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柳岸花明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柳岸】快要隱沒的村落(隨筆)

編輯推薦 【柳岸】快要隱沒的村落(隨筆)


作者:藍草鄉(xiāng)村 白丁,68.4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535發(fā)表時間:2018-07-12 05:50:22
摘要:失去的,和正在漸行漸遠的,往往是我們的系念,心中關注的格外給了這些漸漸淡化的東西,村落因人口入城而漸少,幽思卻越發(fā)濃厚起來。

有一個小村落,幾村相連,叫什么名字?現(xiàn)在已說不準確,只知道它在一座大山的半山腰處。
   最近的一次去這個村落是春節(jié)祭祖,夫家離我幼小生活的地方較遠,娘家現(xiàn)也已移居,住別處,汽車只能行到山頂,我們到時天色已漸暗,好在山頂有親朋,我們就當作了走親戚。在親戚家借宿一晚,次日清晨,我們從車后背箱里拿上準備好的祭祖用品,從山頂開始踏上那曲折的羊腸小路,大山雖大,山路還是較緩的,村里的路徑依然保持原來模樣,清晨從高處俯視,連綿的大山間薄霧縈繞,或高或低的山頭半遮半掩的被晨霧托起懸于半空,好一幅人間仙境。來到叢林間的小路,森林里的樹木大小不一,好多樹都已長成了參天大樹,要不是因為熟悉,會有去往原始森林的錯覺。
   山腰現(xiàn)只剩下為數(shù)不多的三兩戶人家,錯落于村的房屋,有的也已因無人居住而開始倒塌,村落從前的盛況已不復存在。你說這留下的幾戶人家日子過得清苦?錯也!
   這三兩戶留下的人家,有一人曾是位老值教,兒女如今都落居于城市,在城里工作。他為贍養(yǎng)父母而回居于此,不值教后也就再沒離開這土生土長的地方。還有一戶是利用這山清水秀的村落作豬牛羊養(yǎng)殖,他們擁有豐富的豬牛羊養(yǎng)殖經(jīng)驗,豬養(yǎng)得不是很多,牛羊卻不少。在這整座大山里,他們也是能排上名的知識分子與富貴家庭。養(yǎng)殖的人說,這座大山是他最自如的金錢來源,他離開了這座山,也就離開了能讓他維持幸福生活的整個運程。老值教也曾言,他不喜城里的喧鬧,看透了若近若遠的父輩子女關系,在自己身體尚能運動的時候,可以體會“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方式,在這里也享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所帶來的自在逍遙,守得一份老年的寧靜,不為兒女們空添煩憂。
   不管是養(yǎng)殖戶,還是老值教,都因我在這里生活過而識得,見到我,他們采柑橘沏茶請吃飯,很是熱情。臨走時,還為我討來自家的時令蔬菜,我掏點錢算是為他們的盛情給個回禮,可他們卻要求我不用計較,老值教說,“這些全當是強身健體,自己待著哪怕是什么也不做,養(yǎng)老錢也能撐到直至自己不能下床動彈,這里的蔬菜,種類不如城里多,但它的藥水也不多!安全!”滿腹的熱心話,一語擊中要害!
