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矢志不渝又十年(散文)
有幸走進這位老修志工作者李樹德的生活,還要從初夏說起。那時我下崗后急于找份事做,就撥通了他的電話?!白屛野才乓幌隆?,電話那端傳來慈愛的聲音。轉眼一周過去了,我的信心開始動搖了。
正當我準備另謀新路的時候,李先生打來了電話,“哪天方便來上班?”“明天怎么樣?”“行,就明天吧?!蔽腋吲d得跳了兩個高。
李先生來到新鄉(xiāng)市(北站)鳳泉區(qū)史志辦,1992年主持修纂《北站區(qū)志》、《北站區(qū)地名志》、《中國共產(chǎn)黨北站區(qū)組織史資料》,開創(chuàng)性地加入彩頁地圖,填補了北站區(qū)無方志的空白,此次他便深深愛上了要用雙腿踏遍區(qū)域每個角落的修志工作,一干就是10年。退休后,他閑不住,一心想發(fā)揮余熱,經(jīng)組織同意成立了李樹德工作小組,繼續(xù)修方志,此間如魚得水,一干就是10年。
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來到辦公室先拿出工資發(fā)放標準、地方志學習手冊、耿黃鄉(xiāng)志章節(jié)編排、責任分工方案遞給我一一細看,“先熟悉熟悉吧?!彼麥睾偷卣f。辦公室里每人都在埋頭工作,他一一相互引薦,這里有國家級民間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有高級園藝師、有歷史學研究生……
我被安排在李先生身邊,中午一起吃飯,6元標準工作餐,每天不重樣。飯后午休。起初我沒有休息的地方,正值盛夏,因為我倆的辦公室是被臨時安排在封了窗戶的滿屋陳列著獎杯獎牌的榮譽室里,白天需要開燈工作,悶熱難當。我就去外邊樹下站站、街上逛逛打發(fā)時光。“來這邊?!崩钕壬l(fā)現(xiàn)后抱著鋪蓋卷把我領到了會議室,兩張桌子一拼就成了床,我就在會議室安了家。“這里條件艱苦,我沒有做好工作?!崩钕壬载煹?,我笑笑,說:“這樣挺好的,比我們工作間強多了?!彼袄钕壬冉o我蓋了件被單,親切地說:“別著涼了!”
睡前李先生總要跟我聊上一會兒話,慢慢對他有了更深的了解,李先生當過鐵路扳道工,被聘當過教師,最后到區(qū)史志辦做史志工作,38歲大專畢業(yè),48歲獲得本科學歷,曾任副主任、主任,正科級待遇,1996年獲得副編審職稱,2011年被省老科技工作者協(xié)會評為編審。李先生多次獲省、市領導部門表彰獎勵。他任首席特邀編輯、執(zhí)行主編、總纂的《北站農(nóng)機志》,獲1995~1999年度河南省史志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他主持運行并參與編纂《鳳凰山下的傳說》2002年8月獲全省地方史志系統(tǒng)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10年12月,被河南省地方史志編纂委員會評為河南省地方史志系統(tǒng)修志特殊貢獻者。他建議我要讀一讀哲學、現(xiàn)代漢語等高等教育書籍,使文化水平提高一個層次。他博古通今,很有親和力,常常打開話匣子,天文地理滔滔不絕,聽得人常常忘記休息。他自費購置史志理論書籍,閱讀各地新編志書,探索地方志特點和入志自然實體特征,遵循“名志、創(chuàng)新、速成、廉價”和區(qū)域人民、區(qū)域班子領導和史志工作者三滿意原則,“為人民樹碑立傳”。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他所獲得的榮譽,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干出來的。李先生常常提到當制動扳道員的時候,每天干一個對時,下夜班累得能一覺睡到另一個接班,工作如此艱苦,卻不放棄寫作,后來被報社編輯相中推薦給他的領導才被重用當上了文書。他鼓勵我,喜歡寫作就要堅持走下去,機會屬于鍥而不舍的人,寫一篇稿子不被人重視,寫十篇稿子不被人重視,那么就寫一百篇稿子,不要氣餒,總有一天會成功的。
