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星月詩話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星月】經(jīng)過青島(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星月】經(jīng)過青島(散文)


作者:紅塵一蓮 舉人,5886.5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05發(fā)表時間:2025-07-20 17:04:28

青島是一個歷史文化厚重的小城,經(jīng)歷過屈辱和掙扎,也有過不甘和努力。對于青島,不管你有多少次的偶遇,也都是個開始;不管你住得多久,也只是個片段。所以對于青島,每個人應該都是經(jīng)過,包括本地人。
   盡管去青島之前,我做過大量的功課,當真正面對青島時,卻還是手足無措。從日照向青島行進時,一直在想像著青島的模樣,僅且只能看到青島的冰山一角本在意料之中,后面的經(jīng)過也確實驗證了這個結論。
   當車行至一方高樓林立的地段時,并且車子在此還繞行了很長時間,我以為這就到了青島市。導游告訴我們,這是黃島區(qū),是青島市轄區(qū),距離青島市還有一段距離。當汽車穿行青島膠州灣隧道時,導游告訴我們這是一條海底隧道。不知是他說得神乎其神,還是我想像力太過豐富,我總以為海底隧道肯定在道路的兩邊能看到海。然而,隧道走盡了,我卻未看到半滴水,這似乎和普通隧道沒有多大區(qū)別。不知是該感嘆科學技術的深不可測,還是該自嘲我的淺薄先知。過了膠州灣隧道,不大一會兒,看到的是青島的造船廠。里面泊有大小不等、樣式各異的船很多,而且車子環(huán)繞這里一段時間后還是造船廠的區(qū)域,其規(guī)模宏大,歷史悠久。導游告訴我們造船廠始建于1949年,前身為國營青島造船廠,后來發(fā)展壯大,而今成為國內最大的造船廠。
   一邊目光接受著外界的新奇,一邊聽著導游的侃侃而談。他告訴我們青島有三大怪:“騎車沒有走路快,身穿泳裝走在外,啤酒裝進塑料袋?!痹斐扇蠊值脑蚓褪乔鄭u地勢高低起伏不平,有些坡度可達到45度,騎車比較困難,所以大家寧愿走路也不騎行,當然也就沒有共享單車的什么事。泳衣穿在外是因為青島處處有浴場,為了能夠隨時下海而提前做的準備。啤酒裝進塑料袋是為了降低生活成本,而又提升自身生活品質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他還告訴我們家中常用的電器好多原產(chǎn)地就是青島。比如海爾,海信,澳柯瑪。老實說,海爾,海信品牌的電器多年前就在廣泛使用,卻不清楚它們都是青島制造,只知道青島啤酒名揚天下。導游則告訴我們你們平日里喝的青島啤酒未必有那么正宗,青島這邊的啤酒是用純正的嶗山水釀制而成的,來青島必須要嘗一嘗,價格不貴而且口感非常地道。從導游那里能獲得關于青島的這么多信息,也算是個意外驚喜。
   當汽車經(jīng)過青島站時,獨特的建筑風格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忍不住就記住了它的模樣,并且百度了它的歷史。青島站,始建于清光緒年間,是由德國人設計的,建筑具有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風格。樓南角聳起一座造型優(yōu)美的尖鐘塔,建筑雙坡陡峭,屋頂,鐘塔的基座、窗邊、門邊及山墻和塔頂?shù)难b飾都用結實的花崗石砌成。后來雖然幾經(jīng)擴建,但依舊保持原來車站紅瓦黃墻的歐式風格,如老鐘表樓和候車室。遠觀就像是中外造就的混血兒,既有中國型紅瓦藍磚的古樸典雅,又有西方的浪漫元素。青島站應該承載著青島的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到達青島,第一站是乘坐游輪海上觀光。游輪很大,正兒八經(jīng)的坐椅上也少有人按部就班。大家不是上到了頂層甲板就是站在船舷兩側,一邊喂著海鷗,一邊欣賞著水天一色的碧藍。偶爾游輪激起的水浪濺在衣衫上,清清涼涼的愜意。一邊享受著黃海上的美景,一邊傾聽著音響中對四周標志性建筑物的介紹。我們這片區(qū)域內最明顯的可以看到青島電視塔,它位于太平山上,其實和山加起來的高度不過三四百米,但和海平面相比較,還是很醒目的。遠望過去,塔蝶和塔球的設計樣式新穎別致,堪稱世界第三。當然,屬于這片海域的看點很多,只是真正走進記憶的畫面不能一一詳述。
