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曉荷】毛驢車(散文)

精品 【江山·見證】【曉荷】毛驢車(散文)


作者:淡文竹雅 秀才,2321.6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35發(fā)表時間:2025-08-01 15:11:49

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交通運輸工具匱乏,一個縣城也見不到一兩臺小汽車。馬車、牛車、毛驢車是主要交通工具,有時候,騎馬、騎毛驢的也有。
   1969年1月,為了響應國家號召,初高中畢業(yè)生絕大部分去下鄉(xiāng)插隊。在我們青年點,大隊給配置了一掛毛驢車,作為青年點平時拉水、到各生產(chǎn)隊拉口糧用。后來,大隊又給增加了一頭毛驢,兩個毛驢的車速度和力量更大一些,就用這掛車去大興公社所在地購買物資,接送往返的知青。
   說起毛驢,我不敢近距離接觸,甚至連摸一下都不敢。有幾個女生還敢騎毛驢呢,她們輪番騎上毛驢體驗一下,一半兒是淘氣,一半兒是嬉鬧。每個人都要試一試,輪到我了,就躲到老遠老遠的,我說:“我不敢騎,怕它踢我。”只見幾個女生嘻嘻哈哈地開心的不得了。
   拉車的小毛驢是青年點的寶貝,大家特別呵護它,有專人飼養(yǎng)。當年,青年點養(yǎng)了十幾口豬,成活下來的并不多,除了殺一次豬改善伙食外,其余的賣掉,補充青年點食堂的花銷。所以,安排了一位勤勞、肯干的男知青專門負責喂豬、喂驢。小毛驢除了吃草以外,偶爾地還要喂一點兒豆餅,讓它膘肥體壯,好為青年點多干活兒。
   青年點人最多的時候達到70多人,這么大的一個集體戶,吃喝拉撒,哪哪都離不開這掛毛驢車。當年的阿拉新大隊,只一個自然屯,屯子大,人口多。首先吃水就是大問題,當時分甜水井和苦水井,屯子里只有一口甜水井(深水井),做飯、洗菜、洗頭都得用甜水井的水,每天都要拉上幾大桶甜水,放到青年點女同學的宿舍的幾口大缸里。每天負責后勤的副點長或管理員,趕著小毛驢車到屯子南頭出口處的甜水井拉水,夏天還好說,到了冬天,井邊全是冰,小毛驢拉著帶著鐵桶的車,一哧一滑地往井邊靠,用轆轤一下一下提上水來,再灌倒鐵桶里,拉一次水,人和毛驢都挺遭罪地。所以那時候,我們都是計劃著節(jié)省用水。
   知青的口糧,除了按人頭統(tǒng)一定量購買以外,還要由各生產(chǎn)隊按人頭給以一定數(shù)量的口糧做為補充。阿拉新大隊一共十個生產(chǎn)隊,八個生產(chǎn)隊有知青。負責后勤的副點長和管理員趕著小毛驢車到各生產(chǎn)隊去要糧食,有時候得去幾次才能把糧食拉回來。
   為了解決知青吃菜的問題,大隊把苗圃劃歸青年點,作為菜園子,知青自己種菜,安排一位當?shù)貢N菜的農(nóng)民給我們當技術(shù)指導,我們稱他為老園頭。種的各種蔬菜收獲了,我們就趕著小毛驢車到臨近的大隊去賣菜,為青年點換點兒零花錢。有一次,輪到我和李大哥去時雨大隊賣菜,我挺高興的。正值夏天,我穿著一件半袖衫,坐上毛驢車和李大哥去時雨大隊賣菜。小毛驢拉著滿車的青菜和我們兩個人,顛顛地跑著,偶爾,李大哥搖晃著鞭子哦哦地吆喝幾聲,小毛驢跑得更快了。迎著夏日的風,路邊的樹木、大地的莊稼,滿眼的綠色,太愜意了。到了時雨大隊,車剛停在村頭就有人來買菜,李大哥稱菜,我收錢,不一會兒就賣了不少青菜??墒?,天公不作美,下起小雨來了,我們趕緊收拾好,往回走。淅淅瀝瀝的小雨,不一會兒就把我們淋透了。我后悔沒帶一件外套,薄薄的半袖衫貼在皮膚上又濕又涼。看那小毛驢,身上也濕漉漉的,它一會兒晃晃尾巴,一會兒搖搖耳朵,還打著響鼻兒。只見前面一片黑云壓過來,李大哥說:“哎呀,要來大雨?。 睍r雨到阿拉新有七八里地,李大哥緊著搖晃著鞭子,小毛驢撒開腿就跑起來,土路不平,下了雨更不好走,顛簸著,一拐一扭地??斓酵妥恿耍笥陜A盆而下,李大哥緊緊地拽著韁繩,對我說:“別怕,馬上到家了!”那小毛驢真聽話啊,使勁兒地跑著。終于到青年點兒了,我們都澆成了落湯雞,那小毛驢大口地喘著氣,可把它累壞了。我心里說:“小毛驢謝謝你,真辛苦你了!”
   幾十年過去了,每每回憶知青生活的時候,我都會情不自禁的地想起那頭小毛驢和輕快的毛驢車,它帶給我們太多的回憶和溫暖。
   知青返城后,特別是到了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在我居住的小城,毛驢車成為了主要交通工具。那時候,沒有公交車,沒有出租車,人們在城內(nèi)出行主要靠小毛驢車。一個小毛驢,拉個小車,又靈活又方便。當初,不知道是誰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商機,一時間滿街的毛驢車,成為了一大景觀,雖然不雅,卻深得人們喜愛?;ㄉ蟽稍X,便可以到達目的地。買點兒秋菜,或買點米面,有了小毛驢車就方便了,不用人背肩扛的了。
   有一次,我們要下鄉(xiāng)去考察婦聯(lián)、共青團干部,這個鄉(xiāng)不通火車,沒有車咋辦???我突然想到我老伴單位有毛驢車,他就會趕毛驢車,就讓他趕著毛驢車送我們到鄉(xiāng)下。和我一起下鄉(xiāng)的是團縣委的一位女副書記,她特別不好意思,笑著說:“咱們就坐毛驢車下鄉(xiāng)啊?”我說:“那怕啥,能完成任務就行唄?!蔽乙矝]在乎鄉(xiāng)里領(lǐng)導異樣的眼神,完成考核任務,又坐著毛驢車回來了。
   更有趣的是,縣里一位副縣長到基層企業(yè)檢查工作,縣里臨時召集縣級領(lǐng)導開會,他就坐著毛驢車回來,讓趕車的一直把車趕到政府大樓的門口。那時候縣政府只有幾臺車,根本排不開班兒,這位副縣長可沒少坐毛驢車呢。
   毛驢車成為一個縣城的主要交通工具,甚至特別盛行。隨之而來的各種弊端也顯露出來了。火車站,一到有客車到站,就擠滿了搶客人的毛驢車,爭著擠著拉客人;由于毛驢車太多了,滿街道都是驢糞蛋,夏天,清潔工根本清理不過來,剛剛清理了這堆,那里又拉了一堆;冬天,驢糞蛋凍在路面上,疙里疙瘩地,非但行路不方便,更不雅觀??h領(lǐng)導面對這樣的情形,下決心解決滿街毛驢車的問題,便引進了小港田車,作為出租車,規(guī)定統(tǒng)一票價兩元。逐漸地,毛驢車退出了縣城,由清一色的橘黃色的小港田車取代了。隨著縣域經(jīng)濟的發(fā)展,只幾年時間,小港田車也退役了,由小汽車代替了。如今,縣城里和市區(qū)一樣,小汽車成為出租車,更加方便了人們的出行,也提高了城市的文明水準。
   如今,私家車越來越多,縣城開通了公交車,出租車隨時就可以網(wǎng)約,招手即停,人們出行非常方便。農(nóng)村也很少看到毛驢車了,大部分家庭都有了私家車。他們會成幫結(jié)隊地開著車到縣城消費,商店、飯店、歌廳、洗浴一條龍。也和城里人一樣享受新時代的優(yōu)越福利了。
   雖然時間過去了三十多年了,路上車水馬龍,路邊停滿車輛,但是那小小毛驢車的影子還深深地留在了記憶里,成為回憶過去的一個念想,又是見證社會突飛猛進發(fā)展的一個物證。
   2025年8月1日
  