   打我記事起我念書在外婆家,不在這個村落,在這里生活也只有寒暑假期以及少數(shù)的禮拜天,在那個時候時起床是不用靠鬧鐘的,五更天,只聞農家“喔,喔,喔……”的雞鳴,母親就披上衣服點亮煤油燈,(那時其實已經(jīng)有了現(xiàn)在的電燈照明,但母親持家不舍得拉開開關)然后舉著煤油燈,邁過堂屋,有時候我也會醒來,帶上課本陪同母親,母親便會把煤油燈放在吃飯的木桌上,我坐在木條凳子上,借著煤油燈的微弱燈光朗朗晨讀,她在旁邊熟練的生火,然后徐徐炊煙回旋上升,慢爬至屋頂。
   村里的房屋與城里的房屋不一樣。它們有的全是土坯,有的以石為基礎,其結構一致。土坯房是全土坯墻壁,相對低矮較為多見,而以石為基礎的房屋,卻更加牢固也相對高大,石墻用石六七十公分寬,九十公分乃至一米二左右的長短,一層一層往上壘,壘到約一米多或兩米的高度加上點土墻與純土坯房相結合,采用大小差不多的樹干作支架,用古老的樹干,經(jīng)木工師傅改造成有一定厚度的木板,平鋪于支架上敲牢固定,外圍再加土墻,上梁,加隔板,蓋黑瓦。不管是全土坯房屋還是以石為基礎的房屋,夏天住起來似乎都沒有那么燥熱,冬天住起來好像也沒那么陰冷。
   村落里最熱鬧的要數(shù)大小紅白喜事,大小紅白喜事,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小時候多病,身子弱,白事這樣的場面家人自然是不會讓我參加的。喜事嘛,家家都想跟著樂,譬如看新娘。記憶中最清楚的一次看新娘是十五六歲時,小姑的出嫁,那時小姑穿著一身大紅的古典婚服,縷縷青絲經(jīng)盤發(fā)師作過造型后挽于頭頂,頭插一走隨動的步搖,美極了!
   村落里的婚禮那時候都是在自家操辦,不像現(xiàn)在改在了酒店,前來道賀的人,主人家都不計較其賀禮的多少,一升稻谷,十元、二十元禮錢,“禮輕情意重”也就成了鄉(xiāng)親們最合適也最美好的祝福。酒席是兩餐,大婚頭一天晚餐,男女雙方各自同招待自家客人,但第二餐女方則是早上男方則是中午,(因為男方來接親女方就有人送親,男方正酒辦于中午,是便于送親人用餐完后返回),一大早,男方邀請的嗩吶樂隊就吹著《喜慶》來到了小姑家人面前,嗩吶桿長22—30厘米,形如喇叭花,“喇叭花”花冠上綁著紅綢飄帶以示喜慶吉祥。一行人到了小姑家,共同用過最早的餐點,這早餐既代表尊敬也代表接納。早餐后,小姑家在選定的吉時鳴炮發(fā)親,姑姑姑父一同拜謝父母恩,嗩吶樂隊一曲《經(jīng)典名間嗩吶喜慶吹打樂》合著鞭炮噼里啪啦聲,響遍整個山谷,小姑抹淚邁出了娘家門,也邁向了她人生的另一一個幸福之門。
   姑父家是對山的另一個村落,去他家要經(jīng)過山谷里的那條河,奏樂的人來到小河溝邊會用嗩吶吹響那首《纖夫的愛》,送親的人便會借此機會停下來把腳歇,新郎官是不能歇腳的,此時他要掏出香煙加紅包打發(fā)送親隊伍的一行人,俗語稱“給利是”(給利是就是給紅包討吉利)。新娘過河也講究,凡碰到有橋的地方不能自己走過去,要等新郎回過頭來背,新郎打點好利是,回來背上新娘一同過河,送親隊伍見這般情形,一般都是一陣歡呼,算是送于祝福,接著《抬花轎》嗩吶再次響起,隊伍又開始出發(fā)。
   在對山的小半山腰處可以看到蜿蜒在河流上游隱沒處,有一地勢險峻的懸崖,懸崖是不是因村民搭建房屋采石而巧奪天工?我不曾細問過祖輩。懸崖陡壁上有一棵巨大的桂花樹,每當桂花花開時節(jié),花香隨風飄散于山谷的角落,在山谷里聞桂花花香,花香沁人心脾,幾個沿山相連的小村落,也被外界的人合在一起雅稱了“桂花巖”,“桂花巖”這名字的得來到底是不是因為這個緣由?追溯起來可能也不會有準確答案。
