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人生家園 >> 短篇 >> 雜文隨筆 >> 【家園】修一顆強大的心過好日子(隨筆)

編輯推薦 【家園】修一顆強大的心過好日子(隨筆)


作者:戴咸明 秀才,1284.8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06發(fā)表時間:2025-07-21 14:45:48

修一顆強大的心過好日子
  
   人活到一定年紀,才慢慢咂摸出“過好日子”的深意。它從不是風平浪靜的坦途,反倒像在一堆瑣碎里挑揀珍珠,得有底氣,有分寸,更得有一顆自己能站穩(wěn)腳跟的心。
   前些天家里的事,像面鏡子,照出了日子的本相。老岳父八十有二,身子骨里藏著些老年病,左手左腳發(fā)沉,偶爾尿床。在旁人看來,這是天大的愁緒,恨不得立刻動刀除根;可我行醫(yī)這些年,知道歲月在身體上刻下的痕跡,哪能說抹就抹?醫(yī)院里說要開顱,打兩個釘子,輕描淡寫說是“小手術”,可我盯著那句“可開可不開”,心里翻江倒海——82歲的老人,開顱哪是小事?釘子打下去,身體能不能消受?萬一……不敢想。
   我堅持找南京的專家會診,哪怕要花六千塊。有人覺得沒必要,甚至甩臉子給我看,那臉色沉得像要擰出水。可我認死理:錢能再掙,老人的平安是掙不回來的。倘若不開刀,他能在家多曬兩年太陽,多吃幾頓順口的飯,這六千塊,值。
   這些年總在琢磨“自我強大”到底是什么。不是跟誰較勁,而是在眾說紛紜里,能聽清自己的聲音。小舅兄甩臉子的時候,我沒怕;旁人說“你管太多”的時候,我沒退。因為我知道,守住老人的平安,守住做事的底線,比什么都重要。人啊,太想討好所有人,反倒容易失了分寸。該我扛的,我不躲;不該我攬的,我也不貪。就像給親戚兜底這回事,年輕人摔跟頭是常事,可真要撞了南墻,最后能伸手的,不還是家里人?只是這手伸得有分寸,既不能讓他覺得有靠山就胡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跌進深淵。
   年過六十,角色早變了。在老人面前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成了老人;對上要盡孝,對下要兜底。日子就像走平衡木,左邊是責任,右邊是自我,稍不留神就晃悠。可晃悠著晃悠著,倒也走出了些門道:別把自己逼成萬能的神,也別把旁人的臉色當圣旨。理直氣壯地做該做的事,心平氣和地扛該扛的難,矛盾總會慢慢化,坎兒總會一道道過。
   說到底,過好日子,不過是修一顆強大的心。能在雞零狗碎里看見方向,能在旁人不解里守住初心,日子再忙亂,心里也是亮堂的。就像老岳父現(xiàn)在精神頭還好,能吃能睡,這就比什么都強。慢慢來,總會朝著亮處走的。
  
   2025.07.21
  
  
  

共 89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過好日子”的真諦,不在順遂無憂,而在亂中守心。作者以行醫(yī)者的通透,講述面對八旬岳父的病痛時,如何在“開顱手術”的抉擇中守住本心——不盲從“小手術” 的輕描淡寫,寧花六千塊請專家會診,只為換老人多曬兩年太陽。這顆“強大的心”,是眾說紛紜里的清醒,是角色疊加時的平衡:對上盡孝不盲從,對下兜底有分寸,不討好誰,也不回避責任。年過六十的感悟里,藏著日子的真相:所謂順遂,不過是在雞零狗碎中辨明方向,在旁人不解中守住底線。當老岳父能吃能睡,便知這份堅守的價值。原來好日子從不是等來的,是修出來的——修一顆能站穩(wěn)腳跟的心,日子再忙亂,也能朝著亮處走?!揪庉嫞禾餂_】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田沖        2025-07-21 14:46:53
  這篇文字以通透筆觸闡釋 “修心” 與 “過日子” 的關聯(lián)。作者以岳父治病的抉擇為引,展現(xiàn) “強大的心” 不是較勁,而是眾說紛紜中守住底線:不盲從手術建議,寧費錢請專家,只為老人平安。年過六十的角色轉(zhuǎn)換里,藏著平衡的智慧:對上盡孝有擔當,對下兜底有分寸。文字沒有說教,卻在 “走平衡木” 的比喻中,道盡日子的真相 —— 理直氣壯做該做的事,心平氣和扛該扛的難,便是好日子的底色,讀來踏實有力。
出版長篇小說《迷局》(入圍第九屆茅盾文學獎)散文集《春暖花開》詩集《守望家園》。西安市新城區(qū)作協(xié)主席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