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春山小筑 >> 短篇 >> 作品賞析 >> 【春山】在流年塵世中保持不變的鄉(xiāng)土情懷(賞析)

精品 【春山】在流年塵世中保持不變的鄉(xiāng)土情懷(賞析) ——談彭衛(wèi)鋒《大美時光》的本色寫作


作者:天凈浣溪沙 布衣,232.1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67發(fā)表時間:2025-07-10 10:18:57
摘要:彭衛(wèi)鋒寫人間煙火中的人生深情,寫靈魂有愛的心路歷程,對鄉(xiāng)土生活的匍匐沉思,對城市物欲的辯性思考,在質(zhì)樸的情感中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未來可期,她親臨的生活體驗與她樸實的文字是統(tǒng)一的,洋溢著蓬勃的生命感,這也許就是她筆下文本中,現(xiàn)實理想中的“大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限的人生本來是一場短暫的旅行,要學會放下、寬容、珍惜、感恩,還原生活的本色,讓生活灑滿七彩陽光,寫滿詩意,好好欣賞那生命之旅的旖旖風景,也許不能“幸遇三杯酒好”,但一定能“況逢一朵花新”,獲得人生的流連光景。????????

2021年春暖花開時節(jié),彭衛(wèi)鋒的《大美時光》出版發(fā)行了,我有幸得到她的一本簽名贈書。對這本書,心有期待,想一閱為快,因為之前在一個文學網(wǎng)絡(luò)平臺上讀到她的《彭家灣的麥田》,這篇散文獨特的敘事方法和樸實的文風吸引了我,雖素昧平生,識文不識人,但還是頗有認同感。
   一是題記內(nèi)容:“麥,天所來也。麥是天之子,所以叫麥子。父親說,麥可以寫成麥,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上面的兩個人是你媽,下面的兩個人是你們兄妹幾個,每顆麥子都不能落下,都應(yīng)按時回家”,富有哲理和詩意,可看作散文的“神”。雖然我也曾寫過幾篇與麥子有關(guān)的散文,但這種對“麥”字字面的理解和內(nèi)涵的解讀還是第一次感知。二是文章以時代變遷為脈絡(luò)記敘農(nóng)村不同階段的發(fā)展變化,在散文中:七十年代集體生產(chǎn)時,“割倒的麥子像一隊隊列兵在麥田里排列整齊,在曬場里則堆成一座小山”;而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后,麥田里的人逐漸遠去、老去,麥田撂荒現(xiàn)象嚴重,“麥子和雜草一起生長,任其花開花落……一只野貓從我們眼前跑過,似在證明,它現(xiàn)在才是這塊土地的真正的主人”……但是,在以母親為代表的老一代農(nóng)人眼里,“一粒麥子也不能落下,都應(yīng)按時回家”。文章結(jié)構(gòu)看似松散,但內(nèi)容緊湊,真正做到了“形散而神不散”。特別是在結(jié)尾,落腳到機械化大生產(chǎn)以及新農(nóng)村建設(shè)和脫貧攻堅上來,使主題意義得到升華。作者對現(xiàn)實的觀察,目之所及,于無聲處有冷凝的一面,但又不乏溫馨。
   這樣的文本敘事方法,還體現(xiàn)在《媽媽,我回來了》,散文以我四歲、八歲、十三歲、十五歲、十七歲、十八歲、二十七歲、三十七歲、四十歲九個年齡階段為節(jié)點,用“媽媽,我回來了”同一句語言串聯(lián),從孩童到中年,從懵懂到成熟,直到當媽媽走了的“后來的后來”,雖然還是同一句話,但“回應(yīng)我的只有松一聲、緊一聲的風聲”。她由此感嘆,“在這個世界上,我是媽媽的女兒,也是兒子叫著媽媽的人,我的腳印越來越孤單,它在風中行走,等待第一縷晨光,又送走最后一抹晚霞”。讀之令人心情潮濕,面色動容。當媽媽離去后,媽媽的女兒對自己的子女說,孩子,媽媽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父母在,人生還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
   彭衛(wèi)鋒寫親人的文字非常有情,但又不靠堆砌詞語來表達,不嗲氣,不矯揉,不造作,而是多用物像襯托,源自內(nèi)心深處自然流露。文如其人,也從中能看出她心地善良、感性卻不失理性的一面。
