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楓】坐飛機看綠化有感(散文)
每年的春天,我們看中央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常會有西北和北方一些地區(qū)有沙塵暴的報道。多少年以來,每年的春天,不管是中央的報紙還是中央電視臺,也都有關于這些地區(qū)如何如何種樹的報道。為什么種了這么多的樹還鎖不住肆虐的沙塵暴呢?2014年5月初,我由菏澤去鄭州乘坐飛機去烏魯木齊的女兒家。10月中旬,又乘坐飛機由烏魯木齊飛回鄭州。由于我都是坐在駕駛倉后面的第一排和第二排,所以視線特別的好。遠處的藍天、白云和腳下的山川戈壁都盡收眼底。但大地上的景象卻和我1981年夏乘坐飛機由烏魯木齊飛往上海時的景象相差無幾。這當然主要是指西北的一些地區(qū),還是光禿禿,綠色很少。這使我想起1958年4月3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真正綠化,要在飛機上看見一片綠。種下去還沒活,就叫綠化?活了未一片綠,也不能叫綠化?!边@話就“綠化”問題,說的一針見血:種樹,成活是硬道理,綠化,成片綠才叫綠化。一點綠是不能叫做“綠化”的。
“樹要種活”、“樹要成片”是“綠化”的兩個方面,不可偏廢,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否則,就不可能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綠化。而在我們現(xiàn)實的工作中,正是沒有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才沒有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綠化”,才使沙塵暴沒有得到扼制。
我們在植樹造林工作中,一向關注的是植樹造林的面積和植樹的株數(shù)是多少,很少有人關心最能反映植樹造林實績的“成活率”。1958年8月,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就說:“我去河北、山東、河南看了一些地方,就沒有綠化。沒有綠,怎么叫綠化?是年11月23日,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又指出:還有一個綠化,化到什么程度?年年化,那個樹就不多?!边@就是說,樹雖然植了,但并沒有成活,所以“樹就不多”。當然,現(xiàn)在的山東、河南和河北,早已不是60年前的狀況了。在講到綠化時,毛澤東還說:“要比措施,比實績?!边@就是要比成活率。只有把樹栽活了,大地才會變綠。所以,植樹造林面積再大,植樹株數(shù)再多,如果都沒有成活,大地就不可能變綠。天天講植樹,天天講綠化,如果不講成活率,綠化就是一句空話。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更加重視林業(yè)綠化。習近平總書記對生態(tài)文明建設和林業(yè)改革發(fā)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特別指出:“林業(yè)建設是事關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根本性問題。”“森林關系國家生態(tài)安全,要加強森林生態(tài)安全建設,著力推進國土綠化,著力提高森林質量,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著力建設國家公園?!薄鞍l(fā)展林業(y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要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讓大地山川綠起來,讓人民群眾生活環(huán)境美起來。”要真正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變?yōu)楝F(xiàn)實,就必須把成活率作為考核植樹造林實績的唯一指標。這也是大力“推進國土綠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和措施。
植樹常態(tài)化是保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這就是說,不要光在植樹節(jié)植樹,也不要光在春季植樹,要在所有該植樹的時候植樹。什么時候才是該植樹的時候呢?早在1958年1月4日,毛澤東主席就在中央工作會議上指出:“綠化。四季都要種……”是年1月31日,毛澤東又在起草的《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中指出:“綠化。凡能四季種樹的地方,四季都要種。能種三季的種三季。能種兩季的種兩季?!?br />