   接下來,汽車經(jīng)過青島有名的棧橋,這個本來是在行程之內的,奈何大家早晨趕路過來,游輪觀光已占去一段時間,實在沒有精力,只好趕往餐廳。不過,從導游口中我大概了解到了棧橋的歷史和青島的由來。
   1891年,清政府想在膠澳設防,于是著手修建港口。1893年竣工,當時只為海軍運輸軍用物資所用。1897德國侵占膠州灣后,又對棧橋進行擴建,成為他們統(tǒng)治青島的工具。1922年,北洋政府收回青島的主權后,對棧橋進行維護與改進。1931年,在棧橋的南端修建了一個半圓形防波堤,并在上面修建了中國傳統(tǒng)風格的飛檐八角亭閣——“回瀾閣”。1938,日本人又從棧橋登路,棧橋又一次淪為日本人侵略中國的軍用碼頭。直到1945年,日本無條件投降以后,我國才收回了青島的主權,棧橋從此才成了中國人的棧橋。棧橋是中華民族屈辱歷史的見證者,更是中華民族奮起抗爭的捍衛(wèi)者。落后就得挨打,這是不爭的事實。要想真正擁有主宰權,發(fā)展才是硬道理。與棧橋隔海相望的一個小島,空中俯瞰有點像古琴,所以最初取名為“琴島”。小島上有德國人修的燈塔,日本人修的鐵路。當年德國人占領膠州灣后,把居住的區(qū)域劃分為華人區(qū)和歐人區(qū),而華人區(qū)指的就是“琴島”。1922年,我國收回膠澳主權后,才正式命名為“青島”。雖然這兩個景點對于汽車而言,只是一晃而過。對于中國的歷史,它們簡直就是活化石,承載著厚重的苦難,同時也見證著今天的繁榮。對于我而言,棧橋是我了解歷史的橋梁,“琴島”是我對青島定義的另外一種理解。
   青島是一個各方面底蘊都比較深厚的城市,想了解它,只憑走馬觀花實在有點浮淺。不僅需要淵博的文化知識兜底,還得用五官的認真感知去記憶。那些經(jīng)過的,看到的僅僅是個表象,要想從深處挖掘,就得靜下心來去聆聽。
   “五四廣場”和“青島奧林匹克帆船中心”同在浮山灣這片海域,相距不遠,步行完全可以實現(xiàn)兩處風光的共賞。到達這里時,正是中午兩點左右,風景是好風景,雖然有點海風,但火辣辣的日光直射下來,還是覺著腿上注進了鉛。對于“五四廣場”,我只是對望了半個小時,感知了它的過去和現(xiàn)在?!拔逅膹V場”標志性的建筑便是廣場主體雕塑“五月的風”,它采用了鋼架結構螺旋上升,加上底板一共19層。造型獨特,色彩火紅,寓意深刻。它位于海岸線的轉彎處,在這邊橋的某個合適位置,如果伸出手,它是會不小心放進手心的。我們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1919年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參加“巴黎和會”,而列強們無視中國的要求,要將德國在青島的特權轉讓給日本,而后激起了國人們的憤怒。于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fā)了大規(guī)律的學生運動,最后強迫北洋政府于1922年終于收回了青島的主權?!拔逅倪\動”的地點不是在山東,但是青島作為中國國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志的中華兒女不可能讓它成為隨意轉贈的商品,所以以此為契機,開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而與此相鄰的奧林匹克帆船中心,恰與五四廣場隔海相望??拷行?,最讓人矚目的是海上雕塑奧運五連環(huán),它由藍,黃,黑,綠,紅五種顏色套接而成,在明亮的天空與碧藍的海水映襯下,更顯得英姿颯爽,似乎自身的存在就帶著奧運會的拼搏。它的附近應該是青島奧運博物館和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因為其獨特的構造讓我多看了兩眼。