共 251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篇文章以毛驢車為脈絡(luò),串聯(lián)起兩個時代的生活圖景。60年代末的知青點里,毛驢車是拉水、運糧的“功臣”,承載著集體生活的艱辛與溫暖。夏日賣菜的愜意、雨中狂奔的狼狽,都藏著人與驢的默契;90年代的縣城中,毛驢車成了主要交通工具,見證著副縣長趕會的務實、街頭搶客的喧鬧,也暴露了時代局限。從知青的依賴到縣城的治理,再到如今被汽車取代,毛驢車的退場恰是社會進步的縮影。它不僅是回憶里的念想,更是丈量時代變遷的標尺,那些與毛驢車相關(guān)的日子,雖帶著泥土與糞蛋的氣息,卻真實得讓人心頭發(fā)熱,提醒著我們:每一種交通工具的迭代,都印刻著生活的改善與時代的前行。感謝賜稿曉荷,佳作推薦共賞!【編輯:汪震宇】【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801002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8-01 15:12:52
  毛驢車藏著歲月的痕!知青點的暖、縣城的趣,都是時代的注腳。問候作者,愿這份回憶常新,日子如時代般向前,喜樂長安!
回復1 樓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8-02 02:58:46
  謝謝震宇老師辛苦編輯!謝謝您對文章的深刻解析。小小毛驢車曾經(jīng)盛行一時,確實給人們帶來了方便。但是,飛快發(fā)展的時代,早已把它留在了記憶里。
2 樓        文友:汪震宇        2025-08-01 15:13:13
  被文中毛驢車的故事打動,從艱辛到變遷,滿是生活真味。問作者好,盼更多人憶起舊時光,生活如進步的車輪般穩(wěn)當,安康順遂!
回復2 樓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8-02 02:59:49
  再次謝謝震宇老師,您辛苦了!祝您一切安好!
3 樓        文友:蔚藍楓葉        2025-08-01 22:56:59
  拜讀淡文竹雅老師佳作問好老師。小毛驢的確為人民做了很多貢獻。現(xiàn)在都已退役成為人民心目中揮之不去的美好回憶。
回復3 樓        文友:淡文竹雅        2025-08-02 03:01:07
  謝謝楓葉老師光臨并留評。向您學習!祝好!
共 3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