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漫步地縫丹霞(散文)
大約億萬年前,陜北黃土高原,甘泉之地,轟隆隆,山崩地裂,黃土大山,裂開一道道縫隙,寬窄各異。然后,億萬年,狂風(fēng)暴雨,山洪暴發(fā),地表又一次次被切割,一次次被沖刷,地縫里,白堊紀紫紅色的粗砂巖,表面覆蓋的苔蘚與腐殖質(zhì),讓神秘的甘泉大峽谷,逐漸呈現(xiàn)色彩奇幻的丹霞迷境。隨著時光推移,甘泉大峽谷神秘奇幻的地縫丹霞奇觀,越來越成熟豐稔,越來越魅力無窮。然而,億萬年過去,它猶如隱居深山遁跡避世的隱士,默默隱匿于黃土高原的地縫之中,深藏不露。
也許,是金子總要發(fā)光,是美景總要一露崢嶸,這就是天意。2017年初,一位來自北京的地質(zhì)攝影愛好者,偶然發(fā)現(xiàn)了甘泉大峽谷彩色夢幻般的秘境,它才像一位藏“藏在深閨人不識”的新娘,被揭開了蓋頭。它天然去雕飾的美貌,一面世,即驚世駭俗,被稱為“中國的羚羊谷”。那之后不久,喜歡探奇的人們,如潮水般,一波波涌來,爭睹它的美麗容顏。
2025年5月中旬,我也加入了探秘之旅,前來一睹甘泉大峽谷這山峽地縫里的丹霞奇景。
我和同行旅伴一起,先后走進了樺樹溝峽谷、龍巴溝峽谷和月牙谷峽谷。每一條峽谷里,都呈狹縫狀態(tài)。樺樹溝,在地下二十到二十五米之間,谷底最窄處,只有二十厘米。龍巴溝,在底下十至二十米之間,最窄處,僅有五厘米,有些地方,需要攀爬或者俯下身子,才能勉強通過。月牙谷,在地下十多米深,高十余米,是谷底比較寬闊的峽谷,像一條底下巷道。窄處三米,最寬處,有八米寬。
剛下到地縫中,光線暗淡的地方,眼睛還不適應(yīng),身前身后,黑黢黢一片,時間長了,才慢慢看清,巖壁波紋,凹凸起伏,還有附著其上的苔蘚和腐殖質(zhì),其顏色,或堊白,或暗紫,或墨綠,或黯黑,或深黃,或深褐,皆幽暗昏昧,神秘朦朧。
我們很幸運,碰上了天朗氣清的好日子,又是在中午前后,鉆進黃土高原的峽谷縫隙里游覽,因而,仰頭望去,明亮陽光照射到的區(qū)域,紫紅砂巖,苔蘚,腐殖質(zhì),驀然之間,被七彩魔燈照亮,一起鮮明靚麗起來。紅綠黑白黃,多種色彩,豐富蘊藉,交織融合,綺麗變幻。而紫紅砂巖起伏跌宕的波紋,如七彩波浪,曲線流暢,旋轉(zhuǎn)翻滾。一幕幕綺麗變幻的美景,宛若視頻畫面,在我眼前,承前啟后,一幕幕,接連打開。讓我的雙眼,應(yīng)接不暇,心里,不由暗自贊嘆。前后游客,嘖嘖贊嘆者,大有其人。
三條地下縫隙,長短不同,寬窄各異,漫步其中,享受了一場五彩迷離的視覺盛宴,我才體會到,人們賦予它“地縫丹霞”美譽,真的是名副其實,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三條峽谷,有共性,又各有韻致。
樺樹溝,有一部分巖壁的紋理,讓我想起了在俄羅斯和我國北疆所見到的樺樹。許多枝杈,呈放射狀,昂然向上,在陽光映照下,五彩閃耀,猶如造物主信手描摹的色彩斑斕的樺樹林,是天造地設(shè)的大自然美學(xué)精品。怪不得,要被稱為樺樹溝。
漫步其間,仰望巖壁,象形奇景,接連展現(xiàn)。
一處不規(guī)則的圓洞,投射下陽光,猶如“天空之眼”,燦爛明亮。眼睛周圍,苔蘚和腐殖質(zhì),猶如黛色彎眉。纖細的綠色植物枝條,投射暗影,宛若一根根細長睫毛。
