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敬重張煒先生這樣的作家
與著名作家、山東省作協(xié)主席張煒先生素昧平生,應(yīng)該說,多年神往,卻一直無緣晤面。我是一個很挑食的人,不合口味的食物,我寧可餓肚子也絕不多嘗一口。因此,我格外喜歡那些有特色有精神有氣質(zhì)的作家,張煒先生就是我非常喜歡和敬佩的,為數(shù)不多的當代中國作家之一。根據(jù)我的閱讀習慣,我覺得,張煒先生絢爛的語言天才和蓬勃的思想激情,使他在當代中國作家中間彰顯出珍稀的氣質(zhì)。這就是上帝賦予的奢侈的文學天才。得不到這種上天恩賜的人,即便依靠其它手段在文學界呼風喚雨,就連他們自己內(nèi)心也始終會充滿自卑。張煒先生是一位非常幸運的得到上天青睞的人。他有足夠的資格自負和清高。然而,他卻是一個平易近人的人。
五年前,我把自己的習作整理了一下,并聯(lián)系了一家出版社,準備結(jié)集出版。因為從中學時期就喜歡張煒先生的作品,于是,冒昧地把習作稿寄往張煒先生的工作地點——山東省作家協(xié)會。一年后,接到了張煒先生的郵件,他在郵件中解釋,因近期一直在伺奉老母,遲復(fù)見諒。張煒先生并附來點評,同時坦誠相告,對大作閱讀較淺,只是寫了點自己的閱讀感受。待有較為充裕的時間,一定會敞開來談?wù)摗?br />
作為作者,反復(fù)閱讀張煒先生的點評,盡管簡短,卻深深體會到,張煒先生至少認真閱讀了部分篇章,因為他的點評直指我心,使我如夏日飲冰,如醍醐灌頂。感激的同時,更深深敬重張煒先生。因為此前不久,一位文友閑談之間說起了另一位著名作家,生氣地牢騷:“見他一個作家比見省長都難!”“作家首先應(yīng)該是人,是人就應(yīng)該懂得人之常情。連人都不是,連人之常情都不懂,還奢談什么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文友的話當然有失偏頗,在當前多元化的觀念中,有些人包括不少作家認為,寫作只是一種碼字的職業(yè),作家碼字和建筑工人碼磚職業(yè)賭徒碼牌不應(yīng)該有什么區(qū)別。要求作家具備較高的人格修養(yǎng)是對作家的霸道。然而,我一直認為,假如寫作成為了一種職業(yè),作家稱號成為了作家身份的價碼,著名作家成為了知識貴族,這是作家的自侮和對文學的侮辱。寫作應(yīng)該成為一種人格的修煉,否則,寫作者的氣節(jié)和精神就會多么虛偽。在今天這樣一個越來越開放和進步的時代,這樣的人是很土氣的,我是看不起他們的。
也正因此,我非常敬重給我這個無名作者作品點評的著名作家張煒先生。我也相信,大家都敬重這樣的作家。
把張煒先生的點評附在下邊,請各位文友對拙作一起點評。
周路(我的筆名之一)的這部文集(《路邊的疙疤秧》)在我讀來,突出的感受是:密致,具體,真摯。在這個網(wǎng)絡(luò)傳播文字的特殊時代,這樣的表述品質(zhì)令我尊敬和向往。他對故鄉(xiāng)的深情溢于言表,強大過人的追究力,深沉的思考精神,貫穿始終。人從故地出發(fā),游走四方,風霜滿面,不可更改的卻是植于心中的強大根性。這樣的文章氣度,與時下的閱讀風氣相遇,當自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