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見證】【柳岸】來到大雁塔(詩歌)
摘要:有感
一
來到雁塔前
讓秋天的眼神凝望
一張弓弦
在古長安的天空中張馳
時而飽滿,時而清瘦
這是南回雁陣的筆觸
把一抹秋色和蟬聲勾畫
七層雄偉的身軀
裝載著千年的屹立與厚重
二
歷史在春天耕耘
夏天繁茂,秋天收獲
冬天冰封
翻開泛黃的書頁
追尋雁塔影子
是佛祖變成白鴿救贖蒼生的紀念
是大雁引路玄奘迷途的感恩
還是古印度雁形建筑的舶來
古籍結出了三朵冰潔的花朵
每一朵古老而又芬芳
就讓探索在古遠的駝鈴聲中
去深刻地暢想
三
雁塔在
在玄奘老僧的掌心托起
懸掛著十三個國度的鄉(xiāng)愁
孤獨枕著帕米爾高原的月光
信念在沙漠、雪峰中穿行
五千卷經文
裝訂萬冊熠熠閃爍
慈恩寺的晨鐘暮鼓聲中
在風的手指尖上播種四方
圣潔的種子
在眾生的荒野上茁壯生長
陽光下的
鳥語花香為大唐的昌盛
送去了炊煙下的祥和
四
站在雁塔下
追尋大唐是一種時尚
只是
膜拜的心情太過擁擠
街道塞滿唐時的靚穎
相片的低角
沒有留下一片空白
風躲在巷子的一角
陽光只能站上屋頂
一條街道就是一個城池
燈光漂白了深夜的黑暗
追憶唐朝更懷念唐朝
那時月兒的明亮
把琴聲懸掛
一匹駿馬走過
悠閑的步子沒有羈絆
鳥兒站在塔頂歌唱
【編者按】詩歌將歷史縱深與現(xiàn)實觀察結合,既有對大雁塔承載的宗教、文化意義的追溯,也融入了對盛唐氣象的向往。意象運用生動,“弓弦”“駝鈴聲”“晨鐘暮鼓”等勾勒出古樸意境,而“相片的低角沒有空白”“燈光漂白黑暗”等句,則巧妙點出現(xiàn)代人的浮躁與歷史現(xiàn)場的割裂感。末章通過今昔對比,在熱鬧的“追尋”與唐時“悠閑的步子”“鳥兒歌唱”的反差中,暗含對過度商業(yè)化、快餐式懷舊的反思,讓詩意在懷古的溫情中多了一層現(xiàn)實觀照。歡迎大家欣賞!【編輯:夢中樓蘭】
1 樓 文友:夢中樓蘭 2025-08-01 10:46:58
詩歌首段描繪大雁塔的秋日景象,將其比作天空中張弛的弓弦,凸顯其千年屹立的厚重感。
2 樓 文友:夢中樓蘭 2025-08-01 10:47:32
歡迎繼續(xù)賜稿!柳岸有你更美好!
回復2 樓 文友:書者茶道 2025-08-01 17:05:06
謝謝老師精彩的點評,欣賞了老師的許多文章和點評,文字底蘊深厚,用筆技巧精湛,很好的把握住了作者的情感脈絡,具有大家風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