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人生家園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園】那些忘不了的事(散文)

編輯推薦 【家園】那些忘不了的事(散文)


作者:楊忠文 布衣,373.4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59發(fā)表時間:2025-07-08 05:53:57


   我小時候的生活艱苦,單調。物質生活貧困,精神生活空虛寂寞。但還是苦中有樂,單調中有色的。生長在農村,生活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幾乎時時刻刻都接觸自然,親近自然。自然很慷慨,沒有薄待我,它給予我恩賜,帶給我許多快樂,給我小時候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和趣味。
   暮春時節(jié),鳥語花香,天藍地黃,艷陽高照,一派誘人的景象。麥子熟透,香氣撲鼻,收麥的田壩,一片繁忙。大人們揮舞著鐮刀收割麥子。我們幾個小孩背著籃子在后面拾麥穗。我頭頂烈日,揮汗如雨。手腳被麥茬戳得生痛。這拾麥子的活兒,對我來說是一件苦差事,為了掙幾厘工分,不得不咬著牙去干。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絕對的,往往具有兩面性。就拿拾麥穗這事來說,也是苦中有樂的。這樂就是去拾麥子可以燒麥穗吃。燒麥穗吃,對我來說是一種享受,一種樂趣。我們這些饞嘴娃娃燒麥子吃,只要心不黑,適當燒吃一點,生產隊的負責人一般不干涉,他們不會對我們這些小孩子上綱上線,給我們戴上侵占集體利益的帽子,對我們進行批評教育的。燒麥子很簡單:拿幾穗剛熟殼還帶青的麥穗,找來干草細棍,放成一小堆,用火柴把火點燃。用手握著麥穗桿,把麥穗放到正在燃燒的火焰上翻烤。等麥針燒掉麥殼燒焦后,用雙手揉搓麥穗。麥粒搓出來后,把麥粒捧在手心上,用嘴把麥殼吹掉,剩下的一粒粒淡綠色的顆粒,散發(fā)著煙火味的香氣。這就是烤熟了的麥粒。把麥粒一粒一粒放進口中,慢慢地咀嚼,那煳香攪得饞液滿嘴,入腹,饑肚歡鳴,糯香沁脾。好一種享受,仿佛這是世間最有味道的食物。吃罷烤麥,用手背把嘴抹一抹,把袖子當做開臉巾,抬手在臉上擦幾下。這般操作,把粘滿汗的臉化妝成了一個染著黑灰的花臉。幾個小伙伴,你看著我,我指著你,手舞足蹈,相互取笑。這種樂趣,只有在麥子成熟時才能夠享受到。長大后,再去體驗燒麥子吃,已經找不到了小時候那種趣味了。
   這個季節(jié),黃泡也開始熟了。黃泡樹生長在荒山、田邊地角。這種樹渾身都長著刺,枝杈發(fā)達,葉片有小杯口大,扇形,上面光滑,背面生著黃紅色的絨毛。黃泡開白花,一朵朵小花你擠我,我不讓你,好不熱鬧?;ㄖx后,那一叢叢緊裹著綠衣的小果子慢慢地長大。到清明后,一簇簇比豌豆大一點的果子綴滿枝頭,這時的黃泡已經定型,正是去澀釀甜期,等待著把外衣掀開,展現(xiàn)出真容。過十天半月,谷雨天,黃泡露出一個青頭,這黃泡還不熟,不能吃,如果你硬要嘗,那也沒有關系。把黃泡摘下來,剝去皮,放進嘴里,你會嘗到酸澀的味道,不想把它咽下肚,最好立即把它吐出來。再等幾天,黃泡變成黃色,包裹的皮綻開。這時黃泡熟了。一叢叢黃橙橙的果子綴滿枝頭,惹人垂涎。黃泡樹的刺很厲害,摘黃泡要小心。若被刺戳,那是要見血的,疼痛自然是逃不掉的。用手輕輕地去摘黃泡,黃泡離開蒂皮,那黃泡像一個小金碗,甜汁欲滴。放入嘴里,酥軟蜜甜。輕輕地咀嚼,咽下去。