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見證】【寧靜】空靈的山谷(散文)

編輯推薦 【江山·見證】【寧靜】空靈的山谷(散文)


作者:李旭 秀才,1544.6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148發(fā)表時間:2025-08-01 18:57:50
摘要:河北康??h正山灣無奇但有奇的感悟。

這里的山谷不偉岸,不深邃,沒有高聳入云,峭壁巉巖的氣勢,只有低矮的山丘,細細的溪流,萋萋的青草以及不同音色的鳥鳴。如果說還有一點特色,那就是有著上億年壽命的滿山坡雄渾、形態(tài)各異的巨石。這些巨石都被風雨打磨的毫無棱角,每一個石面,每一條弧線,都精致的圓潤,積滿了已經(jīng)死去不知多少萬年的黑的、白的、綠的苔尸。苔尸的上面附著了一層薄薄的新生命,干旱的時候似乎沒有任何活力,但稍微得到濕潤的施舍,就會立即青春勃發(fā)。
   大風順著山谷吹向石頭,不間斷地從事著艱辛的風化工作,風的不同方向,不同力度,不同內(nèi)涵,便將巨石一塊塊地生命化,遠看一坡亂石,近看則是一個生命的世界,每一塊石頭都幻化出物形來,駱駝、牛馬、豬狗甚或蘑菇……并且會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本來是陽光下一只栩栩如生的烏龜,轉(zhuǎn)個方向就變成了陰暗處一條張牙舞爪的鱷魚……
   記不得是那一天那一夜,依稀在夢中出現(xiàn)過一幅離奇而清晰的畫面,一位留著山羊胡,穿著長衫,左肋夾著一部缺頁少回的線裝破書,右手提著一個空空的酒葫蘆,脖領(lǐng)子上斜插著一管竹簫的落拓書生告訴我,這莽莽荒原上的一坡巨石,是女媧補天的時候跌落到人間的碎石,是圣石潦倒入世的無奈歸宿,具有不同于泰山石、華山石、嵩山石,不為蕓蕓眾生所悉知的靈性。讓我作一篇不計較結(jié)構(gòu),不計較文法的散文將其記錄下來,不怕這文章形式上散的俗不可耐,只要這堆石頭可以感知被人提攜了便好。好像他還送了我一首詩:“大材原可補蒼天,棄在紅塵若許年。此系天地人間事,何妨拙筆作奇?zhèn)??!蔽乙恢睕]有敢動筆,一是這夢太離奇,二是我從小就和這一坡石頭熟悉,沒少在這堆石頭的縫隙中避雨,也沒少在長滿苔蘚的石頭上撒尿,還喝過雨后殘存在石頭窩里的天降甘露,但從來沒有感覺到這堆奇形怪狀的石頭有什么靈性,也沒有察覺到那一塊和女媧補天有關(guān)。
   最高處的一塊兒頗似一尊坐在蓮花寶座上的如來,不知是誰,在這如來的頭部雕刻出了一個大大的“佛”字,還刷了紅油漆,讓這本來含蓄、若有若無的佛祖形象一下直直白白地彰顯在了世人面前,引得每一個來人不是磕頭禮拜,而是品頭論足,讓佛祖很是尷尬。好在這里的游人極少,佛祖的尷尬只是偶或間事。
   山谷里的鳥很多,對于這堆石頭來說,無異于天使的化身,種姓不同、色彩各異、大小不等的鳥翩翩飛翔在山谷之中,為空靈的山谷和滄桑圣潔的石頭傳遞著福音,有的竟然在石縫里做了巢,將石頭做了一種依賴。有一種鳥每見來人,就會立在巖石上,撅著尾巴沖著來人警醒幾聲。人之于鳥來說,永遠都是不速之客。鳥的警醒不知是為了自己的膽怯,還是為了如來的委屈。不過在眾多的鳥類中,具有警醒意識的鳥總是極少數(shù),大多數(shù)還都是歡樂的贊歌。將鳥的贊歌匯聚起來,經(jīng)過回音的共鳴組合,在溪流和風聲的伴奏下,便譜就了大自然的交響曲,是為“天籟”,演奏給天道的“天籟”。人不能用耳朵,只有用心才能聽出其中的些許微妙,即便是聽到的這點“微妙”也只是“人籟”之微妙,尚且連“地籟”的微妙也達不到。
   有兩種鳥的聲音我很熟悉,一種是畫眉,一種是百靈,其余的便叫不上名來。這里的畫眉和他處的畫眉可能不是一個種族,這里的畫眉小家碧玉,溫順乖巧,之所以叫作畫眉,大約是因為鳥的那兩綹細而尖的黑色眉毛,確像畫出來的一樣,嫵媚而富有魅力,看到這眉眼就會想起“微云一抹遙峰,冷溶溶,恰與個人清曉畫眉同”的詩句來。
   不知為什么人們把百靈叫作百靈,這“靈”字實在是用絕了,百靈的“靈”字,不論解釋成為“靈氣”“靈妙”,還是“靈籟”“靈慧”,都是恰如其分的,我倒是想把他解釋為“空靈”,這樣,就可使這極普通的山谷沾染一點百靈的“靈性”。