   懸崖壁高約三四百米,不知是何人請來觀音菩薩,大慈大悲的觀士音菩薩雕刻于石壁,雕像雖不如現(xiàn)在所見這般細致,但村民們對她卻很是敬仰,一直都以她作為神的代表,像姑姑結婚這般喜事,那個時候婚前也必定會去祈福。觀士音菩薩的石壁下隱隱約約有一條永遠流不干的山泉水,村民們?yōu)檫@泉水安名為“圣水”,當然這處懸?guī)r以及這里的村落,也被人們安以了另一個稱呼——“觀音巖”。
   觀音巖沒有梵音繚繞,也沒有香爐燭臺,人們逢年過節(jié)也都只是捎帶點農家特產,外加一掛鞭炮和一疊紙錢,虔誠地跪拜于菩薩腳下,祈福家人身體安康,子女人中龍鳳。隨著“退耕還林”、“建設新農村”等號召,村落里的村民慢慢遷移,村落也就慢慢蕭條下來,所以來參拜觀音菩薩的人也漸漸少了。聽父輩們講起,觀音菩薩曾因此托夢于一個從這里移居出村的村民,讓他逢年過節(jié)再為其續(xù)燃三年香火,必保他家發(fā)大財,這村民本就信佛,堅持了三年,三年后果然發(fā)家,為了感恩觀士音菩薩大德,他傳開了這個神奇的夢,再為其通路,并搭建燭臺,以方便別的信仰者前來參拜。觀音巖直到如今,香火依然鼎盛,這里的香火也為這個村落增添了一絲神秘感。
   如此古老而神秘的村落,不必究其信奉佛文化,是否真會帶來健康與財富,把它作為心靈的勝地,理想與信仰落于生活,修行落于當下?,F(xiàn)在大多數(shù)人相伴群居,集結于城市,老值教與養(yǎng)殖人向觀士音討得一處雅舍,獨獨享樂于這快要隱沒的村落,安靜的村落,隱沒不了的是對故土的依戀,堅守的是對鄉(xiāng)情的自尊。

共 2913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一座土氣的村落就要隱沒了,但沒有隨之隱沒的是那位老值教,還有那個養(yǎng)殖戶,唯一陪伴的是自奉的“觀音巖”。頑強從來存在于普拙之中,安居的日子不會因炊煙稀薄而失去了意趣,行走的快樂不因寂寞而離開。小姑的婚禮依然溫暖了一群人的情緒,那些樸素的婚儀,滿滿的儀式感,并不比紅地毯的光鮮遜色寂冷,河橋是他們越過人生坎兒的一道幸福棧橋,并不比海濱探海棧橋缺少典禮,古老的儀式融入了現(xiàn)代的歌謠,從遠古到現(xiàn)代,再至當下,綿延不絕的鄉(xiāng)風總是溫柔滴吹拂著這里的人們的情緒,如此的隱沒反而是一種莊重的延續(xù)和光大。作者藍草,善于錘煉的是那種低訴的說事風格,簡約地鋪排場面的筆法,行文古樸婉約,帶著民間的沉靜與敦厚,融入了不慌的滯慢,仿佛一位叼著旱煙袋的老者從容地敘述著村落的大小紅白,為這座快要隱沒的村落唱著不忍而又懷舊的挽歌,其實心中的哀婉并不真實,只是對村落的變化有了一點不適,只要堅守還在,村落不倒,戀鄉(xiāng)的情結會陪伴那些人的一生,因為心中的庇佑不在于觀音巖,而在于中國固有的根基文化,也正是這樣的文化,才使得新農村會出現(xiàn)掀起一波嶄新的浪潮。文章溫婉可感,格調雅致,描摹古樸,文字抱樸,皆與不忍隱沒的村貌相諧。從村貌到村俗,從人物到神龕(文化需要寄托,那種深愛生活土地的情結不在乎什么觀音還是彌勒,信奉是一種靈魂的歸宿),散發(fā)著一股幽深的氣息,讀之是一種聞沉香而撫髯須的慢條斯理,韻味從來都是文章的靈魂,飄逸出來的東西比文字更容易讓人銘記。夏日有此別樣的村之熏風,也快哉!召文友快來飽眼嗅香,柳岸之風,我們一起撫摸!薦舉好文,讀之聞香?!揪庉嫞簯巡疟鳌?/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18-07-12 05:52:32
  晨起編輯藍草作者文章,越發(fā)感覺韻味的繚繞,推薦文友賞讀,望藍草作者繼續(xù)奉獻佳作,為柳岸添彩。順問夏安!
