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小學時光(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小學時光(散文)


作者:冬陽先生 秀才,2524.7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98發(fā)表時間:2025-06-22 11:58:34
摘要:五年小學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小學時期我雖沒堅持寫日記,但有本日記早就放進我的腦海。如今偶爾拿出來翻一翻,曾經的陳年舊事,曾經的酸甜苦辣咸經過歲月沉淀與時光升華,早化成一杯濃郁的茶湯,留給我余生慢慢細品,慢慢回味……


   “呵,這小孩兒行,升級考試都能睡著?!?br />   我是在監(jiān)考老師的驚訝聲里考上的一年級。雖然睡著了,但成績還不錯,語文滿分,數(shù)學九十。
   九十年代,幼升小以及升級考試很嚴格,考不上是要留級的。我的同級同學年齡懸殊很大,有的差三四歲,相差兩三歲的親兄妹同級讀書也很常見。這些都跟留級有關。
   留級生常被班里同學起外號叫“老油條”,一遍一遍炸可不就叫老油條。
   從小到大,值得驕傲的是我沒留過一級,哪怕后期學習不好,升級考試還是能過關的。上四年級前,我就讀于村里老學校。老學校是幼兒園和小學合并制,一排大瓦房,最西頭一間教室是幼兒園,向東連著兩間教室是一二三年級。兩個教室三個年級合并使用,根據(jù)學生人數(shù),要么一二年并用一個教室,要么二三年級并用一個教室。上課時,老師先給南排低年級講課,講完后,低年級自習,再給高年級上課。提問時,常常高年級學生不會的,低年級學生倒會了。這樣一來,高年級學生被老師罵笨蛋!低年級學生被老師罵逞能。老師有時也會講串了,講串了就串著聽。學生不敢反駁老師,講桌上那根教鞭不是吃素的。
   小學部有兩位老師,他們身兼數(shù)職,校長、年級主任、班主任,同時兼職數(shù)科任課老師,包括體育。上三年級時,才有了專門的體育老師。
   在村里上完三年級,需去鄰村“史官屯”上四五年級。對去那里上學我很抵觸,心里一直忐忑不安。三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考場破天荒設在史官屯。考完試,在旗桿處,幾個高年級學生正笑話一個男孩考試吃了“鴨蛋”。男孩看上去腦子有些不靈光,看對方人高馬大不敢造次。巧就巧在我剛好路過,他看我個子比較矮小,暴露出欺軟怕硬的嘴臉。他問我為什么笑他?是不是笑他考了零蛋?我從小很少惹事,也怕事,平時獨自走在路上,如看到前面有好幾個人湊在一起,我會躲著走,以免惹禍上身。我本不想搭理他,想著車子就在校外,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他看我不言語,氣焰更囂張了,直接抓住我的領口,不讓我走。此時村里熟悉的同學都走了,只剩我孤單一人。說不怕是假的,這個男孩兒比我高一頭,雖看上去有些傻里傻氣,但我未必能打得過他。我一邊極力解釋,一邊被迫擺好架勢。兩個人形成摔跤之勢,我盼著有老師經過,但老師好像都在整理試卷。我盼著有學生為我出頭,但他們都圍著看熱鬧。圍的人越來越多,我想趕快逃離,在這人生地不熟,僵持時間越長對我越不利。
   思索間,我看準時機,先發(fā)制人,抬起右腳踹在他膝蓋上。他被我突然一擊,一時沒站穩(wěn)撲通跪在我跟前。欺軟怕硬的人向來膽子也小。他開始求助旁邊的大孩子,“你們幫我揍他,行不,他還怪厲害哩!”當時我內心很害怕,怕圍觀的人會幫他,單挑我都沒勝算,別說群毆了。幸運的是,旁邊人看他傻乎乎的,也或許被我剛才一擊震懾到,都散開了。我借此機會,故作鎮(zhèn)定地騎上車飛快逃離。
   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我對這所學校有些反感,一想要去那里上四年級,心里總會不安,怕冤家路窄。從小到大,我仿佛有幸運神保護,遇事都能逢兇化吉,心想事成。這年,村里一位港商回饋家鄉(xiāng),為村里捐資修公路建學校。三年級暑假期間學校建成,該上四年級的我,得以繼續(xù)在本村上學。史官屯的學生老師全員搬來。小學正規(guī)起來,有明亮的教室,有圖書館,有大操場,有體育器械,還有食堂和小賣部。校長和教導主任是聯(lián)合校專門任免的,每個年級都有獨立教室,上下課的哨子聲換成了大喇叭,放在校長辦公室的屋頂上。唱的是亞運會歌曲《我們亞洲》的純音樂。它陪伴了我兩年。
  
   二
   前文說到,老學校一共有兩位民辦老師。一位孫老師,一位齊老師。孫老師是史官屯的,他村上有中心小學,卻來我們村教書,不知是何原因。
   我在齊莊上了三年,他教了我三年。每天早上他騎著二八大杠從我家屋后經過,每天傍晚放學后,他依舊騎著二八大杠從我家屋后經過。車把上掛著一個黑皮包,我猜測里面裝著食物或書。我上幼兒園時,就常跟他打招呼。他每次在屋后經過,不管早或晚,我都喊一聲“孫老師好”,他也笑著回應一句:“好,真懂事!”