一股甘流入肚,甜到心肺,渾身毛孔舒暢。一棵棵黃泡樹綴枝頭綴滿金色的黃泡,甜香隨風飄散。鳥兒成雙成對地飛到黃泡樹頭,歡唱著啄食黃泡。它們那點頭擺尾,扇翅啄食,跳躍喜樂之形象,十分可愛。它們在黃泡樹頭吃得興致正濃之時,如果看到人來,就十分驚慌,群起而飛,極不情愿的離開,落到不遠處的樹頭,嘰嘰咕咕地叫著,仿佛在咒罵來人與它們搶食黃泡。調皮的小孩,會撿起一塊石頭沖向它們,未等石頭飛到它們頭上,鳥們就驚叫著朝更遠處飛去。蛇也喜歡吃黃泡,它們爬上黃泡樹,掛在樹上吃黃泡。有一次我看到一棵正成熟的黃泡,我之前就去這里摘吃過黃泡。這棵黃泡樹有3米來高,主干根部小碗般粗,枝杈繁多,占地五六平米。相距幾十米看去,滿樹綴著密密麻麻的小黃星,逗得我嘴角流涎。我快步奔到樹旁,迫不及待地伸手拉黃泡樹杈。突然,一條1米多長的蛇從樹頭竄出來,飛過我的頭頂,落到地上,鉆入草叢。嚇呆的我,看著擺動的草,渾身發(fā)抖,冷汗?jié)褚???粗切┫残︻侀_的黃泡,我那想吃黃泡的念想,早已不知道嚇到了何方。我悻悻地離開黃泡樹。這次后,我再不敢去這里摘黃泡了。黃泡熟時,去摘黃泡吃是一種享受,也是一種樂趣。山間黃泡多,如若喜歡吃,不怕肚子鬧意見,那你可以放開肚皮吃,不會有人干涉。如果專門去摘黃泡,我們會帶口缸之類去(那時塑料袋還沒有流行到農村)。到黃泡樹多的地方,先盡情地摘吃,吃得差不多了,就把黃泡摘到缸里,缸摘滿,缸口蓋上樹葉,用細繩或滕草把葉子扎緊。黃泡裝不長,拿回家要趕緊吃。不然爛了就吃不成了。黃泡樹生長在山野,吸取自然的精華,按自己的方式生長,奉獻自己的果實。黃泡是一種天然的果子,不受任何污染,是純天然果子。在眾多的果子中,它默默無聞,除極少數人外,人們都不知道它,沒有品嘗過它的味道。它樸實純真,它不奢望用小小的體態(tài)去博取同情的眼球,只按照自身條件,在山野中,春暖花開時,讓喜歡的人一飽口福,為饞鳥過癮。這正是黃泡的品性,它的自我寫照。我喜歡吃黃泡,更欣賞它的這種性格。
   吃黃泡是一種難得的享受,可砍柴碾米磨面可不是那么好玩的。我7歲時,父親到鐵器加工廠特意為我打制了一把刀子,這把刀子比一般的大刀小一點。冬天的一個早上(星期天),天還沒亮,父親叫醒我,讓我跟他去砍柴。我走在父親后面,打著赤腳走在路上,凍僵了的腳被沙石硌得生痛。父親健步如飛,他的腳板早已磨結著一層厚厚的硬繭,腳踏在石沙上,發(fā)出涮涮的聲音。我跌跌撞撞地,氣喘吁吁地跟著他一路小跑到山上。柴砍夠,父親砍了兩棵樹干,把樹干枝葉砍去,樹兩端削成扁形,用來做挑柴桿子。父親讓我在旁邊看著,他教我怎樣捆綁柴。柴捆好后,我們回家。我第一次挑擔子,不會換肩挑。我用左肩挑柴,左肩挑得受不了,應該換到右肩來挑。我不會換肩,恐怕?lián)Q肩時柴擔子掉了砸著腳。挑著柴走幾十米,肩頭受不了,就把擔子放下來歇一下。父親走在前面,發(fā)現(xiàn)我沒有緊跟在后面,就等我。我趕上他后,他詢問我怎么走走停停,我告訴他說我不會換肩,只能用左肩挑,肩頭受不了就歇一下。父親說,這樣什么時候才能到家。他就教給我挑擔要怎么換肩。我們來到大歇場,看到幾個長我?guī)讱q的伙伴在柴擔子旁休息。我對父親說:“您先回去,我跟他們一起回來?!备赣H就先回家了。我跟幾個伙伴一起回家。盡管父親教過我換肩的方法,他指導我時,我勉強會把擔子從左肩換到右肩。可我跟在伙伴們后面,還是不會換肩挑。他們等不得,先走了。我只能左肩挑痛了,把擔子放下,再用右肩來挑,右肩受不了,又把擔子放下,用左肩挑起來。五六里山路,我就是用這種方式把柴挑回家的?;氐郊遥缫褱喩硗笣?,疲憊不堪。一屁股坐到地上,不想起來。父親看到我的狼狽形狀,冷冷地瞪了我一眼,我只好掙扎著爬起來,迅速進屋,逃過一次責罵。那時煮飯做菜,要燒柴,養(yǎng)豬煮豬食要燒柴,冬天晚上燒火取暖也要燒柴。我家一年要燒大量的柴。第一次去砍柴后,每到冬天,星期六星期天,假期的早上,我都要去砍柴。為了砍柴,多少樹慘死在我的手下。樹是無辜的,我是無知的,不能全怪我呀!當時,農村人都要砍柴,山被砍得光禿禿的。生活所需,才讓山遭殃。山被毀,樹被滅,是誰的責任,該有誰來負責呢?!小小的我,不懂得這些。我只懂得,為了生活,必須去砍柴。