   但通讀了她的《大美時光》,筆者覺得,他的本色寫作更值得稱道。本色寫作是一個古老的命題,是寫作的基本,也是作者的良知,其中心要旨是寫自己熟悉的生活,少一些編造,多一些真實,在原汁原味當下時代,很多有寫作功底的人都發(fā)表了作品、出了書、成了“作家”,這是文學大眾化的一面,本無可厚非,但也毋庸諱言,很多人是在為寫作而寫作,為出名而寫作,“萬般皆可下筆”,寫的東西恐怕并非有自己真正的體驗與感悟,多呈無病呻吟之態(tài)。比如,一個從沒到過大海的人寫海,一個沒有把鼻子真正放在花朵前嗅一下的人寫花的芳香還美其名聽花開的聲音,一個沒人經(jīng)歷過貧困年代的人寫生活之苦難等。但彭衛(wèi)鋒不是這樣,她是用寫作記錄生活,這是她的一種生活方式,且“我用我手寫我心,我用我心寫我文”,所表達的都是真情實感。
   她的《大美時光》分為“舊時光”“情感屋”“塵世中”“偶記”“行走”5個專集,總共58篇散文,幾乎每篇都與自己人生流年中真實的生活環(huán)境、人事、風物有關(guān),都是對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的感悟和思考。特別是“舊時光”和“情感屋”中的散文,沒有一篇是那種臆想的虛無縹緲的文字。她不但“狠狠地”寫了彭家灣,還專門寫了她的父親《有一種溫暖叫緬懷》、母親《媽媽,我回來了》《母親戒煙記》、三姐《我的漂亮三姐》、丈夫《自行車后座上的情緣》,還有自己未出世的孩子《天使來了》,說實話,能把自己的家人和自己寫得如此之多、之透明的作家是不多見的,特別難能可貴的是她沒有遮掩、沒有避諱、沒有粉飾,甚至有些不顧“隱私”,這種由現(xiàn)場的真實存在來鋪陳文體結(jié)構(gòu),從而引導文體的思想情感的流動、穿越和抵達,而不是靠通過浮飄式地堆砌華麗的語言詞藻來吸引、粉飾讀者的本色寫作,值得需要鍛煉文筆、陶冶性情的寫作者學習。
   出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彭衛(wèi)鋒,從川南農(nóng)村的老家出發(fā),靠個人的力量一路向北,艱難打拼,到后來定居省城,并在省級一家有名的文化事業(yè)單位工作,現(xiàn)在人到中年,驀然回首,背后必定有酸楚,但終究記得幸福路一段,“當我們走到某一個流年的秋天,當我們登上某一個生命的站臺,回眸,我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我們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太多的過往。”塵世流年過,筆下歲月稠,她的鄉(xiāng)土情懷始終沒變,親情友情始終沒變,誠實善良始終沒變。在她的筆下,她的彭家灣的前世今生是那樣清晰,她的父親對她的特別慈愛,她的母親用煙排解孤寂,她的漂亮的三姐家庭不幸,但終于走出人生磨難的經(jīng)歷。親人、自己的心路歷程,由此描繪的事件情節(jié)都很豐富,由此勾描的人物形象都很豐滿,這在散文中要做到并不容易,但她做到了。
   她在散文中寫人物、事件不是白描式的,是有血肉的,有靈魂的,有情懷的,有思想的,有啟迪的,體現(xiàn)了提升作品的藝術(shù)性的張力。在《新麥的味道》中,“母親站在麥田邊,四處看看,然后選好一個位置,蹲下身子。她左手攬一個弧線,右手的沙刀貼著地皮,唰地一刀劃下去,瞬間,一束小麥已經(jīng)攥在母親手上了”。短短六十二個文字,表現(xiàn)了母親連貫性的八個動作,人物形象立體鮮明。
   語言精煉、敘事精準、動靜結(jié)合、文本精致是彭衛(wèi)鋒散文的另一個特點。她寫景物有豐富的物象,同樣在《新麥的味道》中,“黃螞蚱、綠螞蚱、蟋蟀,在鐮刀下不停地跳閃騰挪。豹蚊蟲、斑斑蟲,在麥桿麥穗上打翻筋斗。花姑娘(瓢蟲)、蜻蜓,在麥穗間飛來飛去。更有各種田鼠,在麥地里躥上躥下?!边@是一幅什么樣的場景?六種不同動物同時出現(xiàn),雖說帶點夸張性,但在氣候溫和、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川南農(nóng)村彭家灣的麥田里,也不是沒有可能的,這只有很熟悉、熱愛農(nóng)村的作者才能寫得出來。在她的筆下,《彭家灣的春天》是那樣閑暇,有一種壯美的風情,“彭家灣的狗、牛,甚至一只昆蟲,和彭家灣的人一樣,在太陽下曬著自己的肌肉和骨頭。”“一只黑蝴蝶,不知道為何一下栽倒在草叢中。我拿給父親看時,父親告訴我,那飽滿的腹部里,都是蝴蝶的孩子。帶著這么多孩子的蝴蝶是怎么死去的,誰也不知道。就像那些春天里,走著走著,就倒下的人一樣?!?這些畫面感十足的文字中體現(xiàn)出的對自然的細微觀察、捕捉能力,表達出的悲憐的情懷和生活哲理,讓人不得不佩服她的寫作功底。
