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那個遠去的秋天(散文)

編輯推薦 【江山.見證】【曉荷】那個遠去的秋天(散文)


作者:深深山人 童生,708.6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32發(fā)表時間:2025-07-25 11:14:50
摘要: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二十五年了,那個秋天,我如同一個被命運拋棄的流浪者,在命運的迷茫中無所適從。

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二十五年了,那個秋天,我如同一個被命運拋棄的流浪者,在命運的迷茫中無所適從。
   那年,我從省城的大學修完本科學業(yè)回來,成為了我們小地方唯一一個全日制本科學歷的人。雖然心中存在著一種學歷高于他人的優(yōu)越感,但走在鄉(xiāng)場的街道上,我與眾多的鄉(xiāng)民并無二異??稍谶@個時候,我又遭遇了感情上的重創(chuàng),那個我深愛了四年,與我海誓山盟的女孩與我分手了。因為我謀生的地方是全縣最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而她是在縣城工作。這打擊對我來說很致命,覺得天空要塌了一般。畢竟是四年的真愛,畢竟我是一個視愛情如同生命的人。她的果斷,讓我一時間形體如同抽了筋骨一般。是的,在現(xiàn)實面前,愛情往往一文不值。也怪不得她,因為那時從鄉(xiāng)村到縣城的路,有的人窮其一生也走不完,我雖然正努力走在這條路上,但什么時候才是盡頭,我不知道。她因為看不到希望,于是果斷地了結了我們一千多個日子凝結的愛情,在縣城的客觀環(huán)境中尋找自己的幸福。為了這段愛情,我曾經嘔心瀝血,為了創(chuàng)造與她最終相守,我正在一刻不停地奮斗著,雖然覺得一個人的奮斗是那么的艱辛,但在精神上還是像一個孤獨的勇士,勇往直前。但她最終還是屈從了別人給她安排的路,放棄了與我愛情的法碼。對于她的冰冷與絕決,挽留過,痛哭過,但一切都無濟于事,那就放手吧,給你自由。我畢業(yè)時,我曾在省城的一所民辦中專學校謀到了一個教師工作。但想到回到我們本縣,憑我當時的學歷,去縣城內的中學,很有可能。于是當時就果斷地回來了,可回來之后,才知道理想的豐滿與現(xiàn)實的骨感之間的痛苦有多大?,F(xiàn)實的耳光扇在臉上啪啪作響。我此時就是一個被感情和理想同時拋棄的人,失魂落魄地走在老家的土地上,覺得自己的天空總是鉛云密布,覺得腳下的路總是荊棘叢生,總是覺得世間萬事萬物都在與我作對。此時的我除了孤獨,很多時候還有一股莫名的火,總是看什么都看不順眼。有時很想大聲地哭一場,在無人的地方大吼上幾聲,但是想哭卻沒有淚水,想吼擔心別人說遇到了神經病。于是就這樣窩著心里的火,這時秋天來了,國慶節(jié)來了。
   老家因為海拔較高,此時的山風已開始帶有幾分寒意,吹著我凄涼的心,看著四周調零的莊稼和草木,我此時真的不知道人生當何去何從。我的父母已年邁,他們的認知和能力,與老家土地上的絕大多數(shù)鄉(xiāng)民沒有多大差異,他們對我的苦悶與無助也只能用長長的嘆息和一種愛莫能助的眼神看著我,此時如同在暗夜中行走,我多想遠處有一盞燈,身旁有一支溫暖手。夜很濃,風很冷,偶爾還夾雜著幾絲冰涼的秋雨,除了孤獨,我什么都沒有。
   國慶節(jié)的到來,對我來說是一種揪心產痛!