懷才抱器
回復1 樓        文友:藍草鄉(xiāng)村        2018-07-12 11:24:37
  看看老師的編輯時間,也許我晨睡才剛起床,老師就已經(jīng)編好此文,謝謝懷才老師的用心編輯以及對藍草的扶持,順問午安!藍草當時住在村落時并未發(fā)現(xiàn)它的美之所在,身為女兒身的我也是如小姑般離開了那個村落,隨著歲月,游走他鄉(xiāng),從而感覺村落越發(fā)的如新娘般美麗動人,一些情愫在發(fā)酵,這情愫需要寄托,所以寫了此文。再次拜謝懷才老師——藍草留
2 樓        文友:若海若藍        2018-07-12 10:31:46
  真是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不然水靈的藍草怎么能寫出如此水靈的美文呢!
只碼字,不管事,不問事,不惹事。
回復2 樓        文友:藍草鄉(xiāng)村        2018-07-12 11:24:02
  看看老師的編輯時間,也許我晨睡才剛起床,老師就已經(jīng)編好此文,謝謝懷才老師的用心編輯以及對藍草的扶持,順問午安!藍草當時住在村落時并未發(fā)現(xiàn)它的美之所在,身為女兒身的我也是如小姑般離開了那個村落,隨著歲月,游走他鄉(xiāng),從而感覺村落越發(fā)的如新娘般美麗動人,一些情愫在發(fā)酵,這情愫需要寄托,所以寫了此文。再次拜謝懷才老師——藍草留
回復2 樓        文友:藍草鄉(xiāng)村        2018-07-12 11:37:58
  謝謝,若藍君,先表示歉意,藍草不會玩,本打算先回了老師的然后回你的,失誤了點成了你的,請見諒!謝謝你來看藍草小文,還給了這么高的評論,其實就是藍草身在外又想家了而已。走來的歲月,我們都需無需抱負面情緒,當時的村落也許并不美,但我們回頭看,卻發(fā)現(xiàn)在自己的心里格外美麗,也許再走過些歲月,我們的今天,有你有我的今天也一樣讓人不愿忘記。――藍草回筆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18-07-12 14:48:41
  回復藍草:不必感慨了,編輯文章也有快樂,能夠為文友帶來寫文編文的快樂也就足夠了,正能量永遠是催人上進的激素。
懷才抱器
4 樓        文友:迎冬寒梅        2018-07-12 23:41:22
  一些事物總會隨著時代漸行漸遠。
回復4 樓        文友:藍草鄉(xiāng)村        2018-07-13 07:59:01
  是的,照片會泛黃,記憶會斷層,用文字記錄也就變得別有韻味兒了.......
5 樓        文友:佘田橋        2018-07-15 07:40:37
  吹鎖喇的接親隊伍,噼里啪啦的鞭炮,新娘的眼淚,挑夫們的戲謔…一場質樸的接親劇情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如今很少見到了,只能在藍草老師文章里享受。
回復5 樓        文友:藍草鄉(xiāng)村        2018-07-15 08:06:11
  謝謝田橋的到來,那樣的畫面現(xiàn)在是少有了,記憶中有十年又加好幾年光景了吧,也有些模糊了,是靠回憶拼著而寫,不完美的地方,田橋君將就著看——藍草
共 5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