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大姨的豆醬(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大姨的豆醬(散文)


作者:今生何求 秀才,2838.29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56發(fā)表時間:2025-07-22 10:54:50
摘要: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都是這樣?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在生活的漩渦中掙扎,每個人都是那么的辛苦、艱難,可我們又能怎么樣?誰能給我們天生的優(yōu)渥?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或許人生的源頭就是苦難,我們在苦難中誕生,在苦難中成長,在苦難中奮斗,最后在苦難中離開。誰又能說這不是人生的意義?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渺小、滑稽,也讓我們凝重和深刻。

娘喜歡做豆醬,我喜歡吃娘做的豆醬,尤其是那鹵好的醬油,拿饃饃夾上一坨,那真是美味無比??赡锟傉f:“你大姨做的醬才是好醬,不用鹵就可以直接吃?!庇谑牵乙恢逼诖缘酱笠套龅亩贯u。
   今年終于有了一個機會。姑姥娘的三周年祭日到來了,早在幾天前,大姨就打電話告訴娘,囑咐娘要記得去。姑姥娘是娘和大姨的親姑姑,我的姥姥去世的早,是姑姥娘把娘姐弟四人一手帶大的?,F(xiàn)在她們的親姑姑不在人世了,她們自然是要去祭奠的。這也是她們姐妹為數(shù)不多的見面的機會。
   娘已經(jīng)七十六歲了,大姨比娘大六歲,已經(jīng)八十二歲了,她們是真的手足情深。我記得娘在我小時候給我講姥爺家的故事,總會講到大姨。因為姥姥去世的早,只有十來歲的大姨也就擔(dān)起了操持家務(wù)的責(zé)任,她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到地里鋤地割草、放羊拾糞,在家里紡棉織布時,因為年齡小,身材不夠高,她坐在織布機上腳就夠不著踏板,手也不能收放那大大的織布梭。我那只有十來歲的大姨就站在織布機的框子里,用腳蹬一下踏板,再移動到一邊把那織布梭傳進布縫中,再跑到另一邊用另一只手接住那支梭,再用腳蹬一下踏板,再把織布梭傳進去,再跑到另一頭去接住梭……
   娘每次講到大姨織布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但是很快就不再說話,雖然臉上還帶著笑容,但是已經(jīng)有眼淚從眼眶里流了出來。娘就淚眼婆娑,一邊撫摸我的頭一邊抹眼淚。
   那時幼小的我不知道娘為什么會又笑又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經(jīng)歷了一些人生的波折和低谷之后,我明白了:人生在世,許多人在幻想著自己能夠積萬千寵愛于一身,把這世界上所有的幸運都集中在自己的身上。可是,現(xiàn)實總是很殘酷:這世界上的絕大多數(shù)人的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經(jīng)歷苦難,或者都是在苦難中經(jīng)歷著、掙扎著。就像我的大姨,小小的年紀就不得不去做自己還做不了的事情,那看似滑稽的動作過程,卻無不充滿著無盡的辛酸和無奈。生活的苦難讓一個年幼的小女孩在那個織布機的框架中手忙腳亂、左奔右突。
   想想看,其實我們每一個人又何嘗不都是這樣?我們都是普通人,都是在生活的漩渦中掙扎,每個人都是那么的辛苦、艱難,可我們又能怎么樣?誰能給我們天生的優(yōu)渥?對于絕大多數(shù)人來說,或許人生的源頭就是苦難,我們在苦難中誕生,在苦難中成長,在苦難中奮斗,最后在苦難中離開。誰又能說這不是人生的意義?讓我們看到自己的渺小、滑稽,也讓我們凝重和深刻。
   大姨家的村子離姑姥娘家的村子不愿,我和娘開車先來到了大姨家,拉上大姨和大姨父又到了姑姥娘的家,祭奠完畢,吃過午飯,我們便回。大姨一再叮囑娘和我回去的時候要帶走一些豆醬。于是,我們就再次回到了大姨家并稍做了停留。
   在路上,大姨說:“今年我們又下了一大盆醬,海臣爹(我的大姨父)去年把那一點地頭翻了翻,種了點豆子,地不好,豆子也都不好,我就把它都曬了曬,一股腦全下了醬。”
   我的腦中頓時想起了娘平時對我說的大姨的豆醬,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在想象那是一種什么樣的物品,但我的腦子里一直都是超市里那包裝精美的豆瓣醬的樣子。我的確想不出大姨的豆醬會是一種什么樣子。
   進了家門,大姨先是手忙腳亂去尋找能夠裝醬的東西。我就在院里四下尋找,想提前看看大姨的豆醬,可令我失望了,我確實無法看出在這個充滿農(nóng)家氣息的院子里能有那個地方可以盛放大姨的豆醬。
   大姨終于找好了盛醬的器物,她來到院子里,在院子的角落里,掀開就像一堆廢品一樣的東西上面蓋著的一塊舊塑料布,露出了下面的兩個黃褐色的甕盆,她又掀開蓋在甕盆上的木蓋,兩盆豆醬便呈現(xiàn)在了我的眼前。
   每一個甕盆中都盛著大半盆醬。那大瓦盆中的黃豆醬粗細均勻,色澤金黃,大姨拿起勺子放進豆醬中慢慢攪動,那醬就像肥沃的土地被犁鏵犁開了一樣,新鮮、濕潤的醬漿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油光。大姨輕輕翻動那醬漿,她用勺子舀起一勺醬漿再讓那粘稠的漿汁形成一道上粗下細的漿柱,那漿柱緩緩墜下,在醬盆中慢慢堆成一座醬筍(就像鐘乳石底下的那座石筍),這時候,一股濃濃的香味撲鼻而來一一果然名不虛傳。
   娘對我說:“你大姨又受累了。”我疑惑地看著娘,娘接著說:“先不說你大姨夫種豆子,光說你大姨把豆子打出來,在曬干,再泡好,再弄成豆餅,在曬好、發(fā)酵,再一刀一刀切碎你想想這該有多勞累?她還一下子弄出這么大兩盆?!?br />   我這才知道制作豆醬還有這樣一通復(fù)雜的程序,看著大姨,已經(jīng)八十多歲的老人,瘦瘦的身軀,稀疏花白的頭發(fā),滿臉飽含歲月滄桑的皺紋,她佝僂著身子,顫顫巍巍用一只手扶著那甕盆的邊緣,一只手用勺子舀著那濃稠的醬漿。她目光柔和,一臉慈祥地看著那醬漿,眼睛里流露出的全是欣慰、滿足和自豪……
   我的眼里又突然跳出了那個在織布機的框子中手忙腳亂的小女孩兒的樣子,那一刻,七十多年的時空在我的面前錯亂成了一團亂麻。
   大姨終于為我們盛好了一桶豆醬,她一邊仔細地抹去漏在外面的醬,把桶的蓋子蓋好,一邊就像完成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一樣,說:“醬都給你們盛好了,吃完了再弄?!?br />   娘就用帶著心疼的語氣說:“還吃完,這么多,哪里能吃得完?往后可別做這么多了?!?br />   大姨就說:“吃不完也不要緊,能放,它又不壞?!蓖R煌?,又說:“吃吧,吃完了,我再做。”她說話的過程中和語氣中聽不出絲毫的苦累、怨氣,只有滿足——對生活的滿足,對人生的滿足。
   回程中我還想著大姨這一輩子真的是吃苦受累的一輩子。娘就說:“你看你大姨那精神頭兒,多足?現(xiàn)在生活好了,你大姨也不舍得閑著?!蔽揖拖氲絼偛沤o大姨拿去的一盒牛奶,大姨一再地說:“拿那干啥!我啥都有?!边€讓我們看她堂屋地上那一箱一箱各式的營養(yǎng)品。
   我看著那滿滿一桶醬,不再說話。我知道,生活,就像我大姨和她的豆醬,都得經(jīng)歷千折百難才有了最終的結(jié)果。

