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傳奇小說 >> 【柳岸】神筆魯醉翁(故事)

編輯推薦 【柳岸】神筆魯醉翁(故事)


作者:夢中樓蘭 舉人,3489.0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66發(fā)表時間:2025-06-21 14:48:21

大約在明朝天啟年間,老垣曲縣城(古城原址)內(nèi)的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后地魯家胡同里,住著一位對筆墨情有獨鐘的青年人。這位青年對書法和繪畫的熱愛到了癡迷的地步,他的生活幾乎全部被這些藝術(shù)形式所占據(jù)。由于他對筆墨的癡情,后來人們都親切地稱他為魯醉翁。這個外號逐漸傳開,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而他的真實姓名反而被人們淡忘。他本名叫魯廷壁,在垣曲縣城內(nèi),他的故事和他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代代相傳,成為一段佳話。
   魯醉翁自幼便對書法抱有濃厚的熱愛之情,每當他目睹那些筆觸優(yōu)美的字跡,便仿佛忘卻了世間的紛擾,連日常的飲食與休憩都拋諸腦后。在南關(guān)街巷間,流傳著一段關(guān)于他的佳話。
   某日,他漫步于街市,偶然間發(fā)現(xiàn)一頭驢背上馱著一個線口袋,其上印著幾個字跡娟秀、韻味十足的字。這些字瞬間吸引了魯醉翁的目光,他情不自禁地尾隨驢后,仿佛被那字跡中蘊含的魔力深深吸引,無法自拔。
   驢的主人見狀,誤以為魯醉翁行為舉止怪異,不解其為何對一介線口袋如此癡迷。而當驢主人得知魯醉翁對書法的狂熱追求后,不禁被其深情所打動。于是,他慷慨解囊,將那個承載著優(yōu)美字跡的線口袋贈予魯醉翁,以資鼓勵其繼續(xù)深造書法之道。
   歲月流轉(zhuǎn),醉翁的書法佳作逐漸聲名遠播,吸引著眾多仰慕者紛至沓來,大家都渴望他能親筆揮毫,留下墨寶。盡管醉翁并非難以接近,但他對每一個求字之請都持審慎態(tài)度,不輕言允諾。每當有人登門造訪,他皆會深思熟慮,衡量是否應允此等請求。故而,即便求字者絡繹不絕,醉翁依舊堅守自己的步調(diào)與原則,不為外界的浮華所動,始終保持那份對創(chuàng)作的敬畏與執(zhí)著。
   某日,城內(nèi)劉鄉(xiāng)紳的長子前來邀請醉翁,告知其父在正廳恭候。醉翁略作遲疑,隨后隨他前往。進入寬敞的北房后,劉鄉(xiāng)紳僅微微挪動了下身子,示意醉翁就座,并請求他為母親的七十大壽題寫匾額。醉翁注意到鄉(xiāng)紳今日態(tài)度傲慢,心中不悅,遂未作回應。此時,仆人端上一大盤蒸饃和兩碟小菜,置于八仙桌上,卻未見酒水。醉翁明白這是應酬之舉,意在輕視,便隨手將盤中所有圓蒸饃傾倒在桌上,接著挑出三個,疊成一上兩下的形狀,擺放在盤中,最后連盤帶饃置于八仙桌下,拂袖離開。劉鄉(xiāng)紳目瞪口呆,不明其意。在一旁的劉鄉(xiāng)紳長子卻洞悉了其中的寓意:三個饃在盤中形成的“品”字,置于桌下,暗指“品德低下”,因此醉翁選擇離去。然而,長子卻無法向劉鄉(xiāng)紳透露這層含義。
   在一個燦爛明媚的晴天,醉翁的心情異常舒暢,他攜帶筆墨紙硯,步入了興國寺的巍峨大殿。在這座莊嚴肅穆的寺廟內(nèi),他揮動手中的筆,猶如潑灑墨水一般,豪邁地書寫下“梵王宮”三個氣勢恢宏、震撼人心的大字。完成這幅作品后,醉翁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表的滿足與喜悅,他悠然自得地拿起一壺佳釀,獨自一人踏著輕快的步伐走出寺廟,漫步至城外的堤岸之上。