   百靈的叫聲很特別,特別之處在于她的委婉動情和善解人意。記不得是那一本書說過,百靈的叫聲能夠表達出天意來,我聽不出來,我想這堆石頭是一定能夠聽得出來的,百靈喙中空靈的音樂思想,只有這堆奇石才能夠領(lǐng)略??上У氖俏译y以聽明白天意在何處,只能夠聽到其中給人帶來的愉悅,就這一點,這山谷中的百靈便是善解人意。
   山谷中有兩條雨水沖刷的人字形水溝,雨季時節(jié),水溝就變成了小河,雨水嘩啦啦地從高處流向低處,如果不是水流實在有點小的緣故,也有著滔滔江河的氣勢。不過在每年都會有的暴雨席卷山巒的時候,這水溝也會泥沙俱下,奔騰澎湃。站在石堆上俯瞰,幾乎能看到黃河壺口的精神。到了旱季,就見不到流水了,但保持著濕潤。兩岸的灌木、雜草比坡梁上越發(fā)的存滿綠意,越發(fā)的茁壯。特別是那一叢叢帶刺的蕁麻草、檸條墩、芨芨草,從水溝的溝壁上蔓延出來,蓬蓬勃勃,一點不輸黃山古松腳下灌木的風采。從小水溝我會想開去,驀地會杞人憂天,大江大河會不會也有枯竭的時候?記得有一年,黃河就斷流了。
   水溝的下游不再是水溝,而是溪流了,這溪流不依賴雨水,而是依賴細若游絲的山泉彰顯著生命和自身的價值。記得五十年前就這樣,五十年了,沒有變化,還是那樣細若游絲。一只手掌,就可以成為大壩,阻擋這細若游絲的“洶涌澎湃”。不過細若游絲的水流也是水流,而且是不竭的水流,“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這細若游絲就是小流,自然就有了小流的風姿和意義。
   山谷的彩虹別具一格,不僅在天上,也在山峰之間,有時候就在自己的眼前,就在這堆奇石從中。不過這需要烏云、迷霧和陽光的無聲無息的默契,有一次我站在山頂,就看到了在我腳下的彩虹,那一天,云霧正好也在我的腳下,在這堆巨石的腰畔。
   今年的山谷外頭,種植了上萬畝的油菜,七月下旬,正是油菜花盛開的時候,一眼望去,天玄地黃,把這山谷襯托得金碧輝煌。人的力量雖然有限,但也不可小覷了點綴大自然的力量,這山谷經(jīng)過油菜花的點綴,真的讓人感覺到了天人合一的空靈。
   這處山谷叫“正山灣”,我便在這里誕生……今天,在我的心里,這山谷不該叫“正山灣”,而應(yīng)該恭稱其為“正心谷”。

共 2371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散文為我們描述了一個空靈的山谷,形態(tài)各異的巨石、頑強的苔蘚、靈動的鳥鳴、細弱卻不竭的溪流等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xiàn)了平凡自然景觀中蘊含的生命韌性與靈性,表達了對低調(diào)、堅韌、順應(yīng)自然而又充滿生命力的生命狀態(tài)的贊美,以及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正心”感知天地之美的哲思。作者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視角多維,層層遞進,不斷深化主題思想。細節(jié)描寫生動傳神,對景物的形態(tài)、植物的枯榮變化、鳥兒的鳴叫等細節(jié)刻畫細膩,調(diào)動視覺、聽覺等感官,使景物鮮活可感。佳作欣賞,推薦閱讀。【編輯:小豬她爸】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8-01 19:01:08
  展現(xiàn)了平凡自然景觀中蘊含的生命韌性與靈性,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風格,語言質(zhì)樸兼具詩意。拜讀,學(xué)習(xí)。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2 樓        文友:小豬她爸        2025-08-01 19:01:36
  感謝賜稿寧靜社團,期待精彩繼續(xù)。
一本正經(jīng)說胡話,嬉皮笑臉吐真言。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