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文·芳華】古槐(散文)
人本身應該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需要在一起生活工作并進行交流。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隨著對知識和智慧的掌握程度的不同,人與人之間的認知鴻溝越來越巨大。有些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區(qū)別不亞于人與禽獸的區(qū)別。很多時候,人們之間的區(qū)別之大不像是生活在一個星球。寂寞和孤獨就像陽光下我們的影子,如影隨形,或深或淺,伴隨著我們的一生。如何驅散孤獨化解寂寞,可以說是現當代人的人生兩大必修課。驅散孤獨需要更多的知識,化解寂寞需要更高的智慧,但是知識越多也有可能更加孤獨,智慧越高也有可能更加寂寞。對于愚昧無知的人,只是因為孤獨和寂寞無法表達而已,其實他們可能更加孤獨與寂寞。任何問題,越是經過深思,越是令人走入魔鬼的沼澤,陷入無解的泥潭和漩渦,無法自拔,而又想破解謎團,探知真相,因此有無數的人在人生道路上一直在追求和探索。
我在孤獨寂寞的時候,喜歡走進大自然,或者沉醉于詩情畫意,或者登高望遠,放飛思緒,靜靜地聆聽大自然天籟。更多的時候,我喜歡觀察大地上一望無際的花花草草和在大地上屹立著的大樹,在靜默中去理解大樹的悲喜和大樹的堅守。也許這并不能驅散孤獨與寂寞,但我卻常常樂此不疲,并收獲了很多人生感悟。雖然是一知半解,但不失為一種樂趣。閱讀和理解一棵大樹,相比于閱讀和理解一個人,可能更有可能接近靈魂和洞察內在精神。
在陜西銅川王石凹煤礦,有一棵古樹,據考證已經700多歲了。這是一棵老槐樹,樹高八丈有余,樹身周長一丈一尺還多,三個大人合在一起才能環(huán)抱這棵大樹。大樹根深葉茂,郁郁蔥蔥,巍然屹立在一個小山坡上,昂首挺立。在700多年的歷史長河里,它經歷了什么,沒有人知道;它見證了什么,也無人知曉;它有什么感情,很少人關心;它在堅守著什么,更無人去過問。而我曾經仰望著這棵大樹,深深地向它致以崇高的敬意。我敬仰它默默堅守著這片十分貧瘠的土地,我敬仰它堅定不移矢志不渝的一種品格和精神。
遙想當年,王石凹煤礦工人于1956年開始籌建,1957年正式生產,不僅是共和國一五期間156個國家重點項目之一,而且設計圖紙都是來自原蘇聯列寧格勒設計院,無數來自全國各地的熱血青年光榮地成為煤礦工人,他們滿懷豪情,風華正茂,不僅有力氣,而且有技術,不僅有追求,而且有夢想,他們揮灑青春和汗水,決心把王石凹煤礦建設成為一流的現代化礦山。他們不僅全力以赴投入安全生產,而且全心全意建設礦山家園。在王石凹煤礦建設了中小學、商業(yè)街市場、家屬區(qū)、電影院、醫(yī)院、糧站以及各種后勤保障單位。那時候職工食堂有三個,招待所有一個。當時的招待所就在職工一食堂的上邊山坡上,招待所門前有一條山路,人來人往,非常熱鬧。煤礦職工最多的時候,光職工就有一萬多人,加上家屬總共高達五六萬人。這里不僅通火車,每天將生產的煤炭運往全國各地,而且通汽車,交通四通八達,非常方便。王石凹市場周圍非常繁榮,每個星期日逢集逢會,周圍上百里幾千個商家來這里售賣各種生活用品,街道上人來人往,川流不息。那時候的學校也非常興旺,小學生最多的時候一個年級就有二十個班,一個班就有60多人。煤礦不僅有新華書店,而且還有山上山下兩個圖書館。20世紀70、80年代是王石凹煤礦最為興旺發(fā)達的時期,不僅煤炭產量在全國數一數二,就是生活水平也要領先全省二三十年。
任何煤礦都有一個從創(chuàng)業(yè)到發(fā)展到繁榮最后到資源枯竭被迫關閉的過程,王石凹煤礦也不例外。
就在王石凹煤礦的招待所門前路邊,始終屹立著一棵大槐樹,就是這棵樹齡已經700多年的古槐。這里是一個小山坡,土地并不肥沃,四周也沒有其他大樹,環(huán)境應該說十分惡劣。但是這棵古槐卻始終站立在這里,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長。腳下緊緊擁抱著大地,頭頂緊緊擁抱著藍天。
