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東籬】刀筆小吏(隨筆)

編輯推薦 【東籬】刀筆小吏(隨筆)


作者:加朋 布衣,257.4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30發(fā)表時間:2025-07-23 08:43:27
摘要:用好刀筆與做人相似,敬畏是前提,做了很多年的刀筆小吏亦然有了一點體會,說與人聽想必只當笑話一看吧。


   “刀、筆”本是古時小吏的常用工具,經(jīng)日月輪轉(zhuǎn)到了今天,雖刀筆已然在用,只是它的用途有了全新的意義。
   如今刀筆小吏的位置不僅僅只是行政上的官位了,在企業(yè)、事業(yè)等等稍大一點點的團體中的職員,也都可以自許這個稱謂,而在網(wǎng)絡上這個稱謂可能沒有,實際上卻是當仁不讓地存在,并且這刀筆還是鋒銳得緊呢!
   從前混得上刀筆小吏,還真是不容易,是不是真的具備了刀筆之功且不去論,畢竟在那個年代還冠以知識的名頭。自知水平不濟倒也自強不息努力學習,正如那時的自嘲“混文憑”,實際哪敢去混啊,進了學堂如饑似渴,不學真的不行啊,起碼要對得起領導給了讓你上學誤工的時間吧。學不學還真不一樣,沒學之前自以為還有兩把刷子,學了以后感覺從前那兩把刷子并不怎么樣,之后再用筆相對有了點自信。
   機關說的寫作總體上叫寫材料,不僅是寫,還要修改。寫點東西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氣,連上氣,還要精準吃透領導的脾氣,那些公文我都稱其為御用文章,少不得官氣十足讓人厭惡。自己想寫的東西可信馬由韁地放手去編。后來做得久了,喜歡看那些自行發(fā)揮的文章。基層上來的文章要用,大都得修改一下,但修改也有講究,重要的是要尊重下邊的創(chuàng)作成果,要改動的地方要與下邊商量,要讓下邊說明立意的道理,動要動得讓人服氣,或者酌情讓人家自己去修改。下邊對上行文章十分在意,你給改了他若不服會找你理論,你若改得好了他會漸漸信服于你。給領導或是上層寫東西,要特別注意修改的意見和改動的地方,認真地琢磨那些修改稿,你真的會為修改的精妙之處拍案叫絕,真的能領悟高屋建瓴的認識或理論層次,往往那一字之師會讓你品味許久。那個年代工農(nóng)出身的領導干部居多,文化水平不高的也不少,但他們把想說的交待給你,只要寫得好他自是認可。最怕的是不管你寫得如何那是一定要修改的,改來改去又回到了改過之前的模樣,他卻渾然不覺。那時沒有打印機,他改一遍你就得抄清一遍,直到上臺講話之前,確實沒有時間改了才肯罷休。于是以后他再交待寫的材料,那些捉刀的老干事就一直給拖到開會之前才將講稿交付給他,他倒覺得寫得挺好。
  
   二
   文學寫作是相對灑脫一些的,但放得開也得收得住。曾經(jīng)做過幾天的期刊編輯,但總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生怕改得不好讓作者笑話。后來老師指點我:待人的作品要像待己之作一樣,要揣摩創(chuàng)作的意圖和作品的整體上的表達意境,千萬不能像侯躍文的相聲《如此剃頭》那樣,按自己的標準千人一面。你手中的筆就是一把刀啊,下刀割人家的肉怎能不疼。作者投稿亦是誠惶誠恐,文章出手前也不知順了多少遍,您若是改動錦上添花還好,只怕畫蛇添足,傷的可能不只是一篇文章了。
   刀筆刀筆,刀在前筆在后,古時最初寫字撰文是先用刀,用刀刻畫在龜甲、石頭或木、竹之上,后來有了帛、紙才有了筆墨。于是刀退居到了二線。盡管如此,刀的作用有時則更甚于筆。有了筆紙的古代人因為用“筆”寫字、用“刀”勘誤,而將刀筆連袂在一起,產(chǎn)生了刀筆小吏。而刀對行文的挖補功能有時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近日上演的電視劇《長安的荔枝》,就是利用刀的挖補之能騙得小吏李德善,被迫接受接下一道為賀貴妃生辰從嶺南運送新鮮荔枝到長安的“死亡”圣旨,而僅僅只改動了一個字,讓你見識了刀筆之利無異于刀劍了。
   記得領導或是老師改稿喜用紅筆,古時稱朱批,紅字修正了就基本定型了。老師批改學生的作業(yè)常用批、改、圈的朱批方式,那一個個紅字紅圈可能就是對學生的一次次的點化。小時作文就差,總在不上不下的位置。一次將作文呈給父親,父親又要我將一個學期的作文找出來審看,之后給我講了一課。后來清明祭掃寫了一篇感想,交前送到父親手邊,父親提了幾點修改意見,改后得到好評,記得整篇作文畫滿了老師紅色的圈批,在年級展示了一陣子,就是從那些個紅圈開始,感覺作文上了一個臺階。
   刀筆現(xiàn)在連袂的少了,因為有了新的涂改擦除文字的工具了,但有筆如刀的味道依然很深重,筆下決定生殺予奪的功能卻是將筆化刀了。所以握筆之人當慎之又慎,即使對一篇小小的文章動刀,是否可以采取溫柔一刀的方式,有時退稿或是不采用可能會比砍上一刀、修上一刀的效果更好,您的“朱批”可能意味著一次毀滅或是一次精進,則操刀之人更需要深知自己的份量與這把刀的份量才是。
   刀筆小吏當?shù)镁昧耍\刀的能力相對弱了,因為更體會用筆之不易。當下AI的出現(xiàn)一下子讓刀筆小吏們適應不了,雖然是省勁了,好干了,同時寫的東西讓人一下子就看漏了。只可惜當下真正的好文章AI還寫不出來,因為只有你的腦袋里才有鮮活的第一手材料,而只有你的腦袋里才有你自己的思想的高度。AI如今還沒有刀的功能,只要你心里有刀意識,手中的筆才會強健,也許這是AI暫時落后于你的唯一理由。
   珍惜傳統(tǒng)意義的刀筆吧,因為其中的蘊涵使我們永遠是萬物的創(chuàng)造者,只有用我們的刀筆調(diào)教,智能工具才可能為我所用。聽說DepSeek已經(jīng)有了自我學習進化的功能,并且出現(xiàn)了創(chuàng)意的動向,可怕嗎?但別忘了,生活實踐中的鮮活,人類頭腦中的思想和創(chuàng)造力是它不可能具備的,因為畢竟是它人創(chuàng)造出來的,人才是它的主宰。
  
