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寧靜】星河謠(散文)

編輯推薦 【江山·見證】【寧靜】星河謠(散文)


作者:陳俊義 布衣,138.9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57發(fā)表時間:2025-07-15 09:31:36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這八篇散文,以星空為幕,融入嫦娥、吳剛、牛郎織女等神話,貫串孔子思想。借夏夜觀星、桂下閑談等日常場景,將“逝者如斯”“克己復(fù)禮”等哲思與星象、傳說結(jié)合,讓古老智慧與神話在煙火氣中流轉(zhuǎn),見星空與人間的溫情聯(lián)結(jié)。

一、星河課
   夏夜,我搬了竹床躺在院里,爺爺在一邊搖著蒲扇,仰頭望著星空。天上的星河好像一塊沒織完的布,銀線亂糟糟地散在天上。爺爺說,孔子見了這河,準(zhǔn)得說“逝者如斯夫”。他指的不是地上的河,而是天上的,就是牛郎織女隔著的那條河,河水是星星化的,流了億萬年還沒干涸。
   嫦娥住在月亮里,躲躲閃閃掩在云里。神話傳說中,說她偷了靈藥飛到月亮上的廣寒宮,不承想這里連兔子都嫌冷清。爺爺說,人啊,就怕圖一時痛快,忘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她倒好,扔下后羿一個人在地上,自己卻在天上守著一座冰窖,這算哪門子的自在?吳剛還在砍桂樹,斧子下去,樹就長出新茬,跟他較勁似的。爺爺笑,傻小子,不懂得“因材施教”,跟棵樹較什么勁?換個法子說不定早砍斷了。
   忽然,銀河里的星星眨得厲害,爺爺說那是孔子在講課。兩千多年前,孔子說,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辰星像塊釘在天上的坐標(biāo),地上的人卻換了一代又一代,忙著種地、打工、趕路,抬頭看星星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星星不管這些,該亮的亮,該走的走,如同孔子說的那樣“君子坦蕩蕩”。
   后半夜起了風(fēng),月亮全露出來了,嫦娥晃動的影子漸漸清晰。吳剛的斧子聲順著風(fēng)飄下來,悶悶的。爺爺收起蒲扇,回去睡吧,星星也要上課呢。我回頭看,銀河的水流得更急了,就像孔子當(dāng)年坐著牛車,在諸侯國之間顛沛,累得像什么似的,但他講的那些道理,比星星還經(jīng)活。
  
   二、桂下問
   月亮圓的時候,桂樹的影子能鋪到窗臺上。奶奶說,吳剛砍下來的桂枝,有一截飄到了咱村口,長出棵小桂樹,現(xiàn)在每年秋天還開花。我蹲在樹下數(shù)花瓣,花瓣上沾著露水,亮閃閃的,像嫦娥哭的時候掉的淚。
   孔子要是見了這樹,會說啥?我問奶奶。她正在摘桂花腌糖,手一揚,金粉似的花瓣落在竹籃里。他準(zhǔn)得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奶奶笑著說,不過這桂樹也不差,霜打了更香,跟人一樣,經(jīng)點事兒才成樣子。
   遠(yuǎn)處的銀河像條凍住的路,牛郎星在那頭搓著手,織女星手里的梭子停在云里。傳說他們每年見一次,可奶奶說,離別算啥?孔子的學(xué)生子路,跟著老師走了一輩子,死的時候還系著帽纓,說“君子死,冠不免”。真有情義,不在天天見面,在心里裝著。她往我嘴里塞了塊桂花糖,甜得發(fā)齁。
   吳剛的斧子聲還在響著,一下一下,跟敲鐘似的。奶奶說他傻,砍了幾千年還沒明白,樹砍不斷,是因為他心里有股氣沒順??鬃又v“克己復(fù)禮”,他倒好,跟棵樹較勁兒,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說著指了指天上,嫦娥也一樣,忘了“禮之用,和為貴”,一家子和和氣氣的多好,非要飛那么高,把自己關(guān)在月亮里。
   半夜醒來看星空,月亮旁邊的星星挪了挪位置,像孔子周游列國時,跟著他的學(xué)生們換了個坐姿。奶奶說得對,天上的神啊仙啊,其實跟地上的人沒兩樣,都在學(xué)怎么活得踏實,就像桂樹,不慌不忙地長,該開花時就開,比砍樹的、奔月的都從容。
  