我在煤礦上學的時候,雖然多次從這棵古槐樹下經過,但從來沒有認真留心過它,甚至連正眼也沒有看過它一眼。那時候的我并不關心大樹,也并不懂得大自然的一切。大樹就像一位默默無聞卻飽經風霜的老人,為我們遮蔽風雨守衛(wèi)家園。
無論煤礦多么熱鬧和繁華,但熱鬧和繁華都是你們的,大樹從來都是靜默的。它在靜默中迎來黎明,又在靜默中送走夕陽。在黑暗中它依然靜默,在月光下依然靜默。偶爾風試圖繚亂它的長發(fā),雨常常打濕它的衣裳,但大樹的心依然堅定、自信、鎮(zhèn)定、泰然。對于熱鬧和繁華,它從不羨慕;對于環(huán)境和條件,它從未抱怨。它只有堅守,不能放棄;它只有努力,不能逃離。它面對的是無日無之的孤獨,它迎接的日日夜夜天長地久的寂寞。
大樹也有自己得意的美好時光,在它朝氣蓬勃枝葉茂盛的時候,很多燕子和小鳥會聚集在樹枝間傳遞著各種春天的消息,它們在一起唱歌歡笑或者嬉戲。這時候古樹就像一位老爺爺或者老奶奶,看著自己的一群孩子,心里非常舒暢而且欣喜。但是很快,這群鳥兒就會飛走,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但大樹依然保持著靜默。在靜默里成長,在靜默中堅守。古樹最幸福的時刻是自己精心編織的花朵。它在內心里做著五彩繽紛的夢,它用最純真的熱情和真情孕育著花蕾花苞,謹小慎微小心翼翼地冒著微風細雨,悄悄地綻放自己的花瓣。當陽光照耀的時候,它終于燦爛地綻開自己的花瓣,展示自己的精彩?;睒溟_的花是奶油色的白,純潔而精致,純真而優(yōu)美,散發(fā)著淡淡的芬芳,恰如含羞少女為心愛的人繡出的鴛鴦?;被ㄩ_了的時節(jié),古槐樹風姿綽約,光彩照人。但是由于古槐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它所生存的環(huán)境,沒有人過多地留心這棵古槐,也沒有人太在意這棵古槐的興旺或者衰敗。古槐默默地多少有幾分失落,因為她精心孕育的花兒不幾天就被風吹落了,有些被陽光曝曬漸漸枯萎了,有些被雨水打落飄到污泥或者溝渠之中了。古槐有什么辦法吶,它只有深深扎根,只有努力成長,吸取更多的天地精華,將自己的夢編織得更加絢麗多姿,將自己的花開得更加燦爛。
2015年的時候,王石凹煤礦徹底停產了。在這之前,已經分期分批把很多工人安置在其他煤礦工作,有些家屬也漸漸離開了煤礦。那時候走進煤礦,感覺有幾分荒涼,甚至有幾分悲壯。也就在這一年的八月份,我們高中同學有八十多人相聚于銅川,一起談論分別的思念,一起回顧各自走過的不同的道路,既有無限的歡樂,也有無窮的留戀,既有感慨,也有期盼。我們一起包車去瞻仰了我們曾經的故鄉(xiāng)王石凹煤礦。我們一起走進了我們的中學,一起參觀了王石凹煤礦辦公大樓,也瀏覽了王石凹煤礦現在的市場,回想王石凹煤礦曾經的輝煌歷史和王石凹煤礦今日的關閉轉型,今昔對比,我們每個人都有一種滄桑之感。但很快我們都被同學情所融化,我們一起乘坐王石凹煤礦特有的絞車,到了當年的八角樓、職工食堂故地。當我們走到招待所門前的時候,在我的提議下,二三十個同學在這棵古槐樹下合影留念。這時候的古槐葉子依然碧綠,樹枝依然茂盛,樹干依然粗壯有力。仰望著這棵古槐,漸漸理解了古槐的情懷和精神。
古槐依舊站在山坡上,迎接著每一位前行路過的客人。無論是你在意或者不在意,古槐已久意氣風發(fā),獨自堅守。默默地迎接春天,送走冬天。
700多歲的古槐,700余年的歷史,它見證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它經歷了無數次的滄桑興衰。孤獨和寂寞,已久深深在古槐身上生了根,而古槐卻把孤獨和寂寞孕育成了花朵,編織成了夢想,讓自己活得更加精彩,讓自己綻放得更加有內涵有品位有情懷。
古槐已經成為王石凹煤礦的一道風景,古槐已經活成了戰(zhàn)勝孤獨和寂寞的靈魂,古槐的堅守已經化為了一種內在動力,古槐的品格已經成為一種堅毅精神。
不由自主地我對古槐有了一種發(fā)自肺腑的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