   我從小不喜歡做作業(yè)。上小學后,作業(yè)幾乎從沒完成過。尤其是放寒假,從一年級到三年級,每年正月十六開學的早上,孫老師都會來家里叫我。每次來叫我時,我一定是坐在床頭上“奮筆疾書”。做不完作業(yè),我是不去上學的,去了要么被老師留下,要么教鞭伺候。
   他進門必說:“又沒做完作業(yè)呀!你小子就是不記事哩,平時周末不做也就罷了,你整個假期都干啥去了?光知道玩了?!蔽也桓医釉?,手里的筆更快了。當聽到孫老師說:“行,別充忙的了,快上學吧,記得補上哈。”我心中竊喜,補作業(yè)大多不了了之。
   孫老師對我不錯,但我對他有些恨意。
   一二年級時,我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曾在全鄉(xiāng)數(shù)學競賽上和一位同學以86.5的成績,并列全鄉(xiāng)第一。但整個小學時期我沒有一張獎狀,比我成績差的都有,我一直不理解孫老師的做法。我曾跟母親說:“娘,你能跟孫老師說一下嗎,為啥該是我的獎狀,卻改成了別人的名字?!蹦赣H說:“嗐!你學習好,獎狀不獎狀唄?!爆F(xiàn)在想來獎狀不過是一張紙,的確沒有什么用處,但母親忽略了獎狀在一個孩子心中的份量。我不怪母親,生活的困頓和地里的農活讓她焦頭爛額,哪有時間揣摩我的心思。
   從此,我犯了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報復老師”。
   每逢考試,我開始交白卷,考零分??粗嚲砩霞t紅的“大鴨蛋”,心里生出一種莫名的快感。結果可想而知,很快,我在班里的職位全被撤掉了。我沒迷途知返而是一錯再錯,考初中時,因沒把握考上,竟用了替考,成了我一生抹不去的恥辱。
   小學畢業(yè)后,再沒見過孫老師。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開車路過鄉(xiāng)鎮(zhèn)駐地,在路口一個老者向我招手,我落下車窗。
   “哎,老師兒,你去哪里?。磕苌游乙欢蝺郝凡??”
   透過車窗,我看到一張熟悉的臉,沒錯,是孫老師。上車后,通過聊天我知道他得病了,剛坐公交車從醫(yī)院回來。二十多年不見,他老了很多,加之病態(tài)顯得很滄桑。我問他還認識我不?他猶豫片刻,說記不得了。當我說出自己的名字,他支支吾吾:“額……哦……你在齊莊……”我內心有些失望,一個當年問他了無數(shù)次好的小孩兒,一個教了三年的學生,他竟然不記得我。但看他躲閃的表情,又像是在隱藏什么?他讓我把他送到村口,我看他身體不適,執(zhí)意把他送到了家門口,他招呼我去家里喝口水,我拒絕了。看著他面容憔悴,身形佝僂,顫巍巍地開門,這一刻,我恨意全消。
   不久后,他就去世了。孫老師全名,孫長興。
   齊老師,名玉洪,是本村人。他和我曾祖父同輩分,以前我叫他老師,現(xiàn)在叫他爺爺。當年教我數(shù)學、音樂,偶爾也代體育課。就是他恨鐵不成鋼,罷免了我的學習委員和課代表職位。我不恨他,只怪自己心態(tài)差,為一張獎狀,自毀前途。
   齊老師很嚴厲,教學也很認真,教過村里很多人。如今也已退休,常在村里散步。每次碰到他,我會第一時間打招呼。每次打完招呼,當年舊事會涌上心頭。
