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韻今彈】老北京的風車(隨筆)
風車,老北京人稱其為吉祥輪,是一種由來已久的民間玩具,直到今天,在北京各大廟會上,風車跟糖葫蘆、空竹還是最具北京特色的商品。
在南宋畫家李嵩筆下的《貨郎圖》中,就有一只小風車,安插在貨郎帽子的后面,這個小風車的構造極為簡潔:由三根細棍交叉成六角形,每根小棍的頂端各粘一面長方形小旗,中心設軸,軸與柄相聯(lián),造型輕巧簡單。這幅畫告訴我們,至少在南宋,風車已經(jīng)是常見的玩具了。
在北京,至少從明代開始,風車已普遍流行于春節(jié)期間的各大廟會上,并在清代達到鼎盛。
風車用秸稈、紙條、泥等制作而成的。以秸稈作支架,紙條作圓形車輪,下面用泥和紙做鼓,當風吹動輪子時,便能發(fā)出響聲。
據(jù)說,風車已有數(shù)千年的歷史,有人說風車是姜子牙發(fā)明,最初是用來鎮(zhèn)妖降魔的。
傳說很早以前,天上有一只十頭鳥,它是王母娘娘出行時的侍衛(wèi),因偷吃了天宮里的萬歲米,觸犯了天規(guī),王母娘娘責令砍下一只頭并罰下界,讓其戴罪立功,為天下百姓效勞。但是,只剩下九個頭的鳥來到人間之后,仍為非作歹,到處害人。由于被砍頭的傷口不愈合,總流血,血滴到哪里,哪里有瘟疫發(fā)生。此事驚動了周文王,便責令姜子牙除掉此妖,拯救百姓。姜太公屈指一算,只有用乾坤桿和八卦風輪方能奏效。于是他立刻請來工匠制作起來。乾坤桿高三丈六尺五寸,八卦風輪內有十二根黃色棱,風車上還貼上四道符,風一吹風輪就開始轉動。天天不停,每時每刻都在驅魔降妖,有了風車,姜太公很快就捉住了九頭鳥,為人間除了一害,從此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yè)。
后來這事傳到民間,百姓們紛紛仿效,以祈求平安。但“乾坤”、“八卦”這類字眼只許皇上使用,所以就將乾坤桿改叫天地桿,并在桿上加上芝麻秸,掛上了紅燈;把八卦風輪改叫風車,并在上面加了泥鼓,風輪上貼了紅、黃、綠的三色紙條,風一吹,發(fā)出清脆的響聲,更增加了喜慶和吉祥的色彩。
北京的風車還有一個故事——
相傳很久以前,哈德門外,有個姓曹的剃頭師傅,為人忠厚老實,非常孝敬他的父母,只是剃頭收入不多,日子過得挺緊吧。
又一年冬天,京城流行瘟疫,很多人病死了,曹師傅的父母和孩子也被傳染了,請醫(yī)買藥花盡了家中的積蓄,可藥吃了不少,卻一點沒漸好,反而越來越重。
一進正月,曹師傅家里就斷了頓兒,連稀粥都喝不上了,曹師傅沒法子,只好挑著剃頭挑子出門,奔了白云觀。他想過年的時候白云觀廟會上人多,興許會有人剃頭。到了白云觀,果然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找了個地方,擺好了攤子,可是從早上到過晌午,楞沒有一個人理他——原來老北京人有“正月里剃頭死舅舅”的說法,大正月的,根本沒人剃頭。曹師傅正在犯難時,從白云觀里晃晃悠悠地走來一個渾身酒氣的老頭兒,老頭走到曹師傅身邊,伸手把曹師傅剃頭時用的矮凳拎到墻根,坐在上邊靠著墻呼呼睡著了,而且鼾聲震天。
曹師傅一看心想:“這下更完了,連凳子都讓他占去了,別人更沒法剃頭了”??刹軒煾悼粗先怂猛ο?,又不忍心叫醒他,就在一旁蹲下來等,一直等到天都黑了,連廟會都散了,這老人愣是連身子都沒動一下。正月里天正冷,曹師傅心善,怕老人凍壞了,就從挑子里端出燒水用的炭盆來,往里添了把炭,把火吹旺,放在老人身邊,為他驅驅寒氣。
