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浪花】新奇獨特的冬牧生活 (散文) ——讀《冬牧場》有感
李娟要進入冬牧場體驗生活,她媽媽散布出消息后,很快傳遍了喀吾圖鄉(xiāng)的幾個牧業(yè)隊,許多牧民熱情詢問。李娟最后為什么跟著居麻一家進入冬牧場呢?因為居麻家窮,買她家的貨物賒賬還不起錢,便用這個辦法來抵賬,居麻也同意。進入冬牧場前,李娟做了充分的準(zhǔn)備,可是衣服還是拿的少了,只有兩套換洗的衣服。充電器、手電、手機、收音機、溫度計、小鬧鐘、相機,小型攝像機,可謂考慮的周全??刹恢{(diào)的居麻一直拖延到十一月底才成行,氣溫已經(jīng)降至零下30多度。當(dāng)她與居麻一家騎馬步入冬牧場的途中,雖然只有三天的行程,但卻讓李娟感到了深深的寒冷和遷徙的艱難困苦。
因為冬牧場遠離城市,沒有商店,甚至沒有人煙,交通不便,物質(zhì)極其缺乏,只有轉(zhuǎn)移牧場的時候帶進來什么就用什么。由于極度寒冷,出一次門太不容易,需要耽誤一個星期或兩個星期的時間,只能將就著用了。所以出發(fā)前必須備好物資,我們從下文中也知道了他們有許多急缺的物質(zhì),生活特別苦寒艱難,是考驗人的極限生存能力,只有堅強有毅力的人才能適應(yīng)下來。原來游牧生活如此不易,在李娟的筆下,我們了解了這種奇特的生活。
路上騎馬太寒冷了,李娟穿得特厚特笨重,連腿都彎不回來,脖子都不能扭動,上下馬都得人扶著??斓街形绲臅r候,風(fēng)力加大,寒冷加劇,李娟的眼鏡片上掛滿了霜雪,模模糊糊地只能看到加瑪?shù)谋秤?。在馬上由于腿腳不能彎曲晃動,也是麻木到失去知覺,下馬后不能行走,變成了一個大布木偶。路上又冷又餓,簡直難以承受,行走多半天,眼前起伏的大地空空蕩蕩,只有痕跡微弱的一條土路在前方延伸。好在馬匹識路,就這樣搖搖晃晃往前行走,終于到了宿營地??梢娺@是多么寒冷的地界,只有年輕力壯的人能勝任這些工作,如果像我們這身體,這一路就凍垮了,怎么能到地窩子里生活呢?原來這不是最低的溫度,零下40多度才是最具考驗的時段,在后文里我們發(fā)現(xiàn)居麻放牧?xí)r候會凍成什么樣子。寒冷是冬牧生活最大的考驗,所以必須做好防寒裝備,不然凍傷身體,甚至傷及生命,絕不是危言聳聽。
艱難的冬牧轉(zhuǎn)場。
這次進入冬牧場,是三家合并同行,新什別克和胡侖別克負責(zé)500多只羊和上百頭牛馬,李娟和加瑪負責(zé)30來峰駱駝,她倆得走快些,得提前趕到駐地,搭起臨時棲身的三角形簡易帳篷,準(zhǔn)備好熱茶迎接大部隊的到來。居麻和嫂子還有另兩家三天后雇汽車趕到,這三天里他們得為這個冬天準(zhǔn)備成噸的糧食、飼料和冰塊。李娟的具體記述,讓我們真切了解了游牧生活,雖然生活巨細,但是絲毫不覺得啰嗦,給人新穎有趣的感覺。
居麻一家的生活也是生動有趣的,他有一個十九歲的女兒加瑪,跟著他們進入了冬牧場,加上李娟共四口人。一家中最艱難的工作是放牧,因為早上十點出發(fā),一直到天黑透了才能回來,不過好在是兩家合牧,可以倒班工作,在家休息五天工作五天。但是家里的生活也不輕松,晚上要找馬群,牛群,也要接回羊群,一家四口共同圈羊拴牛。一直到晚上八九點才能歇息下來,開始喝茶吃飯,晚飯是一天中最主要的一頓飯。
任何生活都是不易的,不論從事什么工作,都不要想著輕松自如,只有付出才有收獲。牧民的收入大,能頓頓吃上肉,但也不要太羨慕他們。原來他們的付出是超常的,那樣的生活讓人向往,又讓人卻步不前,誰敢嘗試呀?只有那個游牧民族習(xí)慣了那樣的生活才能堅持,真是了不起的民族。
從阿爾泰深山一直到天山北部的開闊地帶,牧人們每年遷徙距離逾千里,一年之中平均每4天就得搬一次家,這動蕩艱辛的生活,這些寂寞又堅強的心。
第三天下午3:30終于到了,我們深深感受著停止的幸福。
加瑪已經(jīng)下馬了,正在那里收拾駱駝韁繩……一時我喜極欲泣!從此再也不用趕駱駝了,不用早起趕路了,不用天天露宿野地了!我們到了!
