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街角豆腐店(微小說)
街角的豆腐店,突然活了,開張了。
我要路過街角豆腐店上班,總能看見那個駝背的老頭兒在門口排出一板板白乎乎的豆腐來,在晨光里氤氳著熱氣,還飄散著淡淡的豆香。
老頭姓張,人稱“豆腐張”,他到底叫什么,很少有人知道,一買一賣,沒必要知道那么清楚。他的背駝得像箭弓,特征明顯,應該是多年勞作被生活重擔壓彎了,走起路來像在搖晃,很不穩(wěn),而他排豆腐的手卻極穩(wěn)當,很熟練,一板板豆腐都被排得規(guī)整有序,沒有哪一板被排歪斜的。這是他的門面,人們買不買都拋個正眼,表示贊許。
隔壁是一家新開業(yè)不長時間的咖啡店,店里裝修一新,坐著衣著光鮮的青年們。有的捧著書本,慢條斯理地品著咖啡,看這書;有的正敲打著電腦,還有的正看著擺在桌上播放電影的平板……
都是些休閑有情調的年輕人,和光顧豆腐店的老人不同,對比鮮明。
豆腐店的窗玻璃很潔凈,可以映出人來人往的街景,也像屏幕播放著他那佝僂的身影。咖啡店老板是個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他時常站在門口招攬客人,但每每看見豆腐張,便不自覺地皺起眉來,露出不屑和嫌棄的臉色,我推測,可能是擔心豆腐的氣味沖了他的咖啡香味,影響正宗。
“這老頭兒!還真的是搬不走的鄰居,這破店,最影響市容!”咖啡店的老板經常小聲嘀咕著,更像是旁敲側擊,警告豆腐張。
“整條街都是現(xiàn)代風格了,這破店,真的應該納入規(guī)劃改造之列了!”他覺得不過癮,繼續(xù)發(fā)揮。
豆腐張應該是聽見了他的話,可他充耳不聞,并不計較,豆腐張也知道都是些埋怨的話,大同小異,他總是耐心地忙著手頭的活計,就像給自己磨洋工。其實豆腐店的生意并不好,可以說是很不好。當下,特別是年輕人都去買超市里包裝精致的盒裝豆腐了,有誰還來買他這街角的豆腐?況且那么破的豆腐坊,怎么能生產出好豆腐。豆腐張還是堅持天不亮就到店磨豆子、煮豆?jié){、壓豆腐。這是他的套活,幾乎從不改變。我曾在某日清晨目睹他做豆腐的情形:小小的店鋪里霧氣騰騰,他單薄的身影在霧氣中若隱若現(xiàn)。他的動作很慢,好像是做一件精致的手工,跟女人繡花差不多,不慌不忙。
“您這……豆腐,一天最多賣出多少板?”有一次我忍不住好話詢問他。
“三四板吧,有時候0板?!彼^也不抬地回答,并不傷心說出這個0字。
“生意難做啊,做不下去就歇歇吧?!蔽沂窃囂剿?。其實,我也為豆腐張在心中打抱不平,店在街角,礙著誰了……又生怕說出這層意思傷了豆腐張。
他聽了我的話后,慢慢抬頭說道:“我都做了好多年頭了,不做豆腐,你覺得我還能干什么?老手藝了,舍不得半道扔了,不是?”
也是,老人家這么堅持,我為什么要潑冷水,于是,不再多問,為了支持,于是讓他給我切上兩塊豆腐。
這條街的變化出奇地快。在咖啡店的隔壁又新開了一家奶茶店,奶茶香勝于豆腐香,每日門前排長隊;不久,對面又開張了一家蛋糕店,精致的蛋糕吸引了許多年輕人。誰不過生日,買蛋糕,天天不少人。而豆腐店就像夾在中間受氣似的,就差沒有人明目張膽指責了。
有一天,一個身著西裝的中年男人進門找豆腐張,直截了當說,說要盤下他的店面。
“您這豆腐店也賺不了多少錢,是不是?就盤給我,用不著每天起早貪黑,怎么樣!”那人的確為豆腐張考慮。
豆腐張搖搖頭道:“盤不動?!闭Z氣很硬,可能是這個“盤”字他不喜歡。
“價格好說嘛,您考慮幾天,不發(fā)急?!蹦侨瞬缓糜瞾?,好像還是下了通牒。
“不用不用,這店,也破,不值錢,我還是不想……”豆腐張的聲音不大,但語氣很堅決,“我在這里做了一輩子豆腐,回家不合適,你走吧,也不要再來了!”豆腐張干脆下了逐客令。
那人一臉不滿地走了,臨走時還撂了一句:“老頭兒,我看你還能撐到一分錢也不值!”
沒曾想,這男人的話,一語成讖。沒幾天,豆腐張被送進了醫(yī)院,人們討論著,覺得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自豆腐張住院后,豆腐店也閉門謝客了,其間也有不少人來打聽他,多是這條街的老主顧,言稱,吃慣了這家豆腐,其他人做的豆腐都吃不慣。后來偶有些年輕人也來打聽,大概是也想開豆腐店,知道豆腐張做的豆腐是“傳統(tǒng)工藝”,心中盤算著搞到秘方。
春天來臨了,某日我還是如往常路過街角,發(fā)現(xiàn)豆腐店的門打開了。我驚喜地跑進去,發(fā)現(xiàn)一個陌生的中年男子正在收拾東西,盤出去了,重新開業(yè)?我很有疑問,但很高興。
“豆腐張呢?”我焦急地問。
“死了?!被卮鸪龊跷业囊馔?,卻又是必然一樣。
“我是他外甥,收拾一下東西?!迸?,我明白這男人的身份了。
環(huán)顧這間小小的店鋪,石磨、木桶、壓豆腐的器具……都長了一層厚厚的灰,就像經過了長年累月,一切都不敢睜眼看。桌子上還放著幾本破舊的筆記本,我隨手打開看,密密麻麻,歪歪扭扭地寫著做豆腐的心得:時間、水溫、豆子的比例等等,字跡很不雅,但每一頁都浸透了他對豆腐的愛,留下了歲月的痕跡。
“這些東西你都不要了嗎?”我拿著筆記本問道豆腐張的外甥。
“不要了,準備送去垃圾場!”豆腐渣的外甥極不耐煩地又說,“這店面已經賣給隔壁咖啡店的老板了,他準備好好裝修了。”
我鄭重地把筆記本揣進了懷里,按了按。
走出店門,一襲春風迎面而撲來,還是有些寒意,我多么希望豆腐張在這個春天,煥發(fā)生機。咖啡店正在裝修,工人們進進出出,很是熱鬧。這邊的一個工人也正在拆下豆腐店門外斑駁的招牌,那招牌“咣當”一聲落在地上,就像送走一個舊時代,一點不惋惜,甚至覺得很興奮。
街角的豆腐店走到了生命的盡頭,好像它從未存在過一樣。偶有老人路過,會停留片刻,可能是在回憶曾經的樣子,看著,還是無奈地搖搖頭走開了;年輕人則是頭不抬眼不睜走過,好像這里從未有過一家老店??Х鹊陻U大后生意更好了,奶茶店的門口依舊門庭若市,蛋糕店的香氣飄滿整條街道,吸引了不少顧客。
生活就是這樣,新事物不斷涌現(xiàn),舊的事物也被擠走。人們總是歡呼著迎接“新的”,卻很少在為“舊的”送行!
只有我手里拿著那本破舊的筆記本,很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