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流年】紅巖波浪涌地來(散文)

  【江山·見證】【流年】紅巖波浪涌地來(散文)


作者:快樂一輕舟 進士,7153.5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14發(fā)表時間:2025-08-01 15:27:38

【江山·見證】【流年】紅巖波浪涌地來(散文) 小心翼翼,翻過一道溝渠,黃土本色質(zhì)地上,一大片紅色砂巖,像一幅高低起伏褶皺綿密的立體畫卷,在我們眼前,豁然鋪展。
   有的,斜坡上,紅色波浪,一波波,前呼后擁,跌宕翻卷。有的,臺地上,紅色漣漪,一圈圈,由小到大,由近及遠,潺潺湲湲,向外擴展。有的,圓錐型土丘,一墩墩,高低不同,大小各異,紅色的螺絲紋,一輪輪,向上盤旋。
   這是一片未開發(fā)的處女地,也是藏在深山人不識的隱秘之地。因為未開發(fā),就沒有正式路徑,沒有臺階,沒有棧道,沒有扶梯,沒有任何保護措施。凹凸起伏的砂巖地面,覆蓋著細沙,人走在上面,腳下一跐一滑,一不小心,就可能滑倒。我們一行四十八人,一個個,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此小心,還是有兩個,不慎滑倒。
   這一大片紅砂巖地貌,在黃土高原的陜西靖邊縣沙渠附近,起伏連綿。它沒有正式名稱,按導(dǎo)游的話說,就叫野谷。顧名思義,應(yīng)該是荒野山谷。
   這一片荒野山谷,本來不在我們這個旅游團隊的行程之內(nèi)。來之前,女導(dǎo)游小王告訴我們,“野谷里面的紅砂巖波浪谷,自有特色,還有湖水,互相映襯,是在正式開放的靖邊波浪谷景區(qū)看不到的?!?br />   她這么說的時候,我心里比較狐疑,“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她,認為她只是為了多撈點兒外快。
   在附近一家鄉(xiāng)村旅館安排好住宿之后,上午十一點,旅館里的兩輛商務(wù)車,分幾批,拉著我們,沿著坑坑洼洼的鄉(xiāng)間小路,一路揚塵,抵達野谷。
   走進野谷,站在最高處,導(dǎo)游小王又指著一片堰塞湖,說,“大家看,這片湖水,是不是和紅砂巖地貌形成了鮮明對比?”
   隨著小王導(dǎo)游手指的方向,我望見,東北方向,懸崖峭壁之間,一片湖水,青綠溫潤,宛若碧玉,鑲嵌在懸崖峭壁之間。懸崖峭壁之上,長著蓊郁蔥蘢的雜樹和灌木叢。湖水青綠,樹木蔥蘢,紅砂巖斑斕壯麗,三者融合一起,如同色彩繁復(fù)的油畫,音色多元的器樂合奏,讓我們欣賞到原生態(tài)的山野景象的多元復(fù)合之美。
   望了一會兒,不由對夫人說了一句:“小王導(dǎo)游沒說假話,還真是不虛此行。”
   轉(zhuǎn)回身,在紅色波浪谷之間,繼續(xù)游覽。
   這些紅砂巖波浪,有的,層層疊砌;有的,渦輪盤旋;有的,螺紋狀堆疊;有的,紋理斜聳;有的,流水飛瀉;有的,弧形彎曲;有的,孤堡獨立。各種形態(tài),層疊流動,宛若時光年輪,猶如造物主指紋,更如歲月褶皺,默默訴說著光陰流轉(zhuǎn),滄桑巨變。
   大約一個小時,游覽過野谷,回賓館吃午飯,飯后,小憩。
   三點之后,跨過長長的玻璃棧道,走進正式開發(fā)的靖邊縣波浪谷景區(qū)。
