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歪帶著老伴游杭州西湖(散文)
5月19號一早被老伴叫起床,我昨天登黃山真累壞了!想多睡一會,他一再催促,我只好起床,洗漱,收拾東西,退房完畢,隨便吃點東西,趕去坐大巴,8點30坐上大巴,我們來時就沒對號,我們就隨便坐在了前邊,司機說:系好安全帶,我們笨拙地拉拽安全帶,司機不耐煩地說:你咋拉兩根,那一根是她的。我聽了很不舒服就說:我們沒坐過車。司機說:沒坐過車還知道坐前邊,還說不對號。我說:我們來時就沒對號,是我們老糊涂。叫司機數落一頓真不是滋味。誰知到了高鐵站,我們要乘坐的車13點50才到,還得等5個小時。本來計劃從黃山到千島湖,誰知這沒有到那里的高鐵,只好折回去先到揚州。
黃山再見了!1507次車出發(fā)了,人間天堂杭州在等著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我要到人間天堂好好看看。計劃去三清山和龍虎山還有廬山都取消了,因為有登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我可不是因為這個,我實在爬不動了,渾身都是痛的,決定不再掏錢買罪受了。
和諧號車5點到了杭州站,又被拉客的人圍追堵截,說啥也不跟一日游了,我們只好說訂好了房,在車站外又被兩個女人圍住,糾纏著不放,我們說我們是窮游,要住便宜旅店,她說有??!經不住糾纏,再說我怕人生地不熟,建議就住她介紹的旅社,正談價錢,一個協(xié)警走過來對那個女人說:你干啥呢?一邊給我使眼色不讓我跟她走。我給協(xié)警說:我們住店不知道那里有便宜的。他說前邊就有,還說超過一百不要住。我給那女人搞價說60,那女人說80。協(xié)警說那可以住。
20號一早吃過早餐,坐地鐵到新塘再轉坐一號線到龍祥橋下,穿過平海路就到西湖了,杭州地鐵還真溫馨,對外地的60歲老人半票,70歲免票。來到西子湖畔,平靜的湖面上停泊著高大的船舶,岸邊也停著很多小船,岸上晨練的老人舒展著身軀,有打太極拳的,跳舞的,練劍的。我們決定不坐船,步行圍著西湖游玩,聽人說圍湖走一周有五十多里,我決心很大,一定轉完全湖。過八點以后游人多起來了,有團隊有散客,這場面真是:湖面千帆過,岸上萬人游。來杭州之前,您一定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吧!其實,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了西湖。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她的豐姿倩影,令人一見鐘情。就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還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痹娙苏f他之所以舍不得離開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杭州有一個美麗迷人的西湖。前行到白居易雕塑群前,少不了和白居易雕塑合影。白居易在杭州任職時,他用法律為剪刀,以仁愛為棉絮,用他任職的時間,為杭州人民做了一件仁政的事。在白居易就任杭州刺史的時候,西湖淤塞嚴重,旱天水淺,無法灌溉,到大雨天則湖水流溢。自從唐朝的李泌開六井以來,西湖就成為杭州城的生活用水來源,因此,西湖直接關系著人民的日常生活。白居易到任后,立刻就把西湖治理提上日程,決定在西湖東北岸修筑捍湖大堤,有效蓄水泄洪,保證農業(yè)灌溉和居民飲水的需要。白居易又在治理西湖的同時疏浚六井,解決人民飲水問題。白居易處處為百姓著想。所以白居易臨行前,老百姓依依不舍。
沿蘇堤一路隨人群前行,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游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蘇堤兩旁遍植桃柳,四季景色各異,柳樹成煙,掩映湖面,風趣橫生。有詩為證:樹煙花霧繞堤沙,樓閣朦朧一半遮。蘇堤由南而北有映波橋、鎖瀾橋、望山橋、壓堤橋、東浦橋和跨虹橋六座橋。
蘇堤旁遍種花木,有垂柳、碧桃、海棠等。漫步在堤上,新柳如煙,夏風習習,鳥兒和鳴,意境動人。楊柳夾岸,艷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鏡,映照倩影,無限柔情。輕風徐徐吹來,柳絲舒卷飄忽,湖波如鏡,橋影照水,鳥語啁啾,置身堤上,湖光勝景如畫圖般展開,多方神采,萬種風情,任人領略。
走到了蘇小小墓前,我不由地圍著墓轉了一圈,拿出本子抄錄名人為蘇小小題寫的詩句,據傳蘇是南齊時錢塘名妓,貌絕青樓,才技超群,當時莫不稱麗。古樂府有西陵蘇小小詩云:“妾乘油壁車,郎跨青驄馬。何處結同心,西陵松柏下?!碧茝堨镌姡骸皡莾航庥浾婺锬梗妓转q有蘇小墳”
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為來吊唁的人遮蔽風雨,歷代為蘇小小所撰的名篇不可勝數。掏出紙筆抄寫抄寫起來,老歪催著讓我快走:“抄那干啥,拍照下來就行了?!?br />
千載芳名留古跡;
