬,又油然而生出要面識的沖動。好文筆、好細膩、好鋪排、好立意,學(xué)習(xí)了。
回復(fù)10 樓        文友:李湘莉        2025-06-22 14:56:06
  深謝加朋老師百忙之中抽空為拙作留評。老師美評令湘莉汗顏。湘莉權(quán)當(dāng)鼓勵。再謝加朋老師厚愛!遙握問候,謹祝創(chuàng)作豐收!
共 12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