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曉荷】七絕 · 山中(古韻十首)
摘要:平水韻。
一
客上西山披晚霞,高風搖樹慢飛花。
通天絕頂浮蓮影,孤寺鐘聲撞月牙。
二
拽影斜陽山寺下,桃花飛舞映叢林。
洞橋音響空流水,深谷云歸自在心。
三
山腳人家煙裊斜,夕曛棲樹醉桃花。
燕飛引我溪橋去,歌里尋聲誰采茶?
四
玉谷神潭難測深,龍宮何必費思尋?
清波不動垂綸月,印證仙臺明鏡心。
五
清風時拂徑無塵,鶴倚崖松悟道真。
日日行云伴流水,洞邊不見問津人。
六
疑到靈臺十二層,月娥素手舞輕綾。
風扶楊柳誰同伴?蓮岸啼蛙和坐僧。
七
閉門高寺松巖靜,古塔仰眸空月明。
夜鳥隨風潭下看,銀蜍潛底竟無聲。
八
漫看云卷眉如皺,玉闕神仙未必愁。
月印清江洞天境,乘風垂釣不收鉤。
九
洞石流泉盡古音,桃花笑看畫眉吟。
仙源不讓劉郎覓,峭壁松蘿徑掩深。
十
古道飛溪琴石幽,凌霄壁下洞仙留。
鏡廬松外青云掩,漁叟歌聲引鷺鷗。
【編者按】這組詩作如一串玲瓏的山水珠鏈,在筆墨間鋪展著自然與哲思的畫卷。詩人以“西山晚霞”起筆,讓“高風搖樹”的動態(tài)與“孤寺鐘聲”的幽遠相映,將讀者帶入虛實交織的山水境界。從“拽影斜陽”下的桃花飛舞,到“玉谷神潭”邊的垂綸望月,每一首皆以意象為舟,載著觀者穿越溪橋、深谷與洞崖,既有“燕飛引我”的隨性,也含“悟道真”的澄明。詩中“月娥素手”“蓮岸啼蛙”等句,將神話與禪意揉碎在景物里,讓清風、鶴影、漁歌都成為叩問心靈的偈語。當“銀蜍潛底”的靜謐與“歌聲引鷺鷗”的生機相遇,山水便不再是客觀的風景,而化作映照內(nèi)心的明鏡,讓人在詩行的起落間,看見自然之美與生命頓悟的同頻共振。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6-24 08:32:18
詩作以景繪心,從西山晚霞到深谷云歸,句句如畫,字里行間盡是山水禪意與生命哲思。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6-24 08:32:40
十首詩如十幅水墨,將桃花、鶴影、漁歌織入月光清泉,讀來如臨仙境,又品得幽微心境。
3 樓 文友:貴州王先生 2025-06-24 10:30:57
欣賞詩友佳作,感佩才情,問好詩友,祝愉悅筆豐!?。?
4 樓 文友:東辰 2025-06-24 11:51:39
美絕一吟丹青畫,橫鋪豎展散彩霞!幾多回味甘四起,扼腕添慕好詩家。
5 樓 文友:東辰 2025-06-24 11:57:20
竹傘老師的絕真美,一絕一畫,驚詞麗句多唯美。美韻綿長,如琴繞梁而動,妙不可言,大贊欣賞,一句三景,四句吟后美不勝收,卷卷錦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