   對于一個剛從省城五彩世界回歸到寂聊山村中的我來說,七天的假期,簡直是煉獄,我總覺得周遭有好多異樣的眼光在打量著我,其實我也知道是自己內心在作祟,但我還是無法用一顆平常的心來面對這七天的假期。
   怎么辦?我必須逃離這魔咒般的七天。逃離!但去哪里呢?舉目四顧,我覺得自己連一個可逃避的地方都沒有。
   我還是在假期的第一天清晨擠上了去縣城的客車。在車上,很多乘客都是我熟悉的鄉(xiāng)民,他們都有說有笑,而我的心情一片灰暗。很多時候是強裝著笑臉與他們打招呼。
   四個小時的車程,平時會覺得很漫長,此時我多知希望這車一直不停息,把這整整的七天開完就好了。到了縣城,這里沒有多少認識我的人了,但是我還是得走,因為縣城太小,我不想遇到那個曾經讓我痛心痛肺的人。我不想別人見到我的失魂落魄!走吧,我還得繼續(xù)我假期七天的流浪。
   與我一同本科畢業(yè)的同學,有三分之一都留在了成都,有的是在成都謀到了穩(wěn)定而體面的職業(yè),有的是留在成都備考研究生。而我的好兄弟國棟畢業(yè)后去了成都天一學院高中部任教。在這苦悶彷徨之際,我給國棟兄弟打了傳呼,告訴他,我要去成都找他。我暫且去國棟那里去尋得一時的慰藉吧。
   國棟是川東平昌縣人,個子不高,皮膚很白,眼睛很小,門牙還有些突,但是他腦子里裝著太多的學術、藝術還有浪漫。他寫出來的詩歌前沿而唯美,他寫出來的學術論文總是能進入大學學刊,他想追求的女孩總是美得令人驚訝。我們是一個寢室的室友,又因為都來自農村,愛寫作,所以在一起求學時,我們總是有許多相投的地方,自然我們就成為了好哥們。一起吹牛皮,一起談寫作,一起在人南路學校外的馬路邊看美女,一起騎自行車逛二環(huán)路。我們在一起的故事很多,回憶很多。
   國棟到成都北站來接我,從畢業(yè)離校到再見面,只有三個月的時間,而這三個月,我們的心理變化都很大,他已經在成都站住了腳跟,而我卻回到了老家的山村找不到歸宿。他一臉笑意的迎接我,然后又帶我去天府廣場吃美食。因為國棟所在的天一學院是一個所民辦大專院校,教學設置從小學到??聘麟A段。由于是民辦教育,給教師的報酬自然要比公辦的高,當時我的工資只有四百多元,而國棟的工資就拿上了兩千多,所以在我的面前,此時他就是一個土豪。自然他對我盡地主之宜的盛情,我一點也不客氣,就當是打土豪吧。
   吃完飯,我們又一起去了我們一起讀本科的四川教育學院。在這里我們見到了正在學??佳袀鋺?zhàn)的張斌、楊小勇。看到他們一臉的疲憊,一身的清貧,雖然他一臉的笑意,一臉的半志,但是在十月的秋風中,我覺得他們現(xiàn)在也是在城市里迷茫流浪著的孩子。他們?yōu)榱松妫€要在備考的同時再找一份家教的工作來養(yǎng)活自己,這座城市不一定會屬于他們,考研的艱苦非一般人能夠承受,但是他們還是還默默地奮進著。難呀!看到他們,我才知道,不只是我心里苦,我艱難,我迷茫,他們正在承受的痛苦也許比我還要大。我此時覺得我們這批人真的為了改變命運都很拼,雖然生于平凡卻不甘于平凡。
   晚上,我和國棟在天一學院校園內的草坪上席地而坐。落日剛剛下山不久,天氣很涼爽,校園里空蕩蕩的,我們兩個內心都在流浪的人,在這里傾訴著各自內心的苦痛與迷茫。雖然只分開了三個月,期間我們還通過幾次信,打過幾次電話,但是我們還是有著太多的話要說。國棟現(xiàn)在已經有了固定的職業(yè),但是他從骨子里還是覺得民辦教育不及公辦教育。民營學校的待遇再好,也不能改變他想進公立學校的愿望,民辦學校里的競爭太大,工作上的壓力太大,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沒有多少溫度。國棟說在天一中學只是過渡,有機會他還是要走。也就是說現(xiàn)在他也是一個流浪者,一個體面的流浪者。因為職業(yè)無法固定,在情感上他暫時不敢有奢侈的想法。對于我的苦悶,國棟說,愁個鏟鏟?女人,走了還會有,進不了縣城又何妨?大不了到成都來我們一起混,相信天無絕人之路,上帝給你關上了一道門,一定為你開啟了一扇窗。能在省城立足的人,格局就是不一樣。這一夜,我們促膝長談,聊了很久,同是天涯淪落人,也算是惺惺相惜吧。
   第二天,另一個好兄弟何軍庭兩口子坐了一夜的火車從雅安趕來。軍庭兄是重慶巫溪人,在我們畢業(yè)之前他認識了雅安漢源一個姓李的妹子,因為彼此鐘情,于是畢業(yè)時他們兩人便雙宿又飛,共同去了雅安漢源二中。我們在天府廣場相見。何兄出現(xiàn)在我們在前時,只見他魁梧的身材,身著一襲長長的風衣,依然是一張快要笑爛的臉,老遠就張開雙手迎了上來。還是那樣的爽朗,老遠就聽到他的笑聲,他身旁的嫂子,我是第一次看到,胖胖的,輕聲細語,一臉憨厚。