一直等到半夜,老人才醒,伸了一個懶腰,對曹師傅說:“這幾天我耳朵發(fā)背,麻煩你給我掏掏?!痹缦?,老北京剃頭匠都會給顧客掏耳朵、捶背和放睡,有的會接骨??刹軒煾祬s犯了難,掏耳朵不難,可天都黑了老半天,又沒個亮兒,怎能掏耳朵?那老人又說:“沒事兒,沒帶亮兒不要緊,我耳朵里有亮兒,掏出的東西收好,送給你?!闭f完面南坐好,讓曹師傅從右耳掏起,說也奇怪,那老人的耳朵里真放出光來。曹師傅忙取出耳挖一勺一勺地掏起來,把掏出的東西放在鏡子上。掏著掏著,老曹的眼前一亮,看見了天上的星星,原來老人的兩耳朵竟是通著的……
那老人說:“好了,這回什么都能聽清了。我聽見你那有病的爹娘和孩子正在家中念叨你呢。這么晚了,還不回家,是我誤了你的正事,我做件東西送你,保你一家老小平安無事?!闭f著從洗頭盆中倒出點水,就地和了點泥,搓成幾個小泥圈,放在炭火盆旁。又從一家墻邊找來一根高粱桿,在手中搭成了個架子。劈了幾條席篾,做成幾個小圓圈。老人又從身邊的香袋中取出幾張五色彩紙。幾張糊在幾個泥圈上,做成了幾個泥鼓,另外幾張貼在席篾做的圈上,做成幾個五彩的小輪。那老人把泥鼓和彩紙輪用竹簽插在架子上,并折了幾根小短棍安在泥鼓上。只見老人迎風一展,幾個五彩紙輪飛速旋轉,帶動小短棍,使勁敲打泥鼓,發(fā)出一陣陣清脆悅耳的聲音,傳得老遠老遠的。
老人將這物件交給曹師傅,手指鏡子說:“多行善事?!辈軒煾狄豢矗R子上的耳垢變成了一小塊金子,回頭再找這老頭,早已蹤跡皆無。曹師傅急忙收好挑子,手舉老人給的那物件往家趕,一路上風吹輪動,鼓聲不斷。說也奇怪,不知是鼓聲嚇走了瘟神,還是彩輪迎來吉祥,自從曹師傅把那物拿回家中,一家老小的病都很快好了,后來日子越來越美滿。
事情傳出后,人們都說曹師傅在白云觀廟會上遇見了神仙,神仙傳給他的一件神物----此物一轉動,能“驅瘟神,避惡鬼,送富貴,迎吉祥”,于是大伙叫這個物件“吉祥輪”。大家還紛紛仿制,希望這吉祥輪也能給自己帶來福氣,再后來,人們看他像車輪,風吹就轉,就管這物件叫“風車”了。
從此以后,每到逢年過節(jié),人們都會請個風車回家,希望能保佑合家老少“四季平安,吉祥如意”。
老北京人還說風車是財神爺?shù)膬x仗,風車作為在財神爺前為其開道之用。所以風車并不能單純地看作兒童玩具,在老北京,春節(jié)買風車還有迎吉納祥的重要意義,普通住家和商業(yè)店鋪對它都非常重視。以前,每到正月初二,京城百姓和商家都會到廣安門外五顯財神廟接財神,同樣重要的就是買風車了,據(jù)說這天買只風車可以保證一年大吉大利、生意興隆。
為了圖個吉利,在這一天買風車,從來沒有人還價,不但如此,大家也不說“買風車”,而說“請風車”。現(xiàn)在春節(jié)期間,不少老北京在各大廟會買風車,還習慣說“請”而不說買。
過去每個請財神的人都要把風車舉在前面,坐在轎車、人力車上,風一吹,風車“嘎啦嘎啦”作響,據(jù)說這樣就可以把財神爺引到家。飛舞的彩輪,清脆的鼓聲既為財神爺開路又為百姓送福,難怪那么多人喜歡它。
風車是存在一定季節(jié)性的,因為農(nóng)民冬天農(nóng)閑時才有時間做風車(后來成立的風車制作者也遵循這一習慣),春節(jié)廟會才有的賣,就如春天賣風箏,八月十五賣兔兒爺,北京人有不少講究,不能亂來。
北京風車還分成幾派,有南城三塊板地區(qū)(今建國門外忠實里一帶)和北城轉角樓一帶為代表的南北兩大派別,我們通州的梁氏風車到現(xiàn)在也已傳至第四代,號稱“風車大王”的梁俊老人還多次帶著他的風車走出國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