   2025年7月23日
  

共 208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刀、筆”這對古時小吏的常用工具,歷經(jīng)歲月洗禮,以別樣姿態(tài)融入今日的寫作世界。如今,它們雖依然存在,但其用途已被賦予全新意義。機關寫作,通常被稱作寫材料,這不僅涵蓋了撰寫的過程,修改環(huán)節(jié)同樣重要。寫材料時,既要深入生活接地氣,又要緊跟政策連上氣,更要精準把握領導意圖。然而,部分公文因官氣濃重,令人心生反感。而屬于自己的寫作空間則截然不同,可隨心所欲地創(chuàng)作,信馬由韁。隨著寫作經(jīng)歷的積累,越發(fā)欣賞那些能自由發(fā)揮的文章。文學寫作相對灑脫,但在放開的同時也要收得住。曾短暫擔任期刊編輯的我,工作時如履薄冰,生怕因修改不當遭作者笑話。幸得老師指點:對待他人作品應如自己的作品,悉心揣摩創(chuàng)作意圖和整體意境,切不可千篇一律地按自己標準修改。編輯手中的筆猶如一把刀,隨意下刀修改他人作品,就像割人家的肉,怎能不讓人疼。作者投稿時往往誠惶誠恐,文章反復打磨后才敢送出。編輯若能改動得錦上添花自然好,若畫蛇添足,傷害的或許就不只是一篇文章,還有作者的創(chuàng)作熱情。回溯歷史,最初寫字撰文先用刀刻畫在龜板、石頭或木、竹之上,后來有了帛、紙,筆墨才登上舞臺,刀逐漸退居二線。但刀的作用不容小覷,古人用“筆”寫字、“刀”勘誤,“刀筆”由此相連,催生了刀筆小吏。刀對行文的挖補功能有時甚至具有決定性作用,電視劇《長安的荔枝》中,僅改動一個字,便讓小吏李德善被迫接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足見刀筆之利。非常精彩的文章,對于寫作者有啟發(fā)作用,拜讀了?!緰|籬編輯:滴善齋】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7-23 08:44:44
  古時小吏的“刀、筆”融入今寫作世界,用途翻新。機關寫作有講究,文學寫作需收放。編輯執(zhí)“刀筆”要謹慎,尊重作者。回溯歷史,刀筆相連作用大,其影響延續(xù)至今,寫作意義非凡 。 問候加朋老師,祝夏安!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1 樓        文友:加朋        2025-07-23 17:03:08
  感謝老師對小作的編審推薦。天氣太熱懶得動筆,心動才手動。順祝老師清涼一夏。
2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7-23 11:15:47
  刀筆功夫,雖未雕蟲小技,卻是有著大學問的。加朋老師對寫文章感悟頗深。懷才抱器拜讀。
懷才抱器
回復2 樓        文友:加朋        2025-07-23 17:08:06
  謝社長光顧留言,坐機關久了,也看不上寫新的八股樣的文章,包括報紙上的官樣文章。文學寫作真的需要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精神,不斷從自己的習慣手法中跳出來,讓文章??磭L新。再謝社長,祝福旅程快樂,美文連連。
3 樓        文友:佳華        2025-07-23 11:32:17
  老師筆下的“刀筆吏”,我也做過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加班加點,勞心費神,實屬不易,搞得我一聽見材料兩個字都反胃。同樣是寫,寫自己喜歡的東西,感覺就不一樣。老師提到改文章的細節(jié)我很贊同,一篇成熟的文章出來,作者肯定是用心推敲了,除了錯別字句,改動時一定要慎重,有時候一點點改動,往往差之毫厘謬以千里。
回復3 樓        文友:加朋        2025-07-23 17:20:01
  感謝先生留言,君有同感就是緣分,坐機關看似光鮮,其中千般滋味只能心知肚明,好在跳出來了,有更多的時間去寫自己想寫的東西了。再謝先生,順祝夏日清涼。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