六朝韻事著西泠。
且看青冢留千古;
漫道紅顏本暫時。
*蘇小小墓
桃花流水杳然去;
油壁香車不再逢。
西湖傳說故事很多,來到西湖不能不提白娘子與許仙有點缺憾,白娘子與許仙相識在此,同舟歸城,借傘定情;后又在此邂逅,言歸于好。豫劇《白蛇傳》中白娘子唱道:“哭啼啼將官人急忙攙起”一大段戲歷來催人淚下,給每個游覽斷橋的游客以無盡追思。
我們又轉悠到杭州西湖十景之柳浪聞鶯,柳浪聞鶯是西湖十景之五,位于西湖東南岸,清波門處的大型公園。分友誼、聞鶯、聚景、南園四個景區(qū)。是南宋時為帝王御花園,稱聚景園。園林布局開朗、清新、雅麗、樸實。柳叢襯托著紫楠、雪松、廣玉蘭及碧桃、海棠、月季等異木名花。是欣賞西子濃妝淡抹的觀景佳地,臨水眺望,視野開闊,空氣清新,令人心曠神怡。我老倆隨心所欲的轉著,累了就坐在園子的凳子上休息,有一個六十多歲的女清潔工和我們搭訕,并坐下和我們聊天,聊到興處她還給我們唱起了越劇。
告別清潔工,看到前邊有一飯店,上去問價錢后決定不吃了,坐在長凳上就著涼白開吃自帶的干糧。
往前走,西湖邊有個郭莊,郭莊門票10元一位。進去以后就會感到自己好像進了世外桃園般,和外面根本就是兩個世界,西湖邊人山人海,這里卻出奇的清靜,像是仙人隱居的地方。一個清朝的莊園能保留得如此完好實在難得!而且有許多景致具有紹興特色。例如園中兩個池塘,一個是自然形態(tài),湖石堆砌,池畔曲廊,宛若蘇州園林;還有一個是石板砌成的方池,顯然是紹興風格。這里正在舉辦的“姹紫嫣紅——2017年第五屆杭州月菊花精品展”。插畫名師在香雪粉春廳創(chuàng)作了20余件格局中國傳統(tǒng)插花作品,東西廂房廳內,展現的是來自寶島臺灣的插花作品。美無處不在,我們在郭莊流連忘返,欣賞拍照。人人都會發(fā)現美,欣賞美,感受美,我們的生活就像這美麗的插花,充滿歡樂和希望。
下午將近四點時,我們還是想坐船到三潭印月看看,來一次如果不看三潭印月怕留遺憾的。登上游船,遠眺雷峰塔,聽著導游的解說,觀看遠山近景,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譽為“西湖第一勝境”,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嶼,風景秀麗、景色清幽,游三潭印月的景觀享譽中外。主要景點“開網亭”“閑放臺”“先賢祠”“迎翠軒”“花鳥廳”“我心相印亭”“曲橋”“九獅石”等。
三潭印月島與湖心亭、阮公墩鼎足而立,合稱“湖中三島”,猶如我國古代傳說中的蓬萊三島,故又稱小瀛洲。俯瞰整個小瀛洲,猶如一個碩大的“田”字。小瀛洲上有開網亭、亭亭亭、九獅石、閑放臺、迎翠軒、我心相印亭等園林建筑點綴其間。綠樹掩映、花木扶疏。湖岸垂柳拂波,水面亭榭倒影;園林富于空間層次變化,造成“湖中湖”“島中島”“園中園”的境界。
島南湖中建成有三座石塔,相傳為蘇東坡在杭疏浚西湖時所創(chuàng)設(現有石塔為明代重建)。而有趣的是塔腹中空,球面體上排列著五個等距離圓洞,若在月明之夜,洞口糊上薄紙,塔中點燃燈光,洞形印入湖面,呈現許多月亮,真月和假月其影確實難分,夜景十分迷人,故得名“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景觀極富層次,空間多變化,建筑布局匠心獨運。從島北碼頭上岸,經過先賢祠等兩座建筑,即步入曲平橋,橋上有開網亭,亭亭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異的亭子,讓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談笑,或留影,流連觀照,飽覽美景。很快就到了三潭印月,船靠岸了,我們陸續(xù)下船,隨人流在島上轉悠,真感謝大自然的奇妙,讓我們看到這等只有天上才有的美景。心中醞釀出兩首小詩,坐在路邊凳子上把詩書寫在手機上保存:興小詩兩首:
游西湖
一
湖面千帆過,
岸上萬人游。
三潭印月處,
老樹名水秀。
二
老樹名水相映趣,
新船舊舫互來去。
噓噓嚷嚷結群游,
來來往往一場虛。
1954年毛主席游也曾來過“三潭印月”,在這里也留有手書。在清代康有為書寫的長聯前駐足,沉吟起來:島中有島,湖中有湖,通以三十折畫橋,覽沿第堤老柳,十頃荷花,濕莼菜香,如此園林,四州游遍未嘗見。霸業(yè)硝煙,禪心止水,閱盡千年陳跡,當朝暉暮靄,春煦秋陰,飲山水綠,坐忘人世,萬方同概更何之。
歷史上西湖有很多名稱。漢朝時稱為武林水、金牛湖、明圣湖;唐朝時稱石函湖、錢塘湖。此外還有高士湖、賢者湖、上湖、龍川、錢源等稱呼。到了北宋(960—1127年),蘇東坡做杭州地方官時,寫了一首贊美西湖的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詩人別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我國古代美女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個“西子湖”的雅稱。
大自然真是奇妙,湖中有湖,島中有島,綠樹成蔭,小橋流水,曲徑通幽,妙不勝數,流連忘返,不想乘船返岸,太陽將近落山,才戀戀不舍的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