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叢林小鹿
游戲積分:0
防御:無破壞:無
閱讀:5183發(fā)表時間:2017-11-18 22:51:21
摘要:我知道,雪就要落下來了。 無論你輕如鴻毛,還是重如泰山, 大地之上,總有一行腳印 ,或深或淺,通往故鄉(xiāng)。
◎影子是游動的墻,高過自己
天空很矮,矮于一座山的頂峰
鳥的翅膀上勻著雨水
飛不過,那片海
影子是游動的墻,高過自己
一面銅鏡,在時光的水岸
靜坐。映射出
塵世最原始的影像
不做作,不化妝
花落之后,在雪白的月光下
匐在故鄉(xiāng)的肩頭,睡去
一株草,從一滴露里出發(fā)
踩著悠長的影子,奔向黎明
◎雪就要落下來了
草木,轉(zhuǎn)動塵世的經(jīng)卷
筆墨青黃不接
北風里,劃過一只落單的雁
鐘聲悠遠,經(jīng)聲很近
從鳥鳴里,連二連三地趕來
幾粒梵文,自落葉里跋涉
陽光下吃齋念佛
靜觀一只松鼠,如何
在大雪封山之前
攢夠過冬的資糧,且絨毛豐滿
母親的村莊偏僻,山路盤旋
我要走過八十一個墳頭
才能看到老屋的炊煙
大黃狗的尾巴,是我猜不透的旗語
有時是問號,有時是句號
當我為母親洗腳,搓背
剪掉卷曲發(fā)黑的指甲時
它在我腿上蹭來蹭去,變成了感嘆號
我知道,雪就要落下來了
無論你輕如鴻毛,還是重如泰山
大地之上,總有一行腳印
或深或淺,通往故鄉(xiāng)
◎落下的珠簾,從此不會再卷
北風捅破窗戶紙的時候
我正在寫詩
紙透著寒,筆很冷
以致于抓落長發(fā),也寫不出
一頁半卷的曖昧
腰部的舊疾,隱隱作痛
像一個多情的人,再三糾纏
而那些信誓旦旦的套路
總是在黑夜,蹦出來
咯咯笑著。錯亂我記憶的紋路
像一個步步逼債的宿主
更像一個衣著光鮮的乞丐
孤獨的人,擅長在燈光下
自一塊原石里提煉影子
千刀萬剮,精雕細琢
一束月光,從殘缺的洞口打探
暮色過半,黎明即將到來
落下的珠簾,從此不會再卷
【編者按】“天空很矮,矮于一座山的頂峰
鳥的翅膀上勻著雨水
飛不過,那片?!?這一節(jié)一開篇,作者便以夸張的手法,把天空描述成矮于一座山的高度,其意何在?讓我們不禁心頭一沉,而接下來飛翔的鳥,飛不過那片海這樣的動態(tài)渲染,使整篇詩歌一下子有了厚重的壓抑氣氛。通過這樣的描述,我感覺到作者的心情是沉重的,讓我們不由得要讀下去了解其因。
“影子是游動的墻,高過自己
一面銅鏡,在時光的水岸
靜坐。映射出
塵世最原始的影像
不做作,不化妝”
上面一節(jié)天空的低和這一節(jié)影子的高,形成刻意的對照,一高一低,這樣的創(chuàng)作手法運用的恰到好處,一針見血,一下子把詩歌的意境張力提升上去。這一節(jié),作者借鏡中的影像試圖來折射自己的過去和人生歷程,比起上一節(jié)的心情,多了一份釋然和寧靜,希望自己回歸最初的真我,少去人生的諸多煩惱困惑。
花落之后,在雪白的月光下
“匐在故鄉(xiāng)的肩頭,睡去
一株草,從一滴露里出發(fā)
踩著悠長的影子,奔向黎明”
作者把自己比做一株草,在新的露珠里有了新生的力量,而這里的黎明則預示著新的希望和曙光。前面的露珠和后面的黎明這種自然的情景現(xiàn)象在這里被作者巧妙地連接起來,一語雙關(guān),既有寫實的一面又有含蓄的暗示,可謂畫龍點睛之筆。由此,把前面幾節(jié)的沉重陰暗之氣一掃而空,讓整首詩一下子有了陽光的暖意和向上的氛圍。如果沒有最后一節(jié)這樣的轉(zhuǎn)折之筆,這首詩給人帶去的就是悲觀和無奈的情緒,這,才是作者的高明之處,也是創(chuàng)作技巧的嫻熟之妙,讓人嘆服!
第二首詩,前面幾節(jié)的詩意描述在作者的筆下經(jīng)常可以感受到佛性的光環(huán),這也是作者一貫的創(chuàng)作風格,在此不做過多評論。而最成功出彩的就是最后兩句話:“大地之上,總有一行腳印,或深或淺,通往故鄉(xiāng)?!倍嗝赖脑娋浜捅普娴漠嬅娓校嘤猩疃群退枷氲娜松芾碇Z,不做作,不修飾,但字字如刀,入木三分,以千鈞之勢把思鄉(xiāng)的情節(jié)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讀之心頭一熱,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
最后一首詩,明顯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和影子滲透其中,有彷徨,有迷茫,有困惑,有不甘,同時也有心酸。在此借用作家蔣子龍曾經(jīng)寫的一篇小說名:《鍋碗瓢盆交響曲》來概括本首詩作者的心情亦不為過!而可貴之處在于,不管如何艱難,在創(chuàng)作的路上作者一直沒有停下前行的腳步,哪怕孤孤單單一個人,只要手中有筆,心中有夢想,就會一直走下去。這首詩,可以說也是作者自己對自己的一種鼓勵,在孤獨中前行,在勵志中考驗自我!為作者加油,為作者自豪!難得好文,推薦閱讀!【編輯:吳光德】【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01711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