共 231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豆醬為線索,串聯(lián)起大姨的一生與姐妹情深。從十來歲站在織布機框里奔忙的小女孩,到八十多歲佝僂著身子攪動醬盆的老人,大姨的歲月始終浸著勞作的艱辛 ,種豆、曬豆、發(fā)酵、切碎,一步步將不起眼的豆子釀成金黃的醬,正如她將生活的苦澀熬成了甘甜。兩盆豆醬藏在院角的甕盆里,沒有精美的包裝,卻盛滿了她對生活的滿足:話語里聽不見苦累,眼神中只有對成果的欣慰。娘的贊嘆、“我”的見證,讓這盆豆醬超越了食物本身,成為苦難中堅韌的象征。它不僅是味蕾的記憶,更是大姨用一生詮釋的生活哲學(xué):哪怕食材粗陋、過程辛勞,只要用心打磨,終能釀出屬于自己的滋味,而這份滋味里,藏著最動人的生命力量。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7-22 10:56:01
  大姨的豆醬里藏著歲月的韌!從織布機的辛勞到醬盆的醇香,都是生活的甜。問候作者,愿這份堅韌常伴,日子如豆醬般醇厚,喜樂長安!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7-22 10:56:23
  被文中豆醬與親情打動,字里行間是生活的實與暖。問作者好,盼您常品人間味,生活如大姨的醬般飽滿,安康順遂!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