從6月中旬到9月下旬,我們一直拼桌子午睡,天氣涼爽,會議室里早已不用空調(diào)了。有一天,李先生發(fā)現(xiàn)二樓走廊里多了條塌架的三人木沙發(fā),便叫我與另一位年輕同事抬進辦公室,要找磚頭把折撐子墊起來,“辦公室里擺磚頭,不合適吧?”我有些猶豫,“這樣省錢?!崩钕壬鷰ь^找磚頭,墊好了沙發(fā),又將自己的被單鋪在上面,“中午你就睡這里吧?!钡侥菚r我才明白李先生每天不在舒服的床上睡是為了陪我。
慢慢地我懂得了寫一本志書需要一兩年的時間,要經(jīng)過搜集資料、撰寫初稿、總纂完善、評議報審、校對出版等階段。需要請示、批復,要有時間上限下斷,凡例、提供資料人員名單,入志標準。志書是只要結果,如實記載,就像寫歷史教科書,寫工具書一樣,是一項嚴謹系統(tǒng)的工程。李先生開創(chuàng)《北站區(qū)要情記事》,一月一期“大事月報”,在全省進行推廣。
那時政府食堂正好搞裝修,我們?nèi)ネ膺呅∈车瓿燥垼邆€人圍在一起,他坐在外圍,飯一上來先給大家端。飯量小的飯前勻出一些給飯量大的,保持人飽飯凈,不浪費糧食。每次他都把飯吃得精光見底,看到我異樣的目光,就要講一講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缺衣少食艱難度日的故事,“紅薯地,能溜好幾遍,誰要揀出個指頭肚大的紅薯,還有人搶呢?!甭牭梦已劬Φ傻么蟠蟮?。李先生偶爾也會講一些吃飯?zhí)蛲氲墓适隆S写?,他看到留下許多面條,就讓老板打包,大家詫異,他輕輕一指門外,說:“送給那位流浪者。”大家都低下了頭,我們中間就有一位父親有精神病、母親離婚,在李先生的教導下自學大專,成為協(xié)會骨干,副主編的,還有一時沒找到工作的大學生,李先生鼓勵他們不要灰心,從小做起,后來當村官,再后來考入了公務員。有段時間,李先生右腿受了涼,那天見他上樓,抓住欄桿,仿佛全身的力都用在手上,青筋繃得老高,額上滲著豆粒大的汗珠,硬拽著身體在挪動。我跑過去扶他,李先生強作笑顏擺擺手,說,我能行,看著他吃力的樣子,我的眼淚直打轉。
“史官辛勞何人知,啟卷方知筆者難”。寫史志需要征集大量資料,工作起來困難重重。為落實一段史實,李先生有時要跑幾趟甚至幾十趟,打電話、找當事人詢問,不漏一個可以入志的內(nèi)容。某某寫過一本書,某某的先人是聞達人物,他都要一一仔細核實。2002年李先生從崗位退下后,主動請纓,先后主持參與編纂出版部門志、企業(yè)志、第二屆區(qū)志、市志、村志等10余部(本)。為修《新鄉(xiāng)市志》,累出了心臟病,即使如此,也不改他的初衷堅持帶病修志。
李先生的認真勁兒是有目共睹的,朋友送來市軍事志,他一頁一頁如何修改都列了出來,共挑出563個錯處。李先生常常告誡會員,要看到別人的長處,把工作做好,才能贏得信任。鄉(xiāng)志辦有兩個辦公室,一個帶里間,南北通透,有明亮的大窗戶,另一個就是需要白天開燈的榮譽室。李先生主動把最好的位置讓給別人,自己去那密不透風的榮譽室里工作。“把門打開,不然會悶出毛病的?!币簧习嗬钕壬傄嵝盐摇J兄?、區(qū)志、縣志、鄉(xiāng)志、村志、年鑒,本地的、外省的,厚厚的一本本一摞摞,占據(jù)著整個屋子。我們所寫的耿黃鄉(xiāng),曾隸屬過新鄉(xiāng)縣、郊區(qū)、北站公社、北站區(qū),現(xiàn)在又隸屬鳳泉區(qū)。也正是這些書籍,為修志提供了參考,為誕生全新的志書鋪墊著道路。
“治天下者以史為鑒,治郡國者以志為鑒?!钡胤街镜墓δ?,是資治、教化、存史。慢慢地我也喜歡上了這項繁瑣的工作。正在修的《耿黃鄉(xiāng)志》,地域內(nèi)有仰韶文化遺址、省級5000年的龍山文化遺址、2000年的漢代糧囷、隋代的石獅子、600年樹齡的古槐。有陜西副巡按使路珠、當過明代兩位皇帝老師的郭淐,明朝兵部尚書張縉彥,清代東北邊關總兵文興明,孫中山先生第一任秘書張善與,國民黨少將美國西點軍校畢業(yè)的東北炮兵司令楊友梅。有全國文明村耿莊,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貴氏針灸、東張門小咚鼓,可謂人才濟濟、文化厚重。
李先生又在為下一個十年籌劃著、耕耘著,有李先生這樣鐘情修志,定能修出更多存史育人的新方志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