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思考
一大清早給上初三的孩子做好早餐,送他出門的一刻,他說了句不大想上學。突然愣了一下,過了幾秒才反應過來。胡亂回復,有困難要克服噢,咱可是純爺們兒。母子嘻哈一下,他走了,丟下的這句話卻讓我琢磨了一整天。
這可不是小題大做,記憶里他從未有過這樣的表達。是什么讓孩子出現(xiàn)了這樣的心理狀態(tài)?是功課太難嗎?誠然,上了初三,學習難度是增加了不少,學習進度也在趕。不過孩子是不懂就問,經常會放學后找老師解惑。那么,是學習壓力太大?自我剖析,作為家長我對他并沒有太高的名次要求,只是希望他珍惜學習階段,能把課本里的知識讀熟吃透。只要盡了努力,名次排位不是驗證學習成績的決定指標。思來想去,還是升學壓力大了吧。開學第一天就進行了開學考,據說學生們普遍發(fā)揮不大理想。學生剛考完沒幾天,家長就要被召集開會。他回來說,每科老師都在課堂上狠狠批評過我們了,現(xiàn)在又開家長會,開完回來又要被家長再批評一次啊,感覺好失敗??!
是的,現(xiàn)在的學生確實比我讀書時升學壓力大了許多,我印象里趕課刷題的時光是出現(xiàn)在高二。這里不去評述學校這樣的做法是否妥當,只是想說說給這年紀的學生這些升學要求是否恰當?學生到學校是來學習知識的,老師認真教,學生好好學是教與學的初衷??蛇@么些年看過來,有種感覺,學生的考試成績(尤其是中考成績)和考進重點高中的人數,怎么成了一所學??梢造乓馁Y本了?學生到底是為增進知識而學,還是為了提高學校在教育系統(tǒng)排位而學?不禁要問:學校教育要往哪里走?
現(xiàn)在社會上存在著急功近利的風氣,這股風也吹到了校園。當然,做為校長老師們可能并不很情愿像趕羊似的,趕著學生們拼命地往前跑,或許是不得已而為之,有苦衷的吧。但身處這種氛圍,也只有執(zhí)行(這些想法只是猜測,也只是一廂情愿的希望是這么回事)。
對于學習知識來說,學生是最終受益者。對于學校之間競爭排位來說,學生卻變成了學校的炮彈。這變味了的教育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
前些年流行過一句話,叫把壓力轉變?yōu)閯恿Α,F(xiàn)在的問題是,學生的大部分壓力來自學校名次的趕超,反而學習上的困難倒不是最不好克服的。往往是家長對其孩子高分的要求,和緊張校內學習作業(yè)之外的輔導班加強班的額外小灶,使得孩子的課外空余時間排的滿滿的,整天超負荷學習使他們的書包更重了,壓力也不斷累積。身處學校家長雙重壓力下的學生們,不得不拼命的學,睡眠時間被縮短,聽課質量降低。這樣的學習方式,學習興趣從何而來,疲于應付都很吃力。不是說我們的孩子承受不住壓力,而要看這些壓力能否轉變?yōu)閯恿???粗粋€個青春少年逐步變成了分數的“俘虜”,做為孩子的母親,我除了不給我孩子再增加負重外,別無他法。
真心期待有那么一天,應試教育能回歸到教育的初心和本色上來,那對于學校里的孩子們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拜p松學習,愉快成長”,不會、也不應該是一種奢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