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星月】野菜馬齒筧(散文)
婆婆菜園子里,大片大片的馬齒筧伏地鋪散,有的開著黃花,有點含著花苞,還有的露出小米粒樣的黑色種子,一株株高昂著頭顱,一副傲嬌的樣子。我問婆婆:“這么好的食材,你們怎么不吃啊?竟然讓它長老了,怪可惜的。”她說:“這東西,現在豬都不吃了,人誰還吃啊?!?br />
我撲哧樂了,感到現在這小日過的,真是讓人羨慕!心想:要是我在老家生活,非得把這些馬齒莧拾掇明白,去掉一個最高分,再去掉一個最低分,掐頭去尾,嫩尖兒涼拌,中段兒做餡,老梗子焯水后炒著吃或者用面糊裹了攤成煎餅,保準能湊出一桌子花樣來。
小時候最喜歡吃媽媽做的馬齒筧煎餅。記得有一年,村里流行一種傳染病叫做腫痄腮(醫(yī)學叫做流行性腮腺炎)。全村幾十個孩子都腫,我也沒逃掉。小孩子們個個都是歪著個脖子,那個疼啊,疼得張不開嘴,不能吃飯,尤其是吃點酸的、甜的等刺激性的食物更是疼得厲害。村醫(yī)說:“這病得養(yǎng),只要沒有合并癥就得耗著?!笨墒悄赣H急啊,生怕有個好歹。后來聽村里的老人們說:馬齒筧抗病毒,能消炎利濕又消腫。于是母親就去到處尋馬齒筧。那個時候,馬齒筧雖是絕對的野菜,但是它們總是長在村子里專門有人看管的菜園子里,黃瓜架下,豆角棚里,西瓜秧的草叢里等地方。在計劃經濟年代,買東西得有票。比如:布票,肉票,糧票,油票,糖票等等。在農村,吃菜雖然不要票,但得按照家里的人口數或父母下地干活所掙的工分數分菜,分糧食,個人不得去菜園子隨便摘菜。那時候,父親屬于吃商品糧的人,不掙工分。作為教師的母親站一天講臺也就最多給2分。比起別的全勞力家庭,少得可伶又可伶。哪有糧食吃啊!更別說吃菜了。
“他大叔,我家孩子腫痄腮了,想薅一把馬齒筧,您高抬貴手。”
“都是自家人,不要說這種客氣話。今個已經來了幾撥人了,都是說給孩子吃的,你過來看看還有沒?”看園子的大叔囑咐著,讓母親進去。
母親千恩萬謝進了菜園子??墒撬冶椴似杳餮鄣牡胤揭矝]有幾棵馬齒筧。她不甘心,就去草叢里,水溝里找,終于在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找到一些瘦小的,細細的馬齒筧。就算是這樣,母親也寶貝似的拿回家。
回到家里,母親將馬齒筧一分為三。一是頭上開花或者帶籽粒的部分搗碎和雞蛋清攪和在一起,用紗布包裹起來,給我貼在患處,每日更換。幾天之后,耳后竟然消腫了,感覺也不那么疼了,慢慢地又恢復了往日的歡笑。二是中間皮肉新鮮的部分,淘洗干凈,拌上鹽和蔥花,一層一層撒在面皮上,在鐵鍋里炕成焦黃的千層餅,然后再切開一塊一塊地讓我們姊妹慢慢享用,那真是人間美味。最后就是馬齒筧后面的根部,則是洗凈放在鍋里熬成水或做成疙瘩湯讓我們喝,一是預防,一是治病。這個時期要是在村子里轉轉,整個村子都彌散著濃濃的馬齒筧的酸味道。
其實,在舊日的農村,馬齒莧這東西渾身都是寶,在《本草綱目》和《千金要方》里都有記載。除了能當菜吃、做偏方,還有不少實用處。
其實,在農村,馬齒筧一旦開花,立馬失去它一大部分的價值。最起碼不能吃了,加上它的花很小,一朵一朵地黃色,屬于細碎的那種,單棵看上去都很不起眼,別看它滿地蒲扇著生長??墒?,它生命力強,天生自帶抗病蟲害,所以現在一些城市公園,一片一片用馬齒筧妝點著城市的綠地,簡直是另一種美。你看現在的公園里有大葉型的,小葉型的,有圓形的,還有長條形的馬齒筧,葉片肥厚,花色鮮亮,清晨太陽出來時,朵朵黃花嬌翠欲滴,煞是好看。要是在雨后,更是晶瑩剔透。可是,到了傍晚,它們就會收起嬌艷,蘊含魅力,低到塵埃。
要說這東西倒也實在,你說它尊貴吧,它確實。當病毒來襲時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當饑餓時又能當飯救人一命。你說它不被人珍惜吧,也確實,現在日子好了卻被當作公園里的草觀賞。
唉!不管別人怎么看吧,馬齒筧都還是挺堅強的。季節(jié)到了該開花時開花,該結果時結果,就像我們普通人一樣,有時是別人眼里的寶,有時是不值一提的草。要我說:只要你守住自己的本分,哪塊地里都能扎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