可是,根據(jù)我們現(xiàn)實中的情況看,有幾種不該植樹的時候種了樹,致使植樹成活率極低。什么是不該植樹的時候?簡言之,就是不具備植樹的條件硬是種植。1960年1月初,我從濟南軍區(qū)坦克教導團畢業(yè)時,說是為了綠化荒山,每批畢業(yè)的學員,在離開學校前,都要到附近的山上去植樹。我們這一批幾百名畢業(yè)學員,就被帶到學校東南角不遠的大青山上種植小松樹。剛進二九,天寒地凍,山上更是冷風刺骨。我站在山坡上一看,發(fā)現(xiàn)有許多枯死的松樹苗,我問了班長李西克后才知道,前兩批學員畢業(yè)時,他們也是在這里栽的樹。連一棵也沒活。我們也只好刨掉枯死的小樹苗,栽上新的小樹苗。連水也沒澆,因為實在無水可澆,就這樣植樹的任務就算完成了。1962年初秋,我由徐州到濟南送修坦克,又來到了大青山下。我雖然沒有爬上去看,但我們植樹的地方,遠遠看去,還是光禿禿的,并沒有變綠。這說明幾屆畢業(yè)學員植的樹基本沒有活。為什么沒有活?不是植樹的時候。不是濟南植樹的季節(jié)。不具備植樹的條件?!?br />
全國各地,自1979年開始植樹節(jié)以來,年年植樹節(jié)都植樹,已成習慣。不管是學校、工廠,還是黨政機關,都分配有植樹任務。好像只有這一天才是植樹的最好時間。又好像這一天不植樹,就是不重視林業(yè)綠化似的。如果把成活率放在植樹第一位的話,就不應該受這個限制。記得剛開始實行植樹節(jié)的那兩年,我還在烏魯木齊工作,有的單位為了響應國家實行植樹節(jié)制度,每年植樹節(jié)都在單位里植樹,但一棵也沒活。因為烏魯木齊的3月12日冬天還沒有過去。有時四、五月份還下大雪。暖氣供應4月10日才停止??梢娭矘涔?jié)這天,烏魯木齊是不可以植樹的。因為植樹節(jié)而植樹,就不是常態(tài)化了。成活率不高就是必然的了。
我國幅員遼闊,氣溫差異大,不是植樹節(jié)這一天各地都適合植樹的。十八大以來,習總書記分別于2013年4月2日、2014年4月4日、2015年4月3日、2016年4月5日、2017年3月29日,5次參加北京義務植樹,沒有一次是植樹節(jié)。歷屆黨和國家領導人參加北京義務植樹,也多是在4月初。這是因為,南方的三月初早已是春意盎然,而北京卻還是氣候較冷,不適宜種樹。而4月初的北京,才是植樹的好季節(jié)。
就是植樹的季節(jié),也不是天天都適合植樹。例如黃河流域的中下游,春季是最佳的植樹時間。但這是就溫度而言,但春季常常會干旱無雨。零星植樹可以提水澆灌,如果大面積植樹,又無澆灌條件的話,就要利用天氣預報,把握時機。待有雨水到來時,再種植方為常態(tài)。否則,就是不正常。無雨,又無澆灌條件,雖是春季,植了樹也會旱死,成活率能會高嗎?”
植樹,不是挖個坑把樹苗往坑里一豎,埋上土就行了的。種樹不講科學,不會有高的成活率。1966年3月,新疆兵團坦克團進駐烏拉泊,這里雖然距離烏魯木齊市只有30公里,但卻是一個荒涼的鹽堿戈壁灘,而且是一個大風口。所以坦克團黨委決定,進駐烏拉泊的第一戰(zhàn)役就是植樹造林。我作為坦克一連代理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帶領全連幾十號人,用十多天的時間,在4月上旬,就完成了一條寬50米、長5百米、植樹1萬1千珠的防風林帶任務。這是在我的帶領下營造的第一個防風林帶。沒想到成活率竟然是近百分之百。只有邊上的沙棗樹死了幾棵之外,中間的柳樹和楊樹全部成活。直到我1971年冬離開坦克團時,那條林帶都一直旺盛的生長著。其實只有24歲的我,并不懂的植樹,為什么在這樣的環(huán)境條件下會有如此高的成活率呢?這要歸功于團黨委給我派來了兩位林業(yè)技術員。一位是上海籍的、八一農學院畢業(yè)的徐振東,一位是四川籍的農大畢業(yè)生黃淑芬。他們一直蹲在植樹工地上作技術指導。包括挖樹坑的大小,都有尺寸要求。幾十名戰(zhàn)士挖樹坑,他們就拿著尺子在后面量。不合乎要求的,一律返工。直到把樹坑挖到合格為止。樹坑要求是80厘米深的大穴,1萬1千多個樹坑,一點都不含糊。
樹坑挖好了,不知道汽車從哪里就把樹苗運來了。樹苗直徑都在3-4厘米,高度在兩三米以上,樹根長20多厘米,一看就是大樹苗。有的還帶有泥土。當天運來的樹苗,要當天栽完。
栽樹也有講究。三個人一組。一個人負責扶樹苗,一個人負責看3個角度是否都成行,即縱看、橫看、斜看都是一條線,一個人負責填土。當負責看角度的人說聲“好”時,負責填土的人便開始用鐵锨填土。土不是一次填滿,填到一半時,由負責扶樹苗的人,把樹苗向上提一下,說是為了防止樹苗窩根,影響成活和生長。提苗后不能立即埋土,這時要將已填埋的土向下踩實,目的是使樹苗的根須和土壤緊密接觸,盡快吸收水分和養(yǎng)分,以使扎根生長,防止積水爛根不利于成活。
最后是澆水。說是天氣干燥墑情差,在苗木栽植后,應立即澆定根水,待樹盤內略干時,再加10-20厘米厚的土層,減少蒸發(fā),還應適時補水,使苗木成活后茁壯生長。
但以后再也沒有這樣植過樹。在機關里,年年參加義務植樹,從來沒有見過技術人員給講過樹應該怎么栽植。雖然植樹的環(huán)境比烏拉泊好了好幾倍,但成活率卻很低。原因就是參加植樹的人員不懂植樹的科學。植樹的科學只有學林業(yè)的技術人員才懂得。所以,每次植樹,都應由林業(yè)技術人員,向所有參加植樹的人員講解植樹的科學知識,并親自督導檢查落實。只有這樣,才會大大提高植樹的成活率。
如果能這樣在所有能夠植樹的地方都植上樹,祖國的綠化就一定會實現(xiàn),肆虐的沙塵暴就一定會在祖國大地上絕跡,一個綠色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就會呈現(xiàn)在人民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