   三、鵲橋架
   七月初七的晚上,銀河那里似乎響起嘰嘰喳喳聲,奶奶說那是喜鵲在搭橋。抬頭看,星星擠得像趕集,牛郎挑著擔(dān)子,兩孩子的哭聲順著星光飄到人間。
   爺爺蹲在門檻上抽旱煙,煙袋鍋里閃動著火星。爺爺說,喜鵲一年搭一次,不是白搭的,是讓這兩口子記著,情義得常來往才熱乎。你看孔子弟子子貢,老遠(yuǎn)跑去看老師,孔子病了,他守著不走,這才叫“朋友信之”。
   嫦娥把窗戶推開條縫,偷看銀河里的熱鬧。奶奶說她后悔了,她以為月亮上日子好,誰知冷冷清清的,連個說貼心話的都沒有。人啊,就怕“見利忘義”。吳剛的斧子聲停了,好像也在看鵲橋,不知心里是啥滋味。
   鵲橋快搭好時,星星突然暗了。爺爺說孔子正在講“中庸之道”,這橋搭得正好,不寬不窄,夠兩人走就行;日子過得不貪多,夠吃夠穿就好。牛郎織女,一年見一次,沒啥抱怨的,這就是“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后半夜,喜鵲們飛走了,鵲橋也就沒了。我看見牛郎的擔(dān)子空了,兩個孩子大概被織女抱走了,他站在銀河邊,顯得孤零零的??蔂敔斦f,別瞅著孤單,心里有念想就不苦。
  
   四、星論語
   村小學(xué)的王老師帶著我們在操場看星星,他說,孔子教學(xué)生,就像星星教咱們,不用說話,光看著就明白道理。
   他指著北斗星說,這七顆星像個勺子,不管轉(zhuǎn)多少圈,勺柄總指著北方。孔子說“君子不器”,可這勺子倒是個好“器”,幾千年來幫人辨方向。我們都笑,他又指織女星,那姑娘織布,織的是云錦,可她心里念著牛郎,這叫“仁”,心里裝著別人,做啥都有勁兒。
   我好像看到嫦娥在桂樹下踱步,白兔就蹲在她腳邊搗藥。王老師說,她若是懂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dá)而達(dá)人”的道理,就該把藥分一半給后羿,兩人一起飛上去,哪怕住草棚也比獨守廣寒宮強。
   王老師說,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你看牛郎向老牛學(xué)耕地,織女向蜘蛛學(xué)結(jié)網(wǎng),連吳剛說不定也在向桂樹學(xué)怎么扎根。我天空有流星劃過,王老師說那是有星星“畢業(yè)”了,去地上當(dāng)人,學(xué)著孔子說的“修身齊家”。
   回家時,遇見爺爺在曬谷場上忙乎著什么。我想起爺爺以前曾說,星星跟孔子的話一樣,看著遠(yuǎn),其實就在咱身邊,種的谷子,顆粒飽滿,就是“食不厭精”;待人實在,就是“言必信”。我摸了摸口袋里王老師給的星圖,上面的北斗星像個問號,似乎在問:今天的你,比昨天更懂事了嗎?
  
   五、月中影
   轉(zhuǎn)眼就到中秋節(jié)了,月亮圓得像面銅鑼,掛在樹梢上。她站在桂樹下,袖子掃過的地方,落下些銀粉似的光。吳剛的斧子停在半空,不知是不是被月光凝住了。
   爸爸在院里桌上擺了月餅,對著月亮擺點心,就當(dāng)跟嫦娥、吳剛打個招呼,都是天上地上的鄰居嘛。他切開一塊五仁月餅說,你看這月亮,不管誰家過節(jié),都照樣圓,這叫“天無私覆”,跟孔子說的“君子周而不比”一個理,不偏不向。
   妹妹指著月亮上的黑影問,吳剛咋不砍樹了?爸爸說他大概累了,也可能想通了,樹砍不斷,不如歇著看看星星。孔子說“知者不惑”,明白啥事兒能成,啥事兒不成,這才叫聰明。說著給奶奶遞了塊月餅。
   銀河在天上慢慢流動,三叔公的拖拉機亮著燈,在田里轉(zhuǎn)圈圈。爸爸說,地上的人忙著收莊稼,天上的人忙著想心事,其實都一樣。孔子說“民以食為天”,咱把地種好,把日子過踏實,比啥都強。
   妹妹睡著了,嘴角沾著月餅渣。爸爸把她抱進屋,回頭看了眼月亮:不管是神仙還是凡人,都在學(xué)著過日子,孔子周游列國,不就是想讓大家伙兒,過得更像樣點嗎?
  
   六、云遮月
   晚上,烏云遮住月亮,院子里像蒙了層紗。奶奶說嫦娥在哭,眼淚把云澆透了。
   爸爸在修農(nóng)具,錘子敲在鐵砧上,火星四濺。爸爸說,子曰“君子見危授命”,這時候要是有艘船,準(zhǔn)有人劃著去幫牛郎挑擔(dān)子,你看他弟子冉有,打仗的時候多勇敢,不是因為不怕死,是心里有股勁兒,該擔(dān)的責(zé)任,躲不掉。
   風(fēng)把云吹開條縫,月亮露了半張臉,嫦娥的影子在月面上晃,像在找什么。奶奶說她在找后羿射日的箭,當(dāng)年射下來的太陽,有一個化成了扶桑木,現(xiàn)在還長在東海邊??鬃诱f“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可惜天上的日子,追不回來了。
   爺爺扛著鋤頭從田里回來,褲腳沾著泥。他說,剛在地里看星星,覺得孔子說的“道不遠(yuǎn)人”真對。你種的麥子,順著節(jié)氣長,就是道;待人實在,不耍心眼,就是道。我摸了摸爺爺沾泥的褲腳,泥是涼的。原來不管是天上的神仙,還是地上的凡人,都在學(xué)著怎么把日子過順,嫦娥卻在學(xué)后悔,吳剛在學(xué)放下,而我們,在學(xué)著把每顆星星的光,都收進踏實的日子里。
  