一塊巖壁,酷似猿人之形,居高臨下,歡迎游客到來。故被稱為“人祖圖騰”。
兩塊巖壁,曲線優(yōu)美,凹凸有致,陽光投射下來,猶如身姿曼妙的窈窕仙女,俯瞰人間。故曰:“仙女思凡”。
有一段漫長而曲折的溝谷,下寬上窄,宛若隧道,猶如穹窿,燦爛陽光,從窄窄的縫隙里投射進來。隧道穹窿幽深神秘,造物主卻又在正頭頂上,投射下縷縷光芒,猶如圣光,招引游客迤邐前行。漫步其中,自然有穿越時光隧道之感,故名:“時光隧道”。
一走進龍巴溝,便感到濕氣氤氳,應(yīng)該是洞內(nèi)常年濕潤所致。巖壁覆蓋的青苔,比樺樹溝厚重。厚厚的青苔,綠意盎然,和紫紅色砂巖,形成鮮明對比,陽光照射進來,不僅色彩絢麗,而且,更富有合奏曲一般的層次感。
因水流沖刷,部分區(qū)域的巖壁,光滑如鏡,紋理清晰,曲線流暢,其波浪狀線條,柔和優(yōu)美,宛若年輪,被稱為“崖壁年輪”。
有兩塊巖壁,宛若熱戀男女的頭像,含情脈脈,相向而視,兩張嘴唇,幾乎零距離,形同深情接吻,故被命名為“千年之吻”——何止千年,也許一萬年也不止。
有一部分巖壁,嶙峋參差,褶皺紊亂,其形狀,拙怪奇特,宛若假面舞會上,霓虹燈閃耀之下,一群年輕人任意舞蹈,各行其是,不循規(guī)矩,不守章法,其癲狂恣肆之態(tài),難以詳盡描摹。故曰:“瘋狂的石頭”。
一部分巖壁,因風(fēng)化侵蝕,形成蜂窩狀孔洞,在陽光照耀之下,密密麻麻的蜂窩,數(shù)不盡的窩洞,反射出深淺不同明暗各異的斑斕光彩,煞是迷人。
龍巴溝,原名“李家溝”。之所以叫龍巴溝,是因為一段神話故事。據(jù)說,河洛龍王的兒子洛圖,因同情久旱不雨的李家溝老百姓,瞞著其父親,偷偷修改行雨令,為此地連降甘霖,讓此地“十年九不旱”。其父得知之后,大為惱怒,將其鎖在李家溝,讓他在此地爬行,以示懲戒。當?shù)乩习傩眨瑸榧o念龍子洛圖,將李家溝改名為龍爬溝,后來,又改作龍巴溝。推而廣之,這一片峽谷,也因“十年九不旱”而被統(tǒng)稱為雨岔大峽谷——也就是今天的甘泉大峽谷。這一段神話故事,為龍巴溝——也為雨岔大峽谷——增添了人文色彩。
月牙谷底,最為寬闊,澗溪婉轉(zhuǎn),流水潺湲。上部,又極為狹窄。兩側(cè)巖壁陡峭,有大型交錯層理,又有許多節(jié)理裂隙。巖壁上,不僅覆蓋青苔,還長著低矮灌木,一派生機盎然的微生態(tài)系統(tǒng)。明媚燦爛的陽光。透過狹窄的裂隙,射入峽谷,折射在紫紅砂巖壁和青苔及灌木叢之上,宛如教堂彩窗折射的圣光一般,閃耀五彩光芒,呈現(xiàn)出從橙紅到朱砂紅的漸變效果,令游客如癡如醉,故被稱為“天使之光”。
一眾游客,一邊游覽,一邊舉著手機或端著相機,一一捕捉瞬息萬變的五彩夢幻奇景。他們,不僅要現(xiàn)場游覽甘泉大峽谷的地縫丹霞奇觀,而且,要將它們保存下來,以供以后反復(fù)查看,也可以發(fā)在網(wǎng)上,與親朋分享。我在其中,亦是如此。
而且,當天晚上,就整理一下所拍攝的圖片,又簡單附上文字,發(fā)了美篇?,F(xiàn)如今,又寫下這篇散文,更深入地記敘描摹一下五彩秘境的神奇迷幻及其帶給我的審美感受。也期望能給讀到此文的讀者們,帶來閱讀快感和審美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