   相比未開發(fā)的野谷。這里的紅砂巖波浪,自然區(qū)域要廣闊得多,而且,線條更流暢,更富有韻律,仿佛被時光凝固的大海波濤。在斜陽照射下,深淺交錯的波紋,明暗對比更強烈,更像深深烙刻的大地年輪。
   有的砂巖,像一路奔涌的紅色泥石流,在溝壑中蜿蜒流淌,突然間,被冰川氣候凍結(jié),凍結(jié)成一圈一圈的波紋,一坨一坨的陀螺,一錐一錐的冰掛,一彎一彎的水岸線。
   有的砂巖,像精心烘焙的千層酥餅,層層疊疊,層次清晰,紋理分明。
   有的,像蜂窩,表面孔洞,大大小小,深深淺淺,無規(guī)則排列,緊湊細密。在斜陽照耀下,宛若光彩變幻的雕塑,又像現(xiàn)代化的抽象藝術(shù)品。
   “火焰丹霞”景點,起伏連綿的紅砂巖,在斜陽照耀下,呈現(xiàn)出熾熱的橙紅色調(diào),真的就像熊熊燃燒的烈焰,為這片黃土高原,增添了神秘和壯麗。
   行走在“火焰丹霞”景點,驀然發(fā)現(xiàn),觀景道旁邊,有一塊砂巖上,烙刻著一處微觀景致。
   一圈圈砂巖波紋,圍繞著一個不規(guī)則的小圓形。圓形之間,又被一道彎曲的條幅分隔成兩部分。一部分,有大小不同的兩個渦輪,宛若一大一小兩只眼睛。另外一部分,宛若兩個大小不同的胎兒,蜷曲在子宮中。
   這微觀景致,給我?guī)韽娏业恼鸷?。它是天空風(fēng)暴之眼,還是海洋風(fēng)暴中心的漩渦?抑或是造物主信手雕刻的大地的眼睛和大地母親的子宮?無論它是何種存在,都讓我由衷感嘆:大自然,真是奇妙無窮。
   從“火焰丹霞”景點朝西望,遠處的山峽,披覆樹木雜草,一派青綠。二者交相輝映,宛若自然天成的畫卷。也有沙棘,雜草,在砂巖縫隙之間,頑強生長,給干旱的砂巖地貌,點綴生命的韌性和倔強。
   “火焰丹霞”景點再往下,就是“赤壁丹霞”。站在兩個景點銜接處,俯瞰腳下,只見懸崖峭壁,刀削斧劈,巍然屹立。蜿蜒峽谷,曲徑通幽,展現(xiàn)出雄偉剛勁的地質(zhì)奇觀。谷底游客,宛若螞蟻。
   眼前,巍然聳立的磐石,一尊尊,形狀各異,宛若紅色邊關(guān)城堡,鎮(zhèn)守在“火焰丹霞”和“赤壁丹霞”之間。
   聽導(dǎo)游說,從這里往下走,上上下下,還得走幾千級臺階,在“赤壁丹霞”里,也得走好遠的路,加在一起,大約五公里。
   我腿腳不好,又拄著拐杖,怕的就是上下臺階,自然打了退堂鼓。一行四十八個游客,大多都是七十歲左右的,所以,很多人,都止步于此,往回返。只有大約十個人左右,沿著石階,繼續(xù)下行。
   返回到景區(qū)門口,發(fā)現(xiàn)有景區(qū)的宣傳冊,還有大屏幕,在循環(huán)播放景區(qū)的成因和具體景點及其特色。我翻看了宣傳冊,又坐在大屏幕前,看了好幾遍視頻內(nèi)容。對波浪谷的形成原因,有了深入了解。
   這里,屬于鄂爾多斯盆地,大約一億五千萬年之前,是一片廣闊的湖泊。巨大的沙丘,在湖水中不斷沉積,又隨著地殼運動,逐漸被埋藏。沙丘沉積物,長期被地下水浸漬,水中的礦物質(zhì),主要是鐵和錳,將松散的沙粒膠結(jié)一起,形成堅硬的砂巖,并逐步呈現(xiàn)出層疊結(jié)構(gòu)。
   隨后數(shù)千萬年,鄂爾多斯盆地又抬升起來,被沉埋的砂巖,又逐漸裸露于地表。靖邊之地,地處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交界帶,常年遭受強風(fēng)和季節(jié)性暴雨的侵蝕。風(fēng)雨侵蝕之下,裸露于地表的砂巖,慢慢呈現(xiàn)出波浪狀紋理,而且,砂巖表面,也呈現(xiàn)出流水般的波浪形態(tài)。
