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絳溪】蟬鳴(五首)
<>蟬鳴
蟬鳴:陶醉,忘我
聲聲長,聲聲短
演唱,演繹——
夏天的火熱和漫長
嘿嘿,抓不住它
樹,抖了抖濃綠
正告張牙舞爪的螳螂——
回到你的寓言里去吧
<>一縷溫柔下來的風
花朵含淚
昨夜在雷鳴電閃里哭過么
一縷溫柔下來的風
圍繞著,安慰著
別傷心,撒落一地的它們
紅顏命薄,你擁在我的懷里
不會那么快凋謝
啪嗒,掉下去的那滴渾圓
讓內心顫了一下
<>一棵樹囑咐自己的影子
一棵樹囑咐自己的影子
挨攏些,別讓外面的事物干擾
晌午需要安靜地歇息
幾只投奔而來的螞蟻
身后拖著饑餓的風聲
<>梁上的麻雀遠遠觀看
樹上的葉子
情不自禁地翩躚
歡迎路過的風聲
梁上的麻雀遠遠觀看
似乎不屑——
以為自己是翅膀呢
往棚山嶺飛飛試試
往車頭院子
傳個信試試
<>在漫長的沉思和回憶里
鋸木聲越墻而來
院內八歲的孫子
一邊腳踢紅紅綠綠的塑料凳
一邊嘰嘰咕咕——
楊木匠又在重操舊業(yè)了
檐下,爺爺專用的樟木矮凳
一動不動。好像
在漫長的沉思和回憶里
強撐四條患著風濕的腿
【編者按】抒情言志,是詩歌的本能。所以我們在寫詩的時候,大都會著力書寫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思想。這往往會不知不覺地陷入一個窠臼,那就是:只是空泛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情緒、思想志趣,語言顯得空洞泛味,缺少滋味。也就是你的思想感情無所寄托,抽象而不具象,沒有具體的形象和意境,去附著去滋生去漫延。就像唐代以后很時髦的那種教化詩、說理詩,干巴巴沒有意境,缺乏情趣,味同嚼蠟。伍培陽老師的詩歌,就很好地跳出了這一窠臼,保持了唐詩講究意境,富于形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他的每一首詩里,都有一個具象來滋養(yǎng)自己的情感,來生長自己的語言。若花,若草,若山,若鳥,總是活泛的靈秀的。這些形象大都來自生活中的瑣碎所見,大到棚山嶺,小到木板凳,無不寄托著詩人的情與境。讀來親切感人,又自然而然地舒展開去,引申出去,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對世界的理解和感觸。極富特色的一組小詩,值得一讀?!揪庉嫞和聊竞痰丁?/div>
1 樓 文友:土木禾刀 2025-07-22 16:35:54
欣讀老師佳作,遙問夏安。
2 樓 文友:伍培陽 2025-07-22 18:03:32
土木禾刀社長晚上好!謝謝編用和解讀。遙祝夏安!
3 樓 文友:葉華君 2025-07-22 21:43:27
辛苦禾刀社長的編輯,問好伍老師,文章已申報精品。
葉華君,成都市作協(xié)會員,東部新區(qū)草池街道人。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工,我有一顆善感而質樸的心,我愛我的家鄉(xiāng)我的親人!QQ10524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