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谷香(散文) ——七香之三
清晨,張大爺就背起背簍上山了。山上的包谷,稈子快趕上一人高了,長長的葉子密密實實,隨著山風微微搖晃。張大爺貓腰鉆進包谷地,左手抓住稈子,右手抓住包谷棒,使勁一掰,“咔嚓”一聲,綠瑩瑩的包谷就掉背簍里了,紅褐色的須子還掛在上面,像一支燃燒的小火炬。
貴州這地方,山多,坡又陡,好多地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地里的石頭還多,根本種不了水稻、麥子等農(nóng)作物,只能種包谷。包谷不嬌氣,就像農(nóng)作物里的“戰(zhàn)斗機”,有一股子硬氣勁,那根能往石頭縫里扎,多么干旱的年景,它也能結(jié)出一穗穗玉米棒子。
張大爺把背簍放石頭上,從兜里掏出個烤包谷。這是昨兒晚上灶膛里燜的,皮烤得焦黑,剝開一看,玉米粒脹得圓滾滾的,咬一口,又面又甜,渣子粘在嘴角,用舌頭一舔,滿是香味。
啃了幾口玉米棒子,張大爺就蹲在地頭抽煙。以前哪有白米飯吃?。恳惶烊D,頓頓包谷飯。蒸的、煮的、烤的,換著樣兒吃,其實還是一個味兒。想喝口白米粥,得等到過年。那時候,村里人家煙囪冒煙,都帶著股包谷面的焦糊味。
灶房里,王大媽正攪著鍋里的包谷面。大鐵鍋燒得通紅,水咕嘟咕嘟冒泡,她手里的木鏟轉(zhuǎn)得飛快,包谷面在水里翻來翻去,蒸汽往上冒,把房梁上掛的臘肉都熏得油亮亮的?!鞍蕊堃贸裕糜貌窕鹫??!彼亮税押?,汗珠滴進鍋里,濺起小水花,“煤火做的,不香,發(fā)死?!?br />
蒸好的包谷飯裝在粗瓷碗里,黃燦燦的,一粒一粒分得清。就著酸辣椒炒洋芋,能吃兩大碗。張大爺常說:“這東西抗餓,上山干活揣倆包谷粑,到天黑都不餓?!蹦菚r候小孩上學,書包里裝的不是餅干,是早上娘烤的包谷粑,課間拿出來啃,香得旁邊同學直瞅,有的還偷偷用橡皮擦換著吃。
收包谷那陣,曬谷場最熱鬧。男女老少都扛著席子來,把包谷棒攤在上面。太陽一曬,玉米粒的水分慢慢少了,顏色更黃了,香味也濃了,甜絲絲的,像撒了點糖。小孩們在包谷堆里打滾,頭發(fā)上纏著包谷須,衣服上沾著玉米粒,被大人追著打屁股,笑聲把老槐樹的葉子都震得嘩嘩響。
弄成粒得用木槌砸。張大爺把包谷棒放進石臼,舉起木槌使勁砸,“砰砰”的響聲,山底下都能聽見。玉米粒蹦出來,滾得滿地都是,他彎腰撿起來,吹吹灰就放嘴里嚼,“今年的包谷,甜得很?!?br />
張大爺?shù)膬鹤又樱瑥男【筒粣鄢园蕊垺3燥垥r,總把碗里的包谷扒給狗吃,被張大爺用竹條抽過好幾回。十三歲那年,他偷了家里的包谷粑,跑到鎮(zhèn)上賣給過路的人,換了五毛錢買冰棍,回來被發(fā)現(xiàn)了,罰他在包谷堆前啃了三個生包谷,啃得直掉眼淚。
誰能想到,這不愛吃包谷的小子,后來在縣城開了個養(yǎng)東西的合作社。去年收包谷的時候,他開著皮卡車回來,車斗里裝的不是化肥,是新的粉碎機和裝飼料的袋子?!暗?,你看這機器,包谷倒進去,一會兒就成粉了,拌點糠就能喂豬。”柱子擦著機器說,“現(xiàn)在誰還頓頓吃包谷飯啊?咱這包谷,喂豬喂牛,掙的錢能買好多白米飯。”
合作社就建在村頭的老曬谷場上,蓋了幾間大瓦房,里面圈著幾十頭黑豬,哼哼唧唧的,聞著包谷粉的香味,一個勁往欄桿上拱。墻角堆的包谷像小山,用塑料布蓋著,怕下雨淋濕了?!斑@包谷得篩三遍,把碎渣子撿出來,不然豬吃了不消化。”柱子抓了把包谷粒撒進豬槽,“以前人吃的東西,現(xiàn)在喂牲口,聽著好像虧了,其實劃算——一頭豬能賣幾千塊,頂?shù)蒙弦郧胺N三畝包谷的收成?!?br />
粉碎機房里,機器一開,“轟隆轟隆”響,震得人耳朵嗡嗡的。包谷從漏斗里漏下去,轉(zhuǎn)眼就變成金黃的粉,順著管子流進袋子里,揚起的粉霧在太陽底下,像撒了把金粉?!胺鄄荒芴?,得帶點顆粒,牲口吃著才長肉?!敝佑檬纸恿它c粉,“咱這包谷粉沒摻別的東西,喂出來的豬肉香,城里的飯店專門來收,一斤能多賣兩塊錢?!?br />
院子里,幾頭牛正嚼著鍘碎的包谷稈。這些稈子以前都是燒火的,現(xiàn)在切成小段,拌上包谷粉,成了牛的好飼料。“你看這牛,以前光吃野草,一年也長不了幾十斤,現(xiàn)在喂這包谷稈拌粉,半年就能長一百多斤。”柱子拍了拍一頭黃牛的背,牛尾巴甩了甩,濺起來的包谷粉落在他褲腿上,“去年賣了十頭牛,合作社的人每家分了幾千塊,都買了新家具?!?br />
