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籬】夏天最好讀《瓦爾登湖》(隨筆)
夏天最是讀書時。村上春樹說:“一年之中惟有夏天是最好的讀書季節(jié)。”他的解讀理由是,可看得如醉如癡,忘記了炎熱。其實,并非什么樹都適合在夏天這個季節(jié)里讀。如果想要一份悠然,來抵御檐下,我覺得要選擇合適的內容。今夏,我愛上讀《瓦爾登湖》。
開卷有益,讀什么都不錯,主要要自己的心態(tài)好,總能從讀書中找到樂趣。如果一定要有個選擇,我覺得讀點古典文學好。古典文學咬文嚼字,博大精深,旁征博引,可能一字一字地摳,一本書還沒讀完,炎熱就大半過去了,這不是很好嗎?現代文學中,讀張中行的著作比較好。此公一度是風靡的楊沫《青春之歌》中落后分子余永澤的原型。他一生堅持自己,不管外界天熱天冷或者暴風驟雨什么主義,我行我素,他的《負暄瑣話》《負暄續(xù)話》《負暄三話》《文言和白話》等,都是不錯的讀本,文風也是他那個時代文言向白話轉化時的,有點黃僵僵不倫不類,像吃多了方便面肯德基地溝油忽然來碗山芋白粥,你不覺得別有風味?如果這些不喜歡,你可以相當于一次精神旅游,一次紙上吸氧吧,一次人跡罕至的鳥語花香的林中漫步,一次日出日落湖畔獨坐無思無慮的靜默——我建議,去讀讀梭羅的《瓦爾登湖》。
《瓦爾登湖》是一本情調非常閑適的書,沒風起云涌故事可滿足,沒心潮澎湃情節(jié)可欣賞,讀的時候要手邊無事心里無礙,帶著孩子尿布奶瓶灶頭上芋頭咸粥燒糊了是沒法讀下去的;與女友吵翻了丈母娘揎拳捋袖帶著小舅子找上門是讀不下去的;到六月底總共只遲到早退三十六次老板扣了一萬塊悶悶不樂是讀不出味的;天熱了喉嚨癢痔瘡發(fā)是很不想看的……
但這些世俗里的日子事件沉靜之后,是可以拿起來讀讀的,適合幫助我們更閑適的讀物,是錦上添花的文字,不是撥亂反正的格局。
《瓦爾登湖》是一枚基本不治蟲盡量少施肥的青青橄欖,味蕾遲鈍是品不出甘味的——味蕾不遲鈍也不是每個人都喜歡起先苦巴巴的橄欖的;《瓦爾登湖》是鏡中花水中月,讀她滿足不了對文學的渴望,就像種棉花的七十老翁未必學得成蘇州十七姑娘的繡花?!锻郀柕呛肥浅鰤m之書,每個人都會有這點想法,但注定是短命的,烏托邦,洪秀全太平天國的集體婚戀制和大胡子老馬的財產公有制——其實梭羅自己也沒在那小棚戶呆幾天,螞蝗蚊蟲有幾個吃得消?應該是一時的沖動所得,成就了干凈的桃花源。
讀《瓦爾登湖》是先要洗洗手抽枝煙(女士身邊可放點紅草莓開心果),像我兩腿裹滿泥巴渾身滿是臭汗水田里一上岸是讀不成的。讀《瓦爾登湖》是要放平身子調勻呼吸心平氣和的(最好是逍遙椅或懶人沙發(fā)),長跑以及其他劇烈運動后最好息一息,性事后也不宜立刻抓起書。讀《瓦爾登湖》的人是要有一點境界的,不是肩扛手提販夫走卒嘰嘰呱呱三姑六婆,或者見了麻將眉開眼笑的都讀得下去的(我無意誣蔑他們)——這類書讀一萬遍都不會發(fā)財。在某些人眼中,簡直就是廢物,抓起一讀,就是熬眼睛磨洋工。
高尚之士地洞中人個個心里都有個瓦爾登湖,或遠或近或大或小而已。例如:某夜散步回來,走到萬達廣場前的狀元上,突然聽到身邊粗門廣嗓大喝一聲:“你再說!再說我明天走了,誰也尋不到我?!蔽殷@恐地回過頭,夜空下的路燈里,一個五十多歲的女人穿件屎黃的上衣,包著半個土丘樣的上身,在威嚇她身邊的一個女孩子——她想到哪里去?當然是她心中沒有漂滿薄膜泡沫死蛤蟆馬夾袋塑料瓶的瓦爾登湖了。沒想到,瓦爾登湖的理想和現實世界針鋒相對,格格不入。
有一篇外國小說寫過(不記得出處了):兩個在銀行里工作的小職員,意外發(fā)了筆財,早就煩惱了他們枯草乏味的數字生活和上司的頤指氣使,于是結伴去開墾自己的瓦爾登湖。他們來到深山密林,希望從此卸下心頭的重負,過上遠離塵囂,與世無爭的生活,于是開始伐木,修路,建草屋,通水源,準備衣食住行……哪知道這一切,三貓六兔雞零狗碎還是那么回事,還是以前生活的從頭開始,于是灰溜溜打道回府。
暫時看不下去先放一放,情緒和心境是會變化的?!锻郀柕呛罚辽傥蚁矚g,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版本,都幸運地讀過,并且今后還會在不同的時候用不同的版本讀下去……但也不如親自到鄉(xiāng)下一鋤土一身汗種菜。
還有一個體會,夏天讀《瓦爾登湖》,不覺炎熱,怎么想都沒有令人發(fā)燒的沖動,平靜得就像瓦爾登湖。
夏天,就連激動都會覺得炎熱加劇,《瓦爾登湖》可以讓燥熱減輕,以趨于常溫,尤其是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