   碾米磨面也是我童年就開始做起的事。碾磨坊在離家兩三公里的河邊。路不好走,上坡下坎,路面窄,凹凸不平。挑擔去碾米磨面,很是艱難。雨天去碾米磨面,更是艱險。路滑難走,盡管萬分小心,還是會遭遇不測。一跤跌倒,糧食弄翻,撒到稀泥里,那損失可就大了。我9歲那年,父親專門編制了兩只小籮筐。有一天傍晚,他讓我把稻谷裝進籮筐,每只筐裝滿谷子,約十五六斤。父親找來一根扁擔,把扁擔的兩端穿入籮筐的系扣中。父親挑起100多斤的谷子擔,讓我跟他一起去碾米。此后,我就經常跟父親去碾米磨面。幾年后,我家碾米磨面的任務多數就由我一個人去完成了。人小力薄,碾一次米,我要來回挑好幾趟。從早到晚奔跑一天,搞得肩膀疼痛,精疲力盡。后來小籮筐完成了使命,換成了大籮筐。到我去讀師范,假期回家去碾米磨面,就只需到村里搞加工米面的人家碾磨了。距離不遠,幾分鐘就到了,十分的方便。這是后話。去河邊碾米磨面不容易。下雨天去碾米磨面,路滑跌倒身體受傷,那是算是幸運的。遇到山倒土塌那就十分的危險了,運氣好的會逃過一劫,安然無恙,沒有生命之憂。倒霉的那是要付出生命代價的。有一年的雨季,村里一個四五十歲的婦人,背著一袋玉米去磨面。在回家的路上,天下著小雨,那是一個上坡的地段,她只顧低頭吃力地往上走路,沒有發(fā)現(xiàn)路上邊的危險。路上邊是一份田,栽種著稻谷,田里是滿滿的水。突然,田邊一大堆土倒塌下來,十來方的土頓時壓在這個人身上,把她埋沒。有人看到人被埋沒,立即去通知村里的人來搶救,等人們把土挖開,找到被埋的人,那個人早已沒有了生命?,F(xiàn)場讓人目不慘睹!當然發(fā)生這種情況概率是極少極少的。碾米磨面艱難,守碾磨的人也不容易。那守碾磨人常年灰頭土臉,衣服上裹著厚厚的糠面,分不清是什么顏色的衣服。他的衣服上可以抖下來幾兩糠面來。碾磨房建在河邊,雨季很危險。下暴雨,山洪暴發(fā),形成泥石流,會沖毀碾磨房。有一年七八月份,我聽說關口河邊的碾磨房被泥石流沖毀,守碾磨的人失蹤。事后,人們沿河尋找,到瀾滄江邊,也看不到守碾磨人的一絲蹤跡。我碾米磨面,遇到下暴雨,在碾磨房里逗留,看著那像脫韁的馬的洪流,巨浪翻騰,呼嘯著從碾子磨房邊傾泄而去,我提心吊膽的,擔心山崩地裂,殃及碾磨房,危及生命安全。那守碾磨的人,蹲在火塘邊,眼睛半睜半閉,口里喃喃自語:“這雨下的很大?。 蔽铱吹剿侨魺o其事的神態(tài),暗暗地佩服他的鎮(zhèn)定。看到守碾磨人不急不驚,我的心也就穩(wěn)多了。與碾米磨面有關的事很多,不可能說完道盡。
   放牛放豬是輕松的活,放羊比較累一點。那些10來歲不讀書的孩子,無法承擔生產勞動的重活,生產隊長等領導就照顧他們去放牧。大人去放牧的很少,除非年齡較大或帶病身體不好的人,才有機會被安排去放牧。我們讀書的學生,放牛放豬一般是星期六星期天和寒暑假。夏天,我們去放牲口,把豬牛趕到河邊,讓它們自由的吃草喝水烤太陽。我們脫光衣服,在河里開心地玩水。一個個赤身裸體,在水中打鬧。你濺給我水,我拽你的腳,你抓起沙子,散到我的身上,我把你的頭往水里按。水潭深的地方,有幾米深。我們到水較深處,鉆入水里泅水,比賽那個泅水時間長。有時不小心,一口水吸進肺管,被嗆得半天喘不過氣來,折磨得嘴青臉綠。那不是好玩的事,搞不好是會嗆起病的。水玩得差不多了,就爬到石頭上曬太陽。或坐或臥,等身子曬得發(fā)燙,才穿上衣服。有時洗衣服,衣服還未干,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把濕衣服穿到身上,涼絲絲的,很舒服。氣溫高,不到趕牲口回家,衣服就干了。