   靖邊,又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砂巖逐漸剝落,加速了風(fēng)化過程。而季節(jié)性降水,又接連沖刷砂巖表面,慢慢形成了溝壑和峽谷,進一步雕塑了波浪谷的奇特景觀。
   砂巖中的鐵和錳,在氧化作用下,呈現(xiàn)紅色,而不同沉積層的礦物質(zhì),含量差異,導(dǎo)致顏色深淺變化,自然形成了紅黃褐等顏色交錯的條紋,更增強了色彩豐富的視覺效果。
   說到底,是大自然的無窮創(chuàng)造力,造物主的精雕細刻,雕刻出了靖邊波浪谷的神奇景觀。
   看了宣傳冊,又看了視頻,將近兩個小時過去,猶如上了一節(jié)生動形象的自然地理課,讓我對靖邊波浪谷景區(qū)形成原因,有了深入寬泛的了解,收益頗豐。也讓我感受到,與能量無窮神奇變幻的大自然的創(chuàng)造力相比,人類的創(chuàng)造力,真的還十分渺小和笨拙。
   正感慨之間,下到“赤壁丹霞”的旅友也返回來了。他們當(dāng)中,有好幾個攝影愛好者。他們將用相機手機和無人機拍攝的“赤壁丹霞”風(fēng)貌的圖片和視頻,發(fā)到旅游群里。
   我發(fā)現(xiàn),“赤壁丹霞”的景致,比起昨天我們在甘泉大峽谷所游覽的地縫丹霞來,峽谷更幽深,更曲折蜿蜒。兩邊石壁,也更陡峭險峻。場景,也更宏大壯闊。丹霞景致,也更絢麗壯觀。特別是無人機高空拍攝的赤壁峽,連綿起伏的峽谷,猶如大地脈絡(luò),枝枝杈杈,曲折鋪展,其壯觀綺麗之美,更令人嘆為觀止。
   旅友們的圖片和視頻,補充了我未能親臨現(xiàn)場的遺憾。

共 2879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陜北靖邊地區(qū),屬于鄂爾多斯盆地,大約在一億五千多萬年之前,這里是湖泊。隨著時間的流逝,鄂爾多斯盆地漸漸抬升,下面的砂巖慢慢裸露于地面。而這里,又處于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交界帶,長年受大風(fēng)和暴雨的侵蝕,慢慢形成波浪狀紋理,也就是波浪谷,亦如火焰般熾烈?!盎鹧娴は肌保瑸辄S土高原,增添了神秘和壯麗。這些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造物主的精雕細刻,雕刻出了波浪谷的奇妙景觀。野谷里的綠色湖水,蒼翠樹木,斑斕多彩紅砂巖,三者融合在一起,亦如色彩斑斕的油畫,讓人們欣賞到了尚未開發(fā)的原生態(tài)之美。未經(jīng)過加工雕刻之美,這才是世間最美的景色。散文語言優(yōu)美,描寫細膩,畫面感極強。描繪出了波浪谷的壯美。佳作,編者推薦閱讀!【編輯:五十玫瑰】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五十玫瑰        2025-08-01 15:30:08
  如詩般語言,描繪出了波浪谷的五彩斑斕。感謝大哥分享,祝福寫作愉快!
五十玫瑰
回復(fù)1 樓        文友:快樂一輕舟        2025-08-01 15:58:29
  謝謝玫瑰編審,更謝謝精彩的編者按語。幸苦了!行萬里路,勝讀十年書。看天下景,寫天下情趣,其樂無窮!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