   七、星為證
   深秋的星星冷得發(fā)脆。爺爺說,這時候的銀河能看見河底的石頭,那是女媧補天時剩下的,帶著五色石的光。我裹著棉襖坐在磨盤上,看北斗星的勺子里,似乎盛著誰的眼淚。
   爺爺往灶膛里添柴,火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墻上,忽大忽小。爺爺說,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人窮不怕,就怕心窮。你看牛郎,住草棚,照看兩個孩子,可他心里裝著織女,裝著日子,這就不窮。爺爺說,每顆星星都是個證人,記著誰種了多少地,誰幫了鄰居,誰心里裝著別人??鬃诱f“天知地知”,其實就是星星知、月亮知。你偷了鄰居的瓜,以為沒人看見,天上的星星正記著呢。
   我摸了摸口袋里的鵝卵石,是白天在河邊撿的,上面有塊白印,像個小月亮。爺爺說這石頭說不定來自銀河,是女媧補天時掉下來的。不管哪來的,落在咱這兒,就得好好待它,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對石頭、對星星、對人,都一個理。
   銀河轉(zhuǎn)了個彎,北斗星的勺柄指向西邊。爺爺起身往雞窩走,說該關(guān)雞了,晚了黃鼠狼要來。我看著他的背影,在星光里一顛一顛的,像顆慢慢移動的星星。原來人也能成為別人的星星,只要心里裝著溫暖,裝著踏實。
  
   八、星指路
   冬夜的星星低得像要掉下來,爺爺說這是給趕夜路的人照路呢。他牽著牛往田里送肥,星光映在雪地上,跟天上的星星連成一串,好像誰在地上畫了條銀河。
   “孔子當(dāng)年坐著牛車走夜路,準(zhǔn)是靠星星辨方向”,爺爺?shù)谋拮铀α藗€響,牛蹄子踩在雪上,咯吱咯吱地響,“他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連星星都能當(dāng)老師,北斗星指北,啟明星指東,比書里的字還靠譜?!?br />   三叔公的三輪車陷在雪窩里,他吆喝著推車,鄰居們舉著手電跑過去幫忙,光柱在雪地里交叉,像搭了座光橋。爺爺說,這就叫“里仁為美”,鄰里互助,比啥都強??鬃诱f“德不孤”,你看,誰有難處,大伙都來幫。牛突然停住腳,抬頭看天,爺爺順著它的目光望,啟明星正亮得厲害。爺爺說,這星星,不管雪多大,照樣亮,跟孔子說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一個樣,有股韌勁。
   往回走時,雪停了。爺爺說,天上的星星守著銀河,地上的人守著日子,其實都一樣,孔子想讓天下人過好日子,咱想讓地里的麥子來年豐收,心都是熱的。
  
  

共 392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散文以“星河”“桂樹”“鵲橋”等傳統(tǒng)意象為載體,將古典神話傳說與儒家思想相融合,通過爺孫、祖孫、師生間的對話,詮釋“仁”“義”“禮”“智”“信”等儒家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代。作者借星空神話中嫦娥的孤寂、吳剛的執(zhí)著、牛郎織女的守望,映射現(xiàn)實人生的處世哲學(xué),強調(dià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共情之心,“克己復(fù)禮”的自我約束,“中庸之道”的處世智慧,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堅韌品格。文章采取神話與現(xiàn)實交織的雙線結(jié)構(gòu),以“天上神話”與“地上生活”為明暗雙線,使儒家思想通過神話故事具象化,兼具文學(xué)性與哲理性。全文以“溫情”為底色,通過爺孫間的親情、鄰里間的互助、師生間的教誨,傳遞出對“踏實生活”“堅守情義”的贊美。佳作欣賞,推薦閱讀?!揪庉嫞盒∝i她爸】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7-15 09:32:56
  選取“星河”“桂樹”“鵲橋”“月亮”等核心意象,賦予其儒家文化內(nèi)涵:銀河既是自然景觀,也是“逝者如斯夫”的時間隱喻;桂樹象征“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堅韌;鵲橋則成為“禮尚往來”“情義相守”的象征。每個意象都承載著《論語》中的經(jīng)典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德不孤,必有鄰”),使傳統(tǒng)文化與自然景物相互滲透,形成“景—情—理”的三重表達(dá)。 拜讀,學(xué)習(xí)。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2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7-16 14:31:29
  感謝賜稿寧靜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佳作欣賞,已向精品審核組申報!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