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曉荷】奶奶的窮講究(散文)
奶奶是個地道的東北農(nóng)村老太太,她個子不高,但皮膚白凈,每天都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的。不了解她的人總覺得她是城里來的。她喜歡常年穿一件洗得發(fā)白的素蘭花的衣服。那還是那年母親節(jié)父親給她買的??删褪沁@樣一個看起來再普通不過的老太太,卻有著一套自己的“窮講究”。
奶奶的講究首先體現(xiàn)在吃飯上。那幾年我家由于人口多,生活條件不是太好,飯桌上經(jīng)常只有咸菜和稀飯,可奶奶的飯桌上偶爾會有一些肉菜,白米飯饅頭。打我記事起,奶奶和我們吃的就不一樣?!耙?yàn)槟隳棠淌情L輩,是這個家的功臣,就應(yīng)該吃好的!”這是我和哥每次提出異議時,母親對我倆說的話。母親給一家人做飯時,她會反復(fù)洗手,淘米最少要淘三遍以上保證沒有一粒沙子。奶奶會時常去廚房監(jiān)督,稍有不利索的地方,奶奶都會大喊大叫地教訓(xùn)。其中廚房的案板要每天清洗,然后抓一把鹽撒上面消毒,然后再用清水沖干凈,要放太陽下暴曬。吃每頓飯前后,都要把桌子擦得干干凈凈。奶奶有一個掉了漆的搪瓷碗,邊沿已經(jīng)磕出了幾個小缺口,母親曾無數(shù)次要給她換一個新碗,她執(zhí)意不讓。并說:“這個碗是我娘家陪送的,能用干嘛要換呢?”每次吃完飯,她都要用開水涮三遍,再用干凈的布擦干,倒扣在碗柜最上層。我小時候不懂事,有次直接用臟手抓了奶奶的碗盛飯,她立刻板起臉對我吼道:“不洗手就抓碗!這碗飯我不吃了!”母親見狀,急忙把這碗飯倒進(jìn)她碗里,然后重新盛了一碗,雙手捧給了她。奶奶這才接過碗對我們說道:“以后你們都學(xué)學(xué)你媽!碗要捧,不能抓,這是規(guī)矩?!?br />
記得那年夏天特別熱,鄰居王嬸送來半個西瓜。我和哥眼巴巴地盯著那紅瓤黑籽的西瓜,口水都快流出來了。奶奶卻摸都不讓我倆摸,而是打來一盆清水,把西瓜皮洗得發(fā)亮,又用干凈的毛巾擦干。切西瓜時,她特意換了把新磨的菜刀,案板也重新洗過。王嬸笑著說:“老嫂子,吃個西瓜還這么講究?”奶奶一邊把切好的西瓜遞給我們,一邊說:“吃進(jìn)肚子里的東西,一定要講究衛(wèi)生?!?br />
奶奶的衣服雖然舊,但永遠(yuǎn)整潔。她非常喜歡父親那年給她母親節(jié)給她買的那件素花衣服,她每天都把它穿在身上,兩天母親會給她用香皂洗一次。奶奶是個會過日子的老太太,但這件衣服她卻舍得讓母親用香皂洗,她說:“這件衣服是我兒子給我買的,她孝順呀!她讓我知道母親節(jié)這個節(jié)日。我活這么大歲數(shù),還真沒過過母親節(jié)?!?br />
奶奶說得沒錯,那時候我們住的村落也閉塞,村里人每日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忙碌,哪知道過一些什么所謂的節(jié)日呀!別說過即使聽也沒聽說過呀!所以這件衣服奶奶視若珍寶,每天都會帶著香味穿在身上,成為了她每天穿街走巷和村里人炫耀的資本。為了洗這件衣服,家里特意買了香皂。奶奶有個娘家陪送的紅木箱子,里面整整齊齊地疊著幾件換洗衣服,每件衣服之間還墊著舊報紙。即使是最破的汗衫,她也會把扣子一個個扣好才收起來。村里人都說奶奶“窮講究”,可她只是笑笑:“衣服破不要緊,但不能臟兮兮地見人?!?br />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年我考上縣城初中,開學(xué)前一天,奶奶從箱底摸出一個藍(lán)布包,小心翼翼地打開,里面是一雙嶄新的白球鞋。我“啊”了一聲面露驚喜。這雙白球鞋可是我早就期待已久的呀!還記得在這之前我參加學(xué)校運(yùn)動會,曾和母親要過幾次,母親都沒給買。說能對付穿的就先對付穿。奶奶更是不讓母親花錢買,她說:“參加個運(yùn)動會就買新鞋,你想得可真美!等你考上好初中再說吧。”
當(dāng)時我還覺得奶奶當(dāng)時說那話也是敷衍我,沒想到她卻真給我買了這雙鞋,是我絕對沒有想到的。那可是她用撿廢品攢的錢給我買的。我高興壞了,立刻就要穿在腳上,奶奶卻一把攔住我說道:“先等等?!彼屛掖騺硪慌枨逅缓笏脕硪粔K肥皂讓我先把腳洗干凈,換了一雙新襪子才讓我試鞋。她說:“新鞋要配干凈的腳,這是對鞋的尊重。”
奶奶的講究還體現(xiàn)在待人接物上。家里再窮,來了客人她也要燒開水泡茶。茶葉是最便宜的那種,但她一定會把茶杯燙三遍。村里張大爺來借鋤頭,奶奶不僅把鋤頭擦干凈,還用布條把刃口包好才遞給他。張大爺說:“一把鋤頭嘛,至于嗎?”奶奶說:“借出去的東西,得比自家的還要愛護(hù)。”
那年冬天,奶奶病了。我趕回家看她。走進(jìn)她的房間里,她的每樣?xùn)|西都擺放得井井有條。藥瓶整齊地排在窗臺上,下面墊著裁剪好的報紙;喝水的搪瓷缸子把手永遠(yuǎn)朝著右邊;被子白花的被罩洗得干干凈凈擺放在床上一角疊得方方正正。奶奶躺在床上,還囑咐我:“柜子第二格有干凈毛巾,給你擦臉用?!?br />
奶奶走的那天,村里來了很多人。整理遺物時,我發(fā)現(xiàn)她所有的東西都干干凈凈、整整齊齊。最值錢的恐怕就是那個裝了幾枚硬幣的鐵皮盒子,擦得锃亮,里面還墊著一塊洗得發(fā)白的手帕。村長看著這些東西,嘆了口氣說:“老太太一輩子窮是窮,可活得真講究?!?br />
現(xiàn)在生活好了,我住進(jìn)了明亮的樓房,用上了各種電器,但奶奶的那些“窮講究”卻留在了我的習(xí)慣里。吃飯前要洗手,借東西要愛護(hù),衣服不求多貴但要整潔......這些看似簡單的道理,是奶奶留給我的最寶貴的財富。
奶奶的“窮講究”,其實(shí)是一種習(xí)慣也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尊嚴(yán),她這種對生活熱愛的態(tài)度讓我明白,貧窮可以限制物質(zhì),但不能限制一個人對美好的追求和堅守。在這個追逐浮華的時代,奶奶的那些樸素堅持,反而成了最珍貴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