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竹韻南山 >> 短篇 >> 詩詞古韻 >> 【南山】戚氏·聽阿炳《二泉映月》

編輯推薦 【南山】戚氏·聽阿炳《二泉映月》


作者:玉影山人 白丁,24.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8發(fā)表時間:2025-07-22 16:09:00


   夜渾渾?;萆饺浣锖?。
   巷陌霜濃,病眸枯眥對寒云。
   誰分。影隨身。蹣跚踏破舊苔茵。
   冰弦澀指凝咽,欲訴身世已無唇。
   泉底孤月,橋頭殘照,盡成眼底煙塵。
   伴襤衫似鐵,枯杖如戟,踽踽乾坤。
  
   誰解,此調(diào)酸辛?
   泉咽月隱,指下瀉悲呻。
   風雷動,裂孤峰石,驟雨傾盆!
   轉(zhuǎn)深昏,萬壑暗涌幽鱗。
   冷澀暗鎖龍魂。
   舊時殿火,夢里旌旃,散作點點星燐。
  
   漫道知音絕,蒼天有耳,冷眼如輪。
   照徹人間濁浪,映冰心、一片玉壺存。
   任他白眼加身,冷漠蔽體,弦上情難泯。
   縱眼枯、肝膽猶然潤。
   泉中月、長自清純。
   指上秋、漫染松筠。
   向虛空、撥動海潮紋。
   料千年后,猶穿冷夜,萬古寒魂!
  

共 32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拜讀,欣賞,贊嘆。詞牌名“戚氏”是中國古代文學中的一種特殊形式,它具有獨特的句式和韻律特點,屬長調(diào)慢詞,共212字,分三闕?!镀菔稀ぢ牥⒈抖吃隆芬陨畛恋那楦泻拓S富的意象,描繪了盲人阿炳在無錫二泉邊吹奏《二泉映月》的悲苦與孤寂。全詞通過“夜渾渾”“巷陌霜濃”“病眸枯眥”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凄涼而冷清的氛圍,仿佛將讀者帶入阿炳生活的世界,感受他內(nèi)心的酸楚與無奈。詞中“冰弦澀指凝咽,欲訴身世已無唇”一句,既表達了阿炳在演奏時的艱難與痛苦,也暗示了他一生的坎坷與無言。而“泉底孤月,橋頭殘照,盡成眼底煙塵”則進一步深化了這種悲涼感,使讀者感受到阿炳對故鄉(xiāng)的思念與對知音難覓的感慨。詞的后半部分,如“風雷動,裂孤峰石,驟雨傾盆!”“冷澀暗鎖龍魂”等句,通過強烈的對比和夸張的手法,展現(xiàn)了阿炳音樂中蘊含的強烈情感與不屈精神。這種情感不僅源于阿炳對生活的熱愛,也源于他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整首詞格律工整,不僅是一次對阿炳生平的回顧,更是一次對《二泉映月》這首經(jīng)典曲目的藝術(shù)再創(chuàng)作。作者通過詞的形式,將阿的音樂與人生經(jīng)歷融為一體,使讀者在欣賞詞作的同時,也能感受到阿炳音樂的深邃與動人!感謝賜稿南山,愿創(chuàng)作愉快,再出佳作?!揪庉嫞杭糇帜咎m】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剪字木蘭        2025-07-22 16:17:02
  戚氏詞牌名始見于《樂章集》,屬于中呂調(diào)。這種詞牌格式較為復雜,平仄韻交替變化,因此歷史上較少有名家創(chuàng)作。據(jù)記載,僅有柳永、蘇軾、丘處機和朱孝臧等人對之有所涉獵。其中,蘇軾的《戚氏·玉龜山》和柳永的《戚氏·晚秋天》是比較著名的兩首作品。
  
   拜讀,欣賞老師作品。感謝賜稿南山,愿您身體康健、創(chuàng)作愉悅!抱拳……
南風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