   何兄覺得我這樣心無所適,有可能在漢源還能讓我漂泊的心能找到一個歸宿,我便決定與軍庭兄去一趟漢源。我們在天府廣場,便與國棟兄弟分別了。車窗外,瘦小的國棟向我們揮著手,很快,國棟的身影在眾多的人影中就找不到了。
   我們在烏斯河車站下了車,時間已是晚上十二點過,接著又乘客車去漢源。一路上,車左邊是轟轟作響的大渡河,右邊是高聳入云,抬頭看不到山頂?shù)母呱?。我知道,這里已經是川西腹地,這里的山是中國有名的橫斷山區(qū)。大渡河是有名的天險,歷史上曾經因為石達開、紅軍長征而聞名于世。在歷史、地理課本上的名詞,現(xiàn)在就客觀地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我不知道軍庭兄第一次來這里內心感傷過沒有,這里給我的第一印象并不很好。軍庭兄能從重慶的巫溪來到這里,也算是一次生命的大遷徙了。他回一次家,自西向東,差不多要穿越整個四川和整個重慶。他來這里,也是一個艱難的決策。
   我在漢源呆了一天,當時的漢源縣城還沒有般遷到現(xiàn)在的新址。縣城四周是很高的山,縣城與筠連的縣城大小差不多,破舊程度也差不多。軍庭兄騎著他的小摩托,帶著我在漢源縣城的大街小巷閑逛,招待我吃這里有名的蕎麥面。還把他們學校一名貌美如花的教師介紹給我認識。最后在我離開漢源時,他還買了一瓶當?shù)氐幕ń酚妥屛規(guī)Щ貋怼?br />   假期終于結束了,我又回去流浪到我的老家,悸動的心開始慢慢的平息了。
   時間真快,一轉眼,二十五年就過去了,那個秋天已漸漸地遠去。當時兄弟們,李國棟現(xiàn)在已成為郫都區(qū)第一中學正高級教師,2024年獲評四川省教書育人名師,成立了專門的名師工作室,還是不時在全國有名的學術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偶爾也在自己的微信空間里談一點風花雪月。張斌現(xiàn)在是上海大學電影學院副院長,博士導師,楊小勇川內某高校教授。何軍庭,還在漢源二中,去年與他聯(lián)系,他的笑聲還是那樣爽朗,女兒在深圳工作。
   二十五年來,我從老家的中心校到了筠連三中,又到了筠連職中,我們每個人都結束了自己的流浪,但又覺得每個人還在流浪,只是那個二十五年前的秋天,真的遠去了。

共 3734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生動地記錄了作者二十五年前那個迷茫而痛苦的秋天。當時,作者剛從大學畢業(yè),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回到家鄉(xiāng),卻遭遇了愛情的背叛和理想的破滅。文章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xiàn)了作者內心的掙扎與無助,以及在困境中對未來的迷茫和對過去的回憶。作者在那個秋天的流浪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無奈和命運的無常,但也看到了朋友們在各自的道路上努力奮斗的身影。文章中,作者與幾位好友的重逢,成為了一段溫暖的回憶。國棟、張斌、楊小勇、何軍庭,這些曾經的同窗好友,雖然各自面臨著不同的困境,但他們都在努力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尋找屬于自己的歸宿。二十五年后,作者回首往事,發(fā)現(xiàn)雖然那個秋天已經遠去,但那段經歷卻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人生。朋友們都取得了各自的成就,但生活的流浪從未停止。一篇語言流暢、主題鮮明的作品,這篇文章不僅是作者對過去的回憶,也是對未來的思考。字里行間,無不體現(xiàn)出這樣的深意:無論生活多么艱難,只要心中有夢想,就總會有希望。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25 11:16:20
  本文以深情的筆觸回憶了二十五年前那個迷茫的秋天,生動地刻畫了作者在愛情、理想雙重打擊下的掙扎與痛苦。通過與好友的重逢與傾訴,展現(xiàn)了那個時代年輕人的奮斗與追求。文章情感真摯,細節(jié)豐富,語言質樸,生動地反映了青春的迷茫與成長的陣痛,以及歲月流轉中不變的友情與奮斗精神。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7-25 11:16:57
  一篇非常感人的作品,為老師點贊、敬茶獻花!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