   彭衛(wèi)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生活,心有陽光、眼有美景。她是一位圖書工作者,2015年才開始寫作,能取得如此成績,成為近年來川內(nèi)有一定影響的散文作家,靠彭家灣山水養(yǎng)育的靈性,更靠自身的勤奮努力。哪怕素昧平生,隔著時空,也能想像得到她“人生風景何處尋,云在青天書在手”的生活情景。
   在彭家灣,在她的人生路途,在她的筆下,雖然也有凄風苦雨,但“每一朵花、第一棵草,每一個小動物,每一寸土地,每一粒塵埃”都被陽光照著,都有很多“小美”,進而融會貫通成高端、大氣、正能的“大美”。莊子說:“天地有大美”。但無論從理性還是實際,大美一定是包含著小美的。我們的人生,正是很多的“小美”升華成了“大美”。
   正如康德說:“審美是無目的而自然地合目性的活動?!迸硇l(wèi)鋒寫人間煙火中的人生深情,寫靈魂有愛的心路歷程,對鄉(xiāng)土生活的匍匐沉思,對城市物欲的辯性思考,在質(zhì)樸的情感中讓人感受到生活的未來可期,她親臨的生活體驗與她樸實的文字是統(tǒng)一的,洋溢著蓬勃的生命感,這也許就是她筆下文本中,現(xiàn)實理想中的“大美”。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有限的人生本來是一場短暫的旅行,要學會放下、寬容、珍惜、感恩,還原生活的本色,讓生活灑滿七彩陽光,寫滿詩意,好好欣賞那生命之旅的旖旖風景,也許不能“幸遇三杯酒好”,但一定能“況逢一朵花新”,獲得人生的流連光景。
   彭衛(wèi)鋒說過,她身上沒有其他標簽,她只是彭家灣的村姑,這是為文、為人的初心與良心。身處紛繁異變的時代,我們仰望星空,更要腳踏大地,調(diào)整好直面土地的“準心”,從火熱的社會現(xiàn)實生活中去感應(yīng)脈動,抓住這個時代的堅守、探索、嬗變與奮斗,關(guān)注對具有地域特色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在新時代的浸潤作用的書寫,堅持本真,優(yōu)雅突破,創(chuàng)作出更多具有時代印記、特征的成功作品,給讀者帶來新的感受。從這一點上說,彭衛(wèi)鋒的散文,不論是題材挖掘上,還是表現(xiàn)手法上和主題提煉上,都有拓展、上升的空間,這也是我們的期待之處。(發(fā)表于《巴中廣播電視報》2021年7月22日,被四川省散文學會公眾號等多家媒體平臺轉(zhuǎn)載)
  

共 351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作者從個人閱讀體驗入手,逐步深入剖析彭衛(wèi)鋒《大美時光》的寫作風格、作品內(nèi)容及主題思想。文章贊揚了彭衛(wèi)鋒的本色寫作,指出其寫作源自生活真實體驗,情感真摯,不矯揉造作。同時,對彭衛(wèi)鋒幾個代表作如《彭家灣的麥田》、媽媽,我回來了》進行了詳細的解讀,指出彭衛(wèi)鋒的作品不僅記錄了個人與家庭的變遷,更反映了時代變遷下農(nóng)村的發(fā)展變化與人們的情感波動,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與歷史價值。通篇評論語言精練,表達準確,具有深刻洞見與藝術(shù)概括力,推薦閱讀?!揪庉嫞菏又邸俊窘骄庉嫴?精品推薦F20250715001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石子舟        2025-07-10 10:22:55
  我還是先坐個沙發(fā)。寫了編者按,就不再評論了。
夢想仗劍天涯,詩書劍俠一生。
2 樓        文友:天凈浣溪沙        2025-07-10 17:04:28
  謝謝石子舟文友的編評。問好。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