   上四年級后,班主任是位剛畢業(yè)的女老師,姓張,名秀輝,個子挺高,戴眼鏡,雖是女老師,打人從不手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犯了錯,直接用文具盒打手心。教我那年,他父親得病去世,她一直心情不好,脾氣爆燥不知跟這有沒有關系?忘記當時是誰說,她之所以打人狠,是因為還沒孩子,等有了孩子,就舍不得了。
   小學畢業(yè)后,再沒見過她。后來聽說調回鎮(zhèn)上小學教書,現(xiàn)在調到了縣里。聽小我二十歲的師妹說,她現(xiàn)在脾氣依舊很不好,說話不留情面。
   高老師,是音樂老師,胖胖的,圓臉,常戴著淺卡色眼鏡。雖體型偏胖但很有氣質。全名好像叫高玉青,音樂課少,記憶有些模糊,深感不敬。她鋼琴彈得不錯,唱歌也好聽,是唱美聲的。高老師為人和善,喜歡和我們開玩笑,曾在一堂音樂課上,讓學生猜她年齡,誰猜對了誰就是她的同盟軍。最后全班就我猜對了。高老師指著我對全班同學說:“你以后就是我的同盟軍了?!碑敃r我雖對“同盟軍”這個詞有些陌生,但依舊感覺很驕傲,很威風。
   高老師多才多藝,還曾排過一個小品,配樂用的是《愛的奉獻》,說是小品,但結尾令人悲傷,演出時,師生們幾度落淚。后來去縣里比賽,聽說被裁了下來,其原因是,小品是逗人樂的,但這個作品總讓人想哭。至今聽到《愛的奉獻》熟悉的旋律,總想起當年的小品場景。上高中時候,見過高老師一次。她在村北路上散步,路過我家藕池,特下來看我父親挖藕。剛巧我在,和她說起當年的事,她竟都還記得。告別時,我給她拿了一些蓮藕,她推辭不過收下后,開玩笑道:“呵,老師沾了學生的光,這藕吃起來甜?!?br />   上五年級后,班主任是付仕軍老師,教語文。他常年帶著一個咖啡色墨鏡,個子不是太高,但始終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付老師和張老師一樣,很年輕,在學生眼里都是下手比較狠的,他還多一項罵人習慣。付老師打人習慣用巴掌,而且不太懂憐香惜,學生大都怕他,升五年級時,學生們都曾祈禱別碰上他。我見識過他的另類懲罰方式。在一次課間,我和同村一位同學因瑣事在沙坑里打了起來。他把我倆喊到教室門口,問清緣由,直接說:“不是愿打嗎?來,我看著你們打,你扇他一巴掌,他再扇你一巴掌。”迫于他的威嚴,我們兩個只好輕輕地打在對方臉上,還笑場了。氣得付老師說,用力打!這件事過后,我們兩個再沒打過架。
   如今學生受到體罰,家長會受不了,在當時,家長才不管這些,還對老師說:“不聽話就可勁兒揍!”
   付老師后來也調到了鎮(zhèn)上教學,聽說還當過校長,現(xiàn)在在聯(lián)合校任職。兒子開運動會時,我曾見過他在主席臺上坐著,還是帶著一副咖啡色墨鏡,還和當年那樣冷冷的,好像一直都沒變。
   教數(shù)學的是夏學武老師。小時候感覺夏老師最聰明,邊教學邊經商。學校食堂是他開的,建校初期,學生自己帶饅頭來,他只負責燒水熥饅頭。吃飯時候,大蒸籠上擺滿各種顏色的網兜。后來,不再讓學生帶饅頭,他自己蒸饅頭。交麥子換飯票。出于新鮮,我也曾在學校吃過一段時間。夏老師的經商頭腦還是很不錯的,后來又在食堂東側開了后窗經營小賣部,我有不少飯票都花在了這里。
   夏老師打過我三巴掌。一次早讀我忘記什么原因不愿上學,在學校南邊的玉米地里,扒了一早上玉米。母親把我送去辦公室后,夏老師狠狠打了我三巴掌:“該上學的時候不上學,去扒棒子,不好好學,以后讓你扒個夠!”