   此刻,醉翁眼前的景致令人心馳神往。陽光下,清澈的河水波光粼粼,銀光閃爍,宛如無數(shù)星辰落入凡間。魚兒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弋,它們的歡騰跳躍,似乎是在為這絕妙時刻獻上最真摯的祝福。堤岸兩側(cè),垂柳依依,枝條輕垂,隨風輕擺,宛如溫婉的少女在輕輕搖曳身姿,又似是在向醉翁溫柔地揮手致意。這柔和的景致,如同細膩的筆觸,在醉翁的心田上勾勒出一幅幅動人的畫卷。醉翁被這份美麗深深吸引,他忘卻了塵世的煩惱,沉醉在這無邊的美景之中。他情不自禁地舉起酒壺,將壺中的美酒一飲而盡,讓那醇厚的酒香在口中緩緩彌漫開來,與這美景相得益彰,共同編織出一場關(guān)于味覺與視覺的盛宴。
   醉翁隨手撿起一塊砂石,走到堤邊那棵高大的柳樹旁。他凝視著那棵柳樹,心中涌起一股詩意。于是,他用砂石在樹干上寫下一首即興的聯(lián)語:
   筆下天地瘦,
   壺中日月肥。
   醉翁寫完后,滿意地笑了笑,在聯(lián)語下方落款:“醉翁”。寫罷,他隨手將那塊砂石片扔進了堤下的水中,只聽撲通一聲,水花四濺。就在這時,醉翁才注意到旁邊已經(jīng)聚集了許多人,他們正看著他,臉上掛著笑容,有的甚至笑得前仰后合。
   醉翁有些驚訝,但隨即明白了他們的笑意。原來,他剛才的舉動和醉態(tài),已經(jīng)成為人們眼中的風景。從那一刻起,醉翁的名字便在人們口中傳開了,他的故事也成了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而那棵大柳樹上刻下的即興聯(lián)語,更是成為后人津津樂道的佳話。
   某日,魯醉翁在尋訪勝地、拜訪友人后返回晉南,感到饑腸轆轆,便向一個村莊走去。當他抵達村外,聽到了悅耳的樂聲,便循聲找到了一戶顯赫人家。穿過熙熙攘攘的庭院人群,他直接走進了廚房,請求食物。廚子們見這位頭戴方巾、身穿青色長褂的客人非同尋常,便慷慨地提供了饃和肉。魯醉翁吃飽后,又詢問是否有佳釀。廚子們隨即呈上一壇美酒,醉翁一飲而盡,接著問道:“你們家主人有什么喜事嗎?”廚子們回答:“主人一生為官清廉,今日賓客們聚集,為他慶祝并掛匾?!濒斪砦淘谕ピ褐修D(zhuǎn)了一圈,回到廚房,將大菜案上的雜物清理干凈,從袋中取出面粉,在大菜案上灑下四個大字:“德暖山川”。主人和賓客們聞訊趕來,見到這四個字筆力遒勁、氣勢磅礴,宛如星辰與山岳,無不交口稱贊。
   主人毅然決然地決定拋棄那塊舊匾,隨即他急切地召喚來了一群技藝精湛的工匠,要求他們依照他心中所想的字體,將那張原本平凡無奇的大菜案徹底改造,將其變成一塊氣勢恢宏的大匾。他特意指定了午時這一吉祥的時刻,以便將這塊寓意深遠的新匾莊重地懸掛在顯眼的位置。然而,當宴席散去,賓客們紛紛醒來,試圖尋找那位神秘莫測的題字人時,卻發(fā)現(xiàn)那位被酒意浸潤得飄然若仙的醉翁,早已踏著輕盈的步伐,消失在了茫茫人海之中,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酒香和無盡的遐想。
   有一天傍晚時分,醉翁獨自漫步在北城墻之下。夕陽的余暉灑在古老的城墻上,映照出一片金黃的光輝。就在這時,醉翁意外地遇見了一位美貌的女子。這位女子年方十八,面容姣好,宛如出水芙蓉,令人一見難忘。她輕啟朱唇,柔聲說道:“天命相合,愿早晚侍從。”醉翁聽后,心中微微一震。
   原來,醉翁早年曾發(fā)誓終身不娶,決心將一生獻給學問和修行。面對這位女子的苦苦相求,醉翁心中猶豫不決。然而,女子的誠懇和執(zhí)著打動了他,最終他只好答應收她為女僮,讓她留在身邊。
   關(guān)于這位女子的傳說逐漸在民間流傳開來。有人說,這位女子并非凡人,而是天堂中的仙女。她私自下凡,專程來找醉翁,因為她早已在天界中得知與醉翁有著天命相合的緣分。于是,她不惜違背天規(guī),降臨人間,只為與醉翁相遇,陪伴在他身邊。這個傳說在民間廣為流傳,成為一段美麗的佳話。
   惠風和暢的一個上午,醉翁攜女僮來游洪慶觀,站在觀河亭一看,山清水秀,帆移鶴鳴,不禁脫口而出:“此地真如仙境!”仙女在旁聽了,心下不樂,心想:“這怎能和我們的仙境相比?”