   我們經常去畔香山放牧。山上長著松樹等樹木,有上下兩條水溝從山腰穿過。這水是從箐中河放來,放到畔香江邊壩子的。上條大溝的水很大,我們經常在溝里玩水。我們掰來樹枝,在溝較寬水流平緩地段,把樹枝攔在溝里,增加溝水的深度和寬度。這樣可以在水中翻身打滾,盡情嬉戲。有時我們正玩得高興,管溝的人突然而至,他看到我們用樹枝阻攔水溝,立即拉下臉來,好不留情的教訓我們,要求我們把攔在溝里的雜物清除掉。我們只敢遵命照辦,一個個光著身子趕緊把溝里的樹枝拿掉,然后抱起衣服逃之夭夭。身后丟下管溝人那惡狠狠的叫罵聲:“今后你們再這樣搞,我一定要好好地收拾你們!”當然,我們沒有把他的話放心上,過后,我們照樣去攔水游玩。有一段兩三百米長的溝,溝深水流較快。在這里,我們不攔水,而是順著流水,或仰或臥,漂玩取樂。漂到終點,又用力地逆流而上。這樣反復地游玩,直到盡興。這樣玩水,即使守水人看到,他也不干涉,只是提醒說:“小心一點,當心被水嗆病了?!?br />   放暑假時,正是雞樅、菌子大出季節(jié)。山上出雞樅、菌子。我們放牛放豬,還可以找雞樅、菌子。找得雞樅、菌子,裝在斗笠里,或用蓑衣包起來帶回家。不帶蓑衣帽子,就用一根草把雞樅菌子一串串穿起來提回家。晚飯就可以吃這山珍,讓少食缺油的肚子能暢快暢快一下了。
   在貧困的年代,我小時候的生活是艱難的,苦難是生活的主旋律,在困苦中,也不乏有一些樂趣。苦難磨練了我的意志,造就了我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和奮發(fā)向上的性格,對我的人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那些快樂讓我感受到了樂趣和希望。我所經歷的這些事,為我未來的生活道路打下了基礎,是我這生中的寶貴的財富之一。那些困苦的磨難,讓我體驗到苦難猶如一杯藥酒,它雖苦澀難喝,但可以治病,適當喝一點對人是有好處的。正是如此,小時候經歷過的一些事讓我終身難忘。

共 5055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這篇散文,生動詳實的敘述,真情實感的訴說,回憶小時候的難忘往事,再現(xiàn)了當年在農村的艱苦貧困的生活,也展現(xiàn)了那些苦中有樂的歲月。文中敘述自己少年時代的農村生活,從拾麥穗到摘野果山珍,從碾米磨面到放牧牛豬,感悟這些生活充滿樂趣,苦難磨練了自己的意志,造就了自己吃苦耐勞、堅韌不拔和奮發(fā)向上的性格,對自己的人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感謝發(fā)文分享,推薦閱讀共賞!【編輯:秋覓】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秋覓        2025-07-08 05:55:05
  生動詳實的敘述,真情實感的訴說,回憶小時候的難忘往事,再現(xiàn)了當年在農村的艱苦貧困的生活,也展現(xiàn)了那些苦中有樂的歲月。
秋覓
2 樓        文友:楊忠文        2025-07-08 09:46:42
  感謝秋老師的精心點評!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