艱難的第一次遷徙終于結(jié)束了,李娟居然激動得差點兒哭了,一路的痛苦真是一言難盡。
最重要的羊糞
我們到了冬牧場廣闊而單調(diào),黃沙漫漫,白雪斑駁,居麻說,羊圈里每一個月就會增厚半尺,一個冬天得清理好幾次。冬天最好的燃料,還有蓋房子的材料。羊糞磚可以砌羊圈,也可以為地窩子兩邊擋沙,我們的床榻也是用糞塊砌起來,走到羊糞墻那兒,寒意立刻止步,和平的暖意圍裹上來。建冬窩子建羊圈,干了整整一天,那個累呀,但還是裝不下。局麻卷起莫合煙來,用報紙和煙粒,他總是用抽煙來緩解疲勞。干了三整天,真是高強度的勞動呀!沒經(jīng)過的人沒有深切體會,只覺的詩意和感慨,讓你親自參加一下,你就會知道肌肉疼痛甚至骨骼酸軟,疼到直不起腰,累到倒下就能睡著,那是身體的極限,滋味有多難忘。
雖然勞動辛苦,這兩天的伙食開的特別好,每天有肉吃,還有肉湯熬的麥子粥喝,而且麥子粥里還放了酸奶糊,還有土豆,白菜燉的風(fēng)干肉塊,而且還放了白油,還有一頓是燜了肉塊的抓飯,最重要的是這幾天所有茶水里都煮了黑胡椒和丁香粒,哎呀,香噴噴!從以后的伙食里我們也看到了,雖然能吃上肉,但是別的卻極度缺乏,每天幾乎是半饑餓狀態(tài)。在家里的人還好,不停喝茶,一天喝十多道茶,喝茶的時候可以吃些干囊,奶豆腐和糖塊,但放牧的人只有天黑了才回來,一天吃不到東西,是又饑又寒又累又寂寞。最嚴(yán)重的當(dāng)然是寒冷,只有男人們能承擔(dān)的工作,真是難以想象的可怕。
在艱辛困苦中有歌聲陪伴
哈薩克民族是個喜歡唱歌的民族。就連我,每當(dāng)走出地窩子不到三步遠,也總?cè)滩蛔》怕暢枘兀〈蠹s因為進入荒野,當(dāng)你微弱的只剩呼吸時,感到什么也無法填滿眼前的空曠與闊大時,就只好唱起歌來,只好用歌聲去放大自己的氣息,用歌聲去占據(jù)廣闊的安靜。哈薩克民族本來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再加上在廣漠的極地,為了驅(qū)趕無邊的空曠和寂寞,只能高聲歌唱。他們尤其喜歡集會,當(dāng)那些彈唱會、拖依會開始時,都會幾十里地的趕去參加。因為這是他們少有的歡聚時刻,尤其年輕人特別追捧,他們多么需要歡樂和歌舞呀!只有這時他們才能盡情釋放,才能讓激情奔放而出。他們才會不懼艱辛,跋涉幾十里而趕來參加,那才是這些游牧民族的盛大場合,年輕人相聚的快樂時刻。
加瑪就著這音樂跳起舞來。我抬頭環(huán)顧,在跳著舞的加瑪之外,我和馬兒之外,羊群之外,滿目的天空,流云,白雪,黃沙。再無一物。心想,原來這就是放羊了。
缺水的困擾和尷尬
李娟干不了別的事情,只能和加瑪背冰去,想想她沒干過體力活,瘦弱的身子,到冰崖上尋找干凈的冰,用斧子砸下來。一天最少背一趟,人多的時候或洗頭洗衣服就不夠用了,得背兩趟。在這里生活吃水特別困難,他們一般是不敢洗頭洗衣服的,更不可能洗澡。一兩個月才可以洗一次頭,洗洗衣服。衣服臟了也只能將就著穿,因為每天都要和動物糞土打交道,干凈衣服也穿不了一會兒。李娟由于只有兩套換洗衣服,拍照的時候由于衣服太臟,都不敢往前站。
加瑪認為頭發(fā)實在太臟了,非得用強效洗滌劑不可。于是她第一遍用洗衣粉……第二遍才用洗發(fā)液。洗發(fā)液是她的姐姐喬里潘送的,她用得非常珍惜。
我呢,洗衣粉就算了吧……
總之,那半盆水洗的那個黑呀……作為女性我很羞愧。但還是安慰地想:總比不洗好吧?雖然殘留了大量刺激性液劑品,但晃晃腦袋,起碼輕了二兩。
加瑪又用洗過頭發(fā)的水順帶洗了兩件衣服。我沒洗,我怕把衣服洗臟。
水臟也罷,水少也罷,無論如何,我們這邊好歹還有點水。聽說北面30多公里處的牧場,連更糟的水還都沒有呢!