   就在這個寧靜的午后,醉翁悠然自得地坐在觀河亭中,目光穿過亭外的翠竹,投向遠方。突然,他抬頭望見那滔滔不絕的黃河水,從遙遠的西天滾滾而來,仿佛一條巨龍在大地上蜿蜒。醉翁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不禁想起了李白那句著名的詩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彼贿@壯麗的景象深深打動,于是吩咐身邊的女童鋪好紙張,準備揮毫潑墨。
   醉翁提起筆,飽蘸濃墨,準備一氣呵成寫下“天上來”三個大字。然而,當他寫到“來”字的最后一捺時,或許是被黃河的氣勢所震懾,或許是思緒萬千,醉翁的手微微一顫,女童也在這時松開了手中的紙張。結(jié)果,那“來”字的最后一捺竟然少了一小部分。
   不久之后,有人將醉翁所寫的這三個字鐫刻在一塊巨大的石碑上,豎立在觀河亭旁,供人們欣賞。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戰(zhàn)亂頻發(fā),這片寧靜的土地也未能幸免。石碑和洪慶觀的所有建筑都在戰(zhàn)火中化為灰燼,不復存在。曾經(jīng)的觀河亭和那塊鐫刻著“天上來”的石碑,只能在人們的記憶中尋覓其蹤跡。盡管如此,醉翁的那三個字依然在人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成為永恒的傳說。
   據(jù)傳說,醉翁在晚年的生活變得更加清貧。在他去世之前,他親自挖了一個墓穴,并決定在那里度過余生。有一天,他在墓穴內(nèi)擺上酒菜,邀請了幾位好友前來相聚。在那個特別的日子里,他自己撰寫了一篇墓志銘,并在朋友們面前朗讀。他念道:“生時明,死時清。不計利,不問名。來手赤,去手空。垅高岡,墓高封?!边@番話表達了他一生的清白和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
   魯醉翁的墳墓位于原縣城西北方向三里多遠的西坡頂上。那里曾經(jīng)有一片壯觀的墓地,包括石獅、石人、石馬和石羊等石雕,但如今這些遺跡早已不復存在。隨著時間的流逝,那片曾經(jīng)的墓地已經(jīng)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只剩下關(guān)于魯醉翁的傳說和他那超脫世俗的生活態(tài)度,依然在人們心中流傳。
   在1994年的時候,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在洪慶觀的村民們進行房屋建設的過程中,竟然意外地挖掘出了一塊古老的石碑。這塊石碑原本被稱為“天上來”,但由于歲月的侵蝕和人為的破壞,它已經(jīng)變得殘缺不全。令人惋惜的是,石碑只剩下中間的一段,而在這段殘存的石碑上,只有一個“上”字依然完好無損。這個“上”字的筆畫橫豎都異常粗壯,甚至比一個成年人的胳膊還要粗。盡管經(jīng)歷了如此嚴重的破壞,這塊殘碑仍然被豎立在原來觀河亭的廢墟之上。
  

共 365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神筆魯醉翁》講述的是明朝天啟年間著名魯醉翁故事。通過閱讀筆者的文章,使讀者得知看魯醉翁成名前后的許多有趣故事,其中有他因為酷愛書法,在街上看見一頭驢背上馱著一個線口袋,上面幾個字吸引了魯醉翁的目光,他情不自禁地尾隨驢后,仿佛被那字跡中蘊含的魔力深深吸引,無法自拔。驢主人被他癡迷書法的行為所打動,慷慨把袋子送給了他;此后,他勤學苦練,終于成為當時的書法名家,許多人慕名而來,想得到他的墨跡;而他對那些品德低下的人堅決拒絕;為佛教圣地寺廟題字;游玩在山水間,趁著醉意揮毫潑墨,在柳樹上刻下的即興聯(lián)語,成為后人津津樂道的佳話。他對為其提供食物的店家也慷慨回饋字墨,寫完字又瀟灑而去,只留下一抹淡淡的酒香和無盡的遐想;醉翁在獨自漫步時還邂逅一位少女,成為一段美麗的佳話;他在觀海亭乘興寫下的“天上來”三個字,雖然石碑石碑和洪慶觀的所有建筑都在戰(zhàn)火中化為灰燼,但依然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他去世前,為自己挖好墓穴,給自己寫墓志銘,并在朋友面前朗讀,表達了他一生的清白和淡泊名利的態(tài)度。如今的魯醉翁墓地消失,但關(guān)于他的傳說依然在人們心中流傳。筆者通過講述一代書法家的生平故事,反映出這位書法家不拘小節(jié),粗獷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和人們對他景仰之情,讀之令人震撼。散文講述名人故事,傳播歷史文化,推動傳統(tǒng)文化教育,滿滿的正能量,給人向上的力量!欣賞,問候作者!【編輯:劉柳琴】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劉柳琴        2025-06-21 14:49:11
  問候樓蘭社長,寫作快樂!
敬請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2 樓        文友:劉柳琴        2025-06-21 14:49:36
  恭祝創(chuàng)作豐收,期待更多佳作點綴柳岸,展示您的風采!
敬請加入柳岸花明文友交流群QQ: 858852421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