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園】修一顆強大的心過好日子(隨筆)
修一顆強大的心過好日子
人活到一定年紀,才慢慢咂摸出“過好日子”的深意。它從不是風平浪靜的坦途,反倒像在一堆瑣碎里挑揀珍珠,得有底氣,有分寸,更得有一顆自己能站穩(wěn)腳跟的心。
前些天家里的事,像面鏡子,照出了日子的本相。老岳父八十有二,身子骨里藏著些老年病,左手左腳發(fā)沉,偶爾尿床。在旁人看來,這是天大的愁緒,恨不得立刻動刀除根;可我行醫(yī)這些年,知道歲月在身體上刻下的痕跡,哪能說抹就抹?醫(yī)院里說要開顱,打兩個釘子,輕描淡寫說是“小手術”,可我盯著那句“可開可不開”,心里翻江倒海——82歲的老人,開顱哪是小事?釘子打下去,身體能不能消受?萬一……不敢想。
我堅持找南京的專家會診,哪怕要花六千塊。有人覺得沒必要,甚至甩臉子給我看,那臉色沉得像要擰出水。可我認死理:錢能再掙,老人的平安是掙不回來的。倘若不開刀,他能在家多曬兩年太陽,多吃幾頓順口的飯,這六千塊,值。
這些年總在琢磨“自我強大”到底是什么。不是跟誰較勁,而是在眾說紛紜里,能聽清自己的聲音。小舅兄甩臉子的時候,我沒怕;旁人說“你管太多”的時候,我沒退。因為我知道,守住老人的平安,守住做事的底線,比什么都重要。人啊,太想討好所有人,反倒容易失了分寸。該我扛的,我不躲;不該我攬的,我也不貪。就像給親戚兜底這回事,年輕人摔跟頭是常事,可真要撞了南墻,最后能伸手的,不還是家里人?只是這手伸得有分寸,既不能讓他覺得有靠山就胡來,也不能眼睜睜看著他跌進深淵。
年過六十,角色早變了。在老人面前是孩子,在孩子面前成了老人;對上要盡孝,對下要兜底。日子就像走平衡木,左邊是責任,右邊是自我,稍不留神就晃悠。可晃悠著晃悠著,倒也走出了些門道:別把自己逼成萬能的神,也別把旁人的臉色當圣旨。理直氣壯地做該做的事,心平氣和地扛該扛的難,矛盾總會慢慢化,坎兒總會一道道過。
說到底,過好日子,不過是修一顆強大的心。能在雞零狗碎里看見方向,能在旁人不解里守住初心,日子再忙亂,心里也是亮堂的。就像老岳父現(xiàn)在精神頭還好,能吃能睡,這就比什么都強。慢慢來,總會朝著亮處走的。
2025.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