缺水是這里生活的又一大難題,全靠下雪,如果遇到旱年沒有雪,那么人和牲畜都會極具艱難地生活。即使有雪的地方,也像李娟寫到的那樣,都要出去走好幾里地背雪,用起來只能極盡節(jié)儉。那就不用講衛(wèi)生了,只能將就著生活,穿著臟衣服破衣服是常態(tài),保暖是唯一的指標(biāo)。
工作艱辛的居麻。
最冷的那幾天,居麻總等不及我的出現(xiàn),老早就把羊群留在遠處往回跑。等他上了東北面的沙丘,離家還有最后百十米時,就像再也走不動了一樣,下了馬就地躺倒。嫂子走上前勸他回地窩子再休息。他低聲說,等一等。慢慢坐起來,抬起腿,讓兩只腳碰一碰,可能麻木了,看樣子著實凍壞了。
居麻放羊非常辛苦,好幾次放羊回家,爬到沙窩子北面的沙丘上,就再也走不動了似的,下得馬來,一屁股坐到沙堆上,平攤開兩條腿,又捶又打,大約凍僵了。我無從安慰,只能說再放五天,就該著新什別克家放了。
他嘆道,休息啥?坐在家里也不好,沒事兒干就知道喝茶,水也不多……聽著令人心酸。
在沒有羊皮褲的日子里,居麻說他放羊時,每隔一個小時就得扯些梭梭柴在雪地上生一堆火烤腳。有一次,眼看再有半個小時就到家了,可還是扛不下去。直到生火暖和過來后,才能繼續(xù)往家走。
寒冷,那是超出一切的困難,零下40多度確實不適宜野外活動,對人類是極大的考驗,所有裸露在外的皮膚都會凍傷。穿多厚的衣服才能不被寒風(fēng)穿透?必須像那些動物一樣的皮毛才有這樣的抗寒能力。如狼熊羊駱駝,像牛馬全靠皮厚以及皮下脂肪,它們的毛短小粗硬,沒有防寒能力。居麻穿了那么厚的衣服,但是靴子比較單薄,還有棉褲加皮褲依然不夠抗寒,凍得他像個木頭人,腿腳全麻木了,在野外不停地生火烤火,還是不能抵御寒風(fēng)??斓郊业臅r候,下了馬就動不了了,過一會兒雙腳才能走路,真是艱難呀!這是個極具勇敢的民族,他們堅強,有毅力,能吃苦,在寒冷的野外工作,年復(fù)一年戰(zhàn)勝著艱難困苦,頑強生存,勇敢搏擊,真是生活的強者。
寂寞難耐的居麻
當(dāng)他看到小貓像人一樣,兩只前爪縮在胸前,仰面而睡,便趕緊招呼大家都過去看。然后再就地躺下,模仿一番……總之就這么寂寞。如果這時有客人上門,簡直如同救了他一命。
在不放羊的日子里,他整天東找西翻,東修西補,在一天之中他幫老婆補好全部的破鞋子,并擦得锃亮。在一根用了20多年的檁木下?lián)我桓?,修太陽能電池板,糊補漏風(fēng)的門縫,修灶臺,修加碼的鉤針兒,修自己的墨鏡兒,修我的眼鏡兒腿……
總之,沒事干的居麻,把所有鞋子都補好又擦亮后的居麻,實在沒得干,然后沉重地哀嘆:沒事兒做,也不行??!……然后大睡一覺,醒來后喝茶,吃阿司匹林,繼續(xù)惹是生非。
睡醒了,吃飽了,沒酒喝,又閑著,并且沒人聽他說話。那時居麻倍加寂寞,他便一個人慢慢登上東北面的沙丘,站在最高處,久久遙望羊群的動向,長時間一動不動。
當(dāng)然這樣的寂寞也和他們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有關(guān),本可以利用這空閑的時間看書,打發(fā)時光。不過游牧民族大概文化不高,所以達不到內(nèi)心的充實,簡直寂寞得無以打發(fā)常日。這在我們的生活區(qū)也有這種情況,不過好在雖然我們內(nèi)心不豐富,但可以逛街聊天刷視頻看電視,打發(fā)掉無聊的時間。居麻卻不行,那里沒有電視手機,沒有信號,沒有人,沒有繁華的街道,無以打發(fā)他那多余的時間。如果有酒喝,居麻早就喝醉了多少次了,李娟也算不幸中的萬幸,少遭受酒鬼的瘋魔。
李娟的《冬牧場》,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全新的生活場景,游牧民族的生活新奇有趣,我們認識了那里的極地生活,領(lǐng)略到極寒天氣下生活勞動的艱難,零下40多度的天氣,人們的承受能力。在缺水缺電缺菜的生活中,感受到傳統(tǒng)的游牧生活,雖然傳承了幾百年,但確實應(yīng)該改變了。他們不應(yīng)該再這樣艱難地生活下去,牲畜可以圈養(yǎng),廣大的牧場可以種植牧草,利用現(xiàn)代化的設(shè)備,減少人力的高強度勞動。讓廣大牧民變成飼養(yǎng)牲畜的能手,同樣能夠?qū)崿F(xiàn)美好的生活,要轉(zhuǎn)變生存的理念。
李娟的童話般的力作《冬牧場》,也將是對那個民族生活的最后記錄。游牧生活終將消失,讓我們對那種生活懷有最深深的記憶和尊敬吧!(原創(chuàng)首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