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浪花詩語 >> 短篇 >> 作品賞析 >> 【浪花·夢想】悲哀的閨怨(欣賞)

編輯推薦 【浪花·夢想】悲哀的閨怨(欣賞) ————讀馮延巳《鵲踏枝》


作者:吳需榮 舉人,3988.2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42發(fā)表時間:2025-07-07 08:28:55

閨怨詞在中國文學史上屢見不鮮,這首先是因為詞的特點。詞從產(chǎn)生之日起,因為是歌女演唱,所以內(nèi)容就多以描摹女子情狀為主題,反映女子的喜怒哀樂,其中當然少不了描寫女子哀怨、愁思的作品。文人填詞后,中國文人又有以女子自比的傳統(tǒng),以女子被拋棄比喻自己懷才不遇得不到明主垂青,以女子的美麗比喻自己的美德和才華,所以也熱衷于創(chuàng)作女子幽怨類詩詞。當然,文人創(chuàng)作的閨怨詞,無論是語言還是境界都上了一個層次,就像這首詞,深得后人激賞。
   全詞是:“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shù)。玉勒雕鞍游冶處,樓高不見章臺路。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這首詞的作者是有爭議的,很多選本認為是歐陽修,主要原因是李清照認定為歐陽修所作,她與歐陽修時間相去不遠,又家學淵源,應(yīng)該不會搞錯。當然,也有專家認為是馮延巳,因為歐陽修非常欣賞馮延巳,所以經(jīng)常會記錄下馮延巳的詞,然后自己仿作,這本是他的學習方式。等到后來,他也成了大家,人們把他的詞收集出版時,誤以為他抄錄的馮延巳的示范詞也是他自己創(chuàng)作的,從而產(chǎn)生誤傳,這是可能的。認定作者是馮延巳的最重要的一個證據(jù),是歐陽修的一個學生,說看過馮延巳記載本詞的手稿。如果這話屬實,作者是馮延巳無疑了。當然,那是專家考證的事,不管作者是誰,不影響我們欣賞這首詞。
   首句即驚人。庭院深深,不知深有幾重。古代女子不像現(xiàn)代,是不可以出來拋頭露面的,是養(yǎng)在深閨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這是對女子的保護,也是對女子的桎梏。所以,中國古代女子的青春,芳心,愛情,都是被壓抑的,封鎖的。這句詞不僅是寫的實景,更是虛寫了女子受到的種種桎梏,虛寫了她們無從訴說的滿腔愁緒。其實,懷才不遇的男子又何嘗不是如此,滿腹的才華無人賞識的話,心中的苦悶同樣無人可訴。首句連用三個疊詞,這種寫法也經(jīng)常有后人模仿。首句影響之大,甚至瓊瑤有部小說,名字就叫《庭院深深》。由于女子處在深閨,所以看到的只有密密的楊柳和簾幕,楊柳再多,再美,也留不住心上的人,重重簾幕更是阻擋了她尋找心上人的所有希望。第二句接著說,女子只有想象,只有擔心,不知道自己的心上人,那個騎著高頭大馬的公子哥又到哪兒鬼混去了,只可惜自己住的樓再高也看不到他。章臺,原是秦朝的館閣,章臺下面的一條路在秦時就是歌姬酒館聚集之處,所以后來章臺路就借指煙花柳巷之所。從情理上來講,一個放蕩公子,何至于一個癡情女子如此惦念,但這正是作者有意這樣寫,用這樣的對比寫出了女子的悲哀與無奈。如果能想到作者自比懷才不遇的話,那君王不用德才兼?zhèn)涞淖约憾ビ媚切┎粚W無術(shù)的小人,自己卻還始終想著報效國家,不正和那想念著浪蕩公子的癡心女子一樣嗎?
   下片首句,雨橫風狂,簡直就是老天都在和我做對。三月的風雨本是客觀的自然現(xiàn)象,但在心有千千結(jié)的閨中女子看來,風雨簡直太殘暴了,所以說狂橫。這樣的風雨下,嬌弱的花朵哪受得了,自然是被摧殘得一干二凈?;ǘ錄]了,意味著春天也結(jié)束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又能怎么辦呢?最后一句也是名句,我?guī)е蹨I問鮮花,可鮮花并不搭話,因為它自身難保,被風雨刮得到處都是,甚至飛到了秋千之外。嬌弱的女子本身就是鮮花,看到鮮花被摧殘自然同病相憐,所以才會含著眼淚問鮮花,問的當然是如何保留住春天,我的情郎何時能來欣賞我的美麗,要不然我的美麗也就和鮮花一樣,隨著歲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甚r花給不了答案,這個答案只有情郎能給,這個情郎卻不知道身在何方,甚至心頭有沒有我都不知道。鮮花不但不說話,還被風雨刮到秋千那去了,秋千是什么所在?是女子平素歡笑嬉戲的場所,是快樂幸福的象征,當幸福的秋千上滿是被摧殘的落紅,豈不是說自己的幸福只剩了回憶和惆悵?風雨摧殘落花是自然現(xiàn)象,無法阻攔,男子無情無義造成的風雨是人為因素,可同樣無法阻擋,留下的只是滿地落紅、風雨飄搖的秋千和孤苦伶仃淚流不止的美麗女子。多情女子無情郎的故事,受傷害的總是多情的人,矢志報國的賢才和昏庸無能的君王的故事,受傷害的也總是賢明的人才。這是個人的悲哀,更是世事的悲哀無奈,誰也改變不了。
   人的悲哀,都是源于在意。因為我在意明媚的春光,在意嬌艷的鮮花,當這些東西不在了,我才會感到刻骨的痛。在意的本質(zhì)就是愛,是對生命的熱愛,只有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熱愛每一朵花每一根草,才會對春天的美好格外珍惜在意。同樣,女子如果不是格外在意自己的情郎,才不會關(guān)心他到哪游冶放蕩。愛,相伴的往往是痛苦,所以佛家總喜歡教導世人,求不得是苦,要放下一切執(zhí)念,對什么都要漠不關(guān)心,那就達到了解脫,得到了人生的智慧。佛家的話有一定道理,但是,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愛終究意味著美好,我在意生命中的每一天,才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好,我心中有愛,才會遇到那個我愛而且愛我的人,得到溫暖而浪漫的愛情生活。一個十分熱愛鮮花的人,看到鮮花盛開,會欣喜若狂,這種快樂的體驗是一個佛教中人永遠無法體會的。即便是痛苦,因愛而生的痛苦,事實上會讓癡男怨女們甘之如飴,所以中國歷史上才會留下那么多美麗而又痛苦的詩篇。沒有愛的能力,不能感受到愛的快樂與痛苦,是無法和古人同情,也無法深刻理解古典詩詞的。
   一首《蝶戀花》,記春日村景:一夜春風裁細柳,水面輕拂,映日腰身瘦。并鳥雙雙逐水走,漣漪蕩漾春光秀。古廟石橋安似舊,荷杖歸來,共飲家中酒。粟米仔雞兼夜韭,秦皇漢武都隨口。