廚房里飄著白米飯的香味,不再光是包谷味了。柱子媳婦用電飯煲蒸著白米飯,旁邊的小鍋里煮著包谷粥,稀稀的,飄著幾粒紅棗。“現(xiàn)在日子好了,頓頓吃白米飯也吃得起,不過早上還是愛喝包谷粥,暖胃?!彼o張大爺端過一碗,“爸,放了點冰糖,比以前的好喝?!?br />
張大爺喝著粥,咂咂嘴,確實比以前的香。以前喝包谷粥是沒辦法,現(xiàn)在倒成了稀罕東西,城里來的游客還專門要點著喝?!斑@包谷粥刮油,城里人說對身體好?!敝油嗬锶隽税殉窗然?,“你看這炒包谷,以前小孩揣兜里當零食,現(xiàn)在裝成小袋子,十塊錢一袋,游客搶著買?!?br />
村里的年輕人,大多跟柱子一樣,出去打工掙了錢,回來要么開合作社,要么搞養(yǎng)殖,家里的灶臺上,包谷飯越來越少見了。但家家戶戶的屋檐下,還是會掛幾串包谷棒,黃澄澄的,像掛著金元寶?!安皇菫榱顺?,是看著心里踏實?!睆埓鬆斆软氉诱f,“這東西陪咱窮了大半輩子,現(xiàn)在日子好了,更不能忘了它的好。”
去年村里修了水泥路,一直通到鎮(zhèn)上,拉包谷的卡車能直接開到曬谷場。以前背一簍包谷下山要走倆小時,現(xiàn)在卡車一趟能拉幾十噸。柱子站在路邊指揮裝車,包谷袋堆得像小山,司機從駕駛室探出頭喊:“柱子,你這包谷質(zhì)量好,飼料廠給的價比別處高兩毛!”柱子笑著擺手:“下次還找你,多給我介紹點客戶?!?br />
曬谷場上,幾個老人坐在包谷堆邊曬太陽,手里剝著包谷,嘴里嘮著家常?!跋氘斈?,吃包谷飯咽不下去,就著咸菜往下沖?!崩钅棠贪褎兒玫挠衩琢7胚M籃子,“現(xiàn)在倒好,城里醫(yī)生說吃包谷好,是粗糧,對身體好,專門跑來買咱的包谷面?!?br />
旁邊的王大爺接話:“可不是嘛,我那孫子在貴陽上班,每次回來都要帶幾袋包谷粉,說他們公司的人搶著要,還說這是‘原生態(tài)’的?!彼χ鴵u搖頭,“以前當飯吃覺得寒磣,現(xiàn)在倒成了寶貝,這世道變得真快?!?br />
傍晚的時候,包谷的香味最濃。柱子家的煙囪里冒出白煙,飄著包谷粑的甜香——今天有游客來村里,點名要吃現(xiàn)烤的包谷粑。柱子媳婦把包谷面和水揉成團,貼在鐵鍋內(nèi)壁,用柴火慢慢烤,外皮變得焦脆,里面卻軟乎乎的,掰開來,熱氣裹著香味,饞得游客直搓手。
“這包谷粑,得用新收的包谷磨面,放久了的陳面烤出來發(fā)苦?!睆埓鬆斀o游客示范怎么剝包谷,“你看這玉米粒,飽滿的才好,癟的不行。”游客們舉著手機拍,說這是“小時候的味道”。
夜里,合作社的倉庫還亮著燈。柱子在盤點包谷的庫存,賬本上記著:賣給飼料廠多少,留著當種子多少,分給社員多少。墻上貼著合作社的分紅表,每戶人家的名字后面都跟著一串數(shù)字,一年比一年多。窗外的月光灑在包谷堆上,像鋪了層銀霜,包谷的香味混著泥土的氣息,在屋里慢慢飄。
張大爺睡不著,起來走到屋檐下,看著掛在墻上的包谷串。風一吹,包谷粒互相碰撞,沙沙響,像在說悄悄話。他想起小時候,娘把包谷面炒得焦黃,裝在布袋子里,他餓了就抓一把塞進嘴里,干得噎人,卻香得舍不得吐。那時候總盼著啥時候能頓頓吃白米飯,現(xiàn)在真的實現(xiàn)了,反倒常常想起包谷的香味。
第二天一早,柱子要去縣城送包谷粉。張大爺往他車上塞了幾個煮包谷:“路上餓了吃,比面包頂餓?!敝咏舆^包谷,熱乎乎的,揣在懷里,“爹,等這批包谷賣了,我給你買臺按摩椅,你腰不好,天天按按舒服?!睆埓鬆敂[擺手:“別亂花錢,不如多買幾臺粉碎機,把合作社再擴大點?!?br />
車開了,順著水泥路往山下走。路兩邊的包谷地一閃而過,包谷的香味追著車跑,像個舍不得分開的老朋友。柱子知道,這香味里藏著村里人的日子——以前是填肚子的指望,現(xiàn)在是致富的門路;以前是窮日子的印記,現(xiàn)在是好日子的念想。
地里的包谷還在一年年生長,春天發(fā)芽,夏天長稈,秋天結(jié)果。它們不知道自己不再是人們的主食,卻讓村里人的腰包鼓了起來,讓泥巴路變成了水泥路,讓土坯房變成了小洋樓。但不管怎么變,那股子包谷的香味,總在村里飄著,像個老伙計,看著一代又一代人過日子,從苦到甜,從窮到富,香味里的故事,一輩輩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