奧運博物館外觀像是散開的扇面,玻璃幕布又像是翻滾的浪花,極富想像力和藝術感染力。而青島國際會議中心則造型猶如展翼的海鷗,彰顯出獨具一格的海濱特色。由于時間有限,精力欠佳,所以這些只是遠望而已。不過,火炬大街卻是真真切切地走了一圈,兩旁泊滿了大船小船,大的是游輪,小的便是形色各異的帆船,像是專門等待著每一位想在海上盡興的游客。火炬大街兩側掛滿了各國不同顏色和圖案的旗幟,在晴朗的天空下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走在此處,似乎走進了全世界,又似乎全世界都被搬到了這里。一邊走,一邊在想,如果前來參賽的有德國隊和日本隊,他們看到如今繁榮的青島,是不是有過那么一點點愧疚。不過,中華民族向來是個希望和平的民族,是不會因為過去而放棄現(xiàn)在的。火炬大街的最南端屹立著高達二十多米高的奧運火炬“祥云”,是奧帆會點燃火炬的地方。雖然天氣如同點燃的火炬,但還是阻止不了我的想像。當火炬點燃的那一瞬間,有多少人的夢想在此放飛,揚帆起航,乘風破浪,爭奪桂冠,該是多么振奮人心的事情。沐浴著世界各國在此沐浴過的陽光,吹著運動健兒們曾經(jīng)吹過的風,望著他們曾經(jīng)百舸爭流的海面,奧運的力量便從此生根發(fā)芽,只要活著就得盡力地去拼搏,只要生命還鮮活那么就得死去活來地去努力。
   青島的遇見不過半天多一點的時間,而青島的博大精深對我而言,只能慚愧地說成經(jīng)過。雖然只是經(jīng)過,但是對于青島的過去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對于青島的風光有了刻骨銘心的記憶。黃海之濱,有那么一個美麗的小城青島,永遠屬于中國。

共 3372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作者用細膩的筆觸帶我們走過青島的大街小巷、山海之間,從黃島區(qū)的高樓到膠州灣隧道的奇妙,從造船廠的厚重到青島站的歐式風情,每一處都充滿了故事感。?三大怪的趣聞讓人忍俊不禁,海爾、海信等品牌的淵源又讓人肅然起敬,尤其是對棧橋和 “琴島” 歷史的追溯,字字都透著對民族過往的深刻思考。海上觀光的愜意、五四廣場的紅色記憶、奧帆中心的奧運激情,被作者巧妙地串聯(lián)起來,既展現(xiàn)了青島的風光之美,更挖掘出城市骨子里的堅韌與奮進。?短短半天的行程,卻寫出了青島的百年滄桑與今日繁華,讀罷仿佛親身走過那片土地,心中滿是向往與感動。這樣有溫度、有深度的文字,值得每一個熱愛旅行和歷史的人細細品讀!?一篇優(yōu)美的散文游記,讓我們領略到了青島深遠的歷史底蘊和美麗的自然風光。傾情推薦,好文共賞!【編輯:淇水碧柳】【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721002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淇水碧柳        2025-07-20 17:05:18
  一篇有優(yōu)美的散文游記,讓我們領略到了青島深遠的歷史底蘊和美麗的自然風光。
與文字相伴,把柴米油鹽的生活過出詩情畫意。
回復1 樓        文友:紅塵一蓮        2025-07-22 11:26:14
  辛苦碧柳,感謝精彩編按!
2 樓        文友:微笑的百合        2025-07-20 19:25:27
  哈哈,文友在青島去過的地方,正好是我沒去玩的地方;文友沒去的地方,正好是我玩過的地方!而且,對于在海底隧道坐車行駛時,竟然在路兩邊看不到一點水,產(chǎn)生同樣的質疑!問好文友。祝旅途順利!
回復2 樓        文友:紅塵一蓮        2025-07-22 08:06:48
  呵呵,走過的路就是活過的見證!
3 樓        文友:冠景華庭        2025-07-21 10:01:24
  一篇別開生面的游記,好文欣賞了!
回復3 樓        文友:紅塵一蓮        2025-07-22 08:07:22
  感謝支持鼓勵,我會努力的!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