共 219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吳老師的這篇賞析著眼中國閨怨詞傳統(tǒng),精辟剖析其源流與寄托,從歌筵演唱的情態(tài)描摹,到文人借“香草美人”以喻才志不遇的深沉寄托。聚焦傳世名篇《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爬梳作者歸屬(歐陽修或馮延巳)之學術(shù)公案,尤見視野開闊,更明言“作者何人不礙詞作光華”的鑒賞真義。吳老師的賞析總是很精彩。洞悉“庭院深深”三疊字,既是閨閣實景之幽閉枷鎖,更是愁緒無形之桎梏象征,自然勾連起失意文人與深閨女子同病之悲?!坝窭盏癜啊闭屡_路之懸想,道盡癡守與浪蕩的懸殊對照,更隱喻君臣遇合之慨。下片“雨橫風狂”“淚眼問花”之句,更抉發(fā)落花與秋千意象蘊含的盛衰之嘆、幸福追憶與現(xiàn)實凄涼的雙重悲感。篇末由詞境升華至人生哲思。全文析詞精細,論理通透,情思深摯,是一篇融學術(shù)考辨、藝術(shù)鑒賞與生命感悟于一體的精品佳作?!纠嘶ㄔ娬Z編輯:一季闌珊】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7-07 08:30:08
  浪花名言薈萃:
   人的悲哀,都是源于在意。因為我在意明媚的春光,在意嬌艷的鮮花,當這些東西不在了,我才會感到刻骨的痛。
   -----吳需榮
2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7-07 08:31:21
  浪花名言薈萃:
   只有熱愛生命中的每一天,熱愛每一朵花每一根草,才會對春天的美好格外珍惜在意
   -----吳需榮
3 樓        文友:一季闌珊        2025-07-07 08:31:54
  浪花有你很精彩,期待吳老師更多佳作!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