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風波
勝利小學原本有一個食堂,很小,只有一間屋子。里面擺放著一些炊具和餐具,外加幾條板凳,僅此而已。條件簡陋得不能再簡陋了。
原先,學校辦食堂是為了方便路途較遠的教師中午就餐,以便于午間管理學生。后來,有部分學生也要求在學校食堂搭伙。這樣,就餐人數一下子由幾個人猛增到幾十人。食堂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就是方便師生,所以,當時辦得挺紅火的,周圍老百姓交口稱贊。
教師心里也很高興啊。省了來回奔波不說,關鍵還省了錢,學校貼大頭,自己貼小頭,這樣的好事,何樂而不為!
心情一舒暢,大伙兒干起活來就更加來勁、賣力;所以,當時學校的教學質量逐年攀升。后來,幾乎年年穩(wěn)居全鎮(zhèn)第一。
聲譽好起來,人氣也就跟著旺起來了。記得那時,每個班都坐得滿滿的,黑壓壓一片,桌與桌相連,沒有一點空隙,走路都成了問題。許多外地的家長也想方設法托人找關系走后門,把自己的孩子塞進這所學校。當年校長可吃香了,經常受到學生家長的邀請。
這在當時的村小是很少見的,幾乎就是個奇跡。
每年鎮(zhèn)上開表彰大會,都會提到勝利小學。領導說,勝利小學就是一個典型,就是大伙兒的示范。他甚至還主張分管領導組織大家去參觀學習。
一時間,勝利小學是高山打鼓——名聲在外。
可是,后來,食堂工友的工資出現了麻煩。
上級主管領導說,政府財政緊張,事業(yè)單位勤雜人員的工資不再統一劃撥,學校自個兒想辦法解決。
學校哪有錢支付工友的工資??!財權上交了,學校手中空空如也,只能依靠公用經費艱難度日,像小孩跟大人哼錢似的。
沒辦法,向外招標吧!
但是,一個不足百人就餐的小食堂,誰愿意投標呢?
最后,好說歹說,終于有一個人投標。當然,最終他也毫無懸念地中標了。
可是,人家接管食堂的目的是為了賺錢哪。費用提高了,質量下來了,就餐的人也就越來越少。最后,幾乎跑得光光的,如鳥獸般散盡。食堂不得不關門了。
中午沒飯吃,教師抱怨,學生家長更抱怨。這么遠的路途,還要過馬路,不安全哪!出了問題誰負責?
校長一臉的苦相,無可奈何地笑笑。他像被綁架的人質樣束手無策,一時又尋不出什么良方。
有個老師靈機一動,出招說:“要不,我們同打米、共吃飯,誰有空誰去燒??尚校俊?br />
在沒有想出良策之前,只能如此了。人是鐵飯是鋼,總不能餓著肚子上課堂吧。
教師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可是學生就餐的麻煩又來了。
家長強烈要求學校讓學生也加入其中,真不行,學生家長輪流來做飯。
話說到這個份上,學校還有什么可說呢?
一不做二不休,索性讓學生繼續(xù)搭伙吧。
這樣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師生皆大歡欣,無可厚非。學校依然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的團結景象。
可是,有一天,學校來了一批人,是坐車來的。小車開進了校園,從打開的車門里貓身下來一個胖子,后面跟著三四個肥頭大耳的家伙。一行人在校園里指手畫腳,不知在說些什么。接著,他們來到小食堂,在里面轉悠來轉悠去,仔仔細細認認真真地看了半天,然后跟校長嘀嘀咕咕說了一通。最后,又駕車絕塵而去。
第二天,校長召開了一個臨時會議,宣布小食堂關閉,不再使用。中餐的問題,大家自行解決。
大伙兒急了,紛紛發(fā)問:“憑什么呀?”
校長說:“上級有指示,學校食堂衛(wèi)生狀況不達標,需要檢驗檢疫,而且內部設施不規(guī)范,安全衛(wèi)生制度不健全。學生安全,人命關天。誰出問題誰負責!”
大伙兒說:“能有什么事!我們吃到現在不都好好的嗎?”
校長說:“話雖這么說,但誰能保證以后就不會有事呢?還是以大家的安全為主吧!這事叫我也沒有辦法,只能暫時委屈大家了,希望大家諒解!”
校長面露怯色,眾人也不好再為難他。食堂就這樣頃刻間解散了。
老張班上有好幾個留守兒童,父母都在遙遠的外地打工,爺爺奶奶年事已高,中餐成了他們最大的難題。
看到孩子們中午不是泡方便面就是生生餓著肚子,老張心里很難過。老張想:這怎么成?時間長了,孩子的身體不垮才怪呢!作為班主任,我不能坐視不管。
老張為孩子們訂購了快餐飯,八元一份,四菜一湯,質量相當不錯,每天準時送達。孩子們很滿意,吃得不亦說乎。
眾人說,這是好事!既為孩子們解決了午餐問題,又為家長們消除了后顧之憂。
聞聽此言,老張倍感欣慰。
可是好景不長。
有一天,校長黑著臉把老張叫到了面前,極其嚴肅地說:“老張,你為學生訂購午餐的事立馬停止!”
老張疑惑不解地問:“為什么?我又沒從中漁利!”
“沒漁利也不行!出了問題我負責呀?”校長用右手食指指著自己的鼻子,恨恨地說。
“能有什么事?你就是芝麻粒大的膽子,害怕樹葉掉下來也能砸傷腦袋?!?br />
校長氣得扭過頭去,欲語還休。好半天才迸出一句話:“老張,你就糊涂吧,你就繼續(xù)執(zhí)迷不悟吧。一旦出了食品安全問題,危及學生生命,你要承擔一切后果!到時候,你連哭都來不及!”
老張被校長的這句話嚇了一大跳。
他暗自思忖:也是呀!好事做好了沒人夸,可一旦做砸了,你就從此沉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勝利小學的當初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意義的小食堂,就這樣如嬰兒般夭折了。
后來,學生家長曾到學校大吵大鬧過,質問學校為什么關閉小食堂。最終,學校沒有給出清晰的答復。再后來,家長們紛紛各顯神通把自己的孩子轉出這所小學。
如今,勝利小學早已提前實現了小班化教學,每班不足20人。
老張沒事時仍然會想:這是怎么了?