   后來聽說夏老師沒調去鎮(zhèn)上教書,而調到了前李中心校,還是教數(shù)學,后來當了校長。這所小學也是三年級制,四年級要轉到鎮(zhèn)上希望小學。
   畢業(yè)后我沒見過夏老師,倒是他夫人我見過很多次。
   齊瑞安老師也是本村村民,在老學校代過一段時間體育課,新學校建成,他負責全校所有班級體育課。齊老師脾氣好,愛笑,和學生們能打在一塊兒。我小時候很頑皮且彈跳力很好,被他選在了跳高隊,每天下午自習課開始訓練。遺憾的是,就在比賽前兩天,我因失誤跳出了墊子外,膝蓋被磕傷,又黑又紫,腫成“大饅頭”錯過了比賽。齊老師說,要是沒有這次意外,搞不好你能得個獎,還囑咐我,多用鹽水洗一洗。齊老師現(xiàn)在退休了,在市里幫兒子看孩子。平時回家,偶爾路過我這里,會進來說會子話。
   慧潔小學還有幾位老師,要么是代課,要么是教副科,記憶大都模糊。劉傳玉老師,個子很高,很瘦,曾當過一段時間校長。李樹田老師和孫老師同村,為人很謙遜,曾代教過我?guī)坠?jié)課。謝長明老師教我低一級,愛笑,教數(shù)學,不是很嚴厲,他女兒曾低我一級,如今也是老師。陳子忠老師,高高的,瘦瘦的,背有些微駝,常騎著二八大杠自行車和謝老師走在齊譚路上。他們如今都已退休,還有兩位鄭姓女老師,鄭海霞老師和鄭秀芳老師,模樣都記得清楚,教我低一級學生,如今還沒退休。時隔二十幾年,如今見到應該還能認得出。一位夏姓女老師,是一位同學的姑姑,全名夏月英,曾帶過我一段時間課,她經常檢查我的書洞,批評我書洞跟垃圾場似的。如今,常見她看著孫子在我店門口走過。
  
   三
   第一部分寫了學校,第二部分寫了老師,第三部分該寫同學了。整個小學時期同學太多了,從老學校的十二位同學到新學校的六十多位同學,就算每個人寫上一小段,恐怕一萬字都不止,同學間有哭有樂,有愛有恨,留著以后慢慢寫吧!
   五年小學時光,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小學時期我雖沒堅持寫日記,但有本日記早就放進我的腦海。如今偶爾拿出來翻一翻,曾經的陳年舊事,曾經的酸甜苦辣咸經過歲月沉淀與時光升華,早化成一杯濃郁的茶湯,留給我余生慢慢細品,慢慢回味……
  

共 4986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回憶小學時光的深情散文。作者以敘述者的口吻,將小學生活的點點滴滴娓娓道來。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描寫了學校的變遷,從簡陋的老學校到設施齊全的新學校,展現(xiàn)了教育環(huán)境的改善;第二部分則聚焦于老師們,生動地刻畫了多位老師的形象與性格,如嚴厲的齊老師、和藹的高老師,以及讓作者心生恨意的孫老師等,每個人物都鮮活且富有個性;第三部分提到同學,雖未深入描寫,卻也透露出同學間深厚的情誼。文章并非只是簡單的回憶羅列,更是在故事中穿插了作者對成長的思考,對過去錯誤選擇的反思以及對師長的感恩與懷念。這些情感的交織,使文章充滿了溫度與深度。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僅能看到作者的成長軌跡,也能從中感受到那份對童年、對師恩、對同學友情的珍視與回味。一篇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的作品,充滿了懷舊色彩,也反映出那個時代教育的特色與師生間的情感,讀來很有共鳴。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6220017】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6-22 12:03:47
  作者將小學時光,生動刻畫。如:師生形象,成長過程,校園好教室等。師長性格鮮明有愛,童年趣事鮮活有趣。雖曾因獎狀心生恨意,但長大后的反思與釋懷,盡顯成熟與感恩。全文情感真摯,細節(jié)滿滿,勾起讀者回憶,感受到成長的酸甜苦辣與歲月的溫暖沉淀。
回復1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6-22 14:14:02
  非常感謝芹芹森老師的精美點評,敬茶遠握,問候夏安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6-22 12:32:15
  為老師點贊、敬茶獻花!祝老師周末愉快!
回復2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6-22 14:14:28
  再謝老師留評鼓勵
3 樓        文友:明鏡亦非臺        2025-06-25 18:12:46
  頗為熟悉的場景描述,我們大約是屬于同一時代的人了。
文學愛好者,工作之余,曾在許多文學網站發(fā)文交流,樂在其中。
回復3 樓        文友:冬陽先生        2025-06-26 14:20:32
  感謝老師到訪,致敬一起走過的舊時光。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