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殤的文學
文學是一個高雅的殿堂。而附庸風雅,炫麗詞藻,賣弄風騷的人比比皆是;故弄玄虛,故事煽情的只需筆下生不需世上有的人,更是大有人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又有啥意思?實在沾污了文學的名聲,也著實浪費了讀者的時光,傷害了讀者的感情。
文學源于生活,源于對生活厚重的提煉,源于對社會對歷史總結與概括。一個好的作家往往都是生活的經歷者,親眼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最終把自己的所思所想上升為藝術的。要不然老舍怎么會被稱為“人民的藝術家”。魯迅又怎么會有如此犀利的文筆一一一切源于他對于社會清醒的認識和深刻的洞察力,這樣才會寫出《阿Q正傳》和《狂人日記》。無病呻吟的作品雖能逞一時詞藻之華美,但終會因外表好看而味同嚼蠟而被丟棄。一個好的作者,首先必須投身在生活之中方能產生好的作品。立身了,方能立心;心正則筆正。
司馬遷受宮刑,在屈辱和憂憤中堅毅地完成了震爍中今的歷史著作《史記》。
曹雪芹親身經歷了榮辱興衰,看罷了世間炎涼,在瓦灶繩床間著書宏偉巨著《紅樓夢》。
左丘明“丘明失明,厥有國語"。
于是,往往先賢大哲,著文立說的文學巨摹,大都是心傷了才會在傷心之處毅然決然地寫出他們的感慨之書,完成自己偉大的事業(yè)。心傷了,就會覺醒了;覺醒了,心傷了的傷心之處便會升華為心殤。也只有在心殤之時才會產生堅毅超凡的品格,最后也就成就了他們非凡的文學功績。
我叫它心殤的文學。
一一仿佛只有心殤的文學才能成就文學巔峰之作。
而這種文學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就是對文學對生活的態(tài)度,對歷史、對良知、對他人、對自己負責任。
于是,我根據我所謂的心殤的文學來告誡自己:無論自己水平如何絕對要寫真東西,絕對不能無病呻吟。心殤文學警示自己,也以饗讀者。
【編者按】文為心聲,也是為文者的心血,既然是心血,就需對得起自己,無病呻吟是對文字的褻瀆,是對文字與自己的不負責。言之有物,情感真摯,只要盡心盡力,不斷學習,便是好東西。文字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欣賞! 【編輯:冰煌雪舞】
1 樓 文友:冰煌雪舞 2017-08-13 07:37:40
問候朋友,欣賞你的文字,期待精彩不斷!
作品見于《新民晚報》、《羊城晚報》《小小說選刊》《短篇小說》《青年教師》《椰城》《青少年與法》《深圳警察》《燕趙都市報》《北方作家》《做人與處世》《考試與招生》等全國各級報刊!
2 樓 文友:當年月光 2017-08-13 08:13:15
感謝編輯的鼓勵!
3 樓 文友:收獲南山 2017-08-13 10:03:37
作者以文筆生輝铓利的語言修辭,點破了當代文學的矜夸與真實。并且能以先哲為榜樣,不獵奇不摘句,用已感受親眼目睹,所見所聞。用精煉的老辣詞匯,一針見血的手法,使當代文人深思,不實踐,不勵煉。在室內吹著空調,吹著荼味,喝著酒!蹺著二郎腿!在那里無病呻吟,寫的恰如其分。作為現代文學,學習與現實的真人真事相融合,才能寫出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不負讀者的苦心,傳遞和傳承了當今時代的正能量。作者有如此真實的精神,為你點贊。望能多出佳作!
4 樓 文友:借雙慧眼看世界 2017-08-14 00:28:46
欣賞老師佳作,問候學習:但終會因外表好看而味同嚼蠟而被丟棄。一個好的作者,首先必須投身在生活之中方能產生好的作品。立身了,方能立心;心正則筆正。
走向太陽的路是烙人的,但太陽永遠那么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