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楓】哨所的白楊(詩歌)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上哨的路旁
長滿了
綠色的白楊
一別
四十個春秋
你
還在這里
守望著
這方的吉祥
風里雨里
你
呼吸著
大地的營養(yǎng)
生長著
不服輸?shù)膭倧?br />
記得當年
我們栽下了
年輕的夢想
栽下了
青春的輝煌
你看著
我摸爬滾打
我瞧著
你自立自強
一千多個日夜
我
站崗放哨
習文練武
你
茁壯成長
不聲不響
時常
走進你的身邊
品味
你的思想
你
把虔誠的熱愛
獻給了
腳下的土壤
風雨兼程
回饋著
人們的褒獎
日復(fù)一日
年復(fù)一年
你
為我的付出
熱情的鼓掌
我
為你的進步
默默的贊賞
我們
在這
桃花盛開的地方
共同
播灑著
無悔的夢想
直到有一天
摘下了
領(lǐng)章帽徽
才知道
有一種情懷
悶聲不響
偷偷的瘋長
山上的白楊啊
你
是否還記得
我們年輕的模樣?
是否還記得
我們付出的份量?
年年草長鶯飛
歲歲綠肥紅瘦
我已老態(tài)龍鐘
你卻正當強壯
一首
小白楊啊
唱出了
人生的滾燙
只是
一聲長嘆
不知能否
找回
年輕的方向。。。。。
2025.7.27
【編者按】?以“白楊”為核心意象,既象征著軍營的堅守,也成為詩人與往昔歲月的情感紐帶。從“栽下年輕的夢想”到“正當強壯”,白楊的生長與詩人的人生軌跡形成對照,讓情感有了具體的寄托。詩中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處處流露著對軍旅生活的懷念——“摸爬滾打”“站崗放哨”的細節(jié),“摘下領(lǐng)章帽徽”的不舍,以及年老后對“年輕模樣”的追問,真實得仿佛能讓人看到一位老兵回望歲月的身影,極易引發(fā)共鳴。從“四十個春秋”的時間跨度,到“桃花盛開的地方”與“上哨的路旁”的空間呼應(yīng),詩人將過去與現(xiàn)在交織,年輕時的熱血與年老后的悵惘形成對比,讓“無悔的夢想”與“找不回的方向”更具感染力?!安宦暡豁憽薄皭灺暡豁憽钡瓤谡Z化表達,拉近了與讀者的距離,仿佛是老兵在娓娓道來,讓深沉的情感多了一份質(zhì)樸的